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考棚记忆碎片

来源 :海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ki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常常将考题写在一扇木板的两面,由专人抬着从甬道穿过,坐在考案后的考生看清题目后便开始冥想落笔,我仿佛听见他们沙沙的落笔声、看见他们为上榜进官皱着眉头思考的样子、又有胸有成竹露着笑脸的表情。
  家乡玉山有一处古迹已埋在人们的记忆力,那就是玉山考棚。考棚就是古代科举考试时集中考生会考的场所,类似于现在的教室吧!
  我对考棚的了解是源于地理老师的介绍,她平时很受学生的欢迎,周末还会抽时间带我们走县城作普查。玉山考棚是最早是在乾隆年间建造的,倒塌后又在道光年间重新建造。到咸丰时期又销毁殆尽,同治时又重新修葺。春节,我和在外地工作回来的姐姐一起,又对考棚进行了一次探访。
  考棚是层层相连的围屋,四幢青砖瓦房围筑成一个小四合院,左右两边青砖厢房是考场,各25个开间,每个开间又设两个考案,门楹之上还有“天字号”“地字号”这样按千字文编排的号,可以容纳100个考生。中间是一条宽宽的青石板铺就的甬道,用以展示考题,古人常常将考题写在一扇木板的两面,由专人抬着从甬道穿过,坐在考案后的考生看清题目后便开始冥想落笔,我仿佛听见他们沙沙的落笔声、看见他们为上榜进官皱着眉头思考的样子、又有胸有成竹露着笑脸的表情。厢房里的考场分前后两进深,前面是设有考案的考室;后面是设有灶台的起居室。五天的考试时间里,考生不能踏出考场。在考棚的一南一北分别是考前训导衙和考官办公室,各五个开间相对而立。
  每年的农历4月份是考棚最忙的时候,十里乡亲的学子齐聚在千字号里准备开启人生的舞台,考官们被花轿抬进来,铁面无私的监督起考试的全过程。
  在母亲眼里,玉山轴承厂的子弟是幸运的,因为考棚后来成了他们的职工宿舍。房子是其次,考棚里的才气是关键,据说在考棚住过的孩子80%以上的人都能考上大学。
  一直苦于没有修葺资金的考棚如今被列入旅游开发重点项目,翻新工作正在进行。只是,去年9月份这里的甬道上还落了一地的秋叶,非常好看,没想到才过了几个月的时间,这里已经变了样。考棚里的住户全部搬走了,原本那些肃穆宁静的青石板失去了踪影,考场的门窗也换成了新的杉木,原本长在甬道两边的高大的老树大抵也因影响翻新工程的开展,已被清理出场。除了还在等着被拆的导衙里的梁柱,这里几乎看不到历史的信息了。
  考棚东边200米的地方是县城的另一处文物一一明代城墙。爬着藤蔓长着青苔的老城墙沿河而建,古城墙上除了藤蔓还有粗壮的树枝从墙体的缝隙里钻出来,它没有长城庄严,却在沧桑中透着古朴。玉山的古城墙有“城围七里,高二仞,广丈有一尺,女墙四尺”之说,是在嘉靖年间修建的,并在城东西南北各开一处城门,分别取名为“润泽”、“廉善”、“垂教”、“采栗”,寄有百姓的美好愿望。
  在民国时期,为了方便从城内方便到达大西门繁华的商业区,东边城墙凿开了孔道,西边则从小西门进出。1942年日本轰炸玉山,小西门孔顶被炸塌,东边的孔道为了便于高炮部队通过而拆去孔顶。后来由于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原因,七里的城墙仅剩下东南两面残留的1400多米了,城门大、小东门及南门基本保存下来。
  城墙近河而建,风光秀丽。尤其是考棚附近的小东门,出了城门便是冰溪河,河面上是由一条条船首尾相连船搭建而成的浮桥,踩在上面晃悠悠的,甚是有趣。清澈见底的河水常常吸引城墙下的女人来洗菜、洗衣服。
  我们从小东门走到大东门,走走停停一路在拍照。姐姐说这些场景说不定明年回来前就消失,所以一遇上了就要记录下来。看着这些逐渐破败的古迹,真不知道它还会存多久。
其他文献
海南农村的年夜饭,其实从上午就忙开了。一大早,一家人就开始张贴春联、挂年桔、打扫卫生。贴春联是有讲究的,顺着正梁的两面墙壁分别贴着“和睦家庭添富贵,福寿齐来合家欢”,而屋内的侧梁、房顶、墙角也写满了一家人的心愿“一帆风顺”、“万事如意”、“新春大吉”等。匆匆吃完午饭,一家人顾不上休息,开始杀鸡宰鱼,忙碌着下午的年夜饭。下午四点,村子里的年夜饭就开始上桌了。农家的年夜饭别有风味,每道菜都蕴藏着深深的
期刊
方言土语生珠玉的琼剧,是琼北地区万物勃发的生机和深厚传统文化的韵味。在海口大致坡至附近的文昌一些村庄,过年盛行“琼剧盛宴”。每逢喜事,当地农民都要“绑戏”来庆贺;每逢华侨回乡,也要“绑戏”来答谢乡亲;若春节时候不“绑戏”,元宵节时就要补回来。琼剧成为当地农民情感的寄托,他们大多对剧目的内容并不在乎,在乎的只是琼剧的这种表现形式。在春节喜庆的气氛中,全村老少齐聚村前空地,在震天的鞭炮声和喧哗的鼓乐声
