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漫长的广西那坡边境线上,散居着各个少数民族。淳朴善良的人们,大多仍过着贫乏的生活。这里的孩子并不缺乏接受教育的机会,但一指节长的铅笔和正反都写满的作业本,构成了他们书包的全部。对于孩子们来说,读书是通往新世界的窗口,但他们对着陌生人表现出来的茫然,以及看到新文具而绽放的羞涩微笑,打动了我们内心柔软的地方。问题是,我们的旅程,能够满足他们的期待吗?
那坡(Napo),位于广西西北边陲,西北面毗邻云南富宁县,南面与越南的高平、河江两省接壤。全县面积2231.08平方公里,辖2个镇10个乡,有着207公里长的边境线。这里居住着壮、汉、苗、瑶、彝等五个民族。人口19.5万人。唐宋以来,便已有彝、汉、瑶、苗陆续南迁进入今那坡县定居,千百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由于交通闭塞,受外界影响较少,各民族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独特的习俗与民族文化。
乘坐大巴出发,一路向着广西的西北方向驶去,就会明白这个地名是何等的恰当——越靠近那坡,丘陵地貌就越明显,很难找到大片的平地,山坡之间或是山脚下如果有一小块合适的土地,就会被开垦成为农田,有些田里还留着难以清除的大石块,于是庄稼便见缝插针地种在周围。进入那坡境内,山脚下的土地也不可多得,向阳一面的山坡便被开凿出梯田,种植着当地又糯又甜的玉米。越接近边境越能觉察到种植物随着纬度发生的变化,山外的水稻已经及膝高,山里的才到小腿肚,看着绿油油的植物随着纬度发生着变化,《风尚周报》慈善行广西线活动也缓缓展开。
面良村小學
山那边就是越南
要访问边境上的学校,一大早就要从那坡县城出发。陪同兼司机的那坡县宣传部副部长李永峰在盘山公路上绕行了近一个小时,我们就完全沦入云山雾罩了。李副部长指着山顶说:“翻过了这座山,再开下山,就到学校了。”
溜了一个多小时的下坡路,经过一块标示了边境区域的界碑后,我们一行人抵达那坡县百省乡面良村完小。
一座巍峨的大山劈面而来,一排低矮的宿舍楼散于山前——面良村小学地处中越边境的龙门山脚下。面良村小学创办于1932年3月,始称“面良国民基础学堂”,1950年9月后改称“面良初级小学”,1968年9月后称“面良大队小学”,1985年元月后称“面良村完小校”至今。肩负着全村的壮、苗、瑶、彝等四个民族村民子女的义务教育任务,是百省乡民族成分最多的一所村完小校。这里的学生家庭基本上以务农为主,生活清贫。虽然都是附近的屯里来的,但有一些住得远的学生回家要走一个小时的路,只能住宿。到了四年级,学生们就要到乡里面去上学了。
对于我们的到来,孩子们在好奇中又带点小心翼翼。二三年级的孩子大都能用稚嫩的笔画写下自己的汉语名字,而低年级的孩子还不大听得懂汉语。我们把彩色铅笔分发下去,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梦想画在纸上,他们疑惑着,似乎不太理解“梦想”的意思,可拿着画笔的手开始在纸上试着涂抹不同的颜色。
“梦想”的概念对于孩子们来说,可能还是个不太容易理解的概念,但当我们把带来的文具从纸箱里拆分出来的时候,趴在窗户上的孩子们的眼睛闪亮了。我们知道,我们不可能给他们带来一个世界,这只是一个契机,他们通过窗户,梦想和希翼着生活的各种可能。
瑶族小男孩赵财民的帽子和两位彝族小姑娘马艺玲、马小艺手工制作的沙包、毽子在6月12日广州举行的广东狮子会慈善拍卖活动上拍得人民币8000元的善款。
那坡县境内的瑶族分为蓝靛瑶和大板瑶两个支系。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38%。大板瑶自称“勉”,女子喜爱鲜红胸饰,又称为:“花瑶”。瑶族主要还是跟汉族过节日。少数民族有山歌,但这里的小孩不会唱。山歌没有书记录词和谱,只能靠脑子记,会唱的人已经很少了,所以少数民族很多东西都失传了。
居住在那坡县境内的彝族,分为白彝和红彝两个支系, 人口仅占全县总人口的0.74%,是本县人口最少的民族。彝族一年有4个节日,比较特殊和重要的就是求雨节。每年农历三月廿四至廿六,按天干地支推算,逢辰日便是红彝的求雨节。这天,家家蒸五色糯米饭,准备丰盛的酒菜招待前来参加求雨的各族客人。求雨 的祭品由全寨共同筹备,有一头牛、一头猪、一条狗、一只鸡。求雨之前,先杀狗宰猪祭拜土地公,然后宰牛祭拜道场。宰牛之前,先在寨子周围各处路口堆放一些 生树枝,宰牛后将牛血洒在路口树枝上,意在驱邪消灾,也以此告诉过路客人:今天是红彝求雨节,欢迎路过的客人、朋友到彝家作客,共同求雨。
面良村小学校长访谈
《风尚周报》:你在这所学校多长时间了?
