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主体间性是近几年来翻译界的热点问题。但多数是关注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交互关系,对于间性建构对翻译过程的影响则较少关注。本文从主体间性的本质出发,以《第三帝国的兴亡》为例,通过探讨译者建构主体间意识在句子结构翻译层面上归化、异化选择的影响,认为主体间性本质可以为英译汉提供微观层面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主体间性;英译汉;归化;异化
引言
译者主体性研究是翻译主体研究的新课题,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我国近几年的翻译主体研究以翻译主体性研究入手,主要集中在从翻译过程、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看译者的主体性以及从译作与原作和译入语文学的互文关系看译者的主体性上。就翻译而论,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他的具体翻译行为就是把作品从源语转化为目标语。主体性本身包含着受动性和主观能动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而主观能动性是主体性最突出、最集中的品质,这一模式可以简化为“主体——客体”的模式。之后又转向对翻译的主体间性研究上,陈大亮(2005)在《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一文后,引起了翻译界的积极探讨,对主体间性的讨论也进一步深化。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并不是对立的,“主体间性实际上是指人的主体性在主体间的延伸,它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主体性”(郭湛,2001:35)从目前对主体间性研究走向来看,我国有从哲学基础和语言学基础角度进行研究,有在翻译适应论或在概念整合模式或现象学角度分析主体间性。然而,从微观语言层面进行的翻译的主体间性对翻译过程的影响则仍是一个尚需开拓的领域。主体间性的本质可以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提供客观的依据。
翻译中主体间性意识的体现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既是一个交际者、决策者,又是一个阐释者和创造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译者在原作和译作之间、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甚至在两种文化之间没有任何道德的约束。而实现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恰当展现,有效的途径就是重视翻译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不是单一主体性,而是群体主体性。译者是翻译主体、作者是创作主体,而读者是接受主体。三类主体之间存在着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是在主体性“主体——客体”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主体——主体”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与原作者以及意向读者的平等对话,通过对语言行为的互动理解、协调,遵守被语言和生活共同体所接受的准则和规范来克服主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误解和差异,追求作者、译者和读者的视界融合。
从句子结构的翻译看主体间性意识的体现
英汉语言就句法结构而言差异性很大,从根本上来分析,英语是屈折语,英语句法是一种形式语法,研究句子结构要从形式入手;而汉语是孤立语,缺乏形态标志,其句法是一种语义句法,研究汉语要直接从语义功能入手。语言学界认为,英语的结构如同大树,分叉处有介词、关系代词连接;而汉语的结构如同竹子,按照逻辑顺序或者时间顺序逐层展开,节节延伸。英语的树状结构主要表现在通过句子内部或外部的句法手段和词汇手段进行连接,称为“形合”;汉语结构中句子的相互连接呼应是通过语义的贯通和语境的提示,称之为“意合”。下面截取的英文原文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Music filled the air,the towering music of gifted native sons,the great Europe had known,Haydn,Mozart,Beethoven and Schubert,and,in the last Indian-summer years, the gay,haunting waltzes of Vienna’s own beloved Johann Strauss.To a people so blessed and so imprinted with the baroque style of living,life itself was something of a dream and the good folk of the city passed the pleasant day and nights of their lives waltzing and wining,in light talk in the congenial coffee-houses, listening to music and viewing the make-believe of the theater and opera and operetta,in flirting and making love,abandoning a large of part of their lives to pleasure and to dreams.(p.17)
