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专业:笔落惊风雨,严肃新闻人

来源 :故事家·花开不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80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了解外国人如何做新闻的专业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专业,便是“一门了解外国原来是这么做新闻”的专业。与很多同学类似,起初报考这个专业就是被其高大上的名称吸引了。当真正入读专业后,发现现实总是比想象中困难许多。
  我们专业的课程主要有新闻报道和写作,英汉翻译,公共关系写作,欧美文学等。这不仅锻炼了我们快速读书的能力,更是挑战了我们英文翻译的能力和写作功底。根据老师的要求,我们每天早上上课之前都要听CNN、BBC的新闻报道,做各类听力训练;起初都是一脸茫然地听,只听得到关键词,连完整的句子都不知道什么意思。这是速度与激情一般的体验,我室友说这种训练让他难过到不想起床。但也正是这些魔鬼般的训练,半年后,我们的英文听力越来越清晰,睡前听快速的VOA也没有问题了。
  在抄写新闻的过程中,我发现每天的娱乐新闻和灾难新闻是最多的。有一次抄写了一篇涵盖各种地震、海啸、矿难等灾难的长文章上交,被老师说可以出一本《灾难记实录》了。在这样看似无目的的抄写新闻过程中,我慢慢地认识和了解这个专业,并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
  新闻稿的写作技巧
  大一那会儿,老师常常告诉我们,国内外做新闻的步骤常常是一样的,但是由于编辑和传播方式不同,导致影响力不同。做新闻的步骤通常分为采集、编辑和传播三种。在采集方面,国内外的记者所用到的方法基本一致。但是在编辑和传播方面,就有些许不同了。国外的新闻通常会写得更加戏剧化一点,就像华尔街日报,写得就非常具有可读性。故事一上来,受众就多了起来,也有利于新闻的传播。
  老师曾推荐我们看《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这本书给我们,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写作技巧方面的启发。一个好的记者一定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当你能把一个事件说得生动可感,那么写出来的故事也一定可以传播更广。
  周末闲暇时,我常常一个人在公园的长椅上静坐下来,看过往的人群。用心观察他们的穿着、姿态、神情,然后用白描方式描绘出他的样子,进而猜测他的身份、个性及可能遭受的经历。通过这种练习,我的新闻敏感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很多人在提及“新闻敏感“这个词时认为是天分所致,一眼就能看出事件中的新闻价值。然而事实往往不是如此,只有你非常熟悉和了解一项事件时,当它出现异常或者反常时,你才会有敏感度对此作出反应。因此,强大的新闻敏感其实来源于对生活的强烈认知和细心的观察,两者缺一不可。
  课堂欢乐趣事
  教我们新闻写作课程的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英文名为Stephen。学校返聘回来继续教课,但是那年是他在学校的最后一年,我们是他最后一届学生了。Stephen老师开玩笑地说我们是他的关门弟子,然后每次说完这句话,他就关上教室门开始上课。
  Stephen老师是前新华社驻法记者,个性非常开朗,特别喜欢冬泳。有次北京的早春三月突然下起磅礴大雪,老师那天上课就特别开心,说今天下课不能拖堂,他一会儿要去冬泳,“同学们,等会儿咱们早点下课。我的小伙伴还等着我呢。”一时间,教室内外充满了快乐的气氛,在下雪天充斥着满满的温暖和开心。时至今日,在我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时,都会想起这个乐观的老师。
  其实幽默也算是新闻人的一种特质,在严肃枯燥的新闻实践里,我们太需要一种阳光爱笑的个性了。工作后遇到的媒体人,多是深刻并且开朗的。我们用最犀利最酷的语言描述严肃的新闻事件,同时用最博大的胸襟和积极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灾难。
