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体育存在课堂教学随意化、课外活动形式化、运动训练功利化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体育学科建设不完善、对社会发展关注不够和教育自身的不良循环,需要从形成正确的体育思维、更新教师的体育业务和加强教学的质量监测三方面来解决。
关键词:学校体育;主要问题;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4.022
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研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近视率居高不下,肥胖导致慢性病低龄化。”[1]这种现状的形成与社会形态的变化,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学校教育长期追求升学率的大环境等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最主要的还是学校体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当面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民族复兴伟业之强国强民要先强体质的需求时,学校体育显得无力应对,难负使命。本文从学校教育的视角,分析目前学校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
1 存在问题的现象
目前的学校体育,其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的情况如何?在此,无需用枯燥的数据来说明什么,只想在这里提出问题,留给与学校体育相关的人士去观察和思考。
1.1 体育课堂教学随意化
在很多学生、教师、家长及教育管理者的思想意识中,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是有“主次”之分的,音、体、美自然是“次科”。而在“次科”中可以随意应付的是体育课。尤其在雨水较多的南方地区,能将开足的体育课时上满,可谓凤毛麟角,而大多表现为随意化的行为。
1.1.1 内容安排的随意化
虽然实施课程标准多年,但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安排非常随意,特别是遇到雨雪天,工作认真负责的,到课室给学生放个“运动项目比赛的录象”,讲点“运动竞赛的规则”,或者“体育名人的成长经历”等,不负责的就改成自习,或给其它学科的教师“借用”。
1.1.2 时间多少的随意化
较多的学校,课程表上的体育课是排满了的,但实际操作中,却大打折扣。各种活动冲掉的课,其它学科的要补回来,体育的就不用了。特别是到了中考、高考前,有的地方的体育课“减半”,更有甚者“全停”。正如“说起来重要,检查时热闹,忙起来不要”。
1.1.3 质量监测的随意化
在很多教育管理者的心目中,体育课堂教学出不了成绩,相应的监测机制也不健全,很难监管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学校体育还得靠运动竞赛出成绩,靠课外体育活动显活力。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形成多少终身体育意识,懂得了多少体育的价值和意义,无关紧要。因此,很随意地将教学检查、课外活动评比、运动竞赛排名、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当成体育教学质量监测的内容。
1.2 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化
目前的学校体育,在“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号召下,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热闹”的现象上,进行冷静思考时,会觉得学校体育课外活动过于形式化。
1.2.1 活动内容的形式化
课外体育活动需要从本校实际条件出发,选择和设计相应的活动内容。而有不少地方追求“推广”某种体育活动内容,大家都来进行诸如 “大课间体育活动”、“跑操”、“趣味体育活动”等课外体育活动,然后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进行“评比”,活动过后,烟消云散,很难形成根植于学校的体育文化。
1.2.2 活动功能的形式化
为体现学校某项工作业绩,在其工作难以开展的情况下,用课外体育活动来展示,以体现此工作“开展良好”。如,某些学校热衷于开展相应的课外体育活动来充实德育工作,要加强班级团结时,进行 “集体跳长绳”、“拨河”等集体性体育活动。
1.2.3 活动效果的形式化
有些地方、学校、教师,为求得自身发展的某些利益,热衷于频繁的课外体育活动,不求实效,只求活动的参与人数、开展次数、时间长短,以求得教育教学工作绩效。
1.3 业余运动训练功利化
长期以来,在举国体育体制之下,形成了体育即运动、体育即运动竞赛的思维方式,业余运动训练占据了学校体育的主要位置
1.3.1 价值取向的功利化
以获得名次为目的,关注的是运动比赛的名次和成绩。认为学校体育工作只要抓好运动队训练,获得比赛名次就行。
1.3.2 项目选择的功利化
什么有利可图就做什么,只要能出成绩就行。一切为了“比赛名次”、“考试分数”、“评比等级”、“高考上线率”等。如,女子曲棍球好拿名次,赶快搞个运动队,请个教练进行训练,一年半截就可出成绩。
1.3.3 训练手段的功利化
为获取眼前利益而急于求成,形成了“带运动队”、“中考体育”、“体育专业高考”出成绩的主攻方向。而这些“出成绩”不重过程,只重结果,至于“成绩”如何“出”,什么途径都有。因此,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造假年龄”、“请人代替”、“用钱买分数”、“吃兴奋剂”等不良现象。