麻校长:我是彝族人。原来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代课教师,后来领导见我工作的责任心比较强就让我走上管理的岗位。做老师到现在已经21年了,什么课都要教,如果不会就自己先学。我换了三个地方,不过在这所学校时间最长,从2002年到现在。宿舍、饭堂都是我们两个老师管。按规定要有40个学生才安排一个后勤人员,但我们只有20个住宿学生,我们不做也得做。饭堂还没建成时,他们从家里带饭,等到吃饭时饭都凉了,我们看了很心疼,所以现在一下班我就要去煮饭。伙食一般都是大米饭菜。20个人一个月支出2100,是国家给的贫困补助,住的也是免费。
《风尚周报》:学校现在有多少个老师,课程怎么安排?
麻校长:学校现在有两个老师,要上数学、语文、音乐、思想品德几门课。二三年级在同一个课室,学前班和一年级在同一个课室,上的是一样的课程。一样的课程上两遍,不然到了二三年级就跟不上了。两个老师一天要上五节课。我们有个课程表,课外活动时有时还会带他们到山洞里面钻一钻。其实这样并没有满足村里面孩子学习的需要,老师很多时候像万金油一样顶过去。
《风尚周报》:为什么课程的设置会这么特别?
麻校长:这里比较特殊,民族太多,村子里也是四个民族聚居在一起,有些小孩到二年级才慢慢地会说一点汉话的日常用语。各民族之间的语言是不通的,在班里他们可能就会分群。我们只能慢慢教。学习他们的语言很难,我除了普通话和彝话,还会讲点壮语和苗语。因为很少和村子外的事物打交道,小孩是很怕人的。双语教学都讲不通。
《风尚周报》:你觉得孩子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麻校长:我觉得现在最少还需要一个教学前班的老师,能唱能跳的,现在两个老师都是男的。如果有个幼儿园就更好了。教科书我们不缺,但图书、连环画什么的就很缺。学校里有一套捐赠的DVD设备,每周的播放时间总是孩子们最欢乐的时刻。
《风尚周报》:老师们需要什么?
