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神话的演变及其悲剧内涵原因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yuqi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牛郎织女神话是一个带有悲剧性的爱情神话。它以浪漫主义的基调,离奇幻想的手法,为我们生动地展示了牛郎与织女坚贞不渝的爱情历程。本文将牛郎织女神话分为雏形期、渐变期和形成期三个阶段,梳理此神话的演变过程,并且探讨其具有悲剧性文化内涵的原因。
  关键词:牛郎织女神话;演变;悲剧性原因
  关于牛郎织女神话的产生和演变,前人多有论及,本文拟将牛郎织女神话的演变分为雏形期、渐变期和形成期三个阶段来更好的了解牛女神话及其悲剧性意义的形成原因。
  一、雏形期
  在先秦时期,有关牛郎织女神话的文献记载较少。我们只能从为数不多的文献中探讨神话的渊源。
  (一)《诗经·小雅·大东》
  《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此时的牛郎织女只是天上的两颗星星,虽然把它们已经被人格化了,但还看不出他们之间发生了爱情。银河、织女、牵牛乃是构成牛郎织女神话的三个最基本的因素,从诗中能够看出银河和织女星、牵牛星的关系比较密切,这为后世人们想象二星为夫妇提供了基础。
  (二)《大戴礼·夏小正》
  七月……汉案户……初昏,织女正东向。时有霖雨。灌荼。斗柄悬在下, 则旦。
  《夏小正》的作者对于七月的天象言之特详,除了银河的走向和北斗的指向之外,又提到了织女星象,这虽然纯粹是对天文现象的说明,但对在七月时,织女星东向牵牛星这一星象的观察,或正是后来人们想象织女七月七渡河会牵牛的这一情节的基础。
  (三)《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
  《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丁丑、己丑取妻,不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此处的的“三弃”是说织女被牵牛抛弃了多次;“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从这两条简文意思大体一致,是说牵牛织女的婚期是戊申、己酉,但二人的婚期并不长久,不到三年牵牛便抛弃了织女。“牵牛织女为夫妇”,是牛郎织女神话得以形成的最基本的情节。但此时牛郎织女神话的核心是牵牛弃织女导致他们分离,造成了他们之间的婚姻悲剧,并由此奠定了牛郎织女这一神话的悲剧性质。
  二、渐变期
  牛郎织女神话的渐变期,主要是在两汉时期。这个时期牵牛织女神话还加入了西王母和鹊桥神话这两个新要素。
  (一)汉代画像石中的牵牛织女
  在汉代的画像石中所展现的而在汉代的画像石中所展现的是“匹夫之力尽于南亩,匹妇之力尽于麻”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以及牛郎织女辛勤务农的社会现实。汉画像石中所塑造的牵牛织女的形象,都是汉代以耕织为生活源泉的普通农民形象,说明人们所关注的也是汉代的以耕织为生的男耕女织的普通的劳动者是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以及牛郎织女辛勤务农的社会现实,这是当时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反映。
  (二)汉代文人笔下的牵牛织女
  汉初《淮南子·俶真训》云:“若夫真人,则……臣雷公,役夸父、妾宓妃、妻织女……”此处织女与雷公、夸父等神话人物并提,可见入汉以后,织女星已充分显示出她的神格,成为人们想象中的一位女神。稍后的《史记·天官书》亦云:“织女,天女孙也”,这赋予了织女珍贵的身份地位。
  这一时期还有一些以牛郎织女为主题来吟咏悲欢离合的诗歌。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首诗将银河、牵牛星、织女星三者特殊的相对位置,譬喻为隔河相望的男女,并且二者是相互恋慕而被银河阻隔,明确赋予了两星“离别”的象征意义。
  (三)汉代牵牛织女神话中的新元素
  与雏形期时《云梦秦简》所简单记载的牵牛织女故事相比,汉代人们更加关注牛郎织女分离的婚姻悲剧,并将自身美好的愿望投射到他们身上。因此人们在牛郎织女神话中加入了乌鹊架桥的情节。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六引《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知汉时即有七夕鹊桥之说。宋罗愿《尔雅翼》卷十三云:‘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以为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鹊桥神话细节乃备。”
  可见在汉代以口头传承的话语形式所表现的牛郎织女神话,人们关注的是牵牛织女隔河分离这样的婚姻悲剧,并且对他们的分离表示同情,因此让乌鹊架桥渡织女过河与牛郎相会。同时崔寔《四民月令》也载:“七月七日,曝经书,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同时《四民月令》所载文字“曝经书,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其内容已不仅仅是神话故事本身,而是已经带有了民风民俗的性质。上述文献所载的故事“鹤桥”“渡河”之情节,“乞请于河鼓织女当会”的愿望,都是汉代人们都是对牛郎织女分离的关注并给予同情的体现和反映。
  三、形成期
  两晋南北朝时期牛郎织女的神话演变的更加详细具体。晋张华《博物志》曰: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有浮槎去来不知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某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昔有一人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而归问严君平,云:此织女支机石也。
  这则故事记载说见“织妇”与“牵牛丈夫”,虽未指明就是织女和牛郎,但可以看出天河里织衣的妇人,牵牛饮水的丈夫,俨然是人间男耕女织生活的写照,与汉代牛郎织女神话一脉相承。唐宋以后,牛郎织女神话与民间的“白衣女型”故事和“两兄弟型”故事相嫁接,使得牛郎织女神话与民间传说、仙话相交融,有了骨、血、肉的内容,而这个具体的神话典型,也将成为后世传说、民间故事的典型,更富艺术性和战斗性了。
