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提高学生就业率,我院于2004年号召各教学部门,“推进‘双证书’教育,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我们司法系承担了学院法律文秘专业“双证书”教育课题,并被确定为学院“双证书”教育的试点专业。经过三年多的辛勤耕耘,通过对师生思想观念的转变、课程体系的调整、举办职业证书考试等工作,我们已顺利完成了预期目标。在03级、04级毕业生中实现了98%的学生拿到“双证书”(即法律文秘专业毕业证,国家四级秘书资格证书)的目标。毕业生的就业率由原来的不足65%提高到近80%,已被学院列为我院“双证书”教育的示范专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以教育部“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指导思想。充分认识推进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人们的观念一直停留在行政秘书就是行政领导的后备力量的认识上,企业秘书无非就是为企业老板服务,既没有实权,也没出息。正是基于这种偏见,使得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学生在学习精力分配上都重行政而轻企业。殊不知行政秘书的岗位是有限的,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秘书的岗位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待遇也越来越高。只要我们充分把握好“法律文秘”的突出特点——既具备企业所需的法律基础知识,又具备了秘书职业技能,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将会越来越好。为此,我们在师生中进行“转变旧观念,建立新理念”的教育,树立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的就业意识,注重企业及第三产业文秘人员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培养,提倡“多一份证书,多一条路子”的就业观念,使“教”与“学”两者均明确目标,齐心协力向着有利于教学与就业的方向发展。
近几年我们聘请了校内外的专家、教授以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师生进行多次就业与职业证书教育活动。2005年聘请了中国普天集团公司西安普天通信设备厂厂长为法律文秘专业学生作了题为“企业秘书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的讲座,2006年聘请了中国秘书学会会长范立荣教授为学生作了题为“就业与职业证书教育”的讲座。在学生中掀起了“法律文秘,我当先!”的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本专业就业领域的认识,增强了师生多渠道多层次就业的意识,为“双证书”教育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为适应社会需求,大胆调整课程体系,加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
1 为转变培养方向、调整课程体系,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我院法律文秘专业原以培养行政秘书为主,主要面对公、检、法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构,其知识结构和就业范围相对比较狭窄。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商业文秘人才需求增多,我们适时调整培养方向,由原来的以行政秘书为主转变为行政与企业及其他行业渠道并行,强化企业秘书知识结构和技能训练,以适应社会多层次用人单位之需要。在转变师生教育、就业观念的基础上,为了推进“双证书”教育,调整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
调研工作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走向社会,深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进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的课题调研。先后对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法院、新城区人民检察院、雁塔区人民检察院、碑林区人民法院、西安市公安局等机关和西安普天通信设备厂、西安蓝芽公司和媃婷化妆品西安分公司等十多个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商业部门进行供需调研,深入了解了各单位对法律文秘人才的需求及其专业素质的要求;二是将企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请进学校、请进教研室、请进课堂,进行热身演讲,让教师、学生充分认识社会所需与学校教育是否有距离、有多大距离,以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三是走向兄弟院校同行专业进行课程设置调研。先后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女子学院、渭南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学院等大、专院校的文秘专业进行秘书专业课、技能课开设情况交流与调研。尤其在2006年的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年会上与全国各地50多所院校的秘书专业专家教授进行了全方位交流,为我院文秘专业教学改革获取了宝贵的经验与创新设想。
2 按照“双证书”知识结构要求,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调整课程体系。根据市场调查,用人单位普遍强调“德才兼备,能力第一”是目前企、事业单位首选人才,并认为当今社会各行各业技能型人才急缺。经过市场调查,我们调整了文秘人员培养目标,并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将法律文秘人才的培养划分了4个能力模块:即法律知识模块;秘书业务能力模块;计算机应用能力模块;外语能力模块等。从中分析归纳出6种核心能力:即法律知识应用能力、秘书业务能力、公关与沟通能力、应用写作能力、法律文书制作能力和外语会话、翻译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主干课程,把训练文秘必备的应用技能落实到主干课程中具体实施。
法律文秘专业建设初期。在课程设置上,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并未进行模块分解,而是笼统的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后又增加了专业技能课程,共三大部分。调整后的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基本上按照1:1或2:1的比例进行教学。技能课课时的加强,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亲手操作、亲身体会如何做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另外,在专业课程中努力创建精品课程,2006年度已创建了《法律文书》院级精品课程。2007年创建了《法律文书》陕西省省级精品课程。
