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经济市场中,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反映到其经济效益上。很多工程项目由于没有做好预算、管理及控制,无法确定项目需要的资金,导致资金中断供应影响资金成本及工程进度,也大大提高了项目自身的成本,甚至导致项目无法正常进展。施工方在承建一个工程项目时,为了能够给项目帶来效益,需要知道怎样分配资金,使资金达到充分利用,实现资金的更大效益,既不使资金中断供给,也不会预留过多资金影响其收益,这就需要做好合理的工程预算、管理及控制。
【关键词】 工程造价;财务管理;财务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5-091-02
1 工程造价
1.1 工程造价的概念。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些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工程造价是一个广义概念,在不同的场合,工程造价含义不同。由于研究对象没,工程造价有建设工程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单位工程造价以及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等。
1.2 工程造价的特点。工程造价具有大额性、动态性、兼容性等特点。要有效管理工程造价,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工程造价的费用构成进行分解。一般可以按建设资金支出的性质、途径等方式来分解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的基本构成包括用于购买工程项目所含各种设备的费用,用于建筑施工和安装施工所需支出的费用,用于委托工程勘察设计应支付的费用,用于购置土地所需的费用,也包括用于建设单位自身进行项目筹建和项目管理所花费的费用等。总之,工程造价是按照确定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功能要求和使用要求等将工程项目全部建成并验收合格交使用所需的全部费用。
2 工程财务核算管理
2.1 工程日常财务核算。
2.1.1 选配合适的人员。财会部门应选择合适的财会人员来专门开展工程项目核算与管理工作。财会人员从项目开始之初,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工程投资的讨论和实施中,通过了解项目,熟悉概算,清楚项目增减变化,为准确的会计核算、有效的财务管理和后期竣工决算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2.1.2 明确核算项目。项目之初,财会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参照概算所列的单位工程来明确核算明细程度、内容,按建筑、安装、设备、其他支出等分门别类地建账,做好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明细科目会计核算。
2.1.3 设立设备明细卡片。对每台设备,从开始订货到交付使用都应有完整的核算,详细记载包括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价值、订货、到货、验收、付款、领用等内容,有关依据注明出处(如会计凭证或备查登记簿)。
2.1.4 建立工程合同台账。按土建、安装、设备、其他支出分类,侧重对工程项目合同付款情况进行明细统计,包括合同编码、施工单位(或设备供应商)、业务内容、合同价、以前年度累计付款、本年度累计付款、当月付款、累计已付款、余款等内容。
2.1.5 梳理其它支出明细。对项目繁多、性质不一的其它工程支出,财会人员及时整理费用明细备查,如场地占用及清理费用、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用、其它费用明细。
2.1.6 积累竣工决算素材。在日常工作中,财务部门通过审核付款,参加工程会议,收集工程材料等积累财务用款、预算调整、节约超支、施工优劣、投资效果等资料,为编制竣工决算说明书积累素材。
3 工程成本控制
3.1 对业主而言,首先要严格控制工程签证。签证是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已签定合同的弥补,是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调整,从合理控制造价的角度出发,对涉及费用的签证应把握以下原则:⑴正确把握签证的计价原则,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计价方式计算费用,同时签证要及时,尤其是一些隐蔽工程的签证,最好在隐蔽之前核定,避免事后扯皮;⑵签证应尽量做到有据可依,尽量把签证图纸化;⑶业主要加强内部管理机制,对项目管理人员分工明确,权责明确。
3.2 对承包商而言,作为工程施工的实施主体,可从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制定多角度、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施工组织设计包含了材料的比选采购、项目管理机构设置,施工准备及人、材、机资源配备、分部分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分包管理措施等,是对施工项目全面了解后制定的、统领项目施工管理的钢领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切实用以指导施工过程中的各方面管理。本文仅以施工方案的选择、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施工工艺的监督、材料设备的采购管理、合格人员的配备几个方面作了规定,对其数量和质量进行签收,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拒签;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进度安排用料,限额领用,并对材料使用量上进行监督,防止浪费,合理使用资源。
3.2.1 材料费。材料费是工程直接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工程成本的60~70%。要控制材料费,需要施工企业从材料的采购到库存以至领用,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材料采购方面,可根据工程计划,进行招投标,大宗材料集中批量采购,可大大降低采购保管费。在离建筑材料市场比较近的情况下,部分材料可通过信息化系统,建立虚拟仓库,实现零库存。这样不仅降低了资金成本,而且减少了库存积压造成损失的风险。同时项目部要建立严格的材料收入库制度,仓库管理员和采购员要“验质,验量,验品种,验发票”。施工领用材料时,要根据预算限额领用,物质保管人根据限额领资单发料,领料必须严格手续,以明确责任,超损耗者从工资中扣除,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目标责任。
同时动员施工人员做好余料的回收工作,减少材料浪费和流失。