  四、牵牛织女神话悲剧性原因
  首先是自然天象与人文社会的互相影响,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分别再银河的东、西岸,此种位置正是夫妇之位。《礼记》云:“君在阼,夫人在房,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夫妇之位也。”而且这里用“以东为夫,以西为妇”的阴阳之道,来象征日月之运行的天道。其次是“牵牛娶织女”的日子为“离日”,这个日子在人们的习惯中是不宜嫁娶的。“日书中以牵牛娶织女之日、女娲死日、禹取涂山女之日都是凶日,而牝月牡日则是吉日。”一些学者以以事记俗的方法研究禁忌日、凶日,这自然会形成一种习俗,也会让人们形成一种心理,就是将这些日子当作禁忌日。人们会受到心理暗示,即牵牛织女结婚的日子是禁忌日,不宜嫁娶否则会导致他们婚姻的悲剧。
  一些文人以织女“贪欢废织”而受惩罚来解释牵牛织女的婚姻悲剧;另外两晋南北朝的文人还以“牵牛借天帝礼钱不还”而受惩罚来解释牛郎织女的婚姻悲剧。这两种解释都颇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
  这种解释背后必然受到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一是汉末战乱四起,十六国北朝时期混战屠杀不断,耕地遭到大量破坏,经济基础受严重破坏。二是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确立,土地兼并状况严重,此时士族豪强地主庄园经济是社会经济的最重要的成分,另外由于佛教的影响扩大寺院经济也占了比较大的比重,所以汉代延续的男耕女织式的小农自经济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因此广大人民将自己生活中遭受的困境投射到了牛郎织女身上。最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两晋南北朝的妇女,不像其他时代的女性那么拘束、勤劳,他们放诞风流、任情而动。第二种解释的相关材料如下: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尝见道书云:牵牛娶织女,借天帝二万钱备礼,久而不还,被驱在营室。”这也是造成牛郎织女婚姻悲剧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牛郎织女神从星辰名逐渐神化和世俗化的演化,使这一神话传说从人物形象到故事情节再到包含的情感,都向普通民间世俗生活的演变,而世俗化生活化是牛郎织女神话演变的最终结果。通过与仙话、传说、民间故事的融合,使牛郎织女神话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现实,因此牛郎织女神话的悲剧性意蕴更能够使牛郎织女形象成为普通人寄托情感、消解痛苦的对象,它的影响历久不衰。
  参考文献:
  [1](唐)李善注.文选[M].中华书局,1997.
  [2](清)朱彬撰.礼记训纂上[M].中华书局,2011.
  [3]袁珂.中国古代神话[M].中华书局,1960.
其他文献
理塘长青春科尔寺作为康南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圣地,在每年举办的盛大佛事活动中,最吸引人的要数“金刚舞”表演。作为一种宗教舞蹈,金刚舞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内涵
如何处理好警务化管理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关系,是警察体制类院校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出发,分析警务化管理与学
摘要:在对动画专业进行基础课之一《构成》授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共性问题,学生认为学习构成课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太大的联系,认为以后用不上。这是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太过狭隘,还没有构建起一个宏观的学习框架,没有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导致的,动画专业的学生在这方面尤为严重。所以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构成;形式感;构图;形式法则  构成,是一切视觉艺术的设计基础课程。构成课的目的是教
目的:分析留置尿管护理对尿道感染的影响及护理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5~9月的100例留置尿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则在对照组
(一)rn苏畅不是那种“扳倒和”的男人.尽管他四十三岁,正值盛年.rn他拥着自己的恋人杨灼华,仿佛在聆听那首传统又传统的小提琴协奏,脑海中出现一望无际的原野,鲜花,轻风徐徐,
摘 要:《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杰作,它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典型,其中一部分是有着丫鬟身份的少女。她们有着姣好的面容、聪颖的性情、清新与芬芳之气丝毫不逊色于她们的主子小姐们。晴雯和金钏儿直接反抗封建统治,成为野蛮制度下的牺牲品;鸳鸯和司琪执着于自己的人格,用生命控诉了封建主义;平儿和香菱听从命运的安排,选择安分守己的人生,但最终难逃悲剧的命运;袭人和小红在封建统治中努力进取、苦苦
一rn一冬无雪.一冬无雪,这冬天就不像冬天,好像秋天一病不起,一直拖延到了腊月,漫山遍野只是空洞的风,扯着黄土丝子,从地里卷到路上,从路上卷进村子,在做些无聊的游戏.无人出
网络时代的特征之一是网络文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且深受青少年的青睐。目前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冲击已是现实,但我们不应该用苛刻、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它,而是应该包容每一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