期刊
编译/牟汝佳    达尔文从未收到过这样的询问:“久婚男女怎么不能像初恋般火热?”很明显,著名的进化论先生不能解释这样的疑惑。正因如此,一门新科学在今天应运而生。    诱惑:身体的化学反应    选择配偶是我们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事,许多人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找适合自身的配偶。为此,世界上才产生了价值达数十亿美元的婚介行业。2005年,美国一家机构针对900名网上求爱者进行调查发现,尽管在线约会方式铺
期刊
立春  一年之计在于春,也许是我们从小就记牢了的提醒,春天的每一天都不能偷懒。北方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了,东风吹醒了蛰居在洞穴中的昆虫,它们扑哧着翅膀飞来了;暖风吹溶了河里的冰,鱼儿在没有完全溶化的碎冰片里吐出一个个泡泡。而地处热带的海南岛,四季如夏,那些冬天的落叶还没有脱下冬衣,水田的秋苗已葱绿一片。  每年阳历二月四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为立春。立春代表着春天开始了。立春十五天分三候,
期刊
新春游神,祈福迎祥。此时恰好是农闲时节,各家各户欢度春节,黎安人将当地的神请下神位,开始出巡净村,穿街走巷,周游全乡,据说今天已经是第二天了,下午将把神送回庙里。  黎祖婆在黎安有诸多的信众,据说自黎安港建港以来就有。四乡六里的各家各户都备好了贡品、香烛、纸钱和爆竹。每到一户人家前,公祖轿会停下来接受当地人的祭拜,信众用公祖轿上的烛火点着事先准备的香品祭拜,拜完之后又带着小孩一起钻公祖轿,最后拿出
期刊
编译/童民    为了找到一个能陪伴终生的理想伴侣,美国人史蒂文开始采用网上“邮购新娘”的办法……    千里寻她    史蒂文是一名摄影师,职业是为各种顶级明星拍摄杂志封面照片。他在漂亮的性感女人身上花费了不少时间,因此称那是“美丽的陷阱”。现在,他只盼望有一天能拥有父母那样的婚姻一史蒂文的父亲是苏格兰移民,夫妻感情融洽三十年如一日。史蒂文的父母亲都热爱美国,却觉得美国女人不怎么样,史蒂文也这么
期刊
初一 抢村头  村头祭是海南许多地方都有的,初一这一天谁家抢到村头祭,似乎代表这一年会获及村神更多的庇佑,因而这一天,夜里三点钟人们就得起床去村口公庙抢头祭了。  初二 走亲戚  “放三三万”是琼北过年时放鞭炮的俗语。“二三万”是鞭炮的响数,每到正月初二人们争先恐后放爆竹,走亲戚都要买一个大大的“三三万”去响上一番,噼里啪啦的响声和满地的红纸,年味十足。  初七 游村神  游村神,早在初二就开始,
期刊
廿八廿九是黎族人最忙的日子,用黎族人的话说是“摸鼻梁不着眼睛哩”。  按照古规,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得走出村,不得上山砍柴火从事一切劳作,所以人们要在年三十前把春节期间的全部用品备齐。男人从山林里砍来一捆捆的柴火,女人从里到外把屋子打扫得干净,换换洗洗。又架起大土锅,把男人早已从山上带回来的干粽叶煮软,准备包粽子。  年三十,全村各个角落里都响起了舂年粑的声音。在王下苗圃村一群打扮鲜艳的媳妇手执着舂杆
期刊
海南人崇拜神灵尊敬祖先,对祭祀用的香烛也颇有讲究,尤其是琼海人,过年时,无论是祖先神灵的牌位还是军坡公祖轿上的蜡烛,都是手工生产,并绘有文字和花纹。据说琼海特产鱼良香烛,是琼海塔洋镇几个村的村民手工制作的,是当地的品牌特产。  最早使用蜡烛的是古埃及人和古罗马人,为了照明和拜祭,他们将牛羊身上脂肪制成蜡烛;而到中世纪时,人们开始用蜂蜡造蜡烛,这是蜡烛的雏形,天主教认为蜜蜡是处女受胎的象征,因而把蜜
期刊
1、海南人好口鸡  合家团聚吃“团圆饭”,春节天天流水宴,鸡自然是少不了的。小孩吃鸡腿,老人吃鸡胸脯,鸡翅配酒,真是神仙般的快乐。物资短缺的年代,海南的鸡是要献给解放军的,唯有过年才能杀一只。现在,过一个年,每家每户几乎天天吃鸡,没有几只肥鸡都不算过个好年一样。  大年除夕,早早起来杀鸡煮鸡,整鸡放在锅里煮,对美食苛刻的人还会加一道工序,即将煮熟的鸡放在冰水里再泡三五分钟,这样不仅能让鸡皮滑清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