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分裂的社会和一个蓝绿对执的政治结构;不能用大陆习惯性的思维和认识解读台湾社会。
距五都选举日已不足四个月,蓝绿竞争态势更趋激烈,但笔者坚持认为,尽管8月9日民进党高雄市长杨秋兴宣布脱党参选大高雄市长,使民进党后院起火,但实际却是国民党败局已定。
南部两都胜选无望
号称“金小刀”的国民党中央秘书长金溥聪一再扬言,国民党要在南部两都高雄市与台南市翻盘,国民党人士也表示南部两都不是没有机会。显然,国民党至今看不清形势,还在自我膨胀,自我安慰。高雄市与台南市本来就是绿军大本营,基本盘呈现“绿大干蓝”,加上两名绿营候选人陈菊与赖清德实力超强,国民党很难撼动。相较之下,国民党在南部两都本来就没有优势,又选择了两位不具影响力、战斗力、爆发力的候选人黄昭顺与郭添财,在媒体上甚至看不到多少有关两人的选举新闻,好像没有在选举,只是走过场似的。
国民党一直寄希望于绿营内部分裂,眼下杨秋兴果然出来搅局,出现对民进党选情不利的形势。然而,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即使绿营分裂选举,但绿营群众不会分裂,依然会坚决将票投给党中央确定的人选,国民党寄希望对手分裂而从中获到好处或胜选,只是一厢情愿。
笔者断言,国民党不仅会输掉南部两都而且将败得很惨,与民进党在南部的实力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国民党将彻底失去南台湾。
台中市不排除爆冷
台中市一直是国民党最看好、也是最有把握的都市,而且由最具知名度与影响力的现任市长胡志强出战,原本胜选机率很高,然而,突如其来的黑道枪杀案与一系列社会治安问题对胡的选情产生重大冲击,出现新的变数。
胡志强担任原台中市长八年,政绩并不突出,尤其是严重的色情与治安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让求新求变的选民十分失望,加之国民党重新上台后马英九执政危机不断,执政能力备受质疑,岛内政治社会大环境不利于胡志强的选情。另外,国民党的派系整合一直不顺,矛盾难以化解。
反观胡的对手民进党前秘书长苏嘉全是民进党内形象较佳的政治人物,也是政绩颇为突出的人物,一直在政坛扮演黑马角色。因此,不能排除爆冷的可能性。
近来不少岛内学者开始担心台中市选情逆转。一旦台中市失守,对台湾政治格局与国民党未来发展影响将是灾难性的,绿营势力将跨过浊水溪北上,中部周边的云林县与彰化县等可能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让原本以浊水溪为界的“北蓝南绿”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国民党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北部两都选情严峻
台北市与新北市是国民党原本志在必得的两大战略性都市。台北市是台湾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谁拿下台北市,就有很大机会问鼎台湾领导人大位(李登辉、陈水扁与马英九均当过台北市长)。新北市则是人口最多、企业最多的大都市。这两都市人口合计约达650万,是台湾最大的票仓。因此,国民党和民进党均派出最强棒出战,形成台北市郝龙斌与苏贞昌、新北市朱立伦与蔡英文的对决。
外界大多认为台北市基本盘是“蓝大于绿”,且中产阶级人口多,较能理性投票,国民党胜选的机率较大。然而,民进党派出最具实力的苏贞昌出战,声势大涨,对郝龙斌形成极大挑战。依目前选情观察,郝龙斌虽有现任优势,但政绩不突出,捷运与猫揽等弊案一直挥之不去,成为最具杀伤力的阴影,而且郝龙斌属太子党,不够亲民,不愿跑基础,与苏贞昌的亲民形象反差很大,双方的差距一直在缩小,加上中间选民对郝施政的不满逐渐倒向苏贞昌,选举形势逐渐出现不利于国民党的变化。
新北市变数也不容小觑。尽管国民党派出最具人气与实力的朱立伦,但民进党也派出极具威胁的党主席蔡英文,形成蓝绿“强强对决”的局面。双方的民调不相上下,交替领先,尽管朱立伦在民调上略占上风,却没有明显优势。新北市是一个移民社会,民进党更是曾长期执政近20年,较国民党更具优势,谁胜谁负都有可能。
北部两都胜败关键很可能是中间选民的倒向。中国时报7月中旬民调显示,台北市41%的中间选民支持苏贞昌、20%支持郝龙斌;新北市33%的中间选民支持蔡英文,26%支持朱立伦。国民党无法乐观。
无法理解的选举结局
观察这次五都选举,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得票数与得票率上,国民党将大输。在北部两都,不论谁输谁赢,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得票率与得票数将非常接近,输赢约在三万至五万票之间,台中市,国民党和民进党得票数也不会有太大差距,而南部两都,国民党将是大输,合计可能会输掉约二十万张选票。这样,在得票率上,国民党已输给民进党。
