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而设计却有章法可循。本文试图从情感的角度去探讨环境、人、情感三者关系,阐述现代城市景观价值和美学意义。
【关键词】城市景观 情感 情感构建
城市景观理论、城市设计和建筑美学等组成了城市形象的研究,这些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在马克·维特鲁威著名的《建筑十书》中就提到:“建筑应该造成能够保持坚固、适用、美观的原则。”书中强调在城市规划与建筑中的美学意义和美的价值,并在美学意义的价值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景观价值体系、城市轮廓线所展现的城市空间特色、城市空间符号美学、城市环境美学、城市传统与风格、建筑艺术与城市美和城市建筑形象的展现模式等。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19世纪奥斯曼的巴黎改建,从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到柯布西耶的“概念性现代城市”的设想,以及矶崎新的“空中城市”的设想,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城市的规整化和形象设计作为改善城市物质环境和提高社会秩序以及道德水平的主要途径。
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城市的情感归属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途径,但是从这个层面出发和考虑,深层次的认识到基于自己独特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才是塑造有别于其他的城市形象的核心和关键,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景观给城市人们带来的情感,这使得景观成为了人和自然、人和城市、人和人沟通交流的平台,这也是未来城市在情感需求和精神寄托上的发展方向,才是真正人性化的城市。
“然而我观察陛下不仅对于公共生活和国家政治制度予以各方面的垂注,而且对于公共建筑的适用性也予以关怀,其结果是由于陛下的威力不仅管家合并了各邦广大起来,而且还通过公共建筑物的庄严超绝显示了伟大的权威。”1马克·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第一书的序言中就提出了建筑及其周围的环境与人们生理、心理以及情感的关系,可见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把握了景观与情感之间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在政治、军事以及国家实力物化的外在表现,而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精神和情感依托。
1.城市景观是情感的源头与基础
城市景观是生活在其城市中的人们情感的源头与基础。一个城市的产生,兴盛到发展必定有着属于自己特殊的地域特色,地理环境是城市特色的基础,人们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对于这个城市复杂情感塑造的鲜活城市,其必定有着浓浓的不可割裂的情感寄托。这些看不见的隐形力量是形成这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相差别的唯一途径,也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与其他地区人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鲜明差异的原因。景观最基本的功能是作为人与自然的媒介,起到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能在城市中寻找到一丝自然的气息,舒放心灵,缓解压力以及追求美好的生活。根据R.巴特的《符号学美学》,可否尝试把人们的情感作为解读城市的一种符号,解析城市中的人与自然的一种方式,这样能更好的理解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情感,而在这个城市中形成的景观是生活在城市中人们情感的物化表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一系列的城市景观是这个城市成长的轨迹,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物质和精神发展的外化表现。
2.情感是城市景观外化的价值取向
情感有动力、感染、调节等功能,同样也有信号和迁移的功能,不仅仅对人,对景观,对城市以及对于一个时代,它都有自己的影响力。情感作为社会需求与个人的价值取向在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把情感作为城市的标记,优先考虑它的审美功能,它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把情感作为解读一件艺术作品、一段故事戏曲、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的钥匙,开启的是时间、空间、历史,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历史的更迭,情感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成为人与自然沟通的纽带。而城市中景观把情感作为生命,没有情感表达的景观只是起简单的装饰作用,没有给人和环境任何启示与引导的作用,没有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于人、自然、生命以及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不能起到积极改善和推进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景观与情感相互渗透影响着城市的形象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自身独一无二,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的形象与特征,这种特征给人生理和心理上都留下了不可复制的印象和感受。在组成城市形象的诸多要素中,建筑与景观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城市的建筑、街道、风景名胜、标志性的景观与小品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内容,而生活在城市中人们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是城市文化不可缺少的必要元素,它们与城市经济共同组成完整的城市形象物质,精神和政治的体系。
城市人居环境、城市文化和城市经济并不是孤立的行使着自己的职能,它们在为整体城市形象发挥自己作用的同时,相互交织的影响着其他部分,构成一个立体、多元、动态的城市形象三维组成网。而情感作为人类共有的特质,人们对它并不陌生;情感作为人类共通的特性,能拉近人与人距离;情感是发自内心真实的写照,它反映了人最真切的愿望;情感作为理解的基础,共鸣的源头,精神的依托,自我价值的代言者,它在用它独有方式传递和诉说着自己的想往——让我们拥有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法)罗兰·巴特著.董学文王葵译.符号学美学.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9.
[2](罗马)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腾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德)沃林格著.王才勇译.抽象与移情:对艺术风格的心理学研究.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8.
[5](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姜国权译. 人、艺术与文学中的精神.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1.5.