2 产生问题的原因
通过对上述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形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三方面。
2.1 体育学科建设不完善
我国学校体育、体育课、体育课程的历史较短。而且主要是从国外引进,解放前主要来自日本、美、英等国。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年代又从“苏联”那里移植了很多。随后的80年代直到现在,也从国外引进了大量体育课程思想、内容、方法和形式。在体育这个“舶来品”本土化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学科建设依然不完善,存在较多的问题。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学科概念体系,体育名词概念,专业术语混乱。体育、运动、竞技、娱乐、健身、健康等,身体练习、身体动作、动作技能、运动技能、身体运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训练、竞技比赛,身体娱乐等,这此名词概念术语谁能说得清道得明?概念,是学科创立的起点,概念体系,是学科发展的主体框架,有什么样的概念及其体系,就有什么样的学科构建。面对如此混乱体育名词概念体系,如何形成完善的体育课程?如何进行高质量的体育课程教学? 2.2 对社会发展关注不够
学校体育的对象是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其身心发展受自然和社会的影响较大。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自然环境的变化,致使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多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信息化”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一是,劳动工作条件的变化,所消耗的体能越来越少,心理负担越来越大。二是,食物的精细化,居住环境条件的改变,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人们吃得好了,住得好了,走路少了,不用风吹雨打了。三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直接改变我们的学习和交流方式。四是,现代化进程中自然环境破坏的副产品,空气质量变差,食物中有害物质增多,各种各样噪音加大等。这一切的变化,对于人的身体发展与完善会形成多种不确定性因素,我们的教育对此关注严重不够。如,10年前的小学生比现在每天要多走多少路,在家里要少呆多少时间,要与朋友们多玩多少,少吃多少有害食物,要多睡多少时间。20年前、30年前又如何?我们可想而知。
2.3 教育自身的不良循环
造成学校体育不良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自身的不良循环。首先,长期以来形成了“体育即运动”、“体育即竞技比赛”、“体育即身体娱乐”等不正确的体育思维方式。我们的学生,学生的父母、学生的老师,都受过教育,学过体育,但是,在不正确的体育思维方式中进行的体育学习,没有形成和掌握多少体育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没有形成相应的体育价值观。当他们来对自己的孩子、学生进行发展身体的教育时,仍然按照过去的思维方式,让受教育者还在一种不正确的思维方式里接受体育学习。再就是,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主导下,学校体育形成了“‘精英主义’、‘急功近利’、‘依附生存’的质量观。”[2]在教育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氛围中,学校体育迫于种种利益的关系,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急于求成。只关注到少数“尖子”学生,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利益,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
3 解决问题的路径
3.1 形成正确的体育思维
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要靠人的思维来实现。思维的形成必须建立在规范和正确的概念之上。面对我国体育概念、名词术语比较混乱的状况,更应有自己的认知与判断。对于学校教育来说,“体育不仅给学生带来强健的体魄,更带来坚毅的性格和强健的精神,因此,它不应只是被看作花边式的教育点缀,而应作为培养人才的极重要方面。”[3]在此,可以按这样一种思维方式进行学校体育的认知活动。体育是一个教育过程,不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更不是一种运动项目,是发展身体、通过身体、利用身体进行的教育活动过程。
3.1.1 发展身体的教育
这是以学生的身体为本源所进行的教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通过对身体动作的反复练习而形成动作技能,并发展到运动技能,在发展和完善身体的健身知识为基础的前提下,将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用于健身活动之中,并形成良好的身体练习体验。如,发展手臂力量、强化体能、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等,是以学生身体为本源,指向发展身体的教育活动。
3.1.2 通过身体的教育