若这一结局出现,确实让人不可思议。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一直致力于改革,努力打拼,振兴经济,即使执政有不足之处,但整体上仍是积极清廉的,尤其是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大三通,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签署十多个两岸经济协议尤其是ECFA,处处为台湾争利,让两岸关系从紧张、危机进入和平、合作新阶段,台湾在国际空间也获得突破。然而,这些政绩台湾民众却视而不见,不满意度一直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两年多来,民进党什么也没做,没有与贪腐的陈水扁彻底切割,没有改革,没有进步,惟一的目标就是“反中打马”,反对两岸经济交流,反对ECFA,在立法院使用暴力,却能够获得岛内民众的认同与支持,能够不断赢得选举,这确实是让人难以理解。这就是今天的台湾社会,一个不正常的社会。
走出观察台湾选举的误区
许多学者观察台湾选举包括这次五都选举,总是以传统的“蓝大干绿”这个基本盘分析选情,结果常常得出错误的结论。原因何在?就在于用过去的眼光看台湾,不知道“蓝大于绿”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已从过去的7:3、6:4逐步变为接近5:5,在一些地方“蓝大于绿”只是微弱多数,稍有变化,选举就会出现翻盘。
绿营是一个凝聚力极强的阵营,对分裂或出走者持反对态度,因此多年来虽然先后有三名党主席离开民进党或退党,均未能影响民进党的发展与壮大。相反,蓝营则是一个较为松散的阵营,凝聚力不强,流动性大,常常因分裂或不团结而导致在选举中败北,与绿营形成鲜明对比。
有人表示:即使国民党五都选举大败,也并不意味着2012年“大选”马英九会失败,因为台湾选民会“策赂投票”,进行“制衡”,以维持民主体制与运作。这种书生认识根本不了解台湾选举特色。台湾是一个分裂的社会与蓝绿对抗的政治结构,选举中,一定是蓝营群众支持蓝营候选人,绿营民众支持绿营候选人,只有少数中间选民才会根据候选人形象、能力等决定投票行为,只有极少数中间选民或理性选民会出于政治平衡或制衡采取所谓的“制衡投票”,但这种票数量太少,根本不足以影响选举结果。
也有学者认为若苏贞昌与蔡英文当选可能是好事,他们可能被绑住,从而无法参选下届台湾领导人选举。这太不了解台湾政治了。在台湾,政治人物只有权利的算计,没有政治诚信可言,届时只要一句“台湾需要我”,就会名正言顺地投入选举。
大陆学者许多文章与评论,都是从负面看待民进党,负面看待民进党的选情,放大对民进党选举的不利因素,过度渲染民进党内斗与派系竞争及整合困难,忽视对民进党选举有利的一面;而对国民党则是忽视不利的一面,强调有利的一面,结果是常常造成误导与误解。必须清楚,台湾是一个非正常社会,甚至是一个病态社会,不能用大陆习惯性的思维与认识解读台湾社会。
影响深远
如果这次选举出现“国败民胜”的结果,对岛内政治与两岸关系的影响将非常重大。首先是对ECFA的后续发展产生重大冲击。在选举中国民党大打“ECFA牌”,与民进党“反ECFA”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这次选举在某种程度上变为支持ECFA与反对ECFA的较量。若民进党获胜,尽管ECFA与这次选举没有多大关系,但民进党一定会将这次选举视为对“ECFA的公投”,会继续大打“反ECFA牌”,直到下届台湾领导人选举。在此背景下,国民党持续推动签署ECFA后续协议的压力大增,对ECFA的落实与后续推动冲击极大。
如果国民党输掉五都选举,马英九的连任将岌岌可危,胜选机率最多只有一半。如果国民党在两年后大选中败北,岛内政权轮替成为常态的规律可能被打破。特别是,国民党很可能因内斗走向分裂,走向衰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重新执政。同样,若民进党赢了选举,则会士气大振,有助民进党的团结与壮大,吸引更多的支持者,为民进党的重新上台创造条件与机会。
“国败民胜”尤其是“国犬败民大胜”局面一旦出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将蒙上新的阴影,国民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信心将受挫,更不可能推进两岸政治对话与政治协商。一旦在两年后国民党失去政权,民进党上台执政,两岸关系则再次陷入紧张对峙。
