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时代的感召,我开始混“微博”。我和朋友就“微博能否改变中国”有过几次交流。在我看来,微博只不过是个被上传到了网络的茶馆。茶馆文化在中国生存了上千年,虽然丰富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对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精神状态,并无任何改变。
将手机升级为苹果之后,我也加入了新浪的“微博大军”,成了网络茶馆里的一名“茶友”。开始的几天我陷入微博不能“自拔”,但很快就感觉自己的精神在变得疲惫:成群结队的微博信息像成群结队的沙丁鱼一样,一堆一堆地朝我汹涌而来,而且表情不一:有一些欢天喜地,有一些呼天抢地,让我这个阅读者同时陷入海水与火焰的双重困境中,变得茫然无措。
当然,我并不会因此认为微博真的一无是处。茶馆有茶馆的好处,微博有微博的力量。我刚上微博时遇到的一个能代表微博力量的典型例子,是关于白血病女孩鲁若晴乐观抗癌的故事,因为微博惊人的传播速度,短短4天时间,鲁若晴通过微博平台获得超过100万元的爱心捐款。
微博是在浩瀚网络中为人们提供最快捷资讯的资讯海洋。但是,像想下海的人必先学会游泳一样,想借助微博平台获得自己想要的资讯,就必须学会极其快捷地分类、筛选和过滤,要能眼疾手快迅捷地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转身离开。否则,你很可能会像溺水的人一样,在庞大且大部分属于无聊的信息堆里耗尽时间精力直到奄奄一息。
许多人上微博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围观”。像千年前或者百年前或者几十年前的中国人,在茶馆喝茶聊天,并顺便围观当天街头的偶发事件一样。卓越的高科技开创了微博这个最一流的围观平台,将中国人千年不变的“围观文化”上传到了网络——双足不出户,围观天下事。我们在网络上围观形形色色的事件,并顺手转发。“转发”,这真是个很有意思的词,它为网络式“围观”提供了一双长着翅膀的手臂,这是茶馆围观时代所望尘莫及的。
写到这儿,忽然想起美国人彼得·海斯勒在《River Town 》(《江城》)一书中,对长江边挑夫的一段描述:那些俗称“棒棒军”的人,“他们这样的人其实哪儿都不缺,不声不响,无处不在,有点诡异。他们三五成群地站在卖彩电的商店门前,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大墙电视屏幕。若是碰上老外坐在街边小摊吃东西,立马就会有十来个棒棒军围拢过来看个究竟。要是码头上哪儿在吵架,他们会围过去,穿着蓝布衣服,手中拄着竹棒,听得津津有味……他们是一群悄无声息的人,有时即使是最惨不忍睹的事故,也唤不起他们开口的欲望,他们也不出面干涉。他们只是在看。”
是的,他们只是在“看”,而我们也只是在“围观”。网络“围观”比起挑夫的“看”高级了许多:多了一堆代表面部表情的图标,多了一群表达心情的网络记号,还多了“转发”——这个动作只需运动半根小指头即可,无需开口。
围观是一种精神,转发是一种态度,这是一句很网络、很气质的口号。为了保持这种“精神”与“态度”,即使面对上传至网络的种种现实事件,我们也一样在围观之后洒脱地顺手转发,并同时附赠一个“吐口水”的符号。在生活中这么做自然很缺乏教养,但在网络上就成了一种幽默一种风度。这简直令人心满意足,令我们不得不得意地宅在某个角落里,一个人乐得捶胸顿足,乐得想去跳楼。
将手机升级为苹果之后,我也加入了新浪的“微博大军”,成了网络茶馆里的一名“茶友”。开始的几天我陷入微博不能“自拔”,但很快就感觉自己的精神在变得疲惫:成群结队的微博信息像成群结队的沙丁鱼一样,一堆一堆地朝我汹涌而来,而且表情不一:有一些欢天喜地,有一些呼天抢地,让我这个阅读者同时陷入海水与火焰的双重困境中,变得茫然无措。
当然,我并不会因此认为微博真的一无是处。茶馆有茶馆的好处,微博有微博的力量。我刚上微博时遇到的一个能代表微博力量的典型例子,是关于白血病女孩鲁若晴乐观抗癌的故事,因为微博惊人的传播速度,短短4天时间,鲁若晴通过微博平台获得超过100万元的爱心捐款。
微博是在浩瀚网络中为人们提供最快捷资讯的资讯海洋。但是,像想下海的人必先学会游泳一样,想借助微博平台获得自己想要的资讯,就必须学会极其快捷地分类、筛选和过滤,要能眼疾手快迅捷地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转身离开。否则,你很可能会像溺水的人一样,在庞大且大部分属于无聊的信息堆里耗尽时间精力直到奄奄一息。
许多人上微博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围观”。像千年前或者百年前或者几十年前的中国人,在茶馆喝茶聊天,并顺便围观当天街头的偶发事件一样。卓越的高科技开创了微博这个最一流的围观平台,将中国人千年不变的“围观文化”上传到了网络——双足不出户,围观天下事。我们在网络上围观形形色色的事件,并顺手转发。“转发”,这真是个很有意思的词,它为网络式“围观”提供了一双长着翅膀的手臂,这是茶馆围观时代所望尘莫及的。
写到这儿,忽然想起美国人彼得·海斯勒在《River Town 》(《江城》)一书中,对长江边挑夫的一段描述:那些俗称“棒棒军”的人,“他们这样的人其实哪儿都不缺,不声不响,无处不在,有点诡异。他们三五成群地站在卖彩电的商店门前,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大墙电视屏幕。若是碰上老外坐在街边小摊吃东西,立马就会有十来个棒棒军围拢过来看个究竟。要是码头上哪儿在吵架,他们会围过去,穿着蓝布衣服,手中拄着竹棒,听得津津有味……他们是一群悄无声息的人,有时即使是最惨不忍睹的事故,也唤不起他们开口的欲望,他们也不出面干涉。他们只是在看。”
是的,他们只是在“看”,而我们也只是在“围观”。网络“围观”比起挑夫的“看”高级了许多:多了一堆代表面部表情的图标,多了一群表达心情的网络记号,还多了“转发”——这个动作只需运动半根小指头即可,无需开口。
围观是一种精神,转发是一种态度,这是一句很网络、很气质的口号。为了保持这种“精神”与“态度”,即使面对上传至网络的种种现实事件,我们也一样在围观之后洒脱地顺手转发,并同时附赠一个“吐口水”的符号。在生活中这么做自然很缺乏教养,但在网络上就成了一种幽默一种风度。这简直令人心满意足,令我们不得不得意地宅在某个角落里,一个人乐得捶胸顿足,乐得想去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