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1052年,广源州(今广西与越南交界处)壮族首领侬智高因不堪越南的欺压,欲归顺宋朝遭拒,气急之下,进军两广,没想到,一路势如破竹,原来五千人的队伍发展成五万人。仁宗皇帝被迫撤回西夏前线的主力,任命狄青为枢密副使,并设宴为他南征践行。
侬智高此刻声威和士气都很壮大,而狄青远道而来,先头部队在双方作战时,还一度被困。如何才能不负王命、克敌制胜,这对狄青来说,的确是个难题。
在宋人彭乘的《续墨客挥犀》中,我们读到一个题为《上元夜张燕》的故事:
狄青为枢密副使,宣抚广西时,侬智高守昆仑关。青至宾州,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燕将佐,次夜燕从军官,三夜燕军校。首夜乐饮彻晓,次夜二鼓时,青称疾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数使人勤劳座客,至晓,各未敢退。忽有驰者云:是夜五鼓,青已夺昆仑矣。
狄青在元宵节,大排筵席,连续三个晚上,先是宴请将佐,也就是高级军官;接下来宴请从军官,最后是军校。宴席上管弦之乐,彻夜不绝。北宋的元宵节龙灯花鼓最为热闹,全国还要放假七天。可狄青这是在前线,如此大张旗鼓地嗨,创设一个过节的情境,营造一个联欢的氛围,目的是要用这样一种连续的刺激,让对手产生错觉。
整个春秋时代,打仗,先要派使者向对方请战,然后约好时间,在空地上,摆开战车,开战后,有时只需一个回合,其中一方的队列就被冲得七零八落,胜败即见分晓。到了狄青那个时候,除了披头散发,配上铜制面具,一马当先,驰射挥刀之外,作为主帅,他还得寻思如何“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就当时的情形看,侬智高的军队是标枪与蛮牌互为弥补,狄青的军队只有占领昆仑关,凭借地利,把侬智高的军队逼入平原,宋军骑兵的威力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才是制胜的优势策略。
在这场利益对立的零和博弈里,每个人不得不担任两个角色,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对手,从而找出双方的最佳行动方式。假如狄青强攻昆仑关,侬智高肯定会坚守,这昆仑关地势险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结果可想而知。反过来,假如狄青让大军休整安顿,并通过设宴的方式,令对方的间谍产生误判,侬智高自然会放松警惕,这样也就大大降低了占领昆仑关的难度。
在元宵节这样的时间点上,交战的双方都需要休整,不然的话,侬智高只管防守昆仑关、加强戒备就对了,也不至于那么迫切地想通过间谍刺探来的军情,安排军队松弛减压。人们对风险的知觉有着高度的主观性,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会高估渴望事件发生的概率,同时也会低估自己不希望发生的事件的概率。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找第三方来评估,然而遗憾的是,儂智高身边缺少这样的“第三方”。
军营里喝酒的呼喊、乱耳的繁弦,掩盖了紧促的马蹄声,趁着茫茫夜色,狄青亲率骑兵死士,踏上了奇袭昆仑关的征途。至于侬智高是否如他所料,落入圈套,已不再重要,那一刻对他来说,唯一能做得就是像二战时的丘吉尔那样——“我能贡献的别无其他,唯有鲜血、劳苦、眼泪和汗水”,把自己身为主帅的感召力发挥到极致,凝聚士气,让大家拼尽全力。
战斗到最惨烈时,敌军死命反扑,致使前锋一度受挫败,战线几乎动摇。当众将官大惊失色时,狄青镇定自若,手挥令旗,指挥剽悍的骑兵从敌阵左右两翼杀出,一举扭转战局,上演了一幕“上元三鼓夺昆仑”的好戏,最终剿灭叛乱,取得了大宋立国以来南疆战争的最大胜利。
狄青旋师奏凯,被仁宗皇帝任命为枢密使,这位面有黥字、背负屈辱的将军,登上了政治生涯的顶峰,但也从此深陷于文官集团的构陷和猜忌之中。比如,家里晚间烧纸钱,火光显现,竟被人附会,说这种亮光与当年朱温篡位前的情景非常相似。
公元1056年五月,汴梁持续大雨,黄河泛滥成灾,京师内涝成泽国,死人无数。利用这大雨大灾,欧阳修不遗余力地弹劾狄青,理由是:军中威望太高,怕他灾乱中哗变。狄青就此失去兵权,战战惶惶,不过一年,郁郁而终。面对血海刀山,都不曾畏惧的将军,没有死在沙场,用清初思想家王船山的话说,最终“颠倒于廷臣之笔舌”下。
还记得,狄青当上枢密使之后,说了句肺腑之言:“韩琦韩枢密和我的官职一样,我和他最大的差距,只是一个进士及第而已!”满腹委屈尽在其中。说到底,“东华门外,状元唱名者,方为好男儿”,他立下不世之功,又如何!