麻校长:我们现在多么想有一个办公室,有人来接待方便,现在你们来了只能在教室里说话。还有一些初中级的电脑教程。现在一些总结什么的我们也会用电脑做,但难的就做不了了。
规或村小学
海拔1600m的教室
离开面良小学所在的百省乡,我们开始出发前往下华乡的规或小学。规或小学位于海拔1600米上,是全县最高的学校。出发没多久,就进入一段狭窄陡峭的泥石山路,SUV颠簸在上面勉强能转弯。前面走的盘山公路不过是坡长路绕而已,相比之下简直是黯然失色。在转了数不清的弯之后,忽然豁然开朗。开阔的平地上,一棵大树伫立在山坡上,而平地那头就是规或村小学。寨子已经有多年没有外人造访,我们一下车,看见几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到场了。人群背后,放眼看去尽是大山和树林。
与其说这是所小学,不如说是两间教室。小房间是办公室,供校长兼老师使用;大教室里则放着两列双人课桌,各朝着一个方向,各有一块黑板,用木板挡住一半的窗户上挂着学习珠算的工具。这个在2006年靠捐款建立的学校造价只有10600块钱,一直没有铺上水泥地板,至今仍未通水通电,现在已被宣布成为危房。教室的一个角落里堆放着小石子,这是村子里某户人家建房子余下来的材料,捐赠给学校,但是不够。那条蜿蜒陡峭的山路也大大提升了运输的成本,让这所瑶寨小学面临被取消的命运。
规或村一共聚居了72户蓝靛瑶人家,这是一个住在高山上的民族,山多地少,平均每户在山脚下只能分到3分地。如果学校被取消,这些孩子就要改到下华乡上学,对每户人家来说都增加了不少负担。
陪着我们上山的邓老师,念书时因为考虑到家里条件报读了中专,毕业后补读了大专师范课程,分配回乡。他一直想回寨子教书,但是因为乡里学校师资也很紧缺,没获得批准。和邓老师一样心系家乡的人还有村里的妇女主任李兰。她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选择留在家乡工作。为了接待我们,本来要参加人大代表投票的她请假留下,在和我们介绍学校情况的时候她接到短信,通知她当选为那坡县的人大代表。
虽然我们与孩子们语言不通,但是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游戏。学会了使用拍立得相机的孩子们兴致勃勃地互相拍摄肖像,然后自豪地等显影后拿给我们看。到我们离开时,他们都依依不舍地挥手,然后合唱起了送别的山歌。看着照片上他们纯真的笑脸,我们也祝愿他们能在山外领略到另一片天空的精彩。
规或村小学校长访谈
《风尚周报》:规或小学成立了多久了?
校长:我们这个学校是1951年创办,我是1977年才当老师的。1951年创办时是一到六年级,木瓦结构的房子。原来我们这里办村完小,但是村完小不办了就只有一二年级。一二年级年龄差不多,最大的是8岁,学前班的是五六岁。今年的正式学生是12个,学前班有18个。都是我在教。
《风尚周报》:学校每年大约有多少学生毕业?
校长:我教过最多的时候有三四十个,最近几年都是18-20个。他们升到高年级时就要走5公里去其他地方上学。
《风尚周报》:走那么远上学家里不担心吗?
校长:肯定还是要父母送,一个小孩基本都要有一个老人跟着。
《风尚周报》:孩子们上学有负担吗?
校长:学费是免的,教材都是国家配的,文具就要自己买。
《风尚周报》:你们平时是怎么上课的?
校长:我们会同时上课,给这边上课时那边就让他们做作业。我们曾经试过同时上四个年级。每天會上语文数学,我也只能教这些。画画是小孩喜欢自己画的。
《风尚周报》首次“边境童话”(云南线、广西线)项目成功举办,并拍卖筹款4.9万元,返还给了两地四所小学,帮助孩子们修建校舍,购买失聪儿童的助听器等。接下来的半年,“边境童话”将延续爱心的传递,持续关注边境贫困孩子的梦想、留住他们的笑容,我们规划到达新疆、内蒙、东北等地探访真正有需要的孩子们。
欢迎您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来,成为志愿者一起探望边境小孩子,或者捐赠物资(图书、学具、电子产品等等)扶助他们的学业和成长。有意者请致电《风尚周报》市场部020-83002513。
邓纯宇老师捐赠的两件瑶族男性服饰在6月12日的狮子会慈善拍卖会上拍得人民币8000元善款,李兰捐赠的一套瑶族女性传统服饰拍得人民币11000元。
蓝靛瑶自称“卜弄”。 因穿着用蓝靛染的衣物而得名。明嘉靖以后,主要从湖南、广东迁来。
在蓝靛瑶妇女的服饰中,一是色彩的大跳跃,从蓝靛(藏青)到白色的衣领和头饰,到白色调的腰带,到天蓝色的袖,再到大红的腰挂和头钗,这种色块上的强烈对比,冷、暖色调的交叉使用,使得妇女们很抢眼。二是首饰的大量穿戴,在跳跃的色块中有一分富贵、庄严。胸前的银项圈和银项链,头上的银圆盘,增添了颜色的过渡、和谐。一些小饰品,是妇 女们自己动手织出来的。有了妇女们的穿着,蓝靛瑶才显得更加美丽和吸引人。