这是以学生的身体为载体所进行的教育,是在身体练习过程中,在形成发展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通过身体练习情境和身体练习的刺激与反应,形成相应的行为活动、认知取向、心理感受,进而培养相应的人格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如,培养吃苦耐劳品质、团结合作精神、规则意识,是以学生的身体为载体,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
3.1.3 利用身体的教育
这是以学生的身体为工具所进行的教育,是为获得荣誉和物质的目的,以人的身体为工具,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掌握身体动作技术和技能,并在一定实用性(升学考试、竞技比赛、身体娱乐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获取荣誉和物质利益的身体运动技能。如,体育中考、体育专业高考、运动竞赛,是以学生的身体为工具,指向“考试分数”、“比赛名次”的教育活动。
学校体育正确的思维方式应该是,以发展学生身体的教育为本,并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利用学生身体来进行相应的竞技娱乐,以满足学生获得最大心理快乐刺激的需要,以及个别具有良好先天性运动能力的特殊性发展需要。
3.2 更新教师的体育业务
由于体育学科建设不完善、对社会发展关注不够、教育自身的不良循环等原因,致使教师的体育业务出现错位、缺失、失守等问题,很难按要求实施课程标准,落实阳光体育运动,达不到课程目标,提不高教学质量。因此需要更新教师的体育业务。
3.2.1 需要完善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
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育源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培育教师业务这一重要环节上,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适应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不相适应,存在需求脱节。需要完善课程设置,增加《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教学时数;更新课程内容,增设《健身学》和《健身教育学》课程门类;改革培育方式,增强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结合的培育力度。
3.2.2 需要保障教师继续教育的真实高效
在培训内容上,要依据体育教学的实践需要来选择设计培训内容。在培训方式上,需要以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来实施操作培训活动。在培训评价上,要以学习评价的真实效果来激励引导教师发展。
3.2.3 需要强化通过自我学习来更新业务
更新教师业务的最佳方式是教师的自我学习,需要多看书勤观察,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具体教学实践问题相联系;多思考勤尝试,将实践问题思考与反复教学尝试方法相结合;多反思勤总结,将教学尝试反思与相应归纳总结方式相依存。
在学校教育中,对于更新体育业务的问题,不仅是体育教师的事,更是所有学校教师和行政领导的事。只有学校教育者的体育认识提高了,有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不断地更新体育的业务,学校体育才能真正搞好。
3.3 加强教学的质量监测
学校体育工作核心是体育课堂教学,只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形成正确的体育思维方式,自主地进行健身、运动竞赛和身体娱乐活动,才能高效地实施课程标准,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
3.3.1 构建不同层次要求的体育教学质量标准
我国人多地广,民族众多,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不同区域之间,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的体育教学条件相差较大。因此,在统一的体育课程标准之下,构建相应的国家体育教学质量“导向性”标准,在此基础上,各省市依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建立区域性体育教学“操作性”质量标准。
3.3.2 建立区域相联的体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监测还停留在教学环节的检查评估上,尚未建立起体育教学质量的监测系统,教学质量监测的体系框架也不清晰。要将体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督导的组成部分,逐步形成国家、省、地市、县区四级监控网络,建立起覆盖全国的体育教学质量监测系统。我国是一个地大、人多,经济发展极不均衡的大国,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体育教学条件(特别是场地器材)存在较大差异。形成由国家提供监测的“导向性”标准和技术;省市负责本地区的规划,建立和制定适应于本地区情况的区域性质量监测“操作性”标准;县区具体负责监测实施的格局。以便为国家制定和调整政策提供更加及时、科学、准确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小伟.2010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发布[J].中国学校体 育,2010(10):17-21.
[2] 邓若锋.体育教学质量观的突出问题及重建路径[J].中国 学校体育,2011(7):35-37.
