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聋生审美情趣是聋校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文章通过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计算机媒体培养聋生体会和品味课文中的整体美、语言美、自然美和人格美,提高了聋生的审美情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审美情趣;计算机媒体;聋生
中图分类号:G7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8-0129-02
美育不仅可以培养塑造人的情感和心灵,发展人的个性,而且使受教育者丰富知识、锻炼意志、产生美德。入选聋校语文教材的文章,多是名篇佳作,其文质兼优,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审美资源。但对于聋生来说,虽然他们在生活中认识了不少事物,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由于没有同时形成语言,在语文教学中其语言能力与文章的语言内容严重脱节,从而影响了对文章“美”的感受。计算机媒体走进特教领域,带来了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尤其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以计算机媒体辅助教学,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聋生生活和语言的脱节,不但有利于使聋生正确地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内容,形成语言文字能力,而且可以更好地对聋生进行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运用计算机媒体对聋生进行审美教育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1 利用视觉优势,引导整体美
美学研究表明,整个审美感受的基础是审美感觉。在审美阅读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课文要引起聋生的审美感受,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障碍。聋生虽然失去了听力,却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有些聋生还有一定的残余听力,配带助听器后能部分地感知声音。因此,在教学时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聋生通过视觉器官获得生理上的愉悦,就能形成相应的审美心理,感知课文的整体美。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审美教育的好教材,但对于没有见过森林的聋生来说,很难想象出“林海”一年四季是怎么美丽、怎样诱人的。若凭老师传统的教法,聋生对课文只能是一知半解,更谈不上审美教育。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地展示小兴安岭的整体外貌,使聋生尽情地欣赏几百里林海的诱人美景,这样,小兴安岭整体美自然就映入聋生的脑海,孕育了爱美情趣。紧接着,又引导聋生从整体到部分,依次观看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课件,结合学文,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珍贵的森林物产以及美丽的林间花园。最后又启发聋生从部分回到整体,由表及里地分析了小兴安岭既是花园,又是宝库的整体美。这样,通过观察、阅读、思维三结合,聋生不仅受到美的情感感染,而且从中“开门见山,揭示林海;中间详细,四季境美;结尾点题,总结全文”的整体语言结构美,取得了学文、悟道、审美三大效益。
2 巧用多媒体,品味语言美
聋校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词义褒贬分明,有的还富有诗情画意。但对于从小失语的聋生来说,感知语言美存在着不小的困难。因此,要根据课文的需要,适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把聋生带入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准确地理解文意、发展语言、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比如《翠鸟》第二部分是介绍翠鸟活动特点的,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翠鸟怎样“贴着水面疾飞”?聋生难以领会,特别是“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这些在刹那间进行的几个连续动作和“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的含义,聋生不容易弄懂。对于这一难点,在教学中应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一边播放翠鸟叼鱼的情景,一边有感情地讲解和朗读课文。聋生眼睛盯着蹬开苇杆叼起小鱼而展翅疾飞的翠鸟,如同置身于美妙的境界中。翠鸟叼鱼、疾飞的景象印记到了他们的脑海里。而后再让聋生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练。通过采取多媒体手段,使聋生在接受这一信息过程中,加深了聋生对课文的正确理解,提高了聋生的语言能力,并体会到了文中语言文字的美。
3 展现优美景物,鉴赏自然美
聋校语文教材有许多介绍我国风景名胜的课文,如《故宫》、《桂林山水》、《美丽的西沙群岛》、《游金华的双龙洞》等,这些课文有的展现了我国山川的壮丽美、有的描写了花草树木的生机美、有的歌颂名胜古迹的神奇美等等。但许多景观却远离聋生生活。采取多媒体手段,可以再现课文中的优美景象,让聋生如身临其境,受到美的熏陶。
如教《桂林山水》一文时,单凭说教式教学,聋生很难领会到桂林山水奇、险、清、静的特点。由于聋生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水面如镜的西湖”、“险要的华山”、“巍峨的泰山”知之甚少,他们无法去理解课文中的一组组比喻句。采取计算机多媒体手段,介绍上述自然景观的特点,就能很容易地理解上述难点,为把握桂林山水的特点打好基础。然后,在课文学习中,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现桂林山水的优美风光,结合课文内容,就能使聋生正确地领悟桂林山水的特点,并能从优美秀丽的桂林风光中领略祖国山川的秀美。《桂林山水》最后一段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聋生理解的难点,采取多媒体的手段展现此句的句意,就能使这一难点迎刃而解,并能体会文章的结尾之妙。