3 以“双证书”教育为中心,推进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1)秘书实务训练。
(1)秘书实务训练课程,将秘书业务分为六大模块进行专项训练:①秘书礼仪训练,从初级秘书的基本礼仪,到中级秘书的乘车、迎送礼仪;中、西餐宴请礼仪等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②接待工作,如接待规格的确定、接待计划的制定、安排宴请等工作程序训练。③会务工作:会议筹备,议程安排,会后参观、旅游、送别等能力训练。④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程序训练。⑤信息处理与调查研究能力的训练;⑥模拟应聘:如何赢得“面试关”包括面试前的心理准备、物质准备和临场发挥与应变能力训练。
(2)文书制作综合训练课程,以训练学生常用法律文书和公文、事务文书的制作与应用能力,不仅课堂训练,还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参与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对学生写出的优秀文书进行评比并加以奖励。
(3)法庭工作技能训练。以训练学生适应法庭实际工作为目的,加强程序操作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的法庭笔录制作与演讲应变能力。
2)组织高层次的专题讲座。为拓宽学生视野,转变就业观念,充分认识“双证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聘请了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会会长范立荣教授为文秘学生作了题为“就业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讲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获取“双证书”对就业的重要作用。
3)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的实战能力。 ①开展笔录竞赛活动。近几年来,文秘教研室每年要组织2-3次由学生亲自参与,某些项目由学生自行设计的实践训练活动。如2004年的法庭笔录竞赛;2005年的询问、讯问笔录竞赛,通缉令、辨认笔录竞赛;2006年的现场勘查笔录、现场调查笔录实况录像等。通过这样的实战训练,既巩固了所学的相关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②就业应聘能力竞赛。2006年下半年,我们在2004级文秘专业毕业生中开展了“就业应聘能力竞赛”活动。由教师设计应聘场景,组成面试小组,学生参与应聘,选择应聘单位,针对不同单位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通过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应聘能力,又使我们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以便今后的教学和管理中为学生弥补不足,使学生走向社会更具竞争力。
③公关演讲比赛。为锻炼文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沟通能力,我们在“沟通”课程的教学中,随堂进行各种演讲活动,并鼓励学生互相辩论与说服,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临场应变能力。
④为“双证书”教育夯实基础,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为了使“双证书”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我们不仅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在实训实验方面也作了相应的增设。设计有以下实验室方案:计算机速录实验室、办公自动化实验室、档案管理实验室、秘书综合能力实训室等。其中“计算机速录实验室、秘书综合实训室”已进入实施阶段。
举办秘书资格证书考前培训。以提高学生的考试通过率。同时达到所获秘书职业证书与能力相匹配的效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了方便我院学生报考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司法系自2004年经申请被陕西省社会与劳动保障厅批准为全国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报名、培训点以来,以文秘教研室为考前辅导中心,以司法系办公室为考试报名中心,已组织了7期考前培训工作,其中2005年下半年和2006年上半年的考试通过率分别达92%和94%,被陕西省职业鉴定中心评为2006年度省直机关统考先进机构。上述情况是在我院报名考试的所有学生通过率,就文秘专业而言,已有98%的学生拿到了“双证书”,其中30%学生已拿到涉外秘书资格证书。
创新点:在法律与文秘两门学科之间寻求结合点。培养既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又拥有文秘综合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在文秘专业毕业生中,实现了98%的“双证书”指标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在“双证书”教育和法律与文秘相结合教育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实现了毕业生98%的“双证书”指标,为法律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拓宽了道路,这一培养成果已直接应用于学生的就业。我院文秘学生近两年的就业率基本达到80%以上。“双证书”的实现,不仅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激发了在校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文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与就业方面基本形成了良性循环局面。
虽然我们在“双证书”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我们的目标和社会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双证书”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既有丰富知识又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法律文秘人才,达到95%以上的就业率。为学生能在社会上真正站住脚跟而努力,让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掌握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所以,我们将任重而道远,还要更加努力工作,力争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法律文秘人才。
