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市场经济越来越趋于成熟的今天,曾经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贡献的中职教育却步履蹒跚、发展滞后,似乎陷入了发展新瓶颈。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主要是其远离了市场,或者说被市场所抛弃。走出困境之路就是要紧紧的跟上市场、融入市场,充分调动、发挥市场的力量,遵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让市场经济主导中职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市场经济
引言:几年来、“招工难”“技工荒”与“就业难”,看似不应同时出现的两类词频频见诸各类新闻媒体,“两难”并存似乎让人觉得蹊跷。本文就针对这“两难”的困境提出经济学分析及对策建议。
正文:“招工难”和“就业难”的根结都在“技工荒”,记者李佳鹤揭开了这一谜底。李佳鹤在2008年3月23日的文章《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事实,技能人才缺口尚大》中就大连市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事实作了深度分析,指出“两难”并存的成因是劳动者总体素质不能适应就业需要,技能人才缺口比较大。一方面,各地频现“技工荒”,社会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另一方面,中职校培养的毕业生学非所用现象严重,并非社会所急需的技术工人,不受企业青睐。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经济学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双重需求和双重供给的制约:在招生市场方面,职业教育的需求方是求学人群,供给方是职业学校:在就业市场方面,職业教育的需求方是企业(社会组织),供给方同样是职业学校。职业学校是双重供给的集合体,面对的是双重需求环境。利益最大化原则和等价交换原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两个最基本的原则,无论是需求方还是供给方的思维与运作都离不开这两个原则,都必须从经济角度考量投入与产生,都要量力而行。
1.中等职业教育的“进口”(招生)与“出口”(就业)
从招生市场来看。求学者、社会大众首先要考虑中职教育究竟能提供什么质量的教育产品,这种教育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又如何,并且毫无疑问地会考察就读职业教育的投入与产生的效益。2013年对阜阳市区250名初三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显示,有79.9%的学生第一志愿不愿选职校。其中,56.3%的初三学生认为,“现在社会普遍要求高学历人才,念中职学校学历比较低,怕毕业后工作不好找”;43.8%的学生同意下列两种说法,“念职业学校容易受专业限制,将来想换其他工作时可选择的机会比较少”“职业学校里没有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没有学习动力,学不到什么”;有31.3%的学生认为,“技术工人在职业提升方面很难发展”。因此,家庭经济尚好的教育需求者在考察教育效益时,不仅是注重经济收益,也不仅是短时期的收益,还要考量长期的、一生的有形与无形收益,甚至考量对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影响和对家庭的下一代生产的无形收益。
从就业市场来看。一方面,就工业化进程而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企业生产技术设备还比较落后,经济増长方式没有完全转到依靠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和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就是造成中职生就业难和就业工资低的深刻经济背景。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大部分县域中等职校的实验实训设备和教学模式陈旧,师资和经费匮乏,又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和定岗培养,整天将学生关在教室里讲课本,在黑板上开机器,导致职业教育的意义大打折扣,即便学校通过关系给学生弄到人手一册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书,但这并不是企业所需要的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工人。即便招到工厂,每天让他们在流水线上工作12个小时,而发最低的实习工资,最后把受不了累的累走,再招募新的一批中职生进来。
2.中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
中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关键特点和规律就是校企合作,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难点,也是办好职业教育所绕不开的关键点。“校企合作”实际上应是利益上的合作,是“利益双赢”的市场行为,不能实现“双赢”也就不能称之为“合作”。事实上,在中职办学实践中,真正实现利益双赢的,对中职教育改革、发展发挥推动作用的校企合作较为鲜见。之所以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根缘于缺乏市场经济运作的支撑,缺乏“双赢”的经济利益的推动。
首先,在中职校方面。一般中职校都开设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不同专业,在目前缺少政策和环境支持的情况下,这些专业都要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办学,其所获得的办学效益远不抵其所投入的师资和财力。因此,这种投入对财力上捉襟见肘的中职院校来说是不愿意承担,我们都知道,中职教育的办学经费远高于普高,按国际惯,同等规模的中职教育办学经费一般应是普高的3倍左右,纯工科的还应该高些。就总体而言,目前中职教育生均经费仅为普高的40%。另一方面,中职校也拿不出能被企业看中的资源和企业交换、共享、合作,中职校的毕业生不具备优势,中职校的师资在技术上、科技上、产品开发上都不能给企业提供有效的帮助。
其次,在企业方面。经过“九五”以来企业改革和体制,企业已经基本顺利地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轨迹,除少部分关系国计民生的垄断性企业由国家经营外,大部分企业都私有私营或股份制经营及外资、合资等企业。毫无疑问,当前中职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以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为主。而由于我国当前的大部分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员工与企业的劳动契约不稳定,契约期限过短,工人的流动性强,致使企业对培训技能型员工的预期收益无法得到保障。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十一五”规划课题组在珠三角的一项调查,在70%的企业里,两年及两年以下合同工数量占员工总数的60%以上;许多企业反映,工人流动性过高是企业缺乏培训兴趣的最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讲,企业不会下订单自掏腰包到职校去培养学生。