[3] 刘群.教育,如何应对这个多变的世界[J].人民教育, 2013(1):17-20.
关键词:学校体育;主要问题;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4.022
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研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近视率居高不下,肥胖导致慢性病低龄化。”[1]这种现状的形成与社会形态的变化,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学校教育长期追求升学率的大环境等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最主要的还是学校体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当面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民族复兴伟业之强国强民要先强体质的需求时,学校体育显得无力应对,难负使命。本文从学校教育的视角,分析目前学校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
1 存在问题的现象
目前的学校体育,其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的情况如何?在此,无需用枯燥的数据来说明什么,只想在这里提出问题,留给与学校体育相关的人士去观察和思考。
1.1 体育课堂教学随意化
在很多学生、教师、家长及教育管理者的思想意识中,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是有“主次”之分的,音、体、美自然是“次科”。而在“次科”中可以随意应付的是体育课。尤其在雨水较多的南方地区,能将开足的体育课时上满,可谓凤毛麟角,而大多表现为随意化的行为。
1.1.1 内容安排的随意化
虽然实施课程标准多年,但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安排非常随意,特别是遇到雨雪天,工作认真负责的,到课室给学生放个“运动项目比赛的录象”,讲点“运动竞赛的规则”,或者“体育名人的成长经历”等,不负责的就改成自习,或给其它学科的教师“借用”。
1.1.2 时间多少的随意化
较多的学校,课程表上的体育课是排满了的,但实际操作中,却大打折扣。各种活动冲掉的课,其它学科的要补回来,体育的就不用了。特别是到了中考、高考前,有的地方的体育课“减半”,更有甚者“全停”。正如“说起来重要,检查时热闹,忙起来不要”。
1.1.3 质量监测的随意化
在很多教育管理者的心目中,体育课堂教学出不了成绩,相应的监测机制也不健全,很难监管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学校体育还得靠运动竞赛出成绩,靠课外体育活动显活力。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形成多少终身体育意识,懂得了多少体育的价值和意义,无关紧要。因此,很随意地将教学检查、课外活动评比、运动竞赛排名、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当成体育教学质量监测的内容。
1.2 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化
目前的学校体育,在“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号召下,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热闹”的现象上,进行冷静思考时,会觉得学校体育课外活动过于形式化。
1.2.1 活动内容的形式化
课外体育活动需要从本校实际条件出发,选择和设计相应的活动内容。而有不少地方追求“推广”某种体育活动内容,大家都来进行诸如 “大课间体育活动”、“跑操”、“趣味体育活动”等课外体育活动,然后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进行“评比”,活动过后,烟消云散,很难形成根植于学校的体育文化。
1.2.2 活动功能的形式化
为体现学校某项工作业绩,在其工作难以开展的情况下,用课外体育活动来展示,以体现此工作“开展良好”。如,某些学校热衷于开展相应的课外体育活动来充实德育工作,要加强班级团结时,进行 “集体跳长绳”、“拨河”等集体性体育活动。
1.2.3 活动效果的形式化
有些地方、学校、教师,为求得自身发展的某些利益,热衷于频繁的课外体育活动,不求实效,只求活动的参与人数、开展次数、时间长短,以求得教育教学工作绩效。
1.3 业余运动训练功利化
长期以来,在举国体育体制之下,形成了体育即运动、体育即运动竞赛的思维方式,业余运动训练占据了学校体育的主要位置
1.3.1 价值取向的功利化
以获得名次为目的,关注的是运动比赛的名次和成绩。认为学校体育工作只要抓好运动队训练,获得比赛名次就行。
1.3.2 项目选择的功利化
什么有利可图就做什么,只要能出成绩就行。一切为了“比赛名次”、“考试分数”、“评比等级”、“高考上线率”等。如,女子曲棍球好拿名次,赶快搞个运动队,请个教练进行训练,一年半截就可出成绩。
1.3.3 训练手段的功利化
为获取眼前利益而急于求成,形成了“带运动队”、“中考体育”、“体育专业高考”出成绩的主攻方向。而这些“出成绩”不重过程,只重结果,至于“成绩”如何“出”,什么途径都有。因此,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造假年龄”、“请人代替”、“用钱买分数”、“吃兴奋剂”等不良现象。
2 产生问题的原因
通过对上述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形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三方面。
2.1 体育学科建设不完善