4 播放人物事迹,领悟人格美
聋校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表现我国古今优秀人物的文章,如《难忘的日子》、《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十里长街送总理》等。这些课文充满了警策后人、感召来者的“美”的精神力量,是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孕育聋生心灵美的源泉,但这些人物大多是他们所不熟悉的。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可以跨越时空,使课文中的榜样人物再现在聋生面前,从而让他们受到这些榜样人物的崇高理想、高贵品质、高尚情操的鼓舞和激励,帮助聋生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的决心。
5 引导聋生结合社会生活,寻找和发现美
大自然之中处处蕴涵着美,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只要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聋生发现美和创造美。如笔者在教学《秋天》一课时,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习课文后,笔者又打出一组关于秋天景物的画面,引导聋生观察画面,并让聋生结合自己平时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说话、写话。由于有了多媒体画面做引导,又结合了自己的生活,聋生说话的积极性大大地调动起来了,有的聋生说“秋天到了,菊花开了”;有的说“秋天,地里的玉米熟了”;有的说“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熟了”等等。通过观察多媒体画面和结合生活,同学们发现了秋天的美。笔者又给聋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让他们放学回家后寻找秋天的景象,把觉得美的地方用文字写下来,挑自己最喜欢的景物画一幅有关秋天的简笔画。这样就加深了聋生对美的感受。又如在学了《锄禾》之后,让聋生结合日常生活习惯,谈体会,认识珍惜粮食的重要意义,体验珍惜劳动成果的品德美。
The Computer Media Deaf Students the Esthetic Ability the Attempt in the Deaf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Shao Zhichuang
Abstract: Raises deaf students the esthetic appeal is a deaf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important task. This article raises the deaf living body through the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in using the computer media to be able with to savor in text whole US,language US,the natural beauty and personality US,enhanced the deaf fresh esthetic appeal,has received the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effect.
Key words: esthetic appeal;computer media;deaf students
关键词:审美情趣;计算机媒体;聋生
中图分类号:G7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8-0129-02
美育不仅可以培养塑造人的情感和心灵,发展人的个性,而且使受教育者丰富知识、锻炼意志、产生美德。入选聋校语文教材的文章,多是名篇佳作,其文质兼优,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审美资源。但对于聋生来说,虽然他们在生活中认识了不少事物,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由于没有同时形成语言,在语文教学中其语言能力与文章的语言内容严重脱节,从而影响了对文章“美”的感受。计算机媒体走进特教领域,带来了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尤其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以计算机媒体辅助教学,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聋生生活和语言的脱节,不但有利于使聋生正确地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内容,形成语言文字能力,而且可以更好地对聋生进行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运用计算机媒体对聋生进行审美教育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1 利用视觉优势,引导整体美
美学研究表明,整个审美感受的基础是审美感觉。在审美阅读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课文要引起聋生的审美感受,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障碍。聋生虽然失去了听力,却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有些聋生还有一定的残余听力,配带助听器后能部分地感知声音。因此,在教学时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聋生通过视觉器官获得生理上的愉悦,就能形成相应的审美心理,感知课文的整体美。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审美教育的好教材,但对于没有见过森林的聋生来说,很难想象出“林海”一年四季是怎么美丽、怎样诱人的。若凭老师传统的教法,聋生对课文只能是一知半解,更谈不上审美教育。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地展示小兴安岭的整体外貌,使聋生尽情地欣赏几百里林海的诱人美景,这样,小兴安岭整体美自然就映入聋生的脑海,孕育了爱美情趣。紧接着,又引导聋生从整体到部分,依次观看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课件,结合学文,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珍贵的森林物产以及美丽的林间花园。最后又启发聋生从部分回到整体,由表及里地分析了小兴安岭既是花园,又是宝库的整体美。这样,通过观察、阅读、思维三结合,聋生不仅受到美的情感感染,而且从中“开门见山,揭示林海;中间详细,四季境美;结尾点题,总结全文”的整体语言结构美,取得了学文、悟道、审美三大效益。