李兰:村民会穿着传统的服装去过乡,唱山歌,对情歌。唱山歌是跟长辈学的。一种是情歌,另一种就是表示感谢、送别等的歌谣。想唱的时候心里面就有那个调子。有一种是好像说话那样子的,有一种是有调子的。我爸妈也是唱山歌在一起的。
那坡(Napo),位于广西西北边陲,西北面毗邻云南富宁县,南面与越南的高平、河江两省接壤。全县面积2231.08平方公里,辖2个镇10个乡,有着207公里长的边境线。这里居住着壮、汉、苗、瑶、彝等五个民族。人口19.5万人。唐宋以来,便已有彝、汉、瑶、苗陆续南迁进入今那坡县定居,千百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由于交通闭塞,受外界影响较少,各民族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独特的习俗与民族文化。
乘坐大巴出发,一路向着广西的西北方向驶去,就会明白这个地名是何等的恰当——越靠近那坡,丘陵地貌就越明显,很难找到大片的平地,山坡之间或是山脚下如果有一小块合适的土地,就会被开垦成为农田,有些田里还留着难以清除的大石块,于是庄稼便见缝插针地种在周围。进入那坡境内,山脚下的土地也不可多得,向阳一面的山坡便被开凿出梯田,种植着当地又糯又甜的玉米。越接近边境越能觉察到种植物随着纬度发生的变化,山外的水稻已经及膝高,山里的才到小腿肚,看着绿油油的植物随着纬度发生着变化,《风尚周报》慈善行广西线活动也缓缓展开。
面良村小學
山那边就是越南
要访问边境上的学校,一大早就要从那坡县城出发。陪同兼司机的那坡县宣传部副部长李永峰在盘山公路上绕行了近一个小时,我们就完全沦入云山雾罩了。李副部长指着山顶说:“翻过了这座山,再开下山,就到学校了。”
溜了一个多小时的下坡路,经过一块标示了边境区域的界碑后,我们一行人抵达那坡县百省乡面良村完小。
一座巍峨的大山劈面而来,一排低矮的宿舍楼散于山前——面良村小学地处中越边境的龙门山脚下。面良村小学创办于1932年3月,始称“面良国民基础学堂”,1950年9月后改称“面良初级小学”,1968年9月后称“面良大队小学”,1985年元月后称“面良村完小校”至今。肩负着全村的壮、苗、瑶、彝等四个民族村民子女的义务教育任务,是百省乡民族成分最多的一所村完小校。这里的学生家庭基本上以务农为主,生活清贫。虽然都是附近的屯里来的,但有一些住得远的学生回家要走一个小时的路,只能住宿。到了四年级,学生们就要到乡里面去上学了。
对于我们的到来,孩子们在好奇中又带点小心翼翼。二三年级的孩子大都能用稚嫩的笔画写下自己的汉语名字,而低年级的孩子还不大听得懂汉语。我们把彩色铅笔分发下去,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梦想画在纸上,他们疑惑着,似乎不太理解“梦想”的意思,可拿着画笔的手开始在纸上试着涂抹不同的颜色。
“梦想”的概念对于孩子们来说,可能还是个不太容易理解的概念,但当我们把带来的文具从纸箱里拆分出来的时候,趴在窗户上的孩子们的眼睛闪亮了。我们知道,我们不可能给他们带来一个世界,这只是一个契机,他们通过窗户,梦想和希翼着生活的各种可能。
瑶族小男孩赵财民的帽子和两位彝族小姑娘马艺玲、马小艺手工制作的沙包、毽子在6月12日广州举行的广东狮子会慈善拍卖活动上拍得人民币8000元的善款。
那坡县境内的瑶族分为蓝靛瑶和大板瑶两个支系。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38%。大板瑶自称“勉”,女子喜爱鲜红胸饰,又称为:“花瑶”。瑶族主要还是跟汉族过节日。少数民族有山歌,但这里的小孩不会唱。山歌没有书记录词和谱,只能靠脑子记,会唱的人已经很少了,所以少数民族很多东西都失传了。
居住在那坡县境内的彝族,分为白彝和红彝两个支系, 人口仅占全县总人口的0.74%,是本县人口最少的民族。彝族一年有4个节日,比较特殊和重要的就是求雨节。每年农历三月廿四至廿六,按天干地支推算,逢辰日便是红彝的求雨节。这天,家家蒸五色糯米饭,准备丰盛的酒菜招待前来参加求雨的各族客人。求雨 的祭品由全寨共同筹备,有一头牛、一头猪、一条狗、一只鸡。求雨之前,先杀狗宰猪祭拜土地公,然后宰牛祭拜道场。宰牛之前,先在寨子周围各处路口堆放一些 生树枝,宰牛后将牛血洒在路口树枝上,意在驱邪消灾,也以此告诉过路客人:今天是红彝求雨节,欢迎路过的客人、朋友到彝家作客,共同求雨。
面良村小学校长访谈
《风尚周报》:你在这所学校多长时间了?
