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工作评价初探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wy2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管理评价对于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强化办学理念、创建特色学校等,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学校管理评价模式形成、评价机构与组织队伍建设、评价标准体系构建、评价实施等问题的初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具体做法,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学校管理 评价 途径 探索
  学校管理评价是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评价,可以使学校管理者对自己的工作过程、状况及效果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全面的了解;帮助管理者进一步强化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找准位置、明确方向,发扬成绩,不断改进和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还是教育主管部门、决策机构了解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发展趋势的可靠途径。
  目前,我国学校管理评价主要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来进行。评价主要通过管理者的述职述廉,检查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教学管理文件,教学教研活动评比竞赛成绩,常规项目达标率等途径来实现。这种评价的特点是行政性、管理型,缺少服务性、人文性。
  现代学校管理评价,应以服务学校办学为宗旨,强化评价的科学管理与激励导向功能,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对学校而言,必须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与相关部门共同配合,完成学校管理评价。实践证明,在学校内部,教学管理评价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一、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与专业队伍
  为了保证学校管理评价的常规化、制度化,首先应建设或完善学校管理评价的组织机构与专业队伍。学校管理评价工作的组织机构,可由各主管领导参与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组、后勤组等组成,主要完成评价内容指标体系的构建、相关信息的搜集、材料的分析整理、评价结果的反馈宣传等工作;学校管理评价的专业队伍,可由学校主管部门、职能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教育机构等人员组成。学校内部,要重点加强教学管理队伍、专业教师队伍、后勤服务队伍的建设,真正做到科学评价、全面评价和无缝评价,保证评价工作的科学准确性、广泛性、细致性、深刻性。
  二、创建特色的评价模式
  在校长聘任制的前提下,学校实行校本管理,探索适合本地实际、本校特色的学校管理评价模式,把管理层的评价与被管理人员和学生有机结合起来,保证教育评价科学、真实、公正、公平,探索出“多元—三维—组合”的评价模式。
  “多元”主要指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体系多元、评价方法手段多元等。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学校管理评价的主体不再是“一元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即管理评价除由办学主体实施外,管理对象以及学生、家长等也参与到其中。体现“人人当家作主”的局面。管理评价除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外,可有校校互评、管理者自评、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社区社会机构评等。在学校内部,学校领导可以考查教师,教师也应当可以评价校长。通过在学校内部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即教学队伍与服务队伍双向流动、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双向流动,教学岗、服务岗竞争互转等途径来实现评价主体的互换。
  评价内容可包括管理人员素质评价、学校管理效果评价、学校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等。评价方法要以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体现人性化管理理念。
  “三维”是指从学校理念,行为、直观或环境等三个维度设计学校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理念反映学校对学生、家长、政府、教师、高一级学校、低一级学校等社会需求的关照;行为是指学校活动、工作项目和工作措施对内部需求针对性;直观或环境是指学校对促进教育对象个体发展整体环境的创设。
  “组合”是指建立并强化“组合式”的评价机制。即在学校管理评价中,把校长评价—分管领导评价—分管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学生评价相组合;在教师评价中,把教师个体评价—学科组或部门评价—学生评价相组合;在学生评价中,学生个体评价—小组合作评价—教师评价相组合、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组合、课堂表现与课外表现相组合等。
  三、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标准
  学校管理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的思想理念、办学特色、管理制度规范、评价组织机构与队伍建设、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水平与成果等。根据每一项评价内容,制定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赋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可参照常模标准、同类目标标准、历史资料标准等进行。如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主要从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水平、业务培养与提高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使教师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对总务后勤的评价主要从寄宿生管理、安全保卫、卫生医疗、食堂管理等方面来开展。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策略手段
  学校管理评价,以促进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为终极目的,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如可采用多元回归的统计法、典型相关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多层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标准比较法、因素分析法等,体现评价的客观性、针对性。在信息的搜集中,可采用测验法、观察法、面谈法、评定法、调查法等。还可使用定量的方法直接评分、定性的方法直接评等,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等。
  五、注重评价成果运用
  学校管理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总结,更重要的是促进发展、是激励;学校管理评价的结果,不单纯是为了奖惩,与学校管理者、教师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更重要的是诊断、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改善学校各部门的工作水平,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有利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学校整体的发展。学校管理评价的结果只有反馈于今后学校教学的各项工作实践中,其效应才会得到真正的发挥,同时,评价结果的使用还必须注意及时、恰当、有效,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才会持续、高效。
  参考文献:
  [1]孙立新.学校教学管理评价初探[J].职业时空,2007(8):43-44.
  [2]彭娅.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提高学校管理效能[J].教育导刊,2007(6):58-60.
  [3]孙绵涛.关于学校效能评价标准和方法的两点认识[J].教育发展研究,2007(20):19-22.
  [4]刘尧.教育评价与学校管理评论[J].教学与管理,2002(28):7-10.
  (责编 田彩霞)
其他文献
2006年5月10日,备受业界瞩目的2006中国国际家电展存北京展览馆正式开幕。此次主题为“家电、环境、发展”的展会吸引了海尔、美的、博世,西门子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家电品牌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