3.2.2 现场管理费的控制。现场管理费是与工程直接相关的成本,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直至保修期满。⑴做好雨季,冬季施工准备工作,预防因突然的自然环境变化而影响施工;⑵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技术标准,质量要求施工。各个专业应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对于不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造成施工成本增加的,有执行负责人负责;⑶防止质量事故发生,质量事故会增加返工费,停工费,返修费,事故处理费等,这部分费用可以通过先进的施工管理而降低;⑷做好工程施工的预算,检测工作。如及时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测,做好隐蔽记录,建立质量安全检查小组,随时检查施工安全,速度情况,做好预防工作。 3.2.3 加强安全管理,杜绝安全事故,减少安全事故损失。加强安全管理要着眼于预防事故的发生,降低工程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3.2.4 减少事故的发生次数,可增加经济效益,施工项目每一事故的发生,都可能会有设备的损坏,工作的损失以及工作场所恢复费用等。
事故发生次数减少,就相应减少事故处理费用,最后体现于项目直接经济效益的增加。另一方面,事故减少也相应减少了停工损失费用,表现为项目间接经济效益的增加。
3.2.5 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通过安全设计,操作,维护,检查等措施,可以预防事故,降低风险,但不可能达到绝对安全,因此,需要安全投入,制定万一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应急方案,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坏境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3.2.6 改进施工工艺,合理组织施工。要加强科技管理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设备,工艺,以提高人机工作效率。对施工生产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以及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使他们能够完成和超额完成劳动定额,最大限度地以最少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劳动效率。根据施工作业计划,通过网络作业流程分析,充分利用现有工作面,尽可能组织平面作业,扩大工作面,使后续工序提前投入工作,提高工时利用效果,尽可能减少窝工现象。
3.3 预付款阶段。合理使用开工预付款。开工开始后预付款即入账,并合理地使用资金,尽快形成生产规模,发挥预付款作用;在项目中要根据结算周期编制资金筹集及使用计划,并要留有后备资金以应付突发情况,严格按计划使用资金,减少资金支出的盲目性。
3.4 施工的准备阶段。制定详细的财务收支计划、规章制度和资金近期计划。由于资金在这个阶段发生频繁且数量大,这一阶段要做好资金的控制。
3.5 施工阶段。主动控制,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控制理解为目标值与实际值的比较,以及当实际值偏离目标值时,分析其产生偏差的原因,并确定下一步的对策。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人们将系统论和控制论研究成果应用于项目管理,将控制立足于事先主动地采取决策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差。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组织上采取措施,包括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造价控制者及其任务、明确管理职能分工;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包括重视设计多方案选择,严格审查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包括动态地比较造价的计划值和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采取针对节约投资的有力奖励措施等。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实施组织技术人员读懂招标书并编制高质量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不仅要求科学、合理,而且能节约费用。在施工方案的确定中,方案编制人和造价工程师应紧密合作,商议优先的先进的施工工艺、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较低的工程造价方案。工程造价管理是遵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来确定,工程造价的高低不仅与
3.6 工程交付阶段。施工工程项目部分或全部验收合格,这就要及时和业主单位办理验收交付手续,以便收回工程款,此时资金的形态也由成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从整个项目来看,如果收入大于耗费量则项目实现盈利,反之则亏损,随即在从甲方取得结算资金后应要做好资金的分配工作,如兑现职工的奖励款、缴纳税金、向公司上缴资金款等。
4 工程成本控制的步骤
在确定了施工成本计划之后,必须定期地进行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当实际值偏离计划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适当的纠偏措施,以确保施工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其步骤如下:
4.1 比较。按照某种确定的方式将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逐项进行比较,以发现施工成本是否已超支。
4.2 分析。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确保偏差的严重性及偏差产生的原因。这一步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中的核心,其主要目的在于找出偏差的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避免相同的原因再次发生或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
4.3 预测。按照完成情况估计完成项目所需的总费用。
4.4 糾偏。当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成本出现偏差,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偏差分析和预测的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期达到使施工成本偏差尽可能小的目的。纠偏是施工成本控制中最具实质性的一步。只有通过纠偏,才能最终达到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对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地采取纠偏措施,从而实现成本的动态控制的主动控制。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S],2010
