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人们对教与学方式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并实践着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学习方式,而体验式学习在各科教学中日益重视起来。本人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对体验式学习作了探索和尝试。
一、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泛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界定,体验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即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行为体验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内心体验是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的特征,重在学生的自主感悟和体验,要求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对新情景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感悟或体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根据上述体验学习概念的界定,我们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验学习是指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从而体验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数学学习的乐趣的过程。
二、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体验学习的意义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甚至是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教师仍然不注重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善,只注重小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忽略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的落实,致使小学生随着数学学习难度的加大,逐渐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到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设计体验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感悟,有利于小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的熏陶,即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落实,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体验学习
(1)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体验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有效实现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正如一个教学内容不只是采用一种教学方式、而往往有好几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一样,也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体验式学习。如在教学“克与千克”时,要求学生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等,往往就需要学生的亲力亲为,需要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感悟。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体验学习过程,从而有效地实施体验式学习。
(2)精心设计活动的教学过程。体验学习以学习者参与实践活动为基础,活动是体验的载体。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开发和使用各种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活动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开放的、生动有趣的、充满活力的活动,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在体验中学习,从而有效地达成综合目标。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比如在“克与千克”的认识中,1克与1千克质量概念的建立,不能靠观察得到,而是要肌肉去感觉,靠体验而形成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操作实践的空间和足够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去体验,从而建立质量的概念。比如1克概念的建立:教师从让学生掂掂1枚1角硬币开始,学生感受到它的质量很轻;紧接着让学生看看用天平秤称的结果,1枚1角硬币的质量就是1克;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再次把硬币放在手中,感受1克的质量。当学生对1克的质量有了初步的感知以后,教师马上让学生利用刚刚建立的1克概念,猜猜2枚、10枚1角硬币的质量、一小袋1角硬币的质量;推算、感受50枚、100枚及更多硬币的质量,从而把克的认识扩展到几克、几十克、几百克、甚至1千克的认识。但是在这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往秤上加硬币,不时地让学生掂一掂,感受袋子里的硬币越来越重,1 000枚的硬币的质量就是1 000克,也就是1千克。这样既巧妙地引出新的质量单位千克,又能十分自然地让学生接受1 000克=1千克这个事实,从而理解了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是在一系列的感受、体验、观察、思考、推理的活动中,很好地达成了知识、技能的目标。
(4)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数学和学习数学。体验学习不只是关注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从知识到知识的死板学习,而是关注学生体验的学习,关注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具有个体意义的感受与领悟的获得,强调学生的心理体验。学生在体验着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探究、发现的过程,经历了与人合作的过程,经历了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了交流分享的过程。他们在活动中体验了探究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体验了与人合作的必要与乐趣,体验了数学思考的魅力,体验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与策略的价值,体验了分享别人经验的必要。因此说,有效的体验学习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行为体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
(5)营造宽松的体验环境。体验学习是指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内化后的内心反应或内在感受。因此,体验具有直接性和自我性,体验总是个体的自我意识,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这就要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感受,要尊重学生的体验,不能用自己的体验替代学生的体验,更不能把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学生,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的、和谐的、宽松的氛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将亲历进行归纳、梳理,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体验,互相启迪,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体验性学习,关键是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感悟。
(乐清市虹桥镇第二小学)
一、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泛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界定,体验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即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行为体验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内心体验是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的特征,重在学生的自主感悟和体验,要求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对新情景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感悟或体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根据上述体验学习概念的界定,我们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验学习是指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从而体验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数学学习的乐趣的过程。
二、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体验学习的意义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甚至是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教师仍然不注重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善,只注重小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忽略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的落实,致使小学生随着数学学习难度的加大,逐渐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到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设计体验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感悟,有利于小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的熏陶,即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落实,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体验学习
(1)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体验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有效实现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正如一个教学内容不只是采用一种教学方式、而往往有好几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一样,也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体验式学习。如在教学“克与千克”时,要求学生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等,往往就需要学生的亲力亲为,需要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感悟。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体验学习过程,从而有效地实施体验式学习。
(2)精心设计活动的教学过程。体验学习以学习者参与实践活动为基础,活动是体验的载体。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开发和使用各种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活动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开放的、生动有趣的、充满活力的活动,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在体验中学习,从而有效地达成综合目标。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比如在“克与千克”的认识中,1克与1千克质量概念的建立,不能靠观察得到,而是要肌肉去感觉,靠体验而形成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操作实践的空间和足够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去体验,从而建立质量的概念。比如1克概念的建立:教师从让学生掂掂1枚1角硬币开始,学生感受到它的质量很轻;紧接着让学生看看用天平秤称的结果,1枚1角硬币的质量就是1克;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再次把硬币放在手中,感受1克的质量。当学生对1克的质量有了初步的感知以后,教师马上让学生利用刚刚建立的1克概念,猜猜2枚、10枚1角硬币的质量、一小袋1角硬币的质量;推算、感受50枚、100枚及更多硬币的质量,从而把克的认识扩展到几克、几十克、几百克、甚至1千克的认识。但是在这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往秤上加硬币,不时地让学生掂一掂,感受袋子里的硬币越来越重,1 000枚的硬币的质量就是1 000克,也就是1千克。这样既巧妙地引出新的质量单位千克,又能十分自然地让学生接受1 000克=1千克这个事实,从而理解了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是在一系列的感受、体验、观察、思考、推理的活动中,很好地达成了知识、技能的目标。
(4)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数学和学习数学。体验学习不只是关注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从知识到知识的死板学习,而是关注学生体验的学习,关注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具有个体意义的感受与领悟的获得,强调学生的心理体验。学生在体验着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探究、发现的过程,经历了与人合作的过程,经历了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了交流分享的过程。他们在活动中体验了探究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体验了与人合作的必要与乐趣,体验了数学思考的魅力,体验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与策略的价值,体验了分享别人经验的必要。因此说,有效的体验学习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行为体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
(5)营造宽松的体验环境。体验学习是指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内化后的内心反应或内在感受。因此,体验具有直接性和自我性,体验总是个体的自我意识,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这就要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感受,要尊重学生的体验,不能用自己的体验替代学生的体验,更不能把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学生,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的、和谐的、宽松的氛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将亲历进行归纳、梳理,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体验,互相启迪,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体验性学习,关键是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感悟。
(乐清市虹桥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