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社会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现代教学发展的需求,因此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转变传统静态的教学管理模式,尝试和探索新的动态教学管理模式,培养创新性人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动态教学管理 创新性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社会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远远适应不了现代教学发展的需求。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已成为各高校面对的新问题与挑战。而转变传统静态教学管理模式,尝试和探索新的动态教学管理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一、静态教学的管理模式
静态的教学模式,是遵循教育的规律和学校的各项规定制度等来管理的。该模式的中心为教师,所以实际上它管理的是教师,而对学生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为基础,以制度管理和考试为手段,以校园文化为促进,以实现培养目标为目的。该模式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规范性,让教学的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而且实践证明,静态管理模式被人们依靠的较多,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静态教学管理模式也是有一定的缺点的。
1.管理系统封闭。静态的管理模式过于看重工作的顺序性,易出现学校管理工作封闭的现象。
2.程序的标准过细。过于细致的标准会让教师和学生及学校工作人员耗费很多精力与时间,严重阻碍学校教学的工作及工作上的创新。
3.桎梏工作创新性。各个管理层级的人员将程序视为权威的条框,但这样的条框会严重阻碍学校管理工作的创新。
4.受上级的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影响严重。
5.只注重对教学运行过程的管理,而忽略了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不能面对有差异的学生群体,因材施教。
6.缺少政策支持和制约机制。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上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机制制约,阻碍了教学深化改革的系统化。
二、动态教学管理模式
(一)动态教学管理模式的涵义
面向全体大众,适应有“个性”的学生是动态教学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它的宗旨是因材施教,进行差异教学管理,让学生在能够达到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再在其不同的基础上得以提升和发展。全面落实保证基础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方针,改掉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弊端,争取让得到学生最优化的发展。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大众学生,给学生的“个性”留足够发展空间,在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改革的同时,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专业型人才。所以,在当前这种各高校不断扩招,所招学生水平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需对原来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制度更新改革,扬长避短,使用差异教学,对不同群体、不同层级的学生根据其“个性”特点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将教学模式改革成动态教学模式。
教育管理是一个单独的专业,也属于学校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的重要部分。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学校管理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应提出关于教学管理的新理念,创建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可行的管理措施与制度,向以人为本,创新、开放和发展的新型学校管理模式转变,从而为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
(二)动态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法
1.进行差异教学,实行“动态分层”的教育模式。改变原有静态教育模式,实行动态全新的教育模式。因材施教,进行差异教学管理,让学生在能够达到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再在其不同的基础上得以提升和发展。全面落实保证基础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方针,改掉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弊端,争取让得到学生最优化的发展。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大众学生,给学生的“个性”留足够发展空间,在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改革的同时,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专业型人才。在各高校扩招的背景下,所招学生水平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需对原来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制度更新改革,扬长避短,使用差异教学,对不同群体、不同层级的学生根据其“个性”特点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将教学模式改革成动态教学模式,提高人才竞争能力。
2.建立动态管理模式,注重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并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我校现使用的是传统的静态管理模式,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学校各项规定制度等来管理的。该模式的中心为教师,所以实际上它管理的是教师,而对学生的管理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为基础,以制度管理和考试为手段。过分重视学校工作的静态有序性和工作程序,不利于学校进行创新教学工作。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上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机制制约,阻碍了教学深化改革的系统化,建立全新的教学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改变过于关注学校工作顺序性,过于关注程序的状态,不再让学校工作变成一个封闭的管理模式,尽可能地精简各级管理的中间环节,减少师生员工在繁文缛节中浪费的时间和精力,有利于学校教学工作创新性的开展。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与措施,向以人为本,创新、开放和发展的新型学校管理模式转变,从而为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
总之,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和多样化发展趋势和背景下,大学应转变以往教学观念,接受新的观念,将重点由知识的简单讲授转变为对知识继承、发展能力的培养,主动重视学生的发展能力,特别是他们的学习、运用、创造的能力,并帮助学生提升能力;研究探讨大学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路与方法,丰富与完善大学教学管理理论体系;探索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到新型动态教学模式的过渡,增强科研实力,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学科发展;建立动态教学管理模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化发展,把每个受教育者都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肇田.宽口径、厚基础、分类培养计划的制定[J].高等教育研究,2000(3):9-12.
[2]蔡炎斌,林少菊,邓绍秋.适应科发展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3]李阿利,卢向阳,贺建华.试论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原则与内容[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67-69.
