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党史的理论研究与创新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史的理论研究与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邓小平曾非常深刻地指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也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条件。那么,党史的理论研究与创新更离不开民主,离不来大家,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党史;理论研究;创新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根据当今国际环境和时代要求,根据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艰巨任务,根据党的自身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党史的理论研究与创新对我们越来越重要。在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强理论研究,特别是党史理论研究,研讨党的建设工作中的重大现实和热点问题,探索党的建设和执政规律,对于更好地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和推动新形势新阶段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努力提升党的执政力、影响力、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史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政党理论和无产阶级党政学说同中国国情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执政党的建设思想
  执政党建设,归根结底,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多次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强调要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处理好法治和人治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把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问题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任务密切联系起来。他一再指出:实现现代化是场深刻的伟大革命,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学习,除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外,还要学经济学、学科学技术、学管理,“几百个中央委员,几千个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干部,要带头钻研现代化经济建设”。(小平文选第2卷,第153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十六大明确提出后,逐渐形成一个明确的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五大以前,提出了强化执政意识,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思想。只有讲政治,才能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总揽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从而提高领导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水平。
  第二阶段,从十五大开始,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思想,随后不久使用了“执政能力”概念。执政党还需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六大开始到十八大,明确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必须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和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必须立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2 加强党史的理论研究
  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理论素质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的灵魂。学习开启智慧、学习成就事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的党。加强党史理论研究学习,可以使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上有新加强,领导水平上有新提高,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上有新进步,以理论武装工作的新成效促进保证各级党组织更好履行职责,完成使命,努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加强历史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觉运用三个规律的能力,增强推进改革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从认识论的角度讲,人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提高,一是通过工作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二是通过学习得到间接经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从广义上说,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因此,通过学习历史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无疑是一条重要途径。其次,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党的建设理论作为科学、完整的体系,是经过实践的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而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发展的,随着党的事业发展,党的理论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最后,围绕中心、拓宽领域、突出重点,努力提升党的执政力、影响力、凝聚力,与时俱进,坚定信仰,践行党的理论创新。
  3 党史的理论创新
  新形势下,党史研究室公务员如何走出党风研究的瓶劲?党史研究出路何在?关键在于创新。说到党史的创新,我们不得不提的是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的一生,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特别是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我们必须要以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推进党史研究与创新。大力推进党史研究,就必须把邓小平理論作为党史研究和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党史研究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写出符合历史事实的、与全国人民奋斗业绩相称的、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党史。党史研究通过理论创新,才能为党的建设提供丰富的理论源泉,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诸多矛盾和深层次的问题,要解决好新形式下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新的时代课题,需要深入理论创新才能完成。
  《党史的要论》一书中说过:“历史是有生命的、活动的、进步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的范围不但包括过去,并且包括现在和将来”。新时期党史研究要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相信党史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其他文献
目的:疼痛管理是骨科病房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有效的术后镇痛治疗和护理可以降低术后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病人满意度测量是评价医院治疗结果和医疗服务质量的
摘 要: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我国的财政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进步,为了使我国的财政工作进展得更加顺利,我国对于财政的管理工作一直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随着财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财政手段必须不断进行更新,尤其是对于国家支付的管理工作,集中支付制度是一种新型的财政管理制度,本文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际应用谈一谈其对于财政预算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单位;影响  我国的财政管理工作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我国财政方面的经济收入越来越多。为了让这些财政收入可以得到最大效用的分配,我国财政部门对于这些资金的经济性以及效率性非常重视,所以我国审计部门在资金绩效审计过程中加大了专项资金使用问题上的纠正力度。文章从专项资金及绩效审计的含义及意义入手,就如何做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财政预算安排
摘 要:结合实际,重点探讨了基本档案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医院管理;应用  随着各行各业叙述发展,使得档案信息化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过本文将对档案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进行阐述,然后分析档案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中的几项应用,以此加深大家对于医院管理中档案信息化的理解,并對如何加强档案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档案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
摘 要:结合实际,重点探讨了如何做好社会服务承诺,建设诚信快递企业。  关键词:社会;服务承诺;快递企业  2016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12.8亿件,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974.4亿元,快递在服务生产、服务民生中的基础作用日益显现。中国已经成为快递业务世界第一大国,国有企业EMS、民营企业顺丰、通达系、百世、天天、德邦、京东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几年提及快递产业,
摘 要:为了有效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需要相关人员能够认识到在进行审计过程中影响审计工作独立性的因素,并能通过强化监管措施、完善相关法律、拓宽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增加盈利渠道、提升事务所的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等措施,提升事务所的独立性。本文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缺失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独立性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过去相比无疑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