我国学校体育、体育课、体育课程的历史较短。而且主要是从国外引进,解放前主要来自日本、美、英等国。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年代又从“苏联”那里移植了很多。随后的80年代直到现在,也从国外引进了大量体育课程思想、内容、方法和形式。在体育这个“舶来品”本土化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学科建设依然不完善,存在较多的问题。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学科概念体系,体育名词概念,专业术语混乱。体育、运动、竞技、娱乐、健身、健康等,身体练习、身体动作、动作技能、运动技能、身体运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训练、竞技比赛,身体娱乐等,这此名词概念术语谁能说得清道得明?概念,是学科创立的起点,概念体系,是学科发展的主体框架,有什么样的概念及其体系,就有什么样的学科构建。面对如此混乱体育名词概念体系,如何形成完善的体育课程?如何进行高质量的体育课程教学? 2.2 对社会发展关注不够
学校体育的对象是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其身心发展受自然和社会的影响较大。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自然环境的变化,致使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多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信息化”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一是,劳动工作条件的变化,所消耗的体能越来越少,心理负担越来越大。二是,食物的精细化,居住环境条件的改变,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人们吃得好了,住得好了,走路少了,不用风吹雨打了。三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直接改变我们的学习和交流方式。四是,现代化进程中自然环境破坏的副产品,空气质量变差,食物中有害物质增多,各种各样噪音加大等。这一切的变化,对于人的身体发展与完善会形成多种不确定性因素,我们的教育对此关注严重不够。如,10年前的小学生比现在每天要多走多少路,在家里要少呆多少时间,要与朋友们多玩多少,少吃多少有害食物,要多睡多少时间。20年前、30年前又如何?我们可想而知。
2.3 教育自身的不良循环
造成学校体育不良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自身的不良循环。首先,长期以来形成了“体育即运动”、“体育即竞技比赛”、“体育即身体娱乐”等不正确的体育思维方式。我们的学生,学生的父母、学生的老师,都受过教育,学过体育,但是,在不正确的体育思维方式中进行的体育学习,没有形成和掌握多少体育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没有形成相应的体育价值观。当他们来对自己的孩子、学生进行发展身体的教育时,仍然按照过去的思维方式,让受教育者还在一种不正确的思维方式里接受体育学习。再就是,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主导下,学校体育形成了“‘精英主义’、‘急功近利’、‘依附生存’的质量观。”[2]在教育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氛围中,学校体育迫于种种利益的关系,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急于求成。只关注到少数“尖子”学生,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利益,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
3 解决问题的路径
3.1 形成正确的体育思维
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要靠人的思维来实现。思维的形成必须建立在规范和正确的概念之上。面对我国体育概念、名词术语比较混乱的状况,更应有自己的认知与判断。对于学校教育来说,“体育不仅给学生带来强健的体魄,更带来坚毅的性格和强健的精神,因此,它不应只是被看作花边式的教育点缀,而应作为培养人才的极重要方面。”[3]在此,可以按这样一种思维方式进行学校体育的认知活动。体育是一个教育过程,不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更不是一种运动项目,是发展身体、通过身体、利用身体进行的教育活动过程。
3.1.1 发展身体的教育
这是以学生的身体为本源所进行的教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通过对身体动作的反复练习而形成动作技能,并发展到运动技能,在发展和完善身体的健身知识为基础的前提下,将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用于健身活动之中,并形成良好的身体练习体验。如,发展手臂力量、强化体能、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等,是以学生身体为本源,指向发展身体的教育活动。
3.1.2 通过身体的教育
这是以学生的身体为载体所进行的教育,是在身体练习过程中,在形成发展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通过身体练习情境和身体练习的刺激与反应,形成相应的行为活动、认知取向、心理感受,进而培养相应的人格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如,培养吃苦耐劳品质、团结合作精神、规则意识,是以学生的身体为载体,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