距五都选举日已不足四个月,蓝绿竞争态势更趋激烈,但笔者坚持认为,尽管8月9日民进党高雄市长杨秋兴宣布脱党参选大高雄市长,使民进党后院起火,但实际却是国民党败局已定。
南部两都胜选无望
号称“金小刀”的国民党中央秘书长金溥聪一再扬言,国民党要在南部两都高雄市与台南市翻盘,国民党人士也表示南部两都不是没有机会。显然,国民党至今看不清形势,还在自我膨胀,自我安慰。高雄市与台南市本来就是绿军大本营,基本盘呈现“绿大干蓝”,加上两名绿营候选人陈菊与赖清德实力超强,国民党很难撼动。相较之下,国民党在南部两都本来就没有优势,又选择了两位不具影响力、战斗力、爆发力的候选人黄昭顺与郭添财,在媒体上甚至看不到多少有关两人的选举新闻,好像没有在选举,只是走过场似的。
国民党一直寄希望于绿营内部分裂,眼下杨秋兴果然出来搅局,出现对民进党选情不利的形势。然而,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即使绿营分裂选举,但绿营群众不会分裂,依然会坚决将票投给党中央确定的人选,国民党寄希望对手分裂而从中获到好处或胜选,只是一厢情愿。
笔者断言,国民党不仅会输掉南部两都而且将败得很惨,与民进党在南部的实力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国民党将彻底失去南台湾。
台中市不排除爆冷
台中市一直是国民党最看好、也是最有把握的都市,而且由最具知名度与影响力的现任市长胡志强出战,原本胜选机率很高,然而,突如其来的黑道枪杀案与一系列社会治安问题对胡的选情产生重大冲击,出现新的变数。
胡志强担任原台中市长八年,政绩并不突出,尤其是严重的色情与治安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让求新求变的选民十分失望,加之国民党重新上台后马英九执政危机不断,执政能力备受质疑,岛内政治社会大环境不利于胡志强的选情。另外,国民党的派系整合一直不顺,矛盾难以化解。
反观胡的对手民进党前秘书长苏嘉全是民进党内形象较佳的政治人物,也是政绩颇为突出的人物,一直在政坛扮演黑马角色。因此,不能排除爆冷的可能性。
近来不少岛内学者开始担心台中市选情逆转。一旦台中市失守,对台湾政治格局与国民党未来发展影响将是灾难性的,绿营势力将跨过浊水溪北上,中部周边的云林县与彰化县等可能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让原本以浊水溪为界的“北蓝南绿”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国民党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北部两都选情严峻
台北市与新北市是国民党原本志在必得的两大战略性都市。台北市是台湾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谁拿下台北市,就有很大机会问鼎台湾领导人大位(李登辉、陈水扁与马英九均当过台北市长)。新北市则是人口最多、企业最多的大都市。这两都市人口合计约达650万,是台湾最大的票仓。因此,国民党和民进党均派出最强棒出战,形成台北市郝龙斌与苏贞昌、新北市朱立伦与蔡英文的对决。
外界大多认为台北市基本盘是“蓝大于绿”,且中产阶级人口多,较能理性投票,国民党胜选的机率较大。然而,民进党派出最具实力的苏贞昌出战,声势大涨,对郝龙斌形成极大挑战。依目前选情观察,郝龙斌虽有现任优势,但政绩不突出,捷运与猫揽等弊案一直挥之不去,成为最具杀伤力的阴影,而且郝龙斌属太子党,不够亲民,不愿跑基础,与苏贞昌的亲民形象反差很大,双方的差距一直在缩小,加上中间选民对郝施政的不满逐渐倒向苏贞昌,选举形势逐渐出现不利于国民党的变化。
新北市变数也不容小觑。尽管国民党派出最具人气与实力的朱立伦,但民进党也派出极具威胁的党主席蔡英文,形成蓝绿“强强对决”的局面。双方的民调不相上下,交替领先,尽管朱立伦在民调上略占上风,却没有明显优势。新北市是一个移民社会,民进党更是曾长期执政近20年,较国民党更具优势,谁胜谁负都有可能。
北部两都胜败关键很可能是中间选民的倒向。中国时报7月中旬民调显示,台北市41%的中间选民支持苏贞昌、20%支持郝龙斌;新北市33%的中间选民支持蔡英文,26%支持朱立伦。国民党无法乐观。
无法理解的选举结局
观察这次五都选举,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得票数与得票率上,国民党将大输。在北部两都,不论谁输谁赢,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得票率与得票数将非常接近,输赢约在三万至五万票之间,台中市,国民党和民进党得票数也不会有太大差距,而南部两都,国民党将是大输,合计可能会输掉约二十万张选票。这样,在得票率上,国民党已输给民进党。
