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新政—民权政体下,美国宪法形成了人们熟悉的两大阵营划分:自由派运用活宪法主义主张司法能动,保守派运用原旨主义主张司法节制.然而,这一阵营划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政体变迁发生改变,只不过宪法上的变化通常会滞后于政治.在里根政体下,两大阵营已出现了松动迹象.随着共和党主导的里根政体进入末期,两大阵营调整甚至重组的可能将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如果新的政体由民主党主宰,美国可能会出现"第二进步时代",而新政早期总统与最高法院的冲突可能重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政—民权政体下,美国宪法形成了人们熟悉的两大阵营划分:自由派运用活宪法主义主张司法能动,保守派运用原旨主义主张司法节制.然而,这一阵营划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政体变迁发生改变,只不过宪法上的变化通常会滞后于政治.在里根政体下,两大阵营已出现了松动迹象.随着共和党主导的里根政体进入末期,两大阵营调整甚至重组的可能将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如果新的政体由民主党主宰,美国可能会出现"第二进步时代",而新政早期总统与最高法院的冲突可能重现.
其他文献
新文科这一命题是知识生产、知识形态更新中的永久主题,此时提出这个问题更具时代性,富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我们要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发考虑这一问题,要看大势,研究时代的变迁与文化中心的转移,以及未来的可能发展趋势.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整个世界放慢了步伐,人员往来、商品贸易、物流交通等跨区域、跨境的流动都一度被迫全面或部分地中断.现实物质世界的变化无疑给学术研究带来诸多困扰,不可否认,"慢生活"必然放缓历史知识生产的节奏.
有着共同"底色"的中国史与世界史何以渐行渐远?参加中国史、世界史的"对话",首先想到的便是这样的问题.将二者强分,本不合适,即便分别追踪各自的历史,亦可发现此二者是在晚清共同开始学科化知识的建构.
韧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特征,是在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挑战过程中集中彰显的.分析政党执政韧性的基本框架包括执政党能力及党政关系、党群关系、党际关系等宏观政治结构的张力和弹性.政党能力强大、党政关系科学化、党群关系和谐化、政党制度开放包容四个方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强劲韧性.党的自我调适能力构成执政韧性的核心要素,中国特色党政体制是执政韧性的结构性支撑,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和信任夯实执政韧性的社会基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成为执政韧性的支撑条件,四者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执政韧性的生成机理.在具有高度风险性和不确
史学研究的范式转向一直以来,一批史学工作者痴迷于将技术、数据引入史学研究领域,断断续续地推动着计量史学发展.有人质疑计量方法使用单纯的数理模型解释历史现象,会导致复杂的历史简单化,而计量史学家回应,在史料的爬梳中总结规律性质的结论,本来就是历史研究的应有之义.这一自我辩护似不无道理.
中国近现代前夜的明清之季是一个社会思潮异常活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走向现代的个体的“欲本主义”,与之相伴的,还有回归传统的生命共同体的“家本主义”.这与其说体现了一种所谓的“双重本体”,不如说在新时期“身体转向”大背景下,开启了一种“一身开二门”的以身为基的“二本一体”.这种“二本一体”之所以可能,原因在于一种对身体的肯定必然导致对自我欲望实现的肯定,而这种自我欲望的实现,取决于“既遂己欲,又遂人欲”的人我欲望两两相孚的“互欲”.这种“互欲”之成立,又最终是以无比自洽的“男女互欲”为原型的家际关
新文科是当今变革时代事关人文社会科学转型与发展方向的系统性前沿理念.如何在新文科浪潮中寻找变革方向、调整学科布局、确定学科定位,是关乎历史学能否立时代之潮头、在新的时代氛围中健康发展的大事.近代中国史学转型与嬗变回顾近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时代变革时常成为影响史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往往成为史学转型的重要节点.历史学在不同时期的学术地位或学科位置都在不断变化,其本身结构部类和研究内容也随之调整和完善.
美国怎么了?这是近年来中国知识界面临的一大问题,即便是许多做美国研究的专家也看不懂美国近期的变局和乱象.为什么美国测不准?原因在于我们头脑中的美国观是对以罗斯福新政为核心的1932年至1972年之美国"短20世纪"的理论凝炼,但美国本身却在1970年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即从理论的美国到现实的美国之间的认知偏差越来越大.我们当前面临着重新理解美国的学术使命,对于研究美国史的学者来说,首先应把自1970年以来的美国视为某种秩序形成的整体,在美国通史的视野中补上"当代史"这一分期以及学术领域.其次应摆脱
理解中国现代进程的哲理涉及三体而非两体,其中家本体相比个体本体和集团本体处于更本源的地位.代际时间是家本体的意义生发机制,它处于主观时间和物理时间之间,借助现象学和《周易》的时间观有助于说明它.这种代际时间流内含前后互补的回旋,体现在“时晕”和“几微”中.亲亲之爱是此时间本身的意义呈现和构成途径,其中孝行的回爱成就了人类意识的时晕,使得人生本身具有了超个体的连续深意,更为鲜明地表现出入性的特点.所以,纯真的爱不仅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或回旋的.
在具体论述"家"的问题时,《论家》提出了"双重本体"的概念,即个体与亲亲.拙作一方面积极肯定"个体"之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另一方面高度推崇中国文化传统对于"亲亲"的发见.张祥龙、张再林两位教授在肯定"双重本体"的基础上,都试图再推进一步,或是回归"家本位",或是强调"身本位".笔者认为,强调"双重本体"的"双重性"之于现代中国有它的必要性,但进一步的归约工作也可能带来某种局限.在现代世界中拯救"家"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论域,发挥"家"的力量才能够形成一种"健全个体",同时,"亲亲"才能够发展出一种生命共同体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