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家德政思想一直是政治哲学的先导,从人生哲学也好,政治哲学也罢,儒家思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本论文究本溯源,研究孔孟哲学的思想渊源。
【关键词】:德政;孔孟;礼;乐
德治思想源于“礼乐崩塌”的春秋战国时期,其代表人物为儒家之孔孟,其政治思想的根源来源于孔孟对社会生活以及精神层面的批判和反思。历史所传承的孔孟思想,首先是以周朝敬德爱民的理论作为先导,礼崩乐坏的现实生活是孔孟对社会思想进行直接性的反思和辩证的根源,这种思想发展模式是大部分思想家根据自身所处的社会时代,带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社会性反思。
德政思想是对社会的反思,是带有理想性质的修己教人,是一个需要高度人格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状态,德政又是一种儒家性的治国方略,包括以“礼”为基础的社会状态,完善的社会制度以及精神境界。但是德政并不是一纸空谈,是以周朝爱民思想为基础建立的带有历史传承性的理想社会体系,是以具体实践形式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模式,比如“复礼”“举贤”“富民”等等,是儒家思想文化所独有的入世精神的体现。
儒家德治思想不同于道家的无为而治,从思想基础上避免了消极避世思想的出现,是人民治理天下的思想方略。是人积极改变社会现实,完美实现自身价值的思想体系。某种程度上讲是积极入世思想的再现,激发了人民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的热性,实现了社会的进步。相对于法家的“法术势”思想,从思想上提升了全员基本素质,以“礼”的思想模式弱化了国家机器的工具性,从思想根源设定了人为根本目的体系,关注了人的根本存在。从“仁”的角度上惠民,致力于思想深处的改变,构想了一个极具道德以及基本素质的社会状态。
儒家德治思想对于社会性的东西思考很多,对中国的统治体系影响甚大,是后来学术大家和统治者治国理论体系的本源,在中国影响深远。我们需要从儒家德治思想中实践,从根源上发挥德治思想“德”的作用,实现“中国梦”。
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治国方略构建成型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哲学,虽然经历了很多具体学说的理论深造,比如说魏晋玄学以及宋明理学,但是儒家德治思想始终是各种思想理论的基础核心,以德政爱民为本,从礼治教化入手,使中国拥有灿烂的文明。清朝的政治腐败,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失去文化的优越感,开始以救国图存为己任走向西学的道路。但是对自我思想文化进行反思之时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根本上否定儒家思想文化。確实,批判儒家思想是应该的,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儒家思想文化的基础。一段时期内,儒家德治思想失去了原有的光辉,自我思想批判是应该的,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对自己传统文化有过如此激烈的思想批判。可笑的是在我们全盘“打倒孔家店”的时候,欧美文化却从中国儒家德治思想中寻觅思想寄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文化讽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强大,不再为衣食发愁之时,思想却空虚了,有必要在儒家德治思想中需找新的内核,实现儒家化的中国思想变革,从而更好的为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提供理论基础。
春秋战国是社会震荡的时期,也是中国有史可考的第一次社会阶级从整。无论哪一个社会变革时期,思想文化都是变化无穷的,各家思想奔若泉涌。站在思想浪潮之首的思想家出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独特的思想视角思考社会变化的深层内因,并形成独有的政治思想理论,诚然,带有一定的社会局限性,这种哲学反思是以解决当时社会混乱状态为出发点,在思想深处的批判性反思,从而形成完善的思想体系。哲学大家黑格尔从社会角度讲述了思想变革形成的光辉和悲哀,他说“哲学开始于社会的没落”。现实社会的没落是精神超出了原有的社会状态,脱离了固有的伦理架构,是用思想的力量对社会的反省和理解。儒家德政思想正是这样的“反省和理解”。我们今天对儒家德政思想的理解和阐述也应该立足于此去研究和理解。
在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一个现实社会没落的时期,具体而言,是周朝礼乐文化的接替。随着文化层面的解体,人文思想的没落,社会大动荡,随之新的思想不断出现,从而给予了当时社会和精神文化新的变化和理解。在这种文化层次的变革中,孔孟形成了成熟化、系统化的德治思想,这种多维度的、具有辩证性的思想模式,并不是守旧固礼的思想模式,是一种在周朝礼乐思想之下的文化层次变革,是对周朝礼乐文化的扬弃,是对旧文化传承下新的体系。将新的思想理论传承开来,利用普遍适用的原则将德治和德学分别抽离,从而改变社会现实。儒家德政思想基础“仁政”即是社会变革下的新的思想理论,也为后世君王的统治思想和行为提出了前瞻性的设想,也需要在历史和现实中对政治生活和道德生活给予反思和借鉴。