  最对口的就业方向是CCTV-9
  我们专业的同学常常调侃自己,说我们这些人毕业后最对口的专业方向就是去CCTV-9英文频道做一个记者,或者直接去国外当记者。因为国际新闻专业算得上是学校新开设的专业,所以考研的同学也不少,出国继续深造的同学也有许多。传统的就业方向其实和新闻系学生是一致的,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教育类等等。
  我们的同学有在凤凰网工作的,也有相当一批人成为了专业写手,撰写各类新闻评论,甚至还有一些去做了编剧。通常而言,和文字及新闻相关的工作我们都担得起来。尤其还有英文这样的优势,做个英文笔译或者口译也是不错的出路。
  大学毕业之后,我选择了去香港读研,专业也由国际新闻改成了中国文化。我发现新闻写作教会我的功底在文学创作中同样管用,客观描述事实是学会写作的第一步。
  新闻人的尺子
  选择这个专业,要学习和成长的地方有很多。其一,英文要好,毕竟有很多英文资料等着你翻阅和翻译;其二,要有国际视野,熟悉各个国家新闻报道的风格,并积极用心地钻研区别;其三,知识面要丰富,争取在各种领域都有所涉猎,成为杂家;其四,要有快速学习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贯通能力,这个行业需要你迅速了解每个你不熟悉的行业并及时报道出来。
  除此之外,信息搜索的能力也是关键。我们老师曾在课程上要求我们用20分钟的时间找到相关新闻事件人物的联系方式,不能出教室,只能依靠手机和通讯设备。我们班当时有同学花了7分钟就找到了,没有依靠人脉,仅仅是用网络信息加技巧性的套话。做这一行,迅速和灵活比什么都重要。
  可最重要的一点是,新闻专业适合有新闻理想的人。因为新聞本身很特殊,它肩负着信息的收集和传承,引导着社会舆论。这其中每个环节都需要新闻人有一把可以判断是非曲直的尺子,需要持续足够的情怀才能支撑得起来。
  从小到大,我读过的书不计其数,但最澄澈的道理是读新闻时自己体悟到的。北京的夜晚,繁星满天,传媒大厦灯火通明,所有的思绪随流星洒落,烂漫了一片,像下过雨,天地尽染,世界通明。
  国际新闻是与新闻学共生的新闻学分支,自产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庞大系统。如果从第一条国际新闻刊出至今算,国际新闻的作品可以说已经以上千百万兆亿计;如果从第一条国际新闻刊出的报纸算,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媒介也是可以成千上万,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互联网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发达的报道体制,而从事国际新闻的人员亦不可胜数。
其他文献
小说里的少年,有风也有雨,走在天空之下,也会被一场大雨淋湿,长满青春的忧伤。更何况,我并不是小说里的少年。  以前并不明白高中那段生活对于我的人生是怎样的意义,等到这段时光慢慢变成光阴里的几缕细沙时,我大概才有些明白:那段当时我觉得满是忧愁、悲伤、迷茫的生活,为何后来会在我不得意时,成为吹拂我杂乱人生的微风。  我的高中生活从一开始就呈现颓势,原本中考成绩还不错的我进入了基础班。只是因为一场夏天下
期刊
你要知道,只要坚定信念,总可以克服困难,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腿更高的山。只要有目标肯努力,就一定可以到达。  成绩单出来的那一刻,我不敢相信自己竟然那么差劲儿,明明已经很努力了,还是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我是不是比别人要笨,为什么考试对于别人来说举重若轻,对于我来说却是举轻若重。  我不甘心,看着那些不用怎么努力都能考出好成绩的同学,我极度怀疑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儿,也不擅长学习。特别是数学课堂上,学
期刊