2 马庭仁.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探讨.管理科学,2004
3 符寒峰等.实施预算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企业管理,2005
【关键词】 工程造价;财务管理;财务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5-091-02
1 工程造价
1.1 工程造价的概念。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些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工程造价是一个广义概念,在不同的场合,工程造价含义不同。由于研究对象没,工程造价有建设工程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单位工程造价以及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等。
1.2 工程造价的特点。工程造价具有大额性、动态性、兼容性等特点。要有效管理工程造价,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工程造价的费用构成进行分解。一般可以按建设资金支出的性质、途径等方式来分解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的基本构成包括用于购买工程项目所含各种设备的费用,用于建筑施工和安装施工所需支出的费用,用于委托工程勘察设计应支付的费用,用于购置土地所需的费用,也包括用于建设单位自身进行项目筹建和项目管理所花费的费用等。总之,工程造价是按照确定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功能要求和使用要求等将工程项目全部建成并验收合格交使用所需的全部费用。
2 工程财务核算管理
2.1 工程日常财务核算。
2.1.1 选配合适的人员。财会部门应选择合适的财会人员来专门开展工程项目核算与管理工作。财会人员从项目开始之初,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工程投资的讨论和实施中,通过了解项目,熟悉概算,清楚项目增减变化,为准确的会计核算、有效的财务管理和后期竣工决算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2.1.2 明确核算项目。项目之初,财会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参照概算所列的单位工程来明确核算明细程度、内容,按建筑、安装、设备、其他支出等分门别类地建账,做好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明细科目会计核算。
2.1.3 设立设备明细卡片。对每台设备,从开始订货到交付使用都应有完整的核算,详细记载包括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价值、订货、到货、验收、付款、领用等内容,有关依据注明出处(如会计凭证或备查登记簿)。
2.1.4 建立工程合同台账。按土建、安装、设备、其他支出分类,侧重对工程项目合同付款情况进行明细统计,包括合同编码、施工单位(或设备供应商)、业务内容、合同价、以前年度累计付款、本年度累计付款、当月付款、累计已付款、余款等内容。
2.1.5 梳理其它支出明细。对项目繁多、性质不一的其它工程支出,财会人员及时整理费用明细备查,如场地占用及清理费用、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用、其它费用明细。
2.1.6 积累竣工决算素材。在日常工作中,财务部门通过审核付款,参加工程会议,收集工程材料等积累财务用款、预算调整、节约超支、施工优劣、投资效果等资料,为编制竣工决算说明书积累素材。
3 工程成本控制
3.1 对业主而言,首先要严格控制工程签证。签证是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已签定合同的弥补,是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调整,从合理控制造价的角度出发,对涉及费用的签证应把握以下原则:⑴正确把握签证的计价原则,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计价方式计算费用,同时签证要及时,尤其是一些隐蔽工程的签证,最好在隐蔽之前核定,避免事后扯皮;⑵签证应尽量做到有据可依,尽量把签证图纸化;⑶业主要加强内部管理机制,对项目管理人员分工明确,权责明确。
3.2 对承包商而言,作为工程施工的实施主体,可从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制定多角度、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施工组织设计包含了材料的比选采购、项目管理机构设置,施工准备及人、材、机资源配备、分部分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分包管理措施等,是对施工项目全面了解后制定的、统领项目施工管理的钢领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切实用以指导施工过程中的各方面管理。本文仅以施工方案的选择、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施工工艺的监督、材料设备的采购管理、合格人员的配备几个方面作了规定,对其数量和质量进行签收,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拒签;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进度安排用料,限额领用,并对材料使用量上进行监督,防止浪费,合理使用资源。
3.2.1 材料费。材料费是工程直接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工程成本的60~70%。要控制材料费,需要施工企业从材料的采购到库存以至领用,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材料采购方面,可根据工程计划,进行招投标,大宗材料集中批量采购,可大大降低采购保管费。在离建筑材料市场比较近的情况下,部分材料可通过信息化系统,建立虚拟仓库,实现零库存。这样不仅降低了资金成本,而且减少了库存积压造成损失的风险。同时项目部要建立严格的材料收入库制度,仓库管理员和采购员要“验质,验量,验品种,验发票”。施工领用材料时,要根据预算限额领用,物质保管人根据限额领资单发料,领料必须严格手续,以明确责任,超损耗者从工资中扣除,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目标责任。
同时动员施工人员做好余料的回收工作,减少材料浪费和流失。
3.2.2 现场管理费的控制。现场管理费是与工程直接相关的成本,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直至保修期满。⑴做好雨季,冬季施工准备工作,预防因突然的自然环境变化而影响施工;⑵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技术标准,质量要求施工。各个专业应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对于不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造成施工成本增加的,有执行负责人负责;⑶防止质量事故发生,质量事故会增加返工费,停工费,返修费,事故处理费等,这部分费用可以通过先进的施工管理而降低;⑷做好工程施工的预算,检测工作。如及时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测,做好隐蔽记录,建立质量安全检查小组,随时检查施工安全,速度情况,做好预防工作。 3.2.3 加强安全管理,杜绝安全事故,减少安全事故损失。加强安全管理要着眼于预防事故的发生,降低工程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3.2.4 减少事故的发生次数,可增加经济效益,施工项目每一事故的发生,都可能会有设备的损坏,工作的损失以及工作场所恢复费用等。
