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文课堂的“钙质”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l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学习母语,是学习语言,但又不仅仅是对一种语言技能的学习,学习母语的同时会打下精神的底子,形成文化所属的籍贯,这是学习母语和学习其他民族语言的本质区别。新疆教育科学研究院董明实说:“语文课有灵魂在师之有灵魂,师之有灵魂在有‘道’之追求,‘道’生于文化。语文课的第一要求是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他认为,“文化底蕴的缺失造成了语文教师的缺钙,是造成语文课贫血的重要原因。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学习语文,是没有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没有感应到文化的召唤,找不到学习语文的方向,也不知道学习语文的方法。” 文化,是一种力量,它是语文课堂的“钙质”。因此,高中语文课堂,尤其是文言文课堂,应该让文化的渗透成为滋养学生精神成长的途径。
   浙江省金华一中的王霄怡老师《山水谪思——从〈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说起……》一课,就是尝试将文化融入语文课堂的一次教学实践。《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是苏教版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板块中“与造物者游”专题中的两篇文言文,绝大部分老师的做法是,一篇一篇地梳理文言字词,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概括文章内容等。这样的课堂教学固然没错,但是教材编者为何把这两篇文言文放在“与造物者游”专题中呢?它们之间的共性又是什么呢?可否从文化的高度观照语文课堂呢?经过思考、探究,王霄怡老师展示了一堂群文阅读课,她以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这两篇文言文中感悟贬谪文化,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和文化感悟能力。
   她的课堂教学环节如下:
   一、导入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对贬谪山水的看法:“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
   二、回顾人生经历
   柳宗元,少时有才名,曾“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 因卷入政治困局, 被贬永州、柳州达十四年之久,卒于柳州。
   蘇轼,少时博通经史。因“乌台诗案”而被贬,他辗转迁徙,湖北黄州、广东惠州、海南儋州先后留下他的足迹。最后死于被赦归途。
   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他们贬谪路上的文字。文章是案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
   三、比较阅读
   引导学生回忆《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中描写山水的文字,思考:描写山水时各有自己怎样的特点和喜好吗?
   生1:柳宗元侧重描写山石之类,比较峭拔;苏轼侧重描写水月,比较空旷。
   生2:柳宗元喜欢山石,看到绮丽怪异,仿佛看到自己,表达自己的特立独行;苏轼喜欢水月,看到诗情画意,空旷豁达。
   师:阅读补充材料——柳宗元“永州八记”和苏轼的《后赤壁赋》,完成下列表格。
   生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描写月光的文字,写出了月光的宁静、澄清。
   师:运用什么方法描写?
   生3:比喻。月光皎洁,地上如积水明亮。
   生4:景物描写似真似幻,迷离幽静的感觉。
   师:有没有欣赏写山石的文字?
   生5:柳宗元描写奇石,突出奇特的特点。
   师:哪些地方体现奇特的特点?
   生5:比如《小石潭记》中的描写“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生6:《石涧记》也是写石,“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特点是石头被掩盖,为了展现它奇特的一面。
   师:作者为什么要表现这些特点?
