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07湖南高考考生作文误用海子苏轼等事迹名句来论证诗意地生活,折射出语文教师于课文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只有纠正这些不正确的观念,才有利于语文教学。
关键词:诗意地生活 海子 苏轼 课文教学
一
笔者参加07年的湖南作文评卷。文题是《诗意地生活》,为命题作文。绝大部分考生一提及“诗意地生活”,言必海子、陶渊明、苏轼、李白,还有庄子、屈原。因为这些“名家”的事迹名句,都是通过学习课文而熟知的,信笔写来,毫不费力。考生的这种认识就值得分析:这陶渊明辞官归隐,是主动,真心想过属于自己的诗意生活,且从后来闲咏的诗句“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看来,还真过上了诗意的生活。李白放荡不羁,醉心功名却不愿放弃自己对个性的张扬,对自由的追求,“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常年访亲拜友,纵情山水,痛苦虽有痛快却多,纵观其一生,说他过的是诗意的生活,算过得去。陶、李不成问题。但是讲海子、讲苏轼、讲庄屈过的是诗意生活,并且作为重要论据来论证文章观点,就令人困惑难解了。这种认识是真还是伪?可信还是不可信?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浅见并分析之,以资参考,敬请同仁不吝赐教。
二
先讲海子。
“诗意地生活,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
“诗意地生活是诗人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那份满足。”
“海子的生活是充满诗意的……”
此类文句,在考卷中触目所及,比比皆是,其中就有糊涂的认识。其实,海子在现实中何曾诗意地生活着?让我们重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中写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反过来读,告诉你我:在今天及以前,诗人仍离群索居,孤独苦闷。“陌生人……愿你有一个灿灿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细心品读到这,你自然明白:海子认定现实生活的美满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诗意生活,但自己却执意逃避,不愿体验和分享,最终在幻想的诗意生活中,从自闭走向自杀。这种苦行僧式的所谓诗意生活,难道是考生心中所想象的诗意生活?是我们大众所追求的诗意生活?当然,这其中的奥妙,在我所阅的几千份考卷中,似乎只有极少数的明白。其中一考生开篇就生疑:
“‘我愿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小时候读到此文时,不禁对此种如诗的生活无限憧憬。年纪渐长时,听闻此诗作者海子卧轨的悲剧,我不禁陷入沉思:人,究竟应不应诗意地生活?”
另一考生在文中展开论述:
“海子、海明威、三毛都在生命灿烂的季节自尽……当他们内心完美的诗意生活与现实相违背时,他们走向极端。读他们的文字时,我哭了,不是因为女孩的多愁善感,而是因为他们的诗意生活找不到与现实的结界时我哭了。我突然悟到诗意是建立在现实上的……不要过于追求虚妄……”
这些深刻而精辟的见解为什么只属于极少数的而与广大考生无缘呢?这恐怕与语文教师平时的课文教学不严谨有关:任凭学生摇头晃脑、想当然地读过去,而不点拨分析或不指导学生结合文本、扣准关键词(如:从明天起/我只愿)来分析;即使亲自讲解,也不善于在对具体诗句的赏析中穿插相关人物背景知识的随机介绍,而是先简介作者后读文赏析,将人文剥离,使得学生感触不深。甚者,认为文学常识反正不考,而有意忽略不讲。最终导致学生望文生义,认识错位。
接着来讲苏轼。
“诗意地生活,是苏轼‘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豪放阔达。”
此类要通不通的文句在考卷中比比皆是,令人反感。大部分考生通过对《赤壁赋》、《赤壁怀古》等诗词文赋学习,认定苏轼为人处世豪放旷达,一生过的是诗意生活。
不错,在马积高、黄均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①也大力渲染东坡先生的豪放、旷达情怀。然而,笔者认为这豪放旷达之中浸透了其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落寞之情。你读“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之诗句,不会有悲从中来、万念俱灰之感吗?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②中写道:苏轼“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现出一副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鬓微霜,又何妨’……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因此,李先生认定“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
所以,认定苏轼的一生过的是一种诗意的生活,应该是一种误导,一种误解。
最后略议庄、屈。庄子的生活观是对社会现实的“冷眼看穿”而不作为,他追求自由,但内心经常处于矛盾痛苦状态中,这从他的文集《庄子》行文的汪洋恣肆而又时常反复、出神、游离不着边际的文风中也可以感悟到。因此,很难说他过的生活是诗意的生活。这些看法,学生只要细读课文《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也明了,无须多议。而讲“诗意地生活是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那种有忧国忧民的生活”更让人觉得太离谱,“惊诧莫名”了。
三
考生作文除了反映其对作者、文学人物的解读欠准确,此外还有对名篇名句识记的张冠李戴:“李白性情豪迈,便有了‘大江东去……风流人物’的豪迈篇章”,“孟浩然迈着轻快的步子吟道:‘采菊……南山’,“诗意地生活是白居易的竹喧……渔舟”等等。当然这是少数考生的表现,但毕竟与语文教师平时的要求不严,造成学生只背名句名篇而忽略对作者的了解和联动识记有关。此外,在考生作文中还暴露其他与语文教学相关的诸多问题,限于篇幅,笔者另行撰文论述。
总之,从高考作文中折射出高中教师在课文教学的缺陷启示我们:课文教学的精确,语文教师的责任心及广泛阅读,深入思考而不想当然或人云亦云的教学观,才是考生之福,语文教育之幸。
注释:
①考生文段均来源于考卷,完全真实。
②(1)参看马积高、黄均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92年版)p375-394.(2)参看李泽厚《美学三论》(天津社科院出版社03年版)《美的历程·苏轼的意义》p145-149.
