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SCIT治疗变应性哮喘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在我院门诊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就诊于我院儿科门诊确诊为哮喘、符合下列条件的患儿164例。其中男95例, 女69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 对照组84例,实验组80例。年龄0-14岁,平均年龄(8.02±1.66)。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方面的对比均无显著差异( P> 0.05),具有可比性。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院内外一体化的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通过连续性护理模式,患儿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连续性护理模式,提高了SCIT治疗变应性哮喘患儿的依从性,提高了治疗效果。
【关键词】 护理干预 SCIT 依从性 变应性哮喘
哮喘目前已经成为一世界性问题,特别是儿童哮喘发病率越来越高,在我国,哮喘患儿发病率逐年提高,特别是近10年迅速增长。至2010年调查显示:儿童患病率为3.02%,2年现患率为2.72%,以学龄前儿童为主[1]。我国哮喘患儿,治疗及管理不规范。SCIT即:皮下注射免疫治疗,是治疗变应原最经典的途径。通过把相应的变应原提取物定期(约每周1次)注射皮下,剂量由低到高,从而使病人逐步产生免疫耐受。标准化疗程要求1-3年。其疗效肯定 [2]。SCIT治疗依从性低,限制了其临床推广。本文通过护理干预提高SCIT治疗变应性哮喘患儿的依从性,从而使脱敏治疗让更多的患儿受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我院门诊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就诊于我院儿科门诊确诊为哮喘、符合下列条件的患儿164例。其中男95例,女69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实验组80例。年龄0-14岁,平均年龄(8.02±1.66)。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方面的对比均无显著差异( P> 0.05),具有可比性。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院内外一体化的连续性护理干预。
入组标准:
⑴符合2008年儿童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及分级标准;⑵性别不限;⑶同意SCIT治疗。(4)皮肤点刺试验及尘螨特异性IgE(sIgE)均阳性且为主要致敏源,并且哮喘发作与接触尘螨相关;(5)哮喘病程达1年以上,经吸入药物及规避过敏原后仍处于轻度哮喘持续状态的患儿,且既往未出现过不可控的哮喘发作(6)既往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特异性免疫治疗。(7)除支气管哮喘外,未合并其它慢性疾病;(8)不排除变异性鼻炎的患儿。(9)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10)患儿家长同意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1)正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患儿(2)4周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患儿。
1.2 方法
(1)对照组实施采用儿科常规护理, 告知患儿及家长脱敏治疗的机理、方法、时间、疗效、副反应、注意事项、治疗费用等,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消除治疗的恐惧,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2)实验组:对患儿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 每位患儿的特点进行健康教育、服药指导、心理护理等方面作个体化指导,出院后利用信息平台通过手机、网络及电话回访将护理干预应用于院外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形成院内外一体化护理, 时刻与患儿保持联系,指导患儿按时来院治疗,直到全部疗程完全结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依从性的比较
3 讨论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是哮喘发病中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哮喘的治疗主要是以吸入皮质醇类及抗组胺类药物,虽然能很好的控制哮喘的症状,但长期使用吸入皮质醇类及抗组胺类药物,对患儿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停药物后可能使病情反复。特异性免疫治疗被认为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哮喘自然病程的治疗方法,目前认为特异性免疫治疗不仅能减轻哮喘的症状、降低药物使用率、改善气道炎症,并认为能从免疫学水平改变哮喘进程,被认为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哮喘的方法。SCIT是人们最早认识和熟知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也是目前被公认治疗效果最明显的治疗方法。依从性是指病人的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依从性差是SCIT治疗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患儿实施连续性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采用连续性护理模式,护士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向患儿及家属传输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治疗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消除患儿不良情绪,指导患儿正确应对治疗;利用短信、网络、电话回访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使得患儿院外能得到专业护理人员的指导、监督及鼓励,自觉地参与治疗,从而调动积极性,提高依从性。通过连续性护理干预,突破了传统的护理模式,根据不同个体情况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指导计划,利用短信、网络及电话回访形成了医院—社区—家庭的护理服务范畴,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监督患二遵医嘱服药、按阶段科学、合理地进行治疗,帮助患儿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29-735.