以教育部“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指导思想。充分认识推进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人们的观念一直停留在行政秘书就是行政领导的后备力量的认识上,企业秘书无非就是为企业老板服务,既没有实权,也没出息。正是基于这种偏见,使得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学生在学习精力分配上都重行政而轻企业。殊不知行政秘书的岗位是有限的,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秘书的岗位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待遇也越来越高。只要我们充分把握好“法律文秘”的突出特点——既具备企业所需的法律基础知识,又具备了秘书职业技能,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将会越来越好。为此,我们在师生中进行“转变旧观念,建立新理念”的教育,树立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的就业意识,注重企业及第三产业文秘人员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培养,提倡“多一份证书,多一条路子”的就业观念,使“教”与“学”两者均明确目标,齐心协力向着有利于教学与就业的方向发展。
近几年我们聘请了校内外的专家、教授以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师生进行多次就业与职业证书教育活动。2005年聘请了中国普天集团公司西安普天通信设备厂厂长为法律文秘专业学生作了题为“企业秘书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的讲座,2006年聘请了中国秘书学会会长范立荣教授为学生作了题为“就业与职业证书教育”的讲座。在学生中掀起了“法律文秘,我当先!”的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本专业就业领域的认识,增强了师生多渠道多层次就业的意识,为“双证书”教育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为适应社会需求,大胆调整课程体系,加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
1 为转变培养方向、调整课程体系,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我院法律文秘专业原以培养行政秘书为主,主要面对公、检、法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构,其知识结构和就业范围相对比较狭窄。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商业文秘人才需求增多,我们适时调整培养方向,由原来的以行政秘书为主转变为行政与企业及其他行业渠道并行,强化企业秘书知识结构和技能训练,以适应社会多层次用人单位之需要。在转变师生教育、就业观念的基础上,为了推进“双证书”教育,调整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
调研工作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走向社会,深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进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的课题调研。先后对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法院、新城区人民检察院、雁塔区人民检察院、碑林区人民法院、西安市公安局等机关和西安普天通信设备厂、西安蓝芽公司和媃婷化妆品西安分公司等十多个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商业部门进行供需调研,深入了解了各单位对法律文秘人才的需求及其专业素质的要求;二是将企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请进学校、请进教研室、请进课堂,进行热身演讲,让教师、学生充分认识社会所需与学校教育是否有距离、有多大距离,以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三是走向兄弟院校同行专业进行课程设置调研。先后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女子学院、渭南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学院等大、专院校的文秘专业进行秘书专业课、技能课开设情况交流与调研。尤其在2006年的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年会上与全国各地50多所院校的秘书专业专家教授进行了全方位交流,为我院文秘专业教学改革获取了宝贵的经验与创新设想。
2 按照“双证书”知识结构要求,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调整课程体系。根据市场调查,用人单位普遍强调“德才兼备,能力第一”是目前企、事业单位首选人才,并认为当今社会各行各业技能型人才急缺。经过市场调查,我们调整了文秘人员培养目标,并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将法律文秘人才的培养划分了4个能力模块:即法律知识模块;秘书业务能力模块;计算机应用能力模块;外语能力模块等。从中分析归纳出6种核心能力:即法律知识应用能力、秘书业务能力、公关与沟通能力、应用写作能力、法律文书制作能力和外语会话、翻译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主干课程,把训练文秘必备的应用技能落实到主干课程中具体实施。
法律文秘专业建设初期。在课程设置上,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并未进行模块分解,而是笼统的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后又增加了专业技能课程,共三大部分。调整后的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基本上按照1:1或2:1的比例进行教学。技能课课时的加强,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亲手操作、亲身体会如何做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另外,在专业课程中努力创建精品课程,2006年度已创建了《法律文书》院级精品课程。2007年创建了《法律文书》陕西省省级精品课程。