   生7:跟作者的被贬经历有关,联想到自己的特立独行,“不与培塿为类”。
   师:品读山水,就是品读文章。
   四、感悟文化
   教师提供多则材料,进行联读比较,引导学生探究山石、水月背后所蕴含的诗人的人格个性、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
   1.柳多写山石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穷山之高而止……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楚越之郊环万山兮,势腾涌夫波涛。……争生角逐上轶旁出兮,下坼裂而为壕。欣下颓以就顺兮,曾不亩平而又高。——柳宗元《囚山赋》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2.苏多写水月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苏轼《 临皋闲题》
   生8:“囚山”,柳州之地,万山环绕,山石虽美,却不知道远方,不能给作者以安慰,体现了矛盾、孤寂的心情。
   生9:“尖山似剑芒”“割愁肠”写出了作者对山石的恐惧、忧愁。
   师:柳宗元写山石,折射了他寂寞孤愤、高怀傲物的个性。他在《与萧翰林俛书》中说:“用是更乐喑默,思与木石为徒,不复致意。”
   生10:“江山风月……闲者便是主人”,是一种被贬后的悠闲之情,也是一种自嘲。
   生11:半夜赏月,闲情享受风月,超然物外,那是一种豁达乐观。
   师:苏轼写水月,折射了他随缘自处、超然物外的个性。
   师:“山水文章谪情似”,我们从山水风景的背后,看到了被贬谪的人的内心。人不同,山石、水月自然不同。诗人不幸,但诗家幸。你们如何看待士人的贬谪?    生12:虽然仕途遭受打击,但通过文字流传永恒的文学。
   生13:精神上的升华,磨难让他们多了些沉淀。比如苏轼“小舟从此逝”“也无风雨也无晴”之类的诗句。
   师:这是一种幸运。这种山水谪情,追溯到屈原。以人生的悲剧,换取了人格的榜样。他们的人格也许是另一种超越。从社会政治转向了人生自我,这是一种人文的文化心理和人格精神。
   王霄怡老师的这堂课,由《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中描写自然风物的语言出发,以贬谪文化为核心,通过阅读柳宗元、苏轼同时期的大量文章,探究山水背后的人物个性和精神内涵。语文课堂的“文化”,就是蕴含在语言文字背后的精神特质,是高度抽象后的普遍心理。就像“贬谪文化”,我们追溯屈原、贾谊、韩愈、司马迁、欧阳修等文学作品,发现柳宗元喜欢山石、苏轼钟爱水月背后的文化因素,从而领悟贬谪文人背后的普遍心理,它具有延续性、继承性。这就是语文课堂的“文化”。王开东老师曾说:“让孩子们走得更快的或许是知识与能力,但让他们走得更远的一定是文化与精神。”
   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渗透“文化”呢?
   首先,要学会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文化因素往往蕴含在文本的深处,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但不宜被发现。只有独具慧眼、观点深刻、底蕴深厚的老师才能有文化的眼光,挖掘文本深处的文化魅力。比如:《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的教学,不少老师只停留于文言文阅读教学,却未能挖掘其背后的贬谪文化。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描写西山的文字“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并没有奇异之处,却是他特立独行的人格寄托之所;苏轼的《赤壁赋》中描写赤壁的文字“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也是他生命哲思与豁达的载体。再联系两人的人生经历、作品的时代背景,他们都卷入政斗、被贬偏地、步入中年,都处于仕途人生低谷,中国传统士大夫转向山林河川寻求排遣,是最常见的途径。柳宗元的“西山”、苏轼的“赤壁”,就是文化的共性。“山水文章谪情似”,这是一种普遍意识,也是文化特征。
   其次,建立材料联结关系。文化往往具有延續性、普遍性,单篇教学往往不易形成文化关联,体现不出文化的延续。《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虽然都是山水游记,但因作者相似的贬谪经历,笔下的山水有了贬谪文人的影子,这就具有了关联性、普遍性。联系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同时期作品,似乎都有贬谪的身影,所谓“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大凡文章皆由心生。王霄怡老师选择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囚山赋》《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中描写山石的文字,选择苏轼《赤壁赋》《 临皋闲题》中有关水月的文字,进行联读比较,聚焦贬谪文化,引导学生探究山石、水月背后所蕴含的诗人的人格个性、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浙江省特级教师褚树荣老师说:“文化的渗透和传承侧重于内容方面的阐发和构建,由这一篇的内容,联系到同一类的文章。把这一篇的‘义理’,放在这一类的文化背景中去考察。”“文化”的积淀,需要阅读的“量”的积累,需要材料的联结关系,也需要生命的深刻体验。
   最后,挖掘文化的普遍意义。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潘庆玉认为:“从根本上讲,无论单篇阅读,还是‘群文阅读’,除了关注学生语言、思维与审美能力的发展,还应致力于对学生进行人格的陶冶与文化的涵养。任何文本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表象。文化的涵养不是知识的灌输,也不是技能的训练,它更多地是指一种潜移默化的体认和感悟。”语文学习归根结底指向生活,指向人的精神成长。《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如果只着重于文言文教学,未能从文化的高度观照,也就缺乏了语文课堂的“钙质”。贬谪文化,让学生从柳宗元、苏轼的人生磨难中,学会在正确看待人生的得失,坚守独立的人格,超越精神的困境,从而获得了健康的成长,这就是语文课堂的文化魅力。
  [作者通联:浙江临海市回浦中学]
其他文献