儒家德治思想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批判性反思,首先周朝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敬德保民,在此种思想无力维持社会现实的时候,儒家德治思想应运而生,是文化的传承、传统的积淀和历史的延续。朝代的更迭,自古以来的天命观,政权的更替浸染了浓厚的王权思想和政治色彩。比如夏商统治者极注重天命观念,所有事情均注重天命观念,占卜是统治者为政的首要。夏商统治者对君权天授的思想极度认可,据史可考,殷商纣王临死之时仍然坚持我命由天,也体现了夏商对于天命观念的坚持。周朝击败天命所归的纣王,将执政中心放在德行上,但是周朝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德政思想。后期社会动乱,德政思想在孔孟思想下形成完善的体系,德成为本体的存在。“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思想开始占据上风。《尚书》一书中着力研究德学在统治阶级的运用。比如“克明德以慎罚”。
春秋战国大变革中,周朝的宗法等级制度被破坏。“礼崩乐坏”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表象。相对比的西周社会等级分明,孔子认为是社会的倒退。孔子向往周朝完善的礼乐文化制度,对于礼乐大家周公的敬佩思想和对礼乐完备的西周社会非常向往,其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当时的社会是周朝礼仪完全被践踏的时期,无论是现实生活中传统的上下尊卑,还是精神层面的礼治精神,都几近消失尽殆。孔子以希等级为序,尽可能避免国家机器残酷的一面。孔子德政思想中是以维护礼治有序为根本出发点,带有德治的温情色彩。到了孟子战国时代,礼乐崩坏的社会形势更为严峻。君臣父子言而无信,名分荡然无存,儒家所称的礼乐精神丧失。
相对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对于认知论,更加注重人生哲学。孔孟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传承者,对当时社会中人性深处的内心世界做出整合,强调人精神性的存在,以政治角度融汇于道德之中。心灵完善也是政治的需要,并非单纯的政治性的秩序规范。而是从理论的角度上做出行为规则的规约,而形成国家的德政理论体系。心灵感悟和精神达到的理想境界是一种美善状态。理论上的深化必然是人生哲学的进一步延续,孔孟哲学更进一步深化了理论,形成的德政思想理论体系。国家的完善、社会理想化都是孔孟哲学所提出的新观点。比如自身人格的完善,从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到孟子的“不忍人执政”。因此,孔孟是从人性的角度关注社会发展的现状。左右政治的无非人心,孔孟的哲学理论从人性出发,将政治经济相结合,形成了政治哲学的基础,是为德治思想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著.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97年版.
[2]杨伯峻著.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96年版
[3]王滋源.论语新编[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关键词】:德政;孔孟;礼;乐
德治思想源于“礼乐崩塌”的春秋战国时期,其代表人物为儒家之孔孟,其政治思想的根源来源于孔孟对社会生活以及精神层面的批判和反思。历史所传承的孔孟思想,首先是以周朝敬德爱民的理论作为先导,礼崩乐坏的现实生活是孔孟对社会思想进行直接性的反思和辩证的根源,这种思想发展模式是大部分思想家根据自身所处的社会时代,带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社会性反思。
德政思想是对社会的反思,是带有理想性质的修己教人,是一个需要高度人格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状态,德政又是一种儒家性的治国方略,包括以“礼”为基础的社会状态,完善的社会制度以及精神境界。但是德政并不是一纸空谈,是以周朝爱民思想为基础建立的带有历史传承性的理想社会体系,是以具体实践形式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模式,比如“复礼”“举贤”“富民”等等,是儒家思想文化所独有的入世精神的体现。
儒家德治思想不同于道家的无为而治,从思想基础上避免了消极避世思想的出现,是人民治理天下的思想方略。是人积极改变社会现实,完美实现自身价值的思想体系。某种程度上讲是积极入世思想的再现,激发了人民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的热性,实现了社会的进步。相对于法家的“法术势”思想,从思想上提升了全员基本素质,以“礼”的思想模式弱化了国家机器的工具性,从思想根源设定了人为根本目的体系,关注了人的根本存在。从“仁”的角度上惠民,致力于思想深处的改变,构想了一个极具道德以及基本素质的社会状态。
儒家德治思想对于社会性的东西思考很多,对中国的统治体系影响甚大,是后来学术大家和统治者治国理论体系的本源,在中国影响深远。我们需要从儒家德治思想中实践,从根源上发挥德治思想“德”的作用,实现“中国梦”。