[2] 施华芳,姜冬九,李乐之.病人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34一135
【关键词】 护理干预 SCIT 依从性 变应性哮喘
哮喘目前已经成为一世界性问题,特别是儿童哮喘发病率越来越高,在我国,哮喘患儿发病率逐年提高,特别是近10年迅速增长。至2010年调查显示:儿童患病率为3.02%,2年现患率为2.72%,以学龄前儿童为主[1]。我国哮喘患儿,治疗及管理不规范。SCIT即:皮下注射免疫治疗,是治疗变应原最经典的途径。通过把相应的变应原提取物定期(约每周1次)注射皮下,剂量由低到高,从而使病人逐步产生免疫耐受。标准化疗程要求1-3年。其疗效肯定 [2]。SCIT治疗依从性低,限制了其临床推广。本文通过护理干预提高SCIT治疗变应性哮喘患儿的依从性,从而使脱敏治疗让更多的患儿受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我院门诊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就诊于我院儿科门诊确诊为哮喘、符合下列条件的患儿164例。其中男95例,女69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实验组80例。年龄0-14岁,平均年龄(8.02±1.66)。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方面的对比均无显著差异( P> 0.05),具有可比性。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院内外一体化的连续性护理干预。
入组标准:
⑴符合2008年儿童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及分级标准;⑵性别不限;⑶同意SCIT治疗。(4)皮肤点刺试验及尘螨特异性IgE(sIgE)均阳性且为主要致敏源,并且哮喘发作与接触尘螨相关;(5)哮喘病程达1年以上,经吸入药物及规避过敏原后仍处于轻度哮喘持续状态的患儿,且既往未出现过不可控的哮喘发作(6)既往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特异性免疫治疗。(7)除支气管哮喘外,未合并其它慢性疾病;(8)不排除变异性鼻炎的患儿。(9)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10)患儿家长同意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1)正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患儿(2)4周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患儿。
1.2 方法
(1)对照组实施采用儿科常规护理, 告知患儿及家长脱敏治疗的机理、方法、时间、疗效、副反应、注意事项、治疗费用等,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消除治疗的恐惧,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2)实验组:对患儿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 每位患儿的特点进行健康教育、服药指导、心理护理等方面作个体化指导,出院后利用信息平台通过手机、网络及电话回访将护理干预应用于院外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形成院内外一体化护理, 时刻与患儿保持联系,指导患儿按时来院治疗,直到全部疗程完全结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依从性的比较
3 讨论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是哮喘发病中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哮喘的治疗主要是以吸入皮质醇类及抗组胺类药物,虽然能很好的控制哮喘的症状,但长期使用吸入皮质醇类及抗组胺类药物,对患儿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停药物后可能使病情反复。特异性免疫治疗被认为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哮喘自然病程的治疗方法,目前认为特异性免疫治疗不仅能减轻哮喘的症状、降低药物使用率、改善气道炎症,并认为能从免疫学水平改变哮喘进程,被认为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哮喘的方法。SCIT是人们最早认识和熟知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也是目前被公认治疗效果最明显的治疗方法。依从性是指病人的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依从性差是SCIT治疗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患儿实施连续性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采用连续性护理模式,护士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向患儿及家属传输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治疗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消除患儿不良情绪,指导患儿正确应对治疗;利用短信、网络、电话回访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使得患儿院外能得到专业护理人员的指导、监督及鼓励,自觉地参与治疗,从而调动积极性,提高依从性。通过连续性护理干预,突破了传统的护理模式,根据不同个体情况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指导计划,利用短信、网络及电话回访形成了医院—社区—家庭的护理服务范畴,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监督患二遵医嘱服药、按阶段科学、合理地进行治疗,帮助患儿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29-735.
[2] 施华芳,姜冬九,李乐之.病人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34一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