第一次大考的成绩单发下来的时候,我正在看漫画。正看到精彩的部分,同桌突然拿笔戳我。我迷茫地抬起头,大屏幕上赫然是密密麻麻的数字——老师将班级前10名的同学的成绩公布了。我大致瞥了一眼,又低下头沉浸在我的漫画世界,耳边是班主任细致入微的成绩分析,唠唠叨叨的,作为背景音倒也不错。  初中时那个熬夜背古文的我,大概也没想到,当我坐在重点高中宽敞明亮的教室时,我的感觉居然是迷茫。每天都是恍恍惚惚,日子一天
期刊
我享受高考,它带给我一种成长,那是心灵境界的提升,是对目标的明确、对毅力的锻炼、对责任心的考验。当我拼尽全力地向梦想靠近的时候,这种义无反顾比曾经获得的任何东西都珍贵,每天会变得特别充实,因为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毫无目的的。每当路过高三学生的成绩排名时,放慢自己的脚步,看着年级的前50名,榜上有名是属于他们的荣誉。我不止是羡慕,更是暗暗地对自己说:“一定努力让这个榜上有自己的名字!”  我享受高考,
期刊
我早已逃离曾经懵懂的岁月,在通往成熟的路上,一位不谙世事的少年带着对文字的野心,掷下梦想的种子,在温柔的风中,静待盛放。  当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发来通知,我得知自己被内蒙古师范大学录取时,从屋檐上悄然滑落的雨滴像是早已没有了温存的眼泪。虽然结局并没有那么让人称心如意,但起码我的高中生涯就此结束。就像是一个束缚已久的灵魂得到彻底的解脱,飘向象征自由与孤寂的远方。  去年盛夏,绚烂如斯的晚霞画在幽远辽阔
期刊
2015年,由中央民族歌舞团出品的大型原创舞剧《仓央嘉措》第一次面向媒体公开亮相,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该剧的作曲更是扣人心弦,引人注目。该舞剧的作曲者是来自云南的一位白族女子,名叫李沧桑。  李沧桑,1967年7月出生于云南省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的一个音乐世家,父母都从事音乐工作。她的创作与她父母的遗传有关,她在娘胎里时就感受着音乐的快乐。因而,当别的孩子5岁时,还依偎在母亲的怀抱中撒娇时
期刊
在众星云集的好莱坞,有一位华裔女星,她其貌不扬,身材矮小,却在50岁的年纪,成为继成龙之后第二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名的华裔演员。她,就是刘玉玲。  出生在纽约皇后区的刘玉玲,是第二代华人移民。从小家境贫困,14岁的时候,她就和哥哥去工厂当童工,只为贴补家用。上了大学以后,她一边打三份工,一边完成学业。家中并没有文艺气息,她却在上大学选修课时爱上了表演,并立志把表演作为终生追求的事业。  大学毕业
期刊
在同济大学的四年时光中,每当我在阳光和煦的草坪上静躺时,在静谧的空中花园俯瞰杨浦区全貌时,在三好坞湖畔斑驳的树影中闲坐时,在樱花大道被樱花拂过面颊时,我多想把这份感受与更多的学子分享,因为我和其他“同济”人一样,不愿独享同济深厚的文化气韵。  与“同济”一见钟情  穿过那道别致而又莊重的校门,你就实实在在地置身于同济大学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古人有如此辩证妙语,然而想要真切地感受
期刊
楔子  大漠,流沙。燕子洲,黄泉宫。  “你是说,你才是时雨,而我身边的是冒名顶替?”一向洒脱不羁的黄泉宫宫主望舒表情难得慎重。  衣衫褴褛的少女狠狠点头:“阿时的眸子是六界中最美的琥珀,你说过的。我一直记得的。”  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下一刻,将她拥在怀中,语气极尽温柔:“时雨,委屈你了。这件事可还有旁人知道?”  少女摇摇头依偎在他怀里,甜笑如蜜糖,以为苦难就此结束,她的幸福终于找回……倏地,
期刊
于小黎坐在电脑前面,边啃苹果边刷微博私信。  【私信】皇甫花花:锦鲤大大,马上就要期末考了,只求能够六十分万岁,要是及格必定来还愿!  平时不努力,考试找锦鲤!不行不行,这条不行。  【私信】西门菜菜:高三在即,求男友,求脱单!  小小年纪就想找对象了,不行不行,早恋影响成绩。  堆积成山的私信箱一回就被翻阅得差不多了,于小黎打了个哈欠,无奈感叹怎么找个靠谱的愿望就这么难呢?  身为一名前来人间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