侬智高此刻声威和士气都很壮大,而狄青远道而来,先头部队在双方作战时,还一度被困。如何才能不负王命、克敌制胜,这对狄青来说,的确是个难题。
在宋人彭乘的《续墨客挥犀》中,我们读到一个题为《上元夜张燕》的故事:
狄青为枢密副使,宣抚广西时,侬智高守昆仑关。青至宾州,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燕将佐,次夜燕从军官,三夜燕军校。首夜乐饮彻晓,次夜二鼓时,青称疾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数使人勤劳座客,至晓,各未敢退。忽有驰者云:是夜五鼓,青已夺昆仑矣。
狄青在元宵节,大排筵席,连续三个晚上,先是宴请将佐,也就是高级军官;接下来宴请从军官,最后是军校。宴席上管弦之乐,彻夜不绝。北宋的元宵节龙灯花鼓最为热闹,全国还要放假七天。可狄青这是在前线,如此大张旗鼓地嗨,创设一个过节的情境,营造一个联欢的氛围,目的是要用这样一种连续的刺激,让对手产生错觉。
整个春秋时代,打仗,先要派使者向对方请战,然后约好时间,在空地上,摆开战车,开战后,有时只需一个回合,其中一方的队列就被冲得七零八落,胜败即见分晓。到了狄青那个时候,除了披头散发,配上铜制面具,一马当先,驰射挥刀之外,作为主帅,他还得寻思如何“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就当时的情形看,侬智高的军队是标枪与蛮牌互为弥补,狄青的军队只有占领昆仑关,凭借地利,把侬智高的军队逼入平原,宋军骑兵的威力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才是制胜的优势策略。
在这场利益对立的零和博弈里,每个人不得不担任两个角色,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对手,从而找出双方的最佳行动方式。假如狄青强攻昆仑关,侬智高肯定会坚守,这昆仑关地势险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结果可想而知。反过来,假如狄青让大军休整安顿,并通过设宴的方式,令对方的间谍产生误判,侬智高自然会放松警惕,这样也就大大降低了占领昆仑关的难度。
在元宵节这样的时间点上,交战的双方都需要休整,不然的话,侬智高只管防守昆仑关、加强戒备就对了,也不至于那么迫切地想通过间谍刺探来的军情,安排军队松弛减压。人们对风险的知觉有着高度的主观性,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会高估渴望事件发生的概率,同时也会低估自己不希望发生的事件的概率。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找第三方来评估,然而遗憾的是,儂智高身边缺少这样的“第三方”。
军营里喝酒的呼喊、乱耳的繁弦,掩盖了紧促的马蹄声,趁着茫茫夜色,狄青亲率骑兵死士,踏上了奇袭昆仑关的征途。至于侬智高是否如他所料,落入圈套,已不再重要,那一刻对他来说,唯一能做得就是像二战时的丘吉尔那样——“我能贡献的别无其他,唯有鲜血、劳苦、眼泪和汗水”,把自己身为主帅的感召力发挥到极致,凝聚士气,让大家拼尽全力。
战斗到最惨烈时,敌军死命反扑,致使前锋一度受挫败,战线几乎动摇。当众将官大惊失色时,狄青镇定自若,手挥令旗,指挥剽悍的骑兵从敌阵左右两翼杀出,一举扭转战局,上演了一幕“上元三鼓夺昆仑”的好戏,最终剿灭叛乱,取得了大宋立国以来南疆战争的最大胜利。
狄青旋师奏凯,被仁宗皇帝任命为枢密使,这位面有黥字、背负屈辱的将军,登上了政治生涯的顶峰,但也从此深陷于文官集团的构陷和猜忌之中。比如,家里晚间烧纸钱,火光显现,竟被人附会,说这种亮光与当年朱温篡位前的情景非常相似。
公元1056年五月,汴梁持续大雨,黄河泛滥成灾,京师内涝成泽国,死人无数。利用这大雨大灾,欧阳修不遗余力地弹劾狄青,理由是:军中威望太高,怕他灾乱中哗变。狄青就此失去兵权,战战惶惶,不过一年,郁郁而终。面对血海刀山,都不曾畏惧的将军,没有死在沙场,用清初思想家王船山的话说,最终“颠倒于廷臣之笔舌”下。
还记得,狄青当上枢密使之后,说了句肺腑之言:“韩琦韩枢密和我的官职一样,我和他最大的差距,只是一个进士及第而已!”满腹委屈尽在其中。说到底,“东华门外,状元唱名者,方为好男儿”,他立下不世之功,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