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的一天,在法国国际电视五台(TV5Monde)一个纪念中法建交55周年的节目中,播出了一则寻人启事。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张60年前的老照片,照片上一个法国小女孩和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坐在一起。她叫西尔维娅娜·罗森伯格(SylvianeRozenberg)。
沟通之旅
当时只有5岁的西尔维娅娜·罗森伯格在1957年中法合拍的电影《风筝》中扮演男主角比埃罗的妹妹尼可儿。时隔多年,这位小演员早已远离公众视线。发出这则寻人启事的是中国纪录片《风筝·风筝》摄制组的编导,他们打算对电影《风筝》的主创人员进行一次重访。
有趣的是,当年电影《风筝》的法方导演罗吉·比果(RogerPigaut)为了物色影片里的两个小演员,也是通过在电台发布招募启示的办法。选角标准说得特别具体,男孩比埃罗的扮演者,要求年纪10岁左右,脸上要有雀斑。结果当罗吉·比果出门的时候,门口聚集了100多个十岁左右的男孩,脸上都长着雀斑。最终扮演比埃罗的帕特里克·德·巴尔地纳(PatrickdeBardine)就是从这群孩子中脱颖而出的。
在《风筝》的幕前幕后,“寻找”始终是一个关键词。事实上,这部电影本身就是讲述两个法国孩子在孙悟空的帮助下,寻找风筝的主人—中国男孩宋小青的梦幻经历。
而另外一个关键词,则是“友谊”。1957年,新中国成立不到10年,中法两国尚未建交。电影中法国小男孩比埃罗和妹妹尼可儿从巴黎飞越到北京的寻人之旅,某种程度上也象征着西方与新中国的一次沟通之旅。这部电影在1958年、1959年先后在法国和中国公映。1964年,中法正式建交。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中国后表示:“艺术和电影实际上推动了外交,中法合拍的《风筝》在中法两国之间建立起深厚的人文交流。”
法国导演罗吉·比果曾是法国共产党党员,同时也是法中友协电影委员会委员。他一直希望创作一部中法合拍的儿童电影,用一个风筝连接巴黎和北京两个时空,展现中法儿童之间的友谊。1955年,他写信给中国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表达了合作拍片的意图,得到王阑西局长的支持。周总理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说一定要拍好这部影片。
在中国,风筝不仅仅是怡情养性的玩具,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文化意象,有探索高远、连通未知的寓意。清末画家吴友如有题图诗:“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罗吉·比果也是依靠一只风筝,找到了连结中法电影人的“青云之路”。
冷战时期,艺术演出往往会起到民间外交的作用。1950年代,京剧武丑名家张春华曾经两度到欧洲巡回演出,其中的《三岔口》和《猴戏》在法国深受欢迎。罗吉·比果正是张春华巡演时的观众之一,他也是由此第一次见识了孙悟空的本事。
罗吉·比果的朋友、著名纪录片导演伊文思从1955年到1957年多次来华拍片,据说他从中国带回了一只孙悟空风筝,这再次启发了罗吉·比果。因此,孙悟空最终成为影片《风筝》当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本身带有浓烈的东方传统色彩,却又作为一条引线将中国的崭新面貌呈现在西方面前。
质朴而成功的文化传播样本
影片《风筝》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儿童故事片,也是新中国第一部中外合拍电影,它成为中国电影人开启与外界合作交流的密钥。
《风筝》在当年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都获得了奖项。影片的副摄影师皮埃尔·洛姆日后也成为法国著名电影摄影师。他以代表作《罗丹的情人》和《大鼻子情圣》,两次荣获法