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寒:月初寒尚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时节,天气已经很冷,小寒一过,就进入三九天了。
气候观测资料表明,在我国大部地区,从小寒到大寒这一时段的气温是全年最低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及“街上走走,金钱丢手”等民谚,都是形容这一时节的寒冷。由于气温很低,小麦、果树、瓜菜、畜禽等易遭受冻寒。
智慧民谚
小寒正处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其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华北一带流行的民谚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
根据小寒的冷暖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也有不少,如“小寒不寒寒大寒”;“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惊蛰暖”等。
根据小寒节气阴雨(雪)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有:“小寒雨蒙蒙,雨水惊蛰冻死秧”。
民间习俗
南京:吃菜饭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成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
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的习俗是小寒的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腊八节
腊八节,俗称“腊八”,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民间流行吃腊八粥、泡腊八蒜、吃腊八饭的风俗。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干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讲究的腊八粥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养生之道
小寒养生需“冬藏”
冬季自然界中的阳气处于一种封藏的状态,天气变得寒冷、干燥。人要顺应大自然这种封藏之性,早睡晚起,最好等到日出再起床。因为日出象征着阳气的强壮,此时人动,就不会被寒所伤,所以老年人不要太早外出锻炼。
冬季当养肾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由于人身阳气根源于肾,所以寒邪最易伤肾阳,从而引发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出现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等症。所以,数九严冬进补最重要的是养肾。
肾虚有阴阳之分。肾阴虚者,选用海参、枸杞、甲鱼、银耳等进行滋补,也可服知柏地黄口服液。肾阳虚者,应多吃羊肉、鹿茸、补骨脂、肉苁蓉、肉桂、益智仁等,也可用肾气丸。肾阴阳两虚者,则应选用补肾益气胶囊。进补的同时,需配合体育锻炼和按摩。
大寒:寒气之逆极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在每年1月20日前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记载:“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时节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智慧民谚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
“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只要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让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是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代表来年作物会歉收;如果遇到当天下起雨来,来年的天气就可能会不太正常,进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民间习俗
每到大寒,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民俗和节庆。
大寒是最寒冷的节气,人们还是要在这个时节进补的。因大寒与立春相交接,所以大寒进补的食物量逐渐减少,会多添加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来年春天万物的升发。
养生之道
防风防寒
古语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就是说,大寒时节除了要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也要随着气温的变化而随时增减。比如胃寒脾虚的人特别容易受寒,此类人最好戴一个围兜来保护脾胃,平日也可以多吃一些山药、红枣等健脾益气的食物;而肾阳亏虚、慢性腰腿疼痛的患者受寒之后可能会加重病情,不妨使用一个腰托来防寒。
注意休息
大寒时节正处于元旦后、春节前,对于上班族来说,正是一年之中工作最繁重的时候,人体极易疲劳,耗精伤神。因此,在这一段日子,尤其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平静。
适当吃“三冬”
大寒过后,天气更加寒冷,人体的血管遇冷收缩后容易导致血压升高,此时人们的饮食也偏于高热量、高脂肪,容易导致血糖和血脂偏高。这时,可以适当多吃“三冬”,其中冬瓜可帮助降低血糖,冬枣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冬甘蔗能补血润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时节,天气已经很冷,小寒一过,就进入三九天了。
气候观测资料表明,在我国大部地区,从小寒到大寒这一时段的气温是全年最低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及“街上走走,金钱丢手”等民谚,都是形容这一时节的寒冷。由于气温很低,小麦、果树、瓜菜、畜禽等易遭受冻寒。
智慧民谚
小寒正处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其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华北一带流行的民谚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
根据小寒的冷暖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也有不少,如“小寒不寒寒大寒”;“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惊蛰暖”等。
根据小寒节气阴雨(雪)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有:“小寒雨蒙蒙,雨水惊蛰冻死秧”。
民间习俗
南京:吃菜饭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成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
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的习俗是小寒的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腊八节
腊八节,俗称“腊八”,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民间流行吃腊八粥、泡腊八蒜、吃腊八饭的风俗。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干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讲究的腊八粥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养生之道
小寒养生需“冬藏”
冬季自然界中的阳气处于一种封藏的状态,天气变得寒冷、干燥。人要顺应大自然这种封藏之性,早睡晚起,最好等到日出再起床。因为日出象征着阳气的强壮,此时人动,就不会被寒所伤,所以老年人不要太早外出锻炼。
冬季当养肾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由于人身阳气根源于肾,所以寒邪最易伤肾阳,从而引发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出现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等症。所以,数九严冬进补最重要的是养肾。
肾虚有阴阳之分。肾阴虚者,选用海参、枸杞、甲鱼、银耳等进行滋补,也可服知柏地黄口服液。肾阳虚者,应多吃羊肉、鹿茸、补骨脂、肉苁蓉、肉桂、益智仁等,也可用肾气丸。肾阴阳两虚者,则应选用补肾益气胶囊。进补的同时,需配合体育锻炼和按摩。
大寒:寒气之逆极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在每年1月20日前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记载:“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时节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智慧民谚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
“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只要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让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是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代表来年作物会歉收;如果遇到当天下起雨来,来年的天气就可能会不太正常,进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民间习俗
每到大寒,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民俗和节庆。
大寒是最寒冷的节气,人们还是要在这个时节进补的。因大寒与立春相交接,所以大寒进补的食物量逐渐减少,会多添加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来年春天万物的升发。
养生之道
防风防寒
古语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就是说,大寒时节除了要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也要随着气温的变化而随时增减。比如胃寒脾虚的人特别容易受寒,此类人最好戴一个围兜来保护脾胃,平日也可以多吃一些山药、红枣等健脾益气的食物;而肾阳亏虚、慢性腰腿疼痛的患者受寒之后可能会加重病情,不妨使用一个腰托来防寒。
注意休息
大寒时节正处于元旦后、春节前,对于上班族来说,正是一年之中工作最繁重的时候,人体极易疲劳,耗精伤神。因此,在这一段日子,尤其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平静。
适当吃“三冬”
大寒过后,天气更加寒冷,人体的血管遇冷收缩后容易导致血压升高,此时人们的饮食也偏于高热量、高脂肪,容易导致血糖和血脂偏高。这时,可以适当多吃“三冬”,其中冬瓜可帮助降低血糖,冬枣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冬甘蔗能补血润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