《石钟山记》,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丁丑日实地考察、探求石钟山命名的整个过程后有感而发写下的“记”。  “作者既不满郦道元之‘简’,因为他只说命名之由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语焉不详;又指斥李渤之‘陋’,因为他竟用潭上双石之声来求命名原因。作者亲自进行了一番实地调查,几经曲折,才对这个疑案提出了自己的解答:在郦道元‘水石相搏’说的基础上作了具体的说明。”  苏轼自认为破解了石钟山
期刊
随着2017年初中人教版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以及当前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提出,名著阅读越来越成为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准。在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中,以“望问闻切”式的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取得很好效果。现结合《格列佛游记》的教学构思与设计,谈谈笔者的具体做法。   一、“望”即“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望”者,有目的的观察也。学习名著,阅读名著,最主要的一步是疏通全文的文意。名著的教学
期刊
“有蔬菜的静物画/和注视它的你/那么地静//那静物画中的种种色彩/以其自身存在的强度/震颤。/假如没有光/它们又能怎么样?//陌生人,我喜欢你/如此静静地站立/在你携带着的/光的强度里。”(麦凯格《画廊里的美少女》,傅浩译)  《画廊里的美少女》是英国最优秀的现代诗人之一诺曼·麦凯格(1910~1996)的一首经典诗作。虽然麦凯格是一位现代派诗人,但这首诗却并不是一首纯粹的现代派诗歌,它具有古典玄
期刊
散文虽然不是诗歌,却是诗歌的延伸,是人类灵魂面对现实人生、面对自然、面对家园的真情流露和生命投入,因此散文的诗性几乎是散文与生俱来的一个特性。作为一名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润之下成长起来的国学大师,钱钟书继承了中国诗学重“感兴”的传统。而作为一名具有西洋留学经历与扎实的西方文学功底的学者,他又吸取了西方文化重理性思辨的精华。诗性与智性的完美融合,使得钱氏散文成为散文天地里一道独特的景观,既能给人顿悟的快
期刊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以前,篾匠编织花篮时,竹片需要破很多次才能破成很细的竹棍,篾匠一直破,最后把竹片破成需要的样子。这种精致的竹器,需要很多细小的竹棍,而每一根都不能马虎制作,否则就破坏了整体效果。在编织时,篾匠的心中装着多种形状,如何起底子,何时收口,都心中有数。如今,超市里售卖的花篮等竹器都是机器生产出来的,虽然便宜但总会让人觉得,没有经过篾匠一刀刀破竹,一根一根
期刊
总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写作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发:一是新课标非常强调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紧密关联;二是写作类型多样化,比如阅读笔记、课外练笔、学术小论文、调查报告、文学作品创作等;三是注重写作的语境意识。  “整本书阅读与高中思辨写作链接课”这一课型设计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把学习任务群1“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与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写作”整合起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期刊
新课标将语文课程内容分为18个任务群,在教学中采用“活动”策略 ,打破了课堂内外的界限。从书本向人回归,由知识向能力回归,由考向学回归的任务群“回归”理念也使教师从“教”的活动转向促成“学”的活动。  但是在现实课堂中,教师为了避免课堂“旁枝逸出”往往将任务活动预设限制得“淋漓尽致”,让学生进入老师描绘的蓝图中。殊不知,学生也有丰富的思维。一旦学生不按套路走,而老师又置若罔闻,不及时引导,就错失了
期刊
“湘云醉卧”是《红楼梦》极为唯美的一幕,出现在《红楼梦》第62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原文如下:  正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的走来:“姑娘们快瞧云姑娘去,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后头一块青板石凳上睡着了。”众人听说,都笑道:“快别吵嚷。”说着,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
期刊
统编语文教科书从2016年9月起在国家部分地区开始使用,目前初中阶段的教学即将迎来第2个中考期。作为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且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的戏剧,在统编教科书背景下教学有何变化?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呢?  作为第一批使用统编教科书地区之一的南京市,积极努力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力求体现课改理念,在一个相对完整周期内的取得的教学成效令人瞩目。本文具体
期刊
古诗赏读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读不懂诗歌,而读不懂诗歌的其中一个最大问题是读不懂诗歌中的景语。中国古代诗歌的抒情往往是要通过景物描写达成,“直接把情感抒发出来,是不是诗呢?或者说,是不是在心有情、有志,发表出来就是诗呢?是不是说出来感到不足的话,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即成好诗呢?显然不成。” 王国维语曰:“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情,曰景。”情、景是诗歌的最基本要素,理清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