这是因为技能培养和培训对同行业的企业而言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外部性,企业宁可到市场上去招聘所需要的相应的技术工人,也比自已培养花钱少、见效快好。即便是学校主动上门寻求合作,签了校企合作培养协议,也是流于形式、短期应付。企业不会用自己的生产场所、生产设备长期无偿地奉献给中职校做实验、实训教学用途。 二、经济学视阈下的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并非基础教育,但仍属“准公共产品”,和基础教育一样具有很强的外在性,主要需要依靠政府的投人与扶持。另外,和基础教育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内生性,又有一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自我造血功能。从前面分析我们看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缘于两个市场(求学市场和就业市场)上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矛盾。但根本的问题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是在具有可调节性的,或易于调节的供给方面,即中职教育自身。因而,矛盾的解决之策是中职教育要融人市场、抓住市场,充分调动、发挥市场的力量,遵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让市场经济这只手主导职业教育的发展;让市场经济的法则贯穿于中职教育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模式和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等诸方面,成为中职教育办学的核心理念和要素;以经济为纽带,建立起中职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紧密联系,使中职教育融人经济社会发展的浪潮之中,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互为推进。
1.运用产业集群思想,开展联合办学,以利益为纽带,组建职教集团
基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更为贴近,与企业联系更为密切的特点,中职教育必須向企业学习,借鉴企业的运行模式,走联合之路,集群化发展。联合办学的目的是实现集群化、集约化,是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和品位,是把办学者的主要精力和主要资源投人到与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的教学环节,把“关系竞争型”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转换成教学质量、人才质量的“质量竞争型”的发展模式,这对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具有长远的根本意义。它关系到职业教育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转变,是我国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2.引入学徒制思想,建立求学者、中职校、企业三方共贏的利益链
传统的学徒制思想和机制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仍富有生命力,是因为这种机制能很好地解决技能求学者与技能传授者及雇主二者或三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这种思想和机制发展到现代,演变成被我们所采纳的学校形式的学徒制就是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就读中职校的学生以贫困家庭居多,特别是在县域中职校,这种培养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因贫上不起学的问题。按照这种模式,在学生入学时,学校预先垫付其费用,在校3年,实行弹性学制,一半时间在学校上课,一半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教学与顶岗实践交替进行,学校和企业共同教育和管理,共同组织相关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
3.创新投入体制,使中职校和学生的利益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改变政府对中职教育办学经费投人的方式,变按招生数投人为按培养合格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投入奖励性经费为主,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同样的投入取得不同的效果。所谓合格的毕业生就是能够就业,就业的认定标准就是能够和雇用单位签订一年期以上的“劳动合同”。职业学校的“产品”是合格的毕业生,合格的毕业生由政府“买单”,从而使中职学校和学生的利益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从而进一步调动学校对学生将来就业及就业质量关心的积极性,会促进学校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与联合,瞄准企业的用工岗位,和企业联手有针对性地实施项目教学和实训、实习。
4.引入企业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激励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成长和教师投身于课程与教学变革的伟大实践
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积累了成功的管理验,职业学校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与发展,在内部管理上也要向企业学习。中职校必须摒弃基础教育管理模式,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引入企业化管理机制,围绕“经济”做文章,发挥经济的杠杆作用,制定以绩效考核、薪酬激励为手段的,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和自觉投身于课程与教学变革,并促进这种变革有效实施的校内制度和措施。首先,要制定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制度和措施。其次,要制定鼓励教师积极投身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制度和措施。教学团队要对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负责。项目教学团队以工学结合的形式,结合实践教学需要带领学生进入企业承包生产任务,所得收益除主要用于解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费外,还应安排一部分作为绩效工资发放给项目教学团队教师。
参考文献:
[1]养生斌,侯普育,黄勇虎.中等职业教育集群发展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03):24-25
[2]叶琦,陈强.近八成初三学生第一志愿不选职校[N].中国青年报,2008-4-28(6).
[3]张先勇.关于中等职业发展的几点经济学思考[J].成人教育,2001(06):34-35.
[4]何亦名,张炳申.我国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制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02):9-12.