麻校长:我是彝族人。原来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代课教师,后来领导见我工作的责任心比较强就让我走上管理的岗位。做老师到现在已经21年了,什么课都要教,如果不会就自己先学。我换了三个地方,不过在这所学校时间最长,从2002年到现在。宿舍、饭堂都是我们两个老师管。按规定要有40个学生才安排一个后勤人员,但我们只有20个住宿学生,我们不做也得做。饭堂还没建成时,他们从家里带饭,等到吃饭时饭都凉了,我们看了很心疼,所以现在一下班我就要去煮饭。伙食一般都是大米饭菜。20个人一个月支出2100,是国家给的贫困补助,住的也是免费。
《风尚周报》:学校现在有多少个老师,课程怎么安排?
麻校长:学校现在有两个老师,要上数学、语文、音乐、思想品德几门课。二三年级在同一个课室,学前班和一年级在同一个课室,上的是一样的课程。一样的课程上两遍,不然到了二三年级就跟不上了。两个老师一天要上五节课。我们有个课程表,课外活动时有时还会带他们到山洞里面钻一钻。其实这样并没有满足村里面孩子学习的需要,老师很多时候像万金油一样顶过去。
《风尚周报》:为什么课程的设置会这么特别?
麻校长:这里比较特殊,民族太多,村子里也是四个民族聚居在一起,有些小孩到二年级才慢慢地会说一点汉话的日常用语。各民族之间的语言是不通的,在班里他们可能就会分群。我们只能慢慢教。学习他们的语言很难,我除了普通话和彝话,还会讲点壮语和苗语。因为很少和村子外的事物打交道,小孩是很怕人的。双语教学都讲不通。
《风尚周报》:你觉得孩子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麻校长:我觉得现在最少还需要一个教学前班的老师,能唱能跳的,现在两个老师都是男的。如果有个幼儿园就更好了。教科书我们不缺,但图书、连环画什么的就很缺。学校里有一套捐赠的DVD设备,每周的播放时间总是孩子们最欢乐的时刻。
《风尚周报》:老师们需要什么?
麻校长:我们现在多么想有一个办公室,有人来接待方便,现在你们来了只能在教室里说话。还有一些初中级的电脑教程。现在一些总结什么的我们也会用电脑做,但难的就做不了了。
规或村小学
海拔1600m的教室
离开面良小学所在的百省乡,我们开始出发前往下华乡的规或小学。规或小学位于海拔1600米上,是全县最高的学校。出发没多久,就进入一段狭窄陡峭的泥石山路,SUV颠簸在上面勉强能转弯。前面走的盘山公路不过是坡长路绕而已,相比之下简直是黯然失色。在转了数不清的弯之后,忽然豁然开朗。开阔的平地上,一棵大树伫立在山坡上,而平地那头就是规或村小学。寨子已经有多年没有外人造访,我们一下车,看见几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到场了。人群背后,放眼看去尽是大山和树林。
与其说这是所小学,不如说是两间教室。小房间是办公室,供校长兼老师使用;大教室里则放着两列双人课桌,各朝着一个方向,各有一块黑板,用木板挡住一半的窗户上挂着学习珠算的工具。这个在2006年靠捐款建立的学校造价只有10600块钱,一直没有铺上水泥地板,至今仍未通水通电,现在已被宣布成为危房。教室的一个角落里堆放着小石子,这是村子里某户人家建房子余下来的材料,捐赠给学校,但是不够。那条蜿蜒陡峭的山路也大大提升了运输的成本,让这所瑶寨小学面临被取消的命运。
规或村一共聚居了72户蓝靛瑶人家,这是一个住在高山上的民族,山多地少,平均每户在山脚下只能分到3分地。如果学校被取消,这些孩子就要改到下华乡上学,对每户人家来说都增加了不少负担。
陪着我们上山的邓老师,念书时因为考虑到家里条件报读了中专,毕业后补读了大专师范课程,分配回乡。他一直想回寨子教书,但是因为乡里学校师资也很紧缺,没获得批准。和邓老师一样心系家乡的人还有村里的妇女主任李兰。她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选择留在家乡工作。为了接待我们,本来要参加人大代表投票的她请假留下,在和我们介绍学校情况的时候她接到短信,通知她当选为那坡县的人大代表。
虽然我们与孩子们语言不通,但是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游戏。学会了使用拍立得相机的孩子们兴致勃勃地互相拍摄肖像,然后自豪地等显影后拿给我们看。到我们离开时,他们都依依不舍地挥手,然后合唱起了送别的山歌。看着照片上他们纯真的笑脸,我们也祝愿他们能在山外领略到另一片天空的精彩。
规或村小学校长访谈
《风尚周报》:规或小学成立了多久了?
