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anghu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是高中学习中理性思维转换比较灵活的一门学科,在理科范畴,生物不同于数学,数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社会学科,而生物则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注重实验的自然学科。生物学科本身的实验性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实验教学。
  关键词:实验课堂;规则;学习特点
  纵观现在的高中生物教学,由于高考的压力以及课程的紧张,几乎很少进行实验教学,大都是根据高考大纲来进行的,因为按照传统的方法是最为稳定的,毕竟很多届学生都是这么教过来,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所以,很少有教师会创新改革有一定经验的教学方法,但我认为,生物本就是一门实验学科,基本上全部的理论原理都是科学家通过实验才得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对学生理解生物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一、平常课堂注重实验性,试验并不是非要在实验室
  现在的高中生物教学几乎很少有机会到实验室专门做试验,因为课程的数量有限,高中学科较多,分散到每一门学科的课时数都是有限的。所以,教师有着教学进度的限制,不能拿出正课的时间让学生来做实验。但为了发挥生物的实验性学科特点,也为了将生物的学习更上一层,我认为,在日常的课堂上,教师也可将其变换为实验课堂。此处的实验课堂并不仅仅是做实验的意思,主要是将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师可以在课堂为学生演示,虽然比不上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效果好,但是,见过的生物的理论实践来源总比从书中直接记忆理论要好得多,所以,综合考虑,为了既不耽误学生的学习进度,又为了提高生物学习的有效性,我们教师可以考虑将实验带到课堂中,这种教学方法的成本并能不是很高,具体来说,生物中的实验一般都是对照试验,通过对照,得出一般结论。
  例如:我们都知道,酶具有高效性,但是,学生在课本中能得到的就只有这一个结论,而课本中会给出实验步骤,所以,教师大可以在课堂上,在实验室拿试管,双氧水等实验材料,来做实验,分三支试管,实验的最后,三支试管中的现象都是不同的,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三支试管的对照试验最终得出:酶具有高效性。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会发现生物大题的考查范围会有实验类型,生物课本中的实验有很多,如果只是要求学生去背诵记忆,那就违背了生物学习的真正意义,生物本就是一科理科性极强的学科,需要学生理解学习,机械记忆是学不好生物的。所以,对于一些较为简便的实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实验过程与试验结果。这样对于理解与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还有一些较为麻烦的,需要试验材料较多的,教师可以找出几个比较重要的实验,放在一起,最终到实验室带领学生做抑或是为了省时间,到实验室上课,是教师做实验,学生进行观察,这样综合下来,不会耽误教学进度,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
  二、实验教学也要注意基本规则
  实验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需要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因为有可能因为一些误差就导致实验结果出入,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实验室做实验,是需要保持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的,有些学生在实验中,做完实验发现与课本中给的结论并不相符,这是,几乎很少有学生会求助老师,这样的实验课堂经常都是一片混乱,最终的实验报告也是,学生都是按照课本上已有的理论来填写,亦或是直接抄袭他人的实验现象。这种学法是一点都达不到教学目标的,所以,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实验观念,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做实验,可以指导学生做实验,但在实验课之前,教师应该备好课,实验中需要的材料,在带领学生做实验之前,教师起码要先将实验做一遍,然后将实验室的材料有一定的掌握,避免一些学生实验中出错。教师将实验做完,备好教案,带领学生去实验是将书中的实验做一遍,以保证实验课的正常进行。
  实验教学要注意有始有终,教师将实验过程中所需准备的工作做好之后,引导学生实事求是的去做实验,试验之后,要注意总结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生物实验学习是需要掌握很多东西的,在实验中,一些仪器的选择,还有一些特殊的材料和原理等都需要掌握。实验中一些常用仪器的功能,选材的原因都是需要掌握的高中生物中有几个实验是需要学生能够熟悉掌握的,“叶绿素的提取与分离”“质壁分离与复原”这些实验都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实验,需要学生能够将这些实验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果了然于心,只有这样,在考试时,对这类实验的选材以及实验现象、实验结果都能轻松解答。
  三、生物的学习要注意多样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是能够根据教师的思路,听从教师的安排。这种教学方法下的学生在学习上很少有创新的学习方法。所以,学生要摆脱以往的学习观念与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就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简单地讲,创新教学方法就是要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而不是单纯的只是以教师为主导,要注意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高中学生在学习时,有自己学习方法的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占据主动性,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来调整学习方法,而一些没有自己学习方法的学生,在学习时处于被动状态,这样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会手足无措,找不带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是很重要的,具有创新性的课堂是要求学生与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双向互动的。尤其是生物学科,举例来说,在学习遗传这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发表对遗传的看法,通过学生积极地参与之时,在进行讲解。通过交流先提起学生的兴趣,学习遗传最重要的是要明白遗传图解,遗传图解的类型有各种各样,这一课时是高中生物的重难点,我认为,正是由于遗传学的难度,才使得在考试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为了解决这个大难题,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互动是最能调节课堂气氛的,有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讲得也起劲,学生学的也起劲。
  教学的过程要注意综合学生特点,善于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多方教学资源,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总而言之,高中生物在教学与学习方面都应该注注重实验,生物本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的重要性,運用实验教学的创新方法我相信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美术欣赏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人们在接受美术作品过程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好的过程。它对于提高的人艺术素养,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纵观现行的美术教育,重视了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是否仍旧被淡化忽视而失重,也就是美术欣赏课有没有得不到真正的关注和重视呢?  关键词:美术教学;欣赏  而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摘 要: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是良好的习惯坏习惯,都是一个人的道德资本。只不过良好的习惯会有利于个人的成长,而坏习惯则像无法还清的债务一样,不利于个人的成长。由此可见,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极大大,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习惯如何会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数学成绩,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习惯  许多教师
摘 要: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并且是在室外进行的活动课程,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多的不可预见的因素,常常是一些状态出现后,我们才可知道其内在的原因,所以体育课堂教学后的反思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体育;教学;反思  体育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教学情境,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加强教学反思。那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反思教学目标
瑞吉欧的教育理念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系之一.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视环境的教育作用,认为“环境是儿童的第三位老师”,对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具有重要影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