从截取的文段可以看出,这一段共有118个词,然而一共只有3个英文句子,每一句都有着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信息。在翻译英语长句时,译者需要首先通过文本,实现与原文作者的对话,准确了解文本的意思。就具体翻译过程而言,第一,要科学地将长句的层次区分出来;第二,要分析出各个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时间关系;第三,要按汉语的语法习惯进行重组和排列,在此过程中通过与意向读者的对话,尽量实现在句子结构的翻译上,译者视界与读者保持一致。译文附下:
维也纳位于维纳瓦尔德树林葱郁的山脚下,蓝色的多瑙河畔,山坡上到处点缀着黄绿色的葡萄园,这是一个富有天然美景的地方,外来的游客固然为之心迷神醉,维也纳本地人也自以为得天独厚。空气中充满了音乐,那是当地的天才子弟、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的高尚优美的音乐,而且在最后那几年回光返照的生平岁月里,还有维也纳自己钟爱的约翰 斯特劳斯欢乐、迷人的华尔兹圆舞曲。对于这样幸运和过关了巴洛克式生活的人们来说,生活就像是一场美梦,因此快活的维也纳人都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跳华尔兹,喝葡萄酒,在咖啡馆里谈心,在歌唱舞榭听曲看戏,打情骂俏,寻欢作乐,把一生之中大本分时间消磨在享受和梦想之中。 通过句法分析,第一句话一共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该句的第一、二的句法单位,由set along和beneath引导的地点状语。但是就长短而言,第二个小句信息量很大,又加上了由which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如果直接译出,与前一个小句并列时,结构就显得不平衡。因此,译者在这里充分考虑了在译入语也就是汉语的阅读习惯,将which引导的从句直接改换了主题,换成汉语结构常见的主题句,通过语义的连贯自然地实现了过渡。第二个层次是”it was a place of natural beauty”,这是整个句子的主句,翻译难度不大。第三个层次是由”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需要主要的是”made the Viennese believe that Providence had been especially kind to them”,这一句中,如果采用异化的方式,就可能译为“维也纳使人们认为上天对他们格外恩赐”,若直译会构成明显的“欧化”,译者则考虑到读者的接受习惯,用意合法化解了这个难度较大的句子,直接使用主动语态“维也纳本地人也自以为得天独厚。”
第二句的翻译也同样颇具玩味,全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四个词”Music filled the air”,同样使用主题句对原文进行了归化处理,而第二个层次一直到”...Johann Strauss”,重点描述了维也纳人对的音乐和圆舞曲的钟爱。在文中一句话两个层次中,出现了两个”music”在英语中是不多见的。因为英语忌重复,即使在后文需要指称同一事物,都会尽量采取其他词汇替换。那是不是作者无心为之?这里可以补充一下《第三帝国的兴亡》的体裁特点。小说的作者是著名史学家,他是基于严谨的实证研究上进行的创作,其文体属于研究型的非小说,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文学性。而这里出现的重复,董乐山看出了作者的用意:重复的使用music尽管不太符合英语句法,但是在修辞上属于重复,这是一种积极性修辞,能有效加深印象。此为了突出“音乐”,译者首先保留了这种重复;然而汉语句话结构本来就是多重复,为了突出维也纳飘扬的是什么样的音乐,译者在这里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式,也就是使用了汉语少有的长定语来修饰这个词,再加上“那是”进行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衔接,将维也纳那富于音乐美的异域风格凸显出来了。虽然整体具体比较“欧化”,但是读者也还是能够将其中蕴含的意思分析清楚。
与第一句相比,这句话是一个超长的句子。全句共79个词,由两个并列的分句充当主句。其第一层次是”To a people so blessed and imprinted with the baroque style of living”,这是由”to”引导的介词短语,不存在翻译困难。而第二层次则是该句的主句,由”and”连接两个并列分句,根据两句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译者创造性地将原有的并列关系改换为因果关系,而后面5个分句都是对维也纳生活的描述,汉语结构则完全不同,对于太长的定语,汉语一般都会放在句后,但是若直接翻译成维也纳人过着这样的生活在语义上也不完整,于是增加了一个总结性的词,“纸醉金迷”用归化的手段以期达到通顺流畅,强调维也纳人的过着的纸醉金迷的生活。第三个层次是”waltzing and winning...”到句末,句法功能是伴随状语,除了一个介词短语,其余都是用5个并列的现在分词短语对维也纳人的生活内容进行描述。该结构可以和汉语连动式相当,在翻译时直接处理为连续的动词短语即可。而最后一个分句也进行了搭配性的调整,用“把……消磨在了”字结构替换了原文中的”abandoning...”结构。整个译文非常贴切,语言又极为优美,而句子翻译方面,既有归化的处理,又有异化的选择,一方面通过与原作者历时、异域的对话,对原文有了充分透彻的理解,又通过熟练地掌握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将三个长句化为汉语的流水句,易在译语读者中引起共鸣,充分实现视界融合。
