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和有待点燃的火炬,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毫无生命力的“容器”。教师要在阅读教学程序、板块设计、语段欣赏等方面,努力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让阅读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变序教学;教学情境;交流话题;综合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活动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和有待点燃的火炬,而不是把他们看作毫无生命力的“容器”。教师要改进落后、低效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行为,少一些灌输与接受,多一些探究与发现。为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程序、板块设计、语段欣赏等方面,努力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让阅读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变序教学设置悬念,调动学生探究热情
阅读教学环节的推进大多是按照文章叙述的顺序来进行的,这样做比较容易让学生领会教师的“教路”,但如果课课如此,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产生思维倦怠,减弱探究热情。而如果能够依据文本特点,运用变序教学法,则会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与热情。
比如,课文《螳螂捕蝉》叙述了一位少年审时度势,采取“迂回战术”,成功地劝说吴王打消攻楚计划的故事。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激发探究兴趣,让少年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立”在学生眼前,笔者在教学设计上采取了如下的变序教学法:先引导学生阅读第1自然段,弄清这段的主要意思(讲大臣反对攻楚,吴王固执己见),进而了解吴王独断专行、凶狠残暴的性格特点。“那么,吴王为什么固执己见呢?”笔者将这一问题呈现出来,供学生自主思考、交流;最后,学生总结出吴王糊涂的行为是受其思想支配的,在他眼里攻楚是胜券在握之事,他看到的全都是“利”,压根儿没考虑身后的祸患。此时,笔者趁势将课文最后一段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自主朗读。在学生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提出了一个个他们最想弄清楚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为什么少年的这番话能够使固执的吴王醍醐灌顶,放弃攻楚呢?”“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这位少年究竟用了什么样的高招来劝说吴王的?”至此,学生回过头来,再用心阅读第2—11自然段,寻找答案。
上述教学设计富有一定的创意,先学课文的“头”和“尾”,再通过对少年和吴王的做法取得不同结果的比较,让问题在学生的头脑中自然而然地产生。这样,阅读的欲望与探究的热情得以激发,在主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直奔课文重点段。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事半功倍、卓有成效的。
二、组织小组研讨交流,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能将自己对文本理解強加给学生。否则,会培养学生思维的惰性,使之养成被动接受的习惯。为此,教师要认识到自己讲授得再好,那只是自身的感受;教材上的分析再精彩,也只代表编者的思想观点。学生说得不好是正常的,只要他去思考,就是有收获的。因为过程比结果重要,说得不好,还有其他同学补充,答案会逐渐完善,学生的认识也会不断走向深刻。
为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树立自信,教师要多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要尽量少讲、少说,只要做好点拨与评价即可。小组合作研讨的方式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说的时空,教师要贯彻落实“学讲理念”,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讨论与交流。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引领学生开展自主与合作学习。比如教学《莫泊桑拜师》,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核心问题:“请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想一想,莫泊桑是一位怎样的学生?福楼拜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学生深入文本,潜心默读,通过品读两位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感悟人物性格特点,最后达成了共识:一个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的学生形象和一位直言不讳、循循善诱的老师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讨论过后,再安排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强化形象,内化语言。
三、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代诗人陆游如是说。语文学习也是这样。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读读课文,写写生字,抄抄词语,背诵精彩语段;更为重要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通过运用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增进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与运用语文,提升语文素养,培养语文情怀。
比如《螳螂捕蝉》《半截蜡烛》两篇课文所讲述的故事都具有一定的情节,对学生来说较有吸引力,学生读起来饶有兴趣。当然,学习课文还不能只满足于了解故事的情节,还要欣赏作者是如何用生动的笔触,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及心理变化等方面来刻画人物的。也就是说既要理解内容,也要欣赏文本的表现手法与作者精巧的构思;既要“得意”,也要“得言”。在此基础上,还要针对文本特点,指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编写课本剧,并进行排演,将其搬上“舞台”,展示给学生欣赏。这种语文综合性的实践,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两个方面达成教学目标。
再如,《山谷中的谜底》一文讲述了两个旅行者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发现了山谷中奇异景象存在的奥秘,同时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在逆境中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第3自然段中描写“雪松这个本领”的语句描写得比较精彩,是为了后文提示出道理作作铺垫。因此,成为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该段中的重点语句时,笔者设计了富有创意的说话训练:“请结合课文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雪松与积雪抗争的情形。下面提供三种解说的方式供你选择:一是以解说员的身份说;二是以雪松的口吻说;三是以柘、柏、女贞等树的视角说。”这样设计既立足于文本,又跳出文本,有助于学生理解与内化文本语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与创新意识。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能力。实实在在的语言实践活动,对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是大有裨益的。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变序教学;教学情境;交流话题;综合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活动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和有待点燃的火炬,而不是把他们看作毫无生命力的“容器”。教师要改进落后、低效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行为,少一些灌输与接受,多一些探究与发现。为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程序、板块设计、语段欣赏等方面,努力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让阅读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变序教学设置悬念,调动学生探究热情
