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课堂情感,让课堂活起来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7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适应新形势,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则成为高职英语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教师必然要除旧布新, 用新的教学观念来引导英语教学方法改革, 优化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课, 是一个极为丰富的情感世界。课堂上, 如果教师在情感方面肯下功夫, 学生会对学校语文产生极大的兴趣, 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也会得到很大提高。反之, 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不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 学生的情感世界就会处于饥饿状态。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对语文课堂失去兴趣。那么,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用心发掘教材中蕴藏的情感因素
  文章是人的情感的产物。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新编初中语文课改实验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无一不是作者“情动于衷, 不吐不快” 的力作,无一不是“情” 的结晶。每篇课文除了包含古今中外名人轶事, 天南海北风土人情等丰富的内容外, 还包含着丰富的情感, 这就为我们在教学中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提供了丰富的、多角度的、多方面的材料。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春》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在教学中不仅要理解全文“盼春——绘春——颂春” 的写作思路及词语的准确性, 而且还要深刻体会文章中所蕴藏的浓郁的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感情。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国石拱桥》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价值及成就,而且还要激发学生对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崇敬和热爱, 激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余光中的《乡愁》, 要从选取的几个意境中, 体会作者缕缕的思乡情,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的感情。总之, 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乡情、亲情、友情、爱国情等美好的情感, 并认真地感受, 深入地体会, 充分利用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去调动起学生的情感。
  二、用“情” 燃起学生情感的火苗
  “观文者披文入情” (刘勰《文心雕龙》)。从古至今,一篇篇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 常读常新, 就是因为作家的笔墨饱含着自己的思想感情, 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披文入情”, 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中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 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唤起想象, 沿着作者的行文思路, 把学生引入情景之中, 使学生身临其境, 同教材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就要从语言文字入手, 深入体会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 牢牢抓住情感这一中心环节, 发掘分布于教材中各部分的情感因素, 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冲动, 让课文的语言和形象燃起学生亢奋的情感火苗。使课文中饱含的真挚感情传播到学生心中, 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和作品中人物思想脉搏的跳动, 从而受到感染和熏陶。例如, 八年级上册课文《背影》, 通过细致描绘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这一背影, 把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倾注在“背影“中, 教师通过引导分析那一系列准确生动的动作, 使学生从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体会到父爱的伟大,感受到这一“背影” 中蕴含的深情, 从而学生触景生情,缘文想象, 进而产生共鸣的心理效应, 激发起对这伟大父爱的崇敬之情。
  三、用力启动情感的闸门
  语文课堂中,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选择适当的方法创设情感氛围, 传导课文中的情感因素, 从而启动学生情感的闸门,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那么, 如何在课堂中创设情感氛围呢?
  叶圣陶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之为美读, 他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写道: “语文学科, 不该只用心与用眼来学习, 须在心与眼之处。切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方法。”
  因此, 首先, 教师应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 把无声的视觉文字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 把学生带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中, 使学生的身心随着课文情感的激越昂扬而亢奋, 悲怆凄婉而凄然。如用高亢激昂的语调, 大声朗读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七年级下册)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西北汉子的安塞腰鼓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 生命的升华。用轻松、舒缓的语调朗读朱自清的《春》, 可以让学生进入江南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的美妙的春色情景之中。总之, 可以通过朗读来创设情感氛围, 传递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因素, 借以启动学生情感的闸门, 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效果。
  其次, 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感, 在讲课时根据课文蕴含的情感因素来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具有很强的传播力, 一个人的情绪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就可以传播给周围的人。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 教师要注意根据课文内容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通过语言的抑、扬、顿、挫和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的变换来体现文章中不同的感情色彩, 营造出与课文内容和情感相和谐统一的氛围来。例如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亲爱的爸爸妈妈》。在讲述1937 年日本军队进攻南京, 那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屠杀时, 就要声沉语缓, 如冬檐滴水, 句句凝重, 如泣如诉——并辅之以手势, 痛苦的面部表情, 这样就能扣住学生的心弦, 引起情感的共鸣。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 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披文入情”, 通过富有表情的朗读, 用生动的语言讲述, 创设适当的情感氛围,激发起学生的情感, 让他们在情感状态下学习语文, 这样将会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从而激发起他们学语文的兴趣, 真正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的突触囊泡膜蛋白Ⅰ(synaptotagminⅠ,Syt1)和突触后致密物(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清结级Wistar雄性4周龄幼鼠84只,分
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张践明学术讨论、争论、论辩对真理的确立是十分必要的。马克思说过,“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①。为什么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呢?真理是由主观达致对客观的规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问题。有些学生能灵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成绩优秀。有些学生不能及时掌握知识,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这就形成了“两极分化”问题。  课程改革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在重视学生共同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关键是要选择和运用好课堂教学策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尽量缩小两极间的差距,让好的更好,差的提高。为此,笔者
写作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在写作时常出现很多问题,其中不少是由负向转移和情感方面的心理障碍引起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分析影响大学英语写作的干扰因素,然后再因
本文对专有名词与冠词在一定上下文中的连用现象进行了全面的探讨。认为,一、应将已转化为普通名词的专有名词分条处理;二、专有名词与冠词在一定上下文中连用有如下三种情况:(一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相关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其科学态度及精神,建构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既是对教
初中学习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1世纪,世界环境承受着空前的压力,环境问题层出不穷,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显著提升。在政策法规和全民绿色消费的双重压力下,绿色、低碳成为各行各业的代名词。企业采取各种传播方式宣传其绿色产品,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传统传播方式反响平平,出现消费者意识高,付出行动少的明显反差现象。不同的绿色广告诉求会影响消费者的产品态度和购买意愿,不同的广告表达技巧亦如此。当消费者希望给他人留积极印象、提升自身在群体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