作者简介:
罗祎敏(1979- ),女,湖南邵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
(责编 张翼翔)
关键词:动态教学管理 创新性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社会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远远适应不了现代教学发展的需求。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已成为各高校面对的新问题与挑战。而转变传统静态教学管理模式,尝试和探索新的动态教学管理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一、静态教学的管理模式
静态的教学模式,是遵循教育的规律和学校的各项规定制度等来管理的。该模式的中心为教师,所以实际上它管理的是教师,而对学生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为基础,以制度管理和考试为手段,以校园文化为促进,以实现培养目标为目的。该模式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规范性,让教学的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而且实践证明,静态管理模式被人们依靠的较多,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静态教学管理模式也是有一定的缺点的。
1.管理系统封闭。静态的管理模式过于看重工作的顺序性,易出现学校管理工作封闭的现象。
2.程序的标准过细。过于细致的标准会让教师和学生及学校工作人员耗费很多精力与时间,严重阻碍学校教学的工作及工作上的创新。
3.桎梏工作创新性。各个管理层级的人员将程序视为权威的条框,但这样的条框会严重阻碍学校管理工作的创新。
4.受上级的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影响严重。
5.只注重对教学运行过程的管理,而忽略了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不能面对有差异的学生群体,因材施教。
6.缺少政策支持和制约机制。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上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机制制约,阻碍了教学深化改革的系统化。
二、动态教学管理模式
(一)动态教学管理模式的涵义
面向全体大众,适应有“个性”的学生是动态教学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它的宗旨是因材施教,进行差异教学管理,让学生在能够达到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再在其不同的基础上得以提升和发展。全面落实保证基础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方针,改掉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弊端,争取让得到学生最优化的发展。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大众学生,给学生的“个性”留足够发展空间,在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改革的同时,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专业型人才。所以,在当前这种各高校不断扩招,所招学生水平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需对原来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制度更新改革,扬长避短,使用差异教学,对不同群体、不同层级的学生根据其“个性”特点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将教学模式改革成动态教学模式。
教育管理是一个单独的专业,也属于学校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的重要部分。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学校管理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应提出关于教学管理的新理念,创建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可行的管理措施与制度,向以人为本,创新、开放和发展的新型学校管理模式转变,从而为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
(二)动态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法
1.进行差异教学,实行“动态分层”的教育模式。改变原有静态教育模式,实行动态全新的教育模式。因材施教,进行差异教学管理,让学生在能够达到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再在其不同的基础上得以提升和发展。全面落实保证基础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方针,改掉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弊端,争取让得到学生最优化的发展。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大众学生,给学生的“个性”留足够发展空间,在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改革的同时,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专业型人才。在各高校扩招的背景下,所招学生水平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需对原来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制度更新改革,扬长避短,使用差异教学,对不同群体、不同层级的学生根据其“个性”特点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将教学模式改革成动态教学模式,提高人才竞争能力。
2.建立动态管理模式,注重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并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我校现使用的是传统的静态管理模式,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学校各项规定制度等来管理的。该模式的中心为教师,所以实际上它管理的是教师,而对学生的管理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为基础,以制度管理和考试为手段。过分重视学校工作的静态有序性和工作程序,不利于学校进行创新教学工作。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上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机制制约,阻碍了教学深化改革的系统化,建立全新的教学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改变过于关注学校工作顺序性,过于关注程序的状态,不再让学校工作变成一个封闭的管理模式,尽可能地精简各级管理的中间环节,减少师生员工在繁文缛节中浪费的时间和精力,有利于学校教学工作创新性的开展。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与措施,向以人为本,创新、开放和发展的新型学校管理模式转变,从而为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
总之,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和多样化发展趋势和背景下,大学应转变以往教学观念,接受新的观念,将重点由知识的简单讲授转变为对知识继承、发展能力的培养,主动重视学生的发展能力,特别是他们的学习、运用、创造的能力,并帮助学生提升能力;研究探讨大学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路与方法,丰富与完善大学教学管理理论体系;探索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到新型动态教学模式的过渡,增强科研实力,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学科发展;建立动态教学管理模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化发展,把每个受教育者都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肇田.宽口径、厚基础、分类培养计划的制定[J].高等教育研究,2000(3):9-12.
[2]蔡炎斌,林少菊,邓绍秋.适应科发展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3]李阿利,卢向阳,贺建华.试论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原则与内容[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67-69.
作者简介:
罗祎敏(1979- ),女,湖南邵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