阅读教学环节的推进大多是按照文章叙述的顺序来进行的,这样做比较容易让学生领会教师的“教路”,但如果课课如此,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产生思维倦怠,减弱探究热情。而如果能够依据文本特点,运用变序教学法,则会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与热情。
比如,课文《螳螂捕蝉》叙述了一位少年审时度势,采取“迂回战术”,成功地劝说吴王打消攻楚计划的故事。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激发探究兴趣,让少年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立”在学生眼前,笔者在教学设计上采取了如下的变序教学法:先引导学生阅读第1自然段,弄清这段的主要意思(讲大臣反对攻楚,吴王固执己见),进而了解吴王独断专行、凶狠残暴的性格特点。“那么,吴王为什么固执己见呢?”笔者将这一问题呈现出来,供学生自主思考、交流;最后,学生总结出吴王糊涂的行为是受其思想支配的,在他眼里攻楚是胜券在握之事,他看到的全都是“利”,压根儿没考虑身后的祸患。此时,笔者趁势将课文最后一段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自主朗读。在学生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提出了一个个他们最想弄清楚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为什么少年的这番话能够使固执的吴王醍醐灌顶,放弃攻楚呢?”“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这位少年究竟用了什么样的高招来劝说吴王的?”至此,学生回过头来,再用心阅读第2—11自然段,寻找答案。
上述教学设计富有一定的创意,先学课文的“头”和“尾”,再通过对少年和吴王的做法取得不同结果的比较,让问题在学生的头脑中自然而然地产生。这样,阅读的欲望与探究的热情得以激发,在主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直奔课文重点段。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事半功倍、卓有成效的。
二、组织小组研讨交流,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能将自己对文本理解強加给学生。否则,会培养学生思维的惰性,使之养成被动接受的习惯。为此,教师要认识到自己讲授得再好,那只是自身的感受;教材上的分析再精彩,也只代表编者的思想观点。学生说得不好是正常的,只要他去思考,就是有收获的。因为过程比结果重要,说得不好,还有其他同学补充,答案会逐渐完善,学生的认识也会不断走向深刻。
为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树立自信,教师要多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要尽量少讲、少说,只要做好点拨与评价即可。小组合作研讨的方式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说的时空,教师要贯彻落实“学讲理念”,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讨论与交流。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引领学生开展自主与合作学习。比如教学《莫泊桑拜师》,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核心问题:“请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想一想,莫泊桑是一位怎样的学生?福楼拜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学生深入文本,潜心默读,通过品读两位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感悟人物性格特点,最后达成了共识:一个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的学生形象和一位直言不讳、循循善诱的老师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讨论过后,再安排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强化形象,内化语言。
三、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代诗人陆游如是说。语文学习也是这样。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读读课文,写写生字,抄抄词语,背诵精彩语段;更为重要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通过运用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增进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与运用语文,提升语文素养,培养语文情怀。
比如《螳螂捕蝉》《半截蜡烛》两篇课文所讲述的故事都具有一定的情节,对学生来说较有吸引力,学生读起来饶有兴趣。当然,学习课文还不能只满足于了解故事的情节,还要欣赏作者是如何用生动的笔触,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及心理变化等方面来刻画人物的。也就是说既要理解内容,也要欣赏文本的表现手法与作者精巧的构思;既要“得意”,也要“得言”。在此基础上,还要针对文本特点,指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编写课本剧,并进行排演,将其搬上“舞台”,展示给学生欣赏。这种语文综合性的实践,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两个方面达成教学目标。
再如,《山谷中的谜底》一文讲述了两个旅行者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发现了山谷中奇异景象存在的奥秘,同时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在逆境中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第3自然段中描写“雪松这个本领”的语句描写得比较精彩,是为了后文提示出道理作作铺垫。因此,成为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该段中的重点语句时,笔者设计了富有创意的说话训练:“请结合课文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雪松与积雪抗争的情形。下面提供三种解说的方式供你选择:一是以解说员的身份说;二是以雪松的口吻说;三是以柘、柏、女贞等树的视角说。”这样设计既立足于文本,又跳出文本,有助于学生理解与内化文本语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与创新意识。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能力。实实在在的语言实践活动,对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是大有裨益的。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