若这一结局出现,确实让人不可思议。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一直致力于改革,努力打拼,振兴经济,即使执政有不足之处,但整体上仍是积极清廉的,尤其是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大三通,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签署十多个两岸经济协议尤其是ECFA,处处为台湾争利,让两岸关系从紧张、危机进入和平、合作新阶段,台湾在国际空间也获得突破。然而,这些政绩台湾民众却视而不见,不满意度一直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两年多来,民进党什么也没做,没有与贪腐的陈水扁彻底切割,没有改革,没有进步,惟一的目标就是“反中打马”,反对两岸经济交流,反对ECFA,在立法院使用暴力,却能够获得岛内民众的认同与支持,能够不断赢得选举,这确实是让人难以理解。这就是今天的台湾社会,一个不正常的社会。
走出观察台湾选举的误区
许多学者观察台湾选举包括这次五都选举,总是以传统的“蓝大干绿”这个基本盘分析选情,结果常常得出错误的结论。原因何在?就在于用过去的眼光看台湾,不知道“蓝大于绿”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已从过去的7:3、6:4逐步变为接近5:5,在一些地方“蓝大于绿”只是微弱多数,稍有变化,选举就会出现翻盘。
绿营是一个凝聚力极强的阵营,对分裂或出走者持反对态度,因此多年来虽然先后有三名党主席离开民进党或退党,均未能影响民进党的发展与壮大。相反,蓝营则是一个较为松散的阵营,凝聚力不强,流动性大,常常因分裂或不团结而导致在选举中败北,与绿营形成鲜明对比。
有人表示:即使国民党五都选举大败,也并不意味着2012年“大选”马英九会失败,因为台湾选民会“策赂投票”,进行“制衡”,以维持民主体制与运作。这种书生认识根本不了解台湾选举特色。台湾是一个分裂的社会与蓝绿对抗的政治结构,选举中,一定是蓝营群众支持蓝营候选人,绿营民众支持绿营候选人,只有少数中间选民才会根据候选人形象、能力等决定投票行为,只有极少数中间选民或理性选民会出于政治平衡或制衡采取所谓的“制衡投票”,但这种票数量太少,根本不足以影响选举结果。
也有学者认为若苏贞昌与蔡英文当选可能是好事,他们可能被绑住,从而无法参选下届台湾领导人选举。这太不了解台湾政治了。在台湾,政治人物只有权利的算计,没有政治诚信可言,届时只要一句“台湾需要我”,就会名正言顺地投入选举。
大陆学者许多文章与评论,都是从负面看待民进党,负面看待民进党的选情,放大对民进党选举的不利因素,过度渲染民进党内斗与派系竞争及整合困难,忽视对民进党选举有利的一面;而对国民党则是忽视不利的一面,强调有利的一面,结果是常常造成误导与误解。必须清楚,台湾是一个非正常社会,甚至是一个病态社会,不能用大陆习惯性的思维与认识解读台湾社会。
影响深远
如果这次选举出现“国败民胜”的结果,对岛内政治与两岸关系的影响将非常重大。首先是对ECFA的后续发展产生重大冲击。在选举中国民党大打“ECFA牌”,与民进党“反ECFA”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这次选举在某种程度上变为支持ECFA与反对ECFA的较量。若民进党获胜,尽管ECFA与这次选举没有多大关系,但民进党一定会将这次选举视为对“ECFA的公投”,会继续大打“反ECFA牌”,直到下届台湾领导人选举。在此背景下,国民党持续推动签署ECFA后续协议的压力大增,对ECFA的落实与后续推动冲击极大。
如果国民党输掉五都选举,马英九的连任将岌岌可危,胜选机率最多只有一半。如果国民党在两年后大选中败北,岛内政权轮替成为常态的规律可能被打破。特别是,国民党很可能因内斗走向分裂,走向衰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重新执政。同样,若民进党赢了选举,则会士气大振,有助民进党的团结与壮大,吸引更多的支持者,为民进党的重新上台创造条件与机会。
“国败民胜”尤其是“国犬败民大胜”局面一旦出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将蒙上新的阴影,国民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信心将受挫,更不可能推进两岸政治对话与政治协商。一旦在两年后国民党失去政权,民进党上台执政,两岸关系则再次陷入紧张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