3 以“双证书”教育为中心,推进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1)秘书实务训练。
(1)秘书实务训练课程,将秘书业务分为六大模块进行专项训练:①秘书礼仪训练,从初级秘书的基本礼仪,到中级秘书的乘车、迎送礼仪;中、西餐宴请礼仪等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②接待工作,如接待规格的确定、接待计划的制定、安排宴请等工作程序训练。③会务工作:会议筹备,议程安排,会后参观、旅游、送别等能力训练。④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程序训练。⑤信息处理与调查研究能力的训练;⑥模拟应聘:如何赢得“面试关”包括面试前的心理准备、物质准备和临场发挥与应变能力训练。
(2)文书制作综合训练课程,以训练学生常用法律文书和公文、事务文书的制作与应用能力,不仅课堂训练,还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参与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对学生写出的优秀文书进行评比并加以奖励。
(3)法庭工作技能训练。以训练学生适应法庭实际工作为目的,加强程序操作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的法庭笔录制作与演讲应变能力。
2)组织高层次的专题讲座。为拓宽学生视野,转变就业观念,充分认识“双证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聘请了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会会长范立荣教授为文秘学生作了题为“就业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讲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获取“双证书”对就业的重要作用。
3)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的实战能力。 ①开展笔录竞赛活动。近几年来,文秘教研室每年要组织2-3次由学生亲自参与,某些项目由学生自行设计的实践训练活动。如2004年的法庭笔录竞赛;2005年的询问、讯问笔录竞赛,通缉令、辨认笔录竞赛;2006年的现场勘查笔录、现场调查笔录实况录像等。通过这样的实战训练,既巩固了所学的相关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②就业应聘能力竞赛。2006年下半年,我们在2004级文秘专业毕业生中开展了“就业应聘能力竞赛”活动。由教师设计应聘场景,组成面试小组,学生参与应聘,选择应聘单位,针对不同单位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通过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应聘能力,又使我们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以便今后的教学和管理中为学生弥补不足,使学生走向社会更具竞争力。
③公关演讲比赛。为锻炼文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沟通能力,我们在“沟通”课程的教学中,随堂进行各种演讲活动,并鼓励学生互相辩论与说服,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临场应变能力。
④为“双证书”教育夯实基础,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为了使“双证书”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我们不仅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在实训实验方面也作了相应的增设。设计有以下实验室方案:计算机速录实验室、办公自动化实验室、档案管理实验室、秘书综合能力实训室等。其中“计算机速录实验室、秘书综合实训室”已进入实施阶段。
举办秘书资格证书考前培训。以提高学生的考试通过率。同时达到所获秘书职业证书与能力相匹配的效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了方便我院学生报考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司法系自2004年经申请被陕西省社会与劳动保障厅批准为全国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报名、培训点以来,以文秘教研室为考前辅导中心,以司法系办公室为考试报名中心,已组织了7期考前培训工作,其中2005年下半年和2006年上半年的考试通过率分别达92%和94%,被陕西省职业鉴定中心评为2006年度省直机关统考先进机构。上述情况是在我院报名考试的所有学生通过率,就文秘专业而言,已有98%的学生拿到了“双证书”,其中30%学生已拿到涉外秘书资格证书。
创新点:在法律与文秘两门学科之间寻求结合点。培养既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又拥有文秘综合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在文秘专业毕业生中,实现了98%的“双证书”指标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在“双证书”教育和法律与文秘相结合教育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实现了毕业生98%的“双证书”指标,为法律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拓宽了道路,这一培养成果已直接应用于学生的就业。我院文秘学生近两年的就业率基本达到80%以上。“双证书”的实现,不仅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激发了在校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文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与就业方面基本形成了良性循环局面。
虽然我们在“双证书”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我们的目标和社会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双证书”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既有丰富知识又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法律文秘人才,达到95%以上的就业率。为学生能在社会上真正站住脚跟而努力,让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掌握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所以,我们将任重而道远,还要更加努力工作,力争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法律文秘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