3.1.3 利用身体的教育
这是以学生的身体为工具所进行的教育,是为获得荣誉和物质的目的,以人的身体为工具,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掌握身体动作技术和技能,并在一定实用性(升学考试、竞技比赛、身体娱乐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获取荣誉和物质利益的身体运动技能。如,体育中考、体育专业高考、运动竞赛,是以学生的身体为工具,指向“考试分数”、“比赛名次”的教育活动。
学校体育正确的思维方式应该是,以发展学生身体的教育为本,并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利用学生身体来进行相应的竞技娱乐,以满足学生获得最大心理快乐刺激的需要,以及个别具有良好先天性运动能力的特殊性发展需要。
3.2 更新教师的体育业务
由于体育学科建设不完善、对社会发展关注不够、教育自身的不良循环等原因,致使教师的体育业务出现错位、缺失、失守等问题,很难按要求实施课程标准,落实阳光体育运动,达不到课程目标,提不高教学质量。因此需要更新教师的体育业务。
3.2.1 需要完善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
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育源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培育教师业务这一重要环节上,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适应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不相适应,存在需求脱节。需要完善课程设置,增加《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教学时数;更新课程内容,增设《健身学》和《健身教育学》课程门类;改革培育方式,增强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结合的培育力度。
3.2.2 需要保障教师继续教育的真实高效
在培训内容上,要依据体育教学的实践需要来选择设计培训内容。在培训方式上,需要以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来实施操作培训活动。在培训评价上,要以学习评价的真实效果来激励引导教师发展。
3.2.3 需要强化通过自我学习来更新业务
更新教师业务的最佳方式是教师的自我学习,需要多看书勤观察,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具体教学实践问题相联系;多思考勤尝试,将实践问题思考与反复教学尝试方法相结合;多反思勤总结,将教学尝试反思与相应归纳总结方式相依存。
在学校教育中,对于更新体育业务的问题,不仅是体育教师的事,更是所有学校教师和行政领导的事。只有学校教育者的体育认识提高了,有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不断地更新体育的业务,学校体育才能真正搞好。
3.3 加强教学的质量监测
学校体育工作核心是体育课堂教学,只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形成正确的体育思维方式,自主地进行健身、运动竞赛和身体娱乐活动,才能高效地实施课程标准,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
3.3.1 构建不同层次要求的体育教学质量标准
我国人多地广,民族众多,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不同区域之间,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的体育教学条件相差较大。因此,在统一的体育课程标准之下,构建相应的国家体育教学质量“导向性”标准,在此基础上,各省市依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建立区域性体育教学“操作性”质量标准。
3.3.2 建立区域相联的体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监测还停留在教学环节的检查评估上,尚未建立起体育教学质量的监测系统,教学质量监测的体系框架也不清晰。要将体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督导的组成部分,逐步形成国家、省、地市、县区四级监控网络,建立起覆盖全国的体育教学质量监测系统。我国是一个地大、人多,经济发展极不均衡的大国,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体育教学条件(特别是场地器材)存在较大差异。形成由国家提供监测的“导向性”标准和技术;省市负责本地区的规划,建立和制定适应于本地区情况的区域性质量监测“操作性”标准;县区具体负责监测实施的格局。以便为国家制定和调整政策提供更加及时、科学、准确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小伟.2010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发布[J].中国学校体 育,2010(10):17-21.
[2] 邓若锋.体育教学质量观的突出问题及重建路径[J].中国 学校体育,2011(7):35-37.
[3] 刘群.教育,如何应对这个多变的世界[J].人民教育, 2013(1):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