再比如文中的长句处理在下文中也很典型”This paralysis of the mind and will of grown-up men,raised as Christians,supposedly disciplined in the old virtues, boasting of their code of honor,courageous in the face of death on the battlefield, is astonishing.”(p.1081)
译文是“这些人都是作为基督教徒培养成人的,受过旧道德的熏陶,以爱惜荣誉自豪,在战场上能视死如归,然而他们精神上和意志上的麻木不仁一至于此,实在令人惊异。”这句同样是容易被严谨的结构所难倒,不知从何下手。通过句法分析,我们了解到,主句其实被中间插入的三个分句所隔开,分别放置到了句首与句末。而如果按照原文的结构直接翻译,势必造成句子的“欧化”,而如果说”This paralysis is astonishing”是句子主干的话,中间三个分句就是枝,其连接点就在于”raised, disciplined,boasting”。通过分层了解句子结构后,我们可以看到主句和分句有着强烈的对比意味,翻译时必须注意到这一转折的关系。根据汉语中逻辑关系的顺序,我们习惯是偏前正后,联系到本句也就是需要进行句子顺序调整,将分句置于句首,于是译者将三个分句采用归化的处理手段,把第一个分句处理成汉语中的主题句,用小句层层推进的方法将内容顺势推出。而主句放置在后半部分时,译者采用了汉语中的四字格,“一至于此”用得实在是高超,既完成了对前半句的呼应,又和后面的“令人惊异”遥相呼应,通过综合地运用多种翻译技巧,打破原有句子结构,对层次关系做了一次重新的组合。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并不是很难常用词语的翻译,译者的态度也极为认真。比如In a voice choked with emotion he said:”This means the end of Germany.”(p.596) 译文为……激动地对他说:“德国这下算是完了”这句如果采用异化的手段,直接翻译为“这意味着德国的结束”,带有强烈的翻译腔。究其原因,是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造成的。英语趋向少用动词,倾向于将动词名词化,既保留动词的意思,又可以使词句精炼、紧凑。而汉语句子有动态特点。因此,译者的翻译过程,就是将静态的英语翻译成了动态的汉语的过程。比如说的内容只有6个词,译者将原文中的名词”end”的具体动词意味用汉语中颇口语化的“完了”进行翻译,再加上“算是”,翻译得不落俗套,实现了译文向读者靠拢的效果。
结语
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间性是建立在译者主体性的基础上的,我们通过分析可以看到,通过对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肯定,间性意识就是搭建翻译主体和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反对以往的那种统一的、理性的、没有情感的译者,提出译者是有血有肉的、有感性和自身独特经历的人。他通过主动地向原作者靠拢,通过跨越时空的交流对话,实现对原文本的理解,而尽量达到与原作者视界融合。而在表达时,他又主动向读者靠拢,以译文流畅易懂为目标,通过与意向读者的对话重组信息,试图在读者中引起共鸣。当然,这样的对话不是单一维度的,而是常常和与原作者的对话交替、交错进行。
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中,译者的主体间性意识在句子结构层面的翻译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译者以文本为中介,与原作者建立了精神上的对话关系。译者在诠释文本的时候,不断地与文本中隐藏在其后的原作者交流,并站在作者的立场来思考、揣摩作者的表达意图。在句子结构上,译者敏锐地把握了原作者在结构上的修辞性和文学性,进行了积极的响应和处理,在结构的翻译上使用异化的具体翻译策略。而在建构译文结构时,译者也以译文读者所在的年代、背景、文化等存在为客观依据,在语篇中实现与读者的对话,满足读者的期待,达到译者与读者的视界融合,具体体现在句子结构上就是,大多句子采用的归化的翻译策略。归化异化策略的选择虽然是翻译界一个比较老的话题,然后在分析中,我们认为采用主体间性研究可以成为归化异化的选择依据,有效指导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Shirer,W. L.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A History of Nazi Germany [M].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60.