[5]刘芳.一所重点中学的办学困惑[N].中国青年报,2008-4-29(6).
[6]谢革新.社会阶层差异背景下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建议[J].教育与职业,2008(02):38-39.
关键词:中职教育;市场经济
引言:几年来、“招工难”“技工荒”与“就业难”,看似不应同时出现的两类词频频见诸各类新闻媒体,“两难”并存似乎让人觉得蹊跷。本文就针对这“两难”的困境提出经济学分析及对策建议。
正文:“招工难”和“就业难”的根结都在“技工荒”,记者李佳鹤揭开了这一谜底。李佳鹤在2008年3月23日的文章《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事实,技能人才缺口尚大》中就大连市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事实作了深度分析,指出“两难”并存的成因是劳动者总体素质不能适应就业需要,技能人才缺口比较大。一方面,各地频现“技工荒”,社会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另一方面,中职校培养的毕业生学非所用现象严重,并非社会所急需的技术工人,不受企业青睐。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经济学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双重需求和双重供给的制约:在招生市场方面,职业教育的需求方是求学人群,供给方是职业学校:在就业市场方面,職业教育的需求方是企业(社会组织),供给方同样是职业学校。职业学校是双重供给的集合体,面对的是双重需求环境。利益最大化原则和等价交换原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两个最基本的原则,无论是需求方还是供给方的思维与运作都离不开这两个原则,都必须从经济角度考量投入与产生,都要量力而行。
1.中等职业教育的“进口”(招生)与“出口”(就业)
从招生市场来看。求学者、社会大众首先要考虑中职教育究竟能提供什么质量的教育产品,这种教育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又如何,并且毫无疑问地会考察就读职业教育的投入与产生的效益。2013年对阜阳市区250名初三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显示,有79.9%的学生第一志愿不愿选职校。其中,56.3%的初三学生认为,“现在社会普遍要求高学历人才,念中职学校学历比较低,怕毕业后工作不好找”;43.8%的学生同意下列两种说法,“念职业学校容易受专业限制,将来想换其他工作时可选择的机会比较少”“职业学校里没有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没有学习动力,学不到什么”;有31.3%的学生认为,“技术工人在职业提升方面很难发展”。因此,家庭经济尚好的教育需求者在考察教育效益时,不仅是注重经济收益,也不仅是短时期的收益,还要考量长期的、一生的有形与无形收益,甚至考量对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影响和对家庭的下一代生产的无形收益。
从就业市场来看。一方面,就工业化进程而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企业生产技术设备还比较落后,经济増长方式没有完全转到依靠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和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就是造成中职生就业难和就业工资低的深刻经济背景。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大部分县域中等职校的实验实训设备和教学模式陈旧,师资和经费匮乏,又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和定岗培养,整天将学生关在教室里讲课本,在黑板上开机器,导致职业教育的意义大打折扣,即便学校通过关系给学生弄到人手一册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书,但这并不是企业所需要的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工人。即便招到工厂,每天让他们在流水线上工作12个小时,而发最低的实习工资,最后把受不了累的累走,再招募新的一批中职生进来。
2.中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
中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关键特点和规律就是校企合作,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难点,也是办好职业教育所绕不开的关键点。“校企合作”实际上应是利益上的合作,是“利益双赢”的市场行为,不能实现“双赢”也就不能称之为“合作”。事实上,在中职办学实践中,真正实现利益双赢的,对中职教育改革、发展发挥推动作用的校企合作较为鲜见。之所以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根缘于缺乏市场经济运作的支撑,缺乏“双赢”的经济利益的推动。
首先,在中职校方面。一般中职校都开设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不同专业,在目前缺少政策和环境支持的情况下,这些专业都要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办学,其所获得的办学效益远不抵其所投入的师资和财力。因此,这种投入对财力上捉襟见肘的中职院校来说是不愿意承担,我们都知道,中职教育的办学经费远高于普高,按国际惯,同等规模的中职教育办学经费一般应是普高的3倍左右,纯工科的还应该高些。就总体而言,目前中职教育生均经费仅为普高的40%。另一方面,中职校也拿不出能被企业看中的资源和企业交换、共享、合作,中职校的毕业生不具备优势,中职校的师资在技术上、科技上、产品开发上都不能给企业提供有效的帮助。
其次,在企业方面。经过“九五”以来企业改革和体制,企业已经基本顺利地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轨迹,除少部分关系国计民生的垄断性企业由国家经营外,大部分企业都私有私营或股份制经营及外资、合资等企业。毫无疑问,当前中职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以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为主。而由于我国当前的大部分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员工与企业的劳动契约不稳定,契约期限过短,工人的流动性强,致使企业对培训技能型员工的预期收益无法得到保障。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十一五”规划课题组在珠三角的一项调查,在70%的企业里,两年及两年以下合同工数量占员工总数的60%以上;许多企业反映,工人流动性过高是企业缺乏培训兴趣的最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讲,企业不会下订单自掏腰包到职校去培养学生。这是因为技能培养和培训对同行业的企业而言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外部性,企业宁可到市场上去招聘所需要的相应的技术工人,也比自已培养花钱少、见效快好。即便是学校主动上门寻求合作,签了校企合作培养协议,也是流于形式、短期应付。企业不会用自己的生产场所、生产设备长期无偿地奉献给中职校做实验、实训教学用途。 二、经济学视阈下的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并非基础教育,但仍属“准公共产品”,和基础教育一样具有很强的外在性,主要需要依靠政府的投人与扶持。