校长:我们这个学校是1951年创办,我是1977年才当老师的。1951年创办时是一到六年级,木瓦结构的房子。原来我们这里办村完小,但是村完小不办了就只有一二年级。一二年级年龄差不多,最大的是8岁,学前班的是五六岁。今年的正式学生是12个,学前班有18个。都是我在教。
《风尚周报》:学校每年大约有多少学生毕业?
校长:我教过最多的时候有三四十个,最近几年都是18-20个。他们升到高年级时就要走5公里去其他地方上学。
《风尚周报》:走那么远上学家里不担心吗?
校长:肯定还是要父母送,一个小孩基本都要有一个老人跟着。
《风尚周报》:孩子们上学有负担吗?
校长:学费是免的,教材都是国家配的,文具就要自己买。
《风尚周报》:你们平时是怎么上课的?
校长:我们会同时上课,给这边上课时那边就让他们做作业。我们曾经试过同时上四个年级。每天會上语文数学,我也只能教这些。画画是小孩喜欢自己画的。
《风尚周报》首次“边境童话”(云南线、广西线)项目成功举办,并拍卖筹款4.9万元,返还给了两地四所小学,帮助孩子们修建校舍,购买失聪儿童的助听器等。接下来的半年,“边境童话”将延续爱心的传递,持续关注边境贫困孩子的梦想、留住他们的笑容,我们规划到达新疆、内蒙、东北等地探访真正有需要的孩子们。
欢迎您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来,成为志愿者一起探望边境小孩子,或者捐赠物资(图书、学具、电子产品等等)扶助他们的学业和成长。有意者请致电《风尚周报》市场部020-83002513。
邓纯宇老师捐赠的两件瑶族男性服饰在6月12日的狮子会慈善拍卖会上拍得人民币8000元善款,李兰捐赠的一套瑶族女性传统服饰拍得人民币11000元。
蓝靛瑶自称“卜弄”。 因穿着用蓝靛染的衣物而得名。明嘉靖以后,主要从湖南、广东迁来。
在蓝靛瑶妇女的服饰中,一是色彩的大跳跃,从蓝靛(藏青)到白色的衣领和头饰,到白色调的腰带,到天蓝色的袖,再到大红的腰挂和头钗,这种色块上的强烈对比,冷、暖色调的交叉使用,使得妇女们很抢眼。二是首饰的大量穿戴,在跳跃的色块中有一分富贵、庄严。胸前的银项圈和银项链,头上的银圆盘,增添了颜色的过渡、和谐。一些小饰品,是妇 女们自己动手织出来的。有了妇女们的穿着,蓝靛瑶才显得更加美丽和吸引人。
李兰:村民会穿着传统的服装去过乡,唱山歌,对情歌。唱山歌是跟长辈学的。一种是情歌,另一种就是表示感谢、送别等的歌谣。想唱的时候心里面就有那个调子。有一种是好像说话那样子的,有一种是有调子的。我爸妈也是唱山歌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