[2]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J].中国翻译,2005,(2):3~9.
[3]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32~38
[4]威廉 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M].董乐山等译.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1974
【关键词】主体间性;英译汉;归化;异化
引言
译者主体性研究是翻译主体研究的新课题,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我国近几年的翻译主体研究以翻译主体性研究入手,主要集中在从翻译过程、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看译者的主体性以及从译作与原作和译入语文学的互文关系看译者的主体性上。就翻译而论,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他的具体翻译行为就是把作品从源语转化为目标语。主体性本身包含着受动性和主观能动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而主观能动性是主体性最突出、最集中的品质,这一模式可以简化为“主体——客体”的模式。之后又转向对翻译的主体间性研究上,陈大亮(2005)在《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一文后,引起了翻译界的积极探讨,对主体间性的讨论也进一步深化。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并不是对立的,“主体间性实际上是指人的主体性在主体间的延伸,它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主体性”(郭湛,2001:35)从目前对主体间性研究走向来看,我国有从哲学基础和语言学基础角度进行研究,有在翻译适应论或在概念整合模式或现象学角度分析主体间性。然而,从微观语言层面进行的翻译的主体间性对翻译过程的影响则仍是一个尚需开拓的领域。主体间性的本质可以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提供客观的依据。
翻译中主体间性意识的体现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既是一个交际者、决策者,又是一个阐释者和创造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译者在原作和译作之间、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甚至在两种文化之间没有任何道德的约束。而实现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恰当展现,有效的途径就是重视翻译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不是单一主体性,而是群体主体性。译者是翻译主体、作者是创作主体,而读者是接受主体。三类主体之间存在着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是在主体性“主体——客体”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主体——主体”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与原作者以及意向读者的平等对话,通过对语言行为的互动理解、协调,遵守被语言和生活共同体所接受的准则和规范来克服主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误解和差异,追求作者、译者和读者的视界融合。
从句子结构的翻译看主体间性意识的体现
英汉语言就句法结构而言差异性很大,从根本上来分析,英语是屈折语,英语句法是一种形式语法,研究句子结构要从形式入手;而汉语是孤立语,缺乏形态标志,其句法是一种语义句法,研究汉语要直接从语义功能入手。语言学界认为,英语的结构如同大树,分叉处有介词、关系代词连接;而汉语的结构如同竹子,按照逻辑顺序或者时间顺序逐层展开,节节延伸。英语的树状结构主要表现在通过句子内部或外部的句法手段和词汇手段进行连接,称为“形合”;汉语结构中句子的相互连接呼应是通过语义的贯通和语境的提示,称之为“意合”。下面截取的英文原文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Music filled the air,the towering music of gifted native sons,the great Europe had known,Haydn,Mozart,Beethoven and Schubert,and,in the last Indian-summer years, the gay,haunting waltzes of Vienna’s own beloved Johann Strauss.To a people so blessed and so imprinted with the baroque style of living,life itself was something of a dream and the good folk of the city passed the pleasant day and nights of their lives waltzing and wining,in light talk in the congenial coffee-houses, listening to music and viewing the make-believe of the theater and opera and operetta,in flirting and making love,abandoning a large of part of their lives to pleasure and to dreams.(p.17)