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治国方略构建成型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哲学,虽然经历了很多具体学说的理论深造,比如说魏晋玄学以及宋明理学,但是儒家德治思想始终是各种思想理论的基础核心,以德政爱民为本,从礼治教化入手,使中国拥有灿烂的文明。清朝的政治腐败,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失去文化的优越感,开始以救国图存为己任走向西学的道路。但是对自我思想文化进行反思之时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根本上否定儒家思想文化。確实,批判儒家思想是应该的,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儒家思想文化的基础。一段时期内,儒家德治思想失去了原有的光辉,自我思想批判是应该的,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对自己传统文化有过如此激烈的思想批判。可笑的是在我们全盘“打倒孔家店”的时候,欧美文化却从中国儒家德治思想中寻觅思想寄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文化讽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强大,不再为衣食发愁之时,思想却空虚了,有必要在儒家德治思想中需找新的内核,实现儒家化的中国思想变革,从而更好的为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提供理论基础。
春秋战国是社会震荡的时期,也是中国有史可考的第一次社会阶级从整。无论哪一个社会变革时期,思想文化都是变化无穷的,各家思想奔若泉涌。站在思想浪潮之首的思想家出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独特的思想视角思考社会变化的深层内因,并形成独有的政治思想理论,诚然,带有一定的社会局限性,这种哲学反思是以解决当时社会混乱状态为出发点,在思想深处的批判性反思,从而形成完善的思想体系。哲学大家黑格尔从社会角度讲述了思想变革形成的光辉和悲哀,他说“哲学开始于社会的没落”。现实社会的没落是精神超出了原有的社会状态,脱离了固有的伦理架构,是用思想的力量对社会的反省和理解。儒家德政思想正是这样的“反省和理解”。我们今天对儒家德政思想的理解和阐述也应该立足于此去研究和理解。
在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一个现实社会没落的时期,具体而言,是周朝礼乐文化的接替。随着文化层面的解体,人文思想的没落,社会大动荡,随之新的思想不断出现,从而给予了当时社会和精神文化新的变化和理解。在这种文化层次的变革中,孔孟形成了成熟化、系统化的德治思想,这种多维度的、具有辩证性的思想模式,并不是守旧固礼的思想模式,是一种在周朝礼乐思想之下的文化层次变革,是对周朝礼乐文化的扬弃,是对旧文化传承下新的体系。将新的思想理论传承开来,利用普遍适用的原则将德治和德学分别抽离,从而改变社会现实。儒家德政思想基础“仁政”即是社会变革下的新的思想理论,也为后世君王的统治思想和行为提出了前瞻性的设想,也需要在历史和现实中对政治生活和道德生活给予反思和借鉴。
儒家德治思想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批判性反思,首先周朝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敬德保民,在此种思想无力维持社会现实的时候,儒家德治思想应运而生,是文化的传承、传统的积淀和历史的延续。朝代的更迭,自古以来的天命观,政权的更替浸染了浓厚的王权思想和政治色彩。比如夏商统治者极注重天命观念,所有事情均注重天命观念,占卜是统治者为政的首要。夏商统治者对君权天授的思想极度认可,据史可考,殷商纣王临死之时仍然坚持我命由天,也体现了夏商对于天命观念的坚持。周朝击败天命所归的纣王,将执政中心放在德行上,但是周朝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德政思想。后期社会动乱,德政思想在孔孟思想下形成完善的体系,德成为本体的存在。“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思想开始占据上风。《尚书》一书中着力研究德学在统治阶级的运用。比如“克明德以慎罚”。
春秋战国大变革中,周朝的宗法等级制度被破坏。“礼崩乐坏”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表象。相对比的西周社会等级分明,孔子认为是社会的倒退。孔子向往周朝完善的礼乐文化制度,对于礼乐大家周公的敬佩思想和对礼乐完备的西周社会非常向往,其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当时的社会是周朝礼仪完全被践踏的时期,无论是现实生活中传统的上下尊卑,还是精神层面的礼治精神,都几近消失尽殆。孔子以希等级为序,尽可能避免国家机器残酷的一面。孔子德政思想中是以维护礼治有序为根本出发点,带有德治的温情色彩。到了孟子战国时代,礼乐崩坏的社会形势更为严峻。君臣父子言而无信,名分荡然无存,儒家所称的礼乐精神丧失。
相对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对于认知论,更加注重人生哲学。孔孟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传承者,对当时社会中人性深处的内心世界做出整合,强调人精神性的存在,以政治角度融汇于道德之中。心灵完善也是政治的需要,并非单纯的政治性的秩序规范。而是从理论的角度上做出行为规则的规约,而形成国家的德政理论体系。心灵感悟和精神达到的理想境界是一种美善状态。理论上的深化必然是人生哲学的进一步延续,孔孟哲学更进一步深化了理论,形成的德政思想理论体系。国家的完善、社会理想化都是孔孟哲学所提出的新观点。比如自身人格的完善,从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到孟子的“不忍人执政”。因此,孔孟是从人性的角度关注社会发展的现状。左右政治的无非人心,孔孟的哲学理论从人性出发,将政治经济相结合,形成了政治哲学的基础,是为德治思想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著.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97年版.
[2]杨伯峻著.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96年版
[3]王滋源.论语新编[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