关键词:诗意地生活 海子 苏轼 课文教学
一
笔者参加07年的湖南作文评卷。文题是《诗意地生活》,为命题作文。绝大部分考生一提及“诗意地生活”,言必海子、陶渊明、苏轼、李白,还有庄子、屈原。因为这些“名家”的事迹名句,都是通过学习课文而熟知的,信笔写来,毫不费力。考生的这种认识就值得分析:这陶渊明辞官归隐,是主动,真心想过属于自己的诗意生活,且从后来闲咏的诗句“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看来,还真过上了诗意的生活。李白放荡不羁,醉心功名却不愿放弃自己对个性的张扬,对自由的追求,“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常年访亲拜友,纵情山水,痛苦虽有痛快却多,纵观其一生,说他过的是诗意的生活,算过得去。陶、李不成问题。但是讲海子、讲苏轼、讲庄屈过的是诗意生活,并且作为重要论据来论证文章观点,就令人困惑难解了。这种认识是真还是伪?可信还是不可信?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浅见并分析之,以资参考,敬请同仁不吝赐教。
二
先讲海子。
“诗意地生活,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
“诗意地生活是诗人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那份满足。”
“海子的生活是充满诗意的……”
此类文句,在考卷中触目所及,比比皆是,其中就有糊涂的认识。其实,海子在现实中何曾诗意地生活着?让我们重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中写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反过来读,告诉你我:在今天及以前,诗人仍离群索居,孤独苦闷。“陌生人……愿你有一个灿灿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细心品读到这,你自然明白:海子认定现实生活的美满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诗意生活,但自己却执意逃避,不愿体验和分享,最终在幻想的诗意生活中,从自闭走向自杀。这种苦行僧式的所谓诗意生活,难道是考生心中所想象的诗意生活?是我们大众所追求的诗意生活?当然,这其中的奥妙,在我所阅的几千份考卷中,似乎只有极少数的明白。其中一考生开篇就生疑:
“‘我愿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小时候读到此文时,不禁对此种如诗的生活无限憧憬。年纪渐长时,听闻此诗作者海子卧轨的悲剧,我不禁陷入沉思:人,究竟应不应诗意地生活?”
另一考生在文中展开论述:
“海子、海明威、三毛都在生命灿烂的季节自尽……当他们内心完美的诗意生活与现实相违背时,他们走向极端。读他们的文字时,我哭了,不是因为女孩的多愁善感,而是因为他们的诗意生活找不到与现实的结界时我哭了。我突然悟到诗意是建立在现实上的……不要过于追求虚妄……”
这些深刻而精辟的见解为什么只属于极少数的而与广大考生无缘呢?这恐怕与语文教师平时的课文教学不严谨有关:任凭学生摇头晃脑、想当然地读过去,而不点拨分析或不指导学生结合文本、扣准关键词(如:从明天起/我只愿)来分析;即使亲自讲解,也不善于在对具体诗句的赏析中穿插相关人物背景知识的随机介绍,而是先简介作者后读文赏析,将人文剥离,使得学生感触不深。甚者,认为文学常识反正不考,而有意忽略不讲。最终导致学生望文生义,认识错位。
接着来讲苏轼。
“诗意地生活,是苏轼‘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豪放阔达。”
此类要通不通的文句在考卷中比比皆是,令人反感。大部分考生通过对《赤壁赋》、《赤壁怀古》等诗词文赋学习,认定苏轼为人处世豪放旷达,一生过的是诗意生活。
不错,在马积高、黄均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①也大力渲染东坡先生的豪放、旷达情怀。然而,笔者认为这豪放旷达之中浸透了其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落寞之情。你读“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之诗句,不会有悲从中来、万念俱灰之感吗?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②中写道:苏轼“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现出一副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鬓微霜,又何妨’……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因此,李先生认定“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
所以,认定苏轼的一生过的是一种诗意的生活,应该是一种误导,一种误解。
最后略议庄、屈。庄子的生活观是对社会现实的“冷眼看穿”而不作为,他追求自由,但内心经常处于矛盾痛苦状态中,这从他的文集《庄子》行文的汪洋恣肆而又时常反复、出神、游离不着边际的文风中也可以感悟到。因此,很难说他过的生活是诗意的生活。这些看法,学生只要细读课文《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也明了,无须多议。而讲“诗意地生活是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那种有忧国忧民的生活”更让人觉得太离谱,“惊诧莫名”了。
三
考生作文除了反映其对作者、文学人物的解读欠准确,此外还有对名篇名句识记的张冠李戴:“李白性情豪迈,便有了‘大江东去……风流人物’的豪迈篇章”,“孟浩然迈着轻快的步子吟道:‘采菊……南山’,“诗意地生活是白居易的竹喧……渔舟”等等。当然这是少数考生的表现,但毕竟与语文教师平时的要求不严,造成学生只背名句名篇而忽略对作者的了解和联动识记有关。此外,在考生作文中还暴露其他与语文教学相关的诸多问题,限于篇幅,笔者另行撰文论述。
总之,从高考作文中折射出高中教师在课文教学的缺陷启示我们:课文教学的精确,语文教师的责任心及广泛阅读,深入思考而不想当然或人云亦云的教学观,才是考生之福,语文教育之幸。
注释:
①考生文段均来源于考卷,完全真实。
②(1)参看马积高、黄均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92年版)p375-394.(2)参看李泽厚《美学三论》(天津社科院出版社03年版)《美的历程·苏轼的意义》p14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