从截取的文段可以看出,这一段共有118个词,然而一共只有3个英文句子,每一句都有着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信息。在翻译英语长句时,译者需要首先通过文本,实现与原文作者的对话,准确了解文本的意思。就具体翻译过程而言,第一,要科学地将长句的层次区分出来;第二,要分析出各个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时间关系;第三,要按汉语的语法习惯进行重组和排列,在此过程中通过与意向读者的对话,尽量实现在句子结构的翻译上,译者视界与读者保持一致。译文附下:
维也纳位于维纳瓦尔德树林葱郁的山脚下,蓝色的多瑙河畔,山坡上到处点缀着黄绿色的葡萄园,这是一个富有天然美景的地方,外来的游客固然为之心迷神醉,维也纳本地人也自以为得天独厚。空气中充满了音乐,那是当地的天才子弟、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的高尚优美的音乐,而且在最后那几年回光返照的生平岁月里,还有维也纳自己钟爱的约翰 斯特劳斯欢乐、迷人的华尔兹圆舞曲。对于这样幸运和过关了巴洛克式生活的人们来说,生活就像是一场美梦,因此快活的维也纳人都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跳华尔兹,喝葡萄酒,在咖啡馆里谈心,在歌唱舞榭听曲看戏,打情骂俏,寻欢作乐,把一生之中大本分时间消磨在享受和梦想之中。 通过句法分析,第一句话一共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该句的第一、二的句法单位,由set along和beneath引导的地点状语。但是就长短而言,第二个小句信息量很大,又加上了由which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如果直接译出,与前一个小句并列时,结构就显得不平衡。因此,译者在这里充分考虑了在译入语也就是汉语的阅读习惯,将which引导的从句直接改换了主题,换成汉语结构常见的主题句,通过语义的连贯自然地实现了过渡。第二个层次是”it was a place of natural beauty”,这是整个句子的主句,翻译难度不大。第三个层次是由”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需要主要的是”made the Viennese believe that Providence had been especially kind to them”,这一句中,如果采用异化的方式,就可能译为“维也纳使人们认为上天对他们格外恩赐”,若直译会构成明显的“欧化”,译者则考虑到读者的接受习惯,用意合法化解了这个难度较大的句子,直接使用主动语态“维也纳本地人也自以为得天独厚。”
第二句的翻译也同样颇具玩味,全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四个词”Music filled the air”,同样使用主题句对原文进行了归化处理,而第二个层次一直到”...Johann Strauss”,重点描述了维也纳人对的音乐和圆舞曲的钟爱。在文中一句话两个层次中,出现了两个”music”在英语中是不多见的。因为英语忌重复,即使在后文需要指称同一事物,都会尽量采取其他词汇替换。那是不是作者无心为之?这里可以补充一下《第三帝国的兴亡》的体裁特点。小说的作者是著名史学家,他是基于严谨的实证研究上进行的创作,其文体属于研究型的非小说,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文学性。而这里出现的重复,董乐山看出了作者的用意:重复的使用music尽管不太符合英语句法,但是在修辞上属于重复,这是一种积极性修辞,能有效加深印象。此为了突出“音乐”,译者首先保留了这种重复;然而汉语句话结构本来就是多重复,为了突出维也纳飘扬的是什么样的音乐,译者在这里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式,也就是使用了汉语少有的长定语来修饰这个词,再加上“那是”进行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衔接,将维也纳那富于音乐美的异域风格凸显出来了。虽然整体具体比较“欧化”,但是读者也还是能够将其中蕴含的意思分析清楚。
与第一句相比,这句话是一个超长的句子。全句共79个词,由两个并列的分句充当主句。其第一层次是”To a people so blessed and imprinted with the baroque style of living”,这是由”to”引导的介词短语,不存在翻译困难。而第二层次则是该句的主句,由”and”连接两个并列分句,根据两句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译者创造性地将原有的并列关系改换为因果关系,而后面5个分句都是对维也纳生活的描述,汉语结构则完全不同,对于太长的定语,汉语一般都会放在句后,但是若直接翻译成维也纳人过着这样的生活在语义上也不完整,于是增加了一个总结性的词,“纸醉金迷”用归化的手段以期达到通顺流畅,强调维也纳人的过着的纸醉金迷的生活。第三个层次是”waltzing and winning...”到句末,句法功能是伴随状语,除了一个介词短语,其余都是用5个并列的现在分词短语对维也纳人的生活内容进行描述。该结构可以和汉语连动式相当,在翻译时直接处理为连续的动词短语即可。而最后一个分句也进行了搭配性的调整,用“把……消磨在了”字结构替换了原文中的”abandoning...”结构。整个译文非常贴切,语言又极为优美,而句子翻译方面,既有归化的处理,又有异化的选择,一方面通过与原作者历时、异域的对话,对原文有了充分透彻的理解,又通过熟练地掌握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将三个长句化为汉语的流水句,易在译语读者中引起共鸣,充分实现视界融合。