[6](罗马)维特鲁威:《建筑十书》(高履泰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关键词】城市景观 情感 情感构建
城市景观理论、城市设计和建筑美学等组成了城市形象的研究,这些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在马克·维特鲁威著名的《建筑十书》中就提到:“建筑应该造成能够保持坚固、适用、美观的原则。”书中强调在城市规划与建筑中的美学意义和美的价值,并在美学意义的价值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景观价值体系、城市轮廓线所展现的城市空间特色、城市空间符号美学、城市环境美学、城市传统与风格、建筑艺术与城市美和城市建筑形象的展现模式等。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19世纪奥斯曼的巴黎改建,从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到柯布西耶的“概念性现代城市”的设想,以及矶崎新的“空中城市”的设想,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城市的规整化和形象设计作为改善城市物质环境和提高社会秩序以及道德水平的主要途径。
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城市的情感归属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途径,但是从这个层面出发和考虑,深层次的认识到基于自己独特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才是塑造有别于其他的城市形象的核心和关键,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景观给城市人们带来的情感,这使得景观成为了人和自然、人和城市、人和人沟通交流的平台,这也是未来城市在情感需求和精神寄托上的发展方向,才是真正人性化的城市。
“然而我观察陛下不仅对于公共生活和国家政治制度予以各方面的垂注,而且对于公共建筑的适用性也予以关怀,其结果是由于陛下的威力不仅管家合并了各邦广大起来,而且还通过公共建筑物的庄严超绝显示了伟大的权威。”1马克·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第一书的序言中就提出了建筑及其周围的环境与人们生理、心理以及情感的关系,可见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把握了景观与情感之间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在政治、军事以及国家实力物化的外在表现,而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精神和情感依托。
1.城市景观是情感的源头与基础
城市景观是生活在其城市中的人们情感的源头与基础。一个城市的产生,兴盛到发展必定有着属于自己特殊的地域特色,地理环境是城市特色的基础,人们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对于这个城市复杂情感塑造的鲜活城市,其必定有着浓浓的不可割裂的情感寄托。这些看不见的隐形力量是形成这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相差别的唯一途径,也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与其他地区人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鲜明差异的原因。景观最基本的功能是作为人与自然的媒介,起到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能在城市中寻找到一丝自然的气息,舒放心灵,缓解压力以及追求美好的生活。根据R.巴特的《符号学美学》,可否尝试把人们的情感作为解读城市的一种符号,解析城市中的人与自然的一种方式,这样能更好的理解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情感,而在这个城市中形成的景观是生活在城市中人们情感的物化表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一系列的城市景观是这个城市成长的轨迹,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物质和精神发展的外化表现。
2.情感是城市景观外化的价值取向
情感有动力、感染、调节等功能,同样也有信号和迁移的功能,不仅仅对人,对景观,对城市以及对于一个时代,它都有自己的影响力。情感作为社会需求与个人的价值取向在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把情感作为城市的标记,优先考虑它的审美功能,它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把情感作为解读一件艺术作品、一段故事戏曲、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的钥匙,开启的是时间、空间、历史,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历史的更迭,情感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成为人与自然沟通的纽带。而城市中景观把情感作为生命,没有情感表达的景观只是起简单的装饰作用,没有给人和环境任何启示与引导的作用,没有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于人、自然、生命以及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不能起到积极改善和推进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景观与情感相互渗透影响着城市的形象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自身独一无二,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的形象与特征,这种特征给人生理和心理上都留下了不可复制的印象和感受。在组成城市形象的诸多要素中,建筑与景观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城市的建筑、街道、风景名胜、标志性的景观与小品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内容,而生活在城市中人们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是城市文化不可缺少的必要元素,它们与城市经济共同组成完整的城市形象物质,精神和政治的体系。
城市人居环境、城市文化和城市经济并不是孤立的行使着自己的职能,它们在为整体城市形象发挥自己作用的同时,相互交织的影响着其他部分,构成一个立体、多元、动态的城市形象三维组成网。而情感作为人类共有的特质,人们对它并不陌生;情感作为人类共通的特性,能拉近人与人距离;情感是发自内心真实的写照,它反映了人最真切的愿望;情感作为理解的基础,共鸣的源头,精神的依托,自我价值的代言者,它在用它独有方式传递和诉说着自己的想往——让我们拥有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法)罗兰·巴特著.董学文王葵译.符号学美学.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9.
[2](罗马)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腾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德)沃林格著.王才勇译.抽象与移情:对艺术风格的心理学研究.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8.
[5](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姜国权译. 人、艺术与文学中的精神.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1.5.
[6](罗马)维特鲁威:《建筑十书》(高履泰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