2 巧用多媒体,品味语言美
聋校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词义褒贬分明,有的还富有诗情画意。但对于从小失语的聋生来说,感知语言美存在着不小的困难。因此,要根据课文的需要,适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把聋生带入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准确地理解文意、发展语言、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比如《翠鸟》第二部分是介绍翠鸟活动特点的,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翠鸟怎样“贴着水面疾飞”?聋生难以领会,特别是“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这些在刹那间进行的几个连续动作和“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的含义,聋生不容易弄懂。对于这一难点,在教学中应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一边播放翠鸟叼鱼的情景,一边有感情地讲解和朗读课文。聋生眼睛盯着蹬开苇杆叼起小鱼而展翅疾飞的翠鸟,如同置身于美妙的境界中。翠鸟叼鱼、疾飞的景象印记到了他们的脑海里。而后再让聋生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练。通过采取多媒体手段,使聋生在接受这一信息过程中,加深了聋生对课文的正确理解,提高了聋生的语言能力,并体会到了文中语言文字的美。
3 展现优美景物,鉴赏自然美
聋校语文教材有许多介绍我国风景名胜的课文,如《故宫》、《桂林山水》、《美丽的西沙群岛》、《游金华的双龙洞》等,这些课文有的展现了我国山川的壮丽美、有的描写了花草树木的生机美、有的歌颂名胜古迹的神奇美等等。但许多景观却远离聋生生活。采取多媒体手段,可以再现课文中的优美景象,让聋生如身临其境,受到美的熏陶。
如教《桂林山水》一文时,单凭说教式教学,聋生很难领会到桂林山水奇、险、清、静的特点。由于聋生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水面如镜的西湖”、“险要的华山”、“巍峨的泰山”知之甚少,他们无法去理解课文中的一组组比喻句。采取计算机多媒体手段,介绍上述自然景观的特点,就能很容易地理解上述难点,为把握桂林山水的特点打好基础。然后,在课文学习中,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现桂林山水的优美风光,结合课文内容,就能使聋生正确地领悟桂林山水的特点,并能从优美秀丽的桂林风光中领略祖国山川的秀美。《桂林山水》最后一段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聋生理解的难点,采取多媒体的手段展现此句的句意,就能使这一难点迎刃而解,并能体会文章的结尾之妙。
4 播放人物事迹,领悟人格美
聋校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表现我国古今优秀人物的文章,如《难忘的日子》、《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十里长街送总理》等。这些课文充满了警策后人、感召来者的“美”的精神力量,是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孕育聋生心灵美的源泉,但这些人物大多是他们所不熟悉的。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可以跨越时空,使课文中的榜样人物再现在聋生面前,从而让他们受到这些榜样人物的崇高理想、高贵品质、高尚情操的鼓舞和激励,帮助聋生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的决心。
5 引导聋生结合社会生活,寻找和发现美
大自然之中处处蕴涵着美,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只要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聋生发现美和创造美。如笔者在教学《秋天》一课时,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习课文后,笔者又打出一组关于秋天景物的画面,引导聋生观察画面,并让聋生结合自己平时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说话、写话。由于有了多媒体画面做引导,又结合了自己的生活,聋生说话的积极性大大地调动起来了,有的聋生说“秋天到了,菊花开了”;有的说“秋天,地里的玉米熟了”;有的说“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熟了”等等。通过观察多媒体画面和结合生活,同学们发现了秋天的美。笔者又给聋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让他们放学回家后寻找秋天的景象,把觉得美的地方用文字写下来,挑自己最喜欢的景物画一幅有关秋天的简笔画。这样就加深了聋生对美的感受。又如在学了《锄禾》之后,让聋生结合日常生活习惯,谈体会,认识珍惜粮食的重要意义,体验珍惜劳动成果的品德美。
The Computer Media Deaf Students the Esthetic Ability the Attempt in the Deaf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Shao Zhichuang
Abstract: Raises deaf students the esthetic appeal is a deaf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important task. This article raises the deaf living body through the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in using the computer media to be able with to savor in text whole US,language US,the natural beauty and personality US,enhanced the deaf fresh esthetic appeal,has received the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effect.
Key words: esthetic appeal;computer media;deaf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