再比如文中的长句处理在下文中也很典型”This paralysis of the mind and will of grown-up men,raised as Christians,supposedly disciplined in the old virtues, boasting of their code of honor,courageous in the face of death on the battlefield, is astonishing.”(p.1081)
译文是“这些人都是作为基督教徒培养成人的,受过旧道德的熏陶,以爱惜荣誉自豪,在战场上能视死如归,然而他们精神上和意志上的麻木不仁一至于此,实在令人惊异。”这句同样是容易被严谨的结构所难倒,不知从何下手。通过句法分析,我们了解到,主句其实被中间插入的三个分句所隔开,分别放置到了句首与句末。而如果按照原文的结构直接翻译,势必造成句子的“欧化”,而如果说”This paralysis is astonishing”是句子主干的话,中间三个分句就是枝,其连接点就在于”raised, disciplined,boasting”。通过分层了解句子结构后,我们可以看到主句和分句有着强烈的对比意味,翻译时必须注意到这一转折的关系。根据汉语中逻辑关系的顺序,我们习惯是偏前正后,联系到本句也就是需要进行句子顺序调整,将分句置于句首,于是译者将三个分句采用归化的处理手段,把第一个分句处理成汉语中的主题句,用小句层层推进的方法将内容顺势推出。而主句放置在后半部分时,译者采用了汉语中的四字格,“一至于此”用得实在是高超,既完成了对前半句的呼应,又和后面的“令人惊异”遥相呼应,通过综合地运用多种翻译技巧,打破原有句子结构,对层次关系做了一次重新的组合。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并不是很难常用词语的翻译,译者的态度也极为认真。比如In a voice choked with emotion he said:”This means the end of Germany.”(p.596) 译文为……激动地对他说:“德国这下算是完了”这句如果采用异化的手段,直接翻译为“这意味着德国的结束”,带有强烈的翻译腔。究其原因,是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造成的。英语趋向少用动词,倾向于将动词名词化,既保留动词的意思,又可以使词句精炼、紧凑。而汉语句子有动态特点。因此,译者的翻译过程,就是将静态的英语翻译成了动态的汉语的过程。比如说的内容只有6个词,译者将原文中的名词”end”的具体动词意味用汉语中颇口语化的“完了”进行翻译,再加上“算是”,翻译得不落俗套,实现了译文向读者靠拢的效果。
结语
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间性是建立在译者主体性的基础上的,我们通过分析可以看到,通过对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肯定,间性意识就是搭建翻译主体和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反对以往的那种统一的、理性的、没有情感的译者,提出译者是有血有肉的、有感性和自身独特经历的人。他通过主动地向原作者靠拢,通过跨越时空的交流对话,实现对原文本的理解,而尽量达到与原作者视界融合。而在表达时,他又主动向读者靠拢,以译文流畅易懂为目标,通过与意向读者的对话重组信息,试图在读者中引起共鸣。当然,这样的对话不是单一维度的,而是常常和与原作者的对话交替、交错进行。
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中,译者的主体间性意识在句子结构层面的翻译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译者以文本为中介,与原作者建立了精神上的对话关系。译者在诠释文本的时候,不断地与文本中隐藏在其后的原作者交流,并站在作者的立场来思考、揣摩作者的表达意图。在句子结构上,译者敏锐地把握了原作者在结构上的修辞性和文学性,进行了积极的响应和处理,在结构的翻译上使用异化的具体翻译策略。而在建构译文结构时,译者也以译文读者所在的年代、背景、文化等存在为客观依据,在语篇中实现与读者的对话,满足读者的期待,达到译者与读者的视界融合,具体体现在句子结构上就是,大多句子采用的归化的翻译策略。归化异化策略的选择虽然是翻译界一个比较老的话题,然后在分析中,我们认为采用主体间性研究可以成为归化异化的选择依据,有效指导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Shirer,W. L.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A History of Nazi Germany [M].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60.
[2]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J].中国翻译,2005,(2):3~9.
[3]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32~38
[4]威廉 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M].董乐山等译.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