事故发生次数减少,就相应减少事故处理费用,最后体现于项目直接经济效益的增加。另一方面,事故减少也相应减少了停工损失费用,表现为项目间接经济效益的增加。
3.2.5 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通过安全设计,操作,维护,检查等措施,可以预防事故,降低风险,但不可能达到绝对安全,因此,需要安全投入,制定万一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应急方案,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坏境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3.2.6 改进施工工艺,合理组织施工。要加强科技管理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设备,工艺,以提高人机工作效率。对施工生产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以及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使他们能够完成和超额完成劳动定额,最大限度地以最少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劳动效率。根据施工作业计划,通过网络作业流程分析,充分利用现有工作面,尽可能组织平面作业,扩大工作面,使后续工序提前投入工作,提高工时利用效果,尽可能减少窝工现象。
3.3 预付款阶段。合理使用开工预付款。开工开始后预付款即入账,并合理地使用资金,尽快形成生产规模,发挥预付款作用;在项目中要根据结算周期编制资金筹集及使用计划,并要留有后备资金以应付突发情况,严格按计划使用资金,减少资金支出的盲目性。
3.4 施工的准备阶段。制定详细的财务收支计划、规章制度和资金近期计划。由于资金在这个阶段发生频繁且数量大,这一阶段要做好资金的控制。
3.5 施工阶段。主动控制,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控制理解为目标值与实际值的比较,以及当实际值偏离目标值时,分析其产生偏差的原因,并确定下一步的对策。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人们将系统论和控制论研究成果应用于项目管理,将控制立足于事先主动地采取决策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差。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组织上采取措施,包括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造价控制者及其任务、明确管理职能分工;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包括重视设计多方案选择,严格审查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包括动态地比较造价的计划值和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采取针对节约投资的有力奖励措施等。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实施组织技术人员读懂招标书并编制高质量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不仅要求科学、合理,而且能节约费用。在施工方案的确定中,方案编制人和造价工程师应紧密合作,商议优先的先进的施工工艺、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较低的工程造价方案。工程造价管理是遵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来确定,工程造价的高低不仅与
3.6 工程交付阶段。施工工程项目部分或全部验收合格,这就要及时和业主单位办理验收交付手续,以便收回工程款,此时资金的形态也由成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从整个项目来看,如果收入大于耗费量则项目实现盈利,反之则亏损,随即在从甲方取得结算资金后应要做好资金的分配工作,如兑现职工的奖励款、缴纳税金、向公司上缴资金款等。
4 工程成本控制的步骤
在确定了施工成本计划之后,必须定期地进行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当实际值偏离计划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适当的纠偏措施,以确保施工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其步骤如下:
4.1 比较。按照某种确定的方式将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逐项进行比较,以发现施工成本是否已超支。
4.2 分析。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确保偏差的严重性及偏差产生的原因。这一步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中的核心,其主要目的在于找出偏差的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避免相同的原因再次发生或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
4.3 预测。按照完成情况估计完成项目所需的总费用。
4.4 糾偏。当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成本出现偏差,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偏差分析和预测的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期达到使施工成本偏差尽可能小的目的。纠偏是施工成本控制中最具实质性的一步。只有通过纠偏,才能最终达到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对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地采取纠偏措施,从而实现成本的动态控制的主动控制。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S],2010
2 马庭仁.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探讨.管理科学,2004
3 符寒峰等.实施预算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企业管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