另外,和基础教育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内生性,又有一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自我造血功能。从前面分析我们看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缘于两个市场(求学市场和就业市场)上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矛盾。但根本的问题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是在具有可调节性的,或易于调节的供给方面,即中职教育自身。因而,矛盾的解决之策是中职教育要融人市场、抓住市场,充分调动、发挥市场的力量,遵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让市场经济这只手主导职业教育的发展;让市场经济的法则贯穿于中职教育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模式和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等诸方面,成为中职教育办学的核心理念和要素;以经济为纽带,建立起中职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紧密联系,使中职教育融人经济社会发展的浪潮之中,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互为推进。
1.运用产业集群思想,开展联合办学,以利益为纽带,组建职教集团
基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更为贴近,与企业联系更为密切的特点,中职教育必須向企业学习,借鉴企业的运行模式,走联合之路,集群化发展。联合办学的目的是实现集群化、集约化,是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和品位,是把办学者的主要精力和主要资源投人到与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的教学环节,把“关系竞争型”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转换成教学质量、人才质量的“质量竞争型”的发展模式,这对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具有长远的根本意义。它关系到职业教育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转变,是我国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2.引入学徒制思想,建立求学者、中职校、企业三方共贏的利益链
传统的学徒制思想和机制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仍富有生命力,是因为这种机制能很好地解决技能求学者与技能传授者及雇主二者或三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这种思想和机制发展到现代,演变成被我们所采纳的学校形式的学徒制就是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就读中职校的学生以贫困家庭居多,特别是在县域中职校,这种培养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因贫上不起学的问题。按照这种模式,在学生入学时,学校预先垫付其费用,在校3年,实行弹性学制,一半时间在学校上课,一半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教学与顶岗实践交替进行,学校和企业共同教育和管理,共同组织相关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
3.创新投入体制,使中职校和学生的利益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改变政府对中职教育办学经费投人的方式,变按招生数投人为按培养合格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投入奖励性经费为主,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同样的投入取得不同的效果。所谓合格的毕业生就是能够就业,就业的认定标准就是能够和雇用单位签订一年期以上的“劳动合同”。职业学校的“产品”是合格的毕业生,合格的毕业生由政府“买单”,从而使中职学校和学生的利益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从而进一步调动学校对学生将来就业及就业质量关心的积极性,会促进学校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与联合,瞄准企业的用工岗位,和企业联手有针对性地实施项目教学和实训、实习。
4.引入企业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激励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成长和教师投身于课程与教学变革的伟大实践
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积累了成功的管理验,职业学校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与发展,在内部管理上也要向企业学习。中职校必须摒弃基础教育管理模式,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引入企业化管理机制,围绕“经济”做文章,发挥经济的杠杆作用,制定以绩效考核、薪酬激励为手段的,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和自觉投身于课程与教学变革,并促进这种变革有效实施的校内制度和措施。首先,要制定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制度和措施。其次,要制定鼓励教师积极投身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制度和措施。教学团队要对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负责。项目教学团队以工学结合的形式,结合实践教学需要带领学生进入企业承包生产任务,所得收益除主要用于解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费外,还应安排一部分作为绩效工资发放给项目教学团队教师。
参考文献:
[1]养生斌,侯普育,黄勇虎.中等职业教育集群发展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03):24-25
[2]叶琦,陈强.近八成初三学生第一志愿不选职校[N].中国青年报,2008-4-28(6).
[3]张先勇.关于中等职业发展的几点经济学思考[J].成人教育,2001(06):34-35.
[4]何亦名,张炳申.我国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制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02):9-12.
[5]刘芳.一所重点中学的办学困惑[N].中国青年报,2008-4-29(6).
[6]谢革新.社会阶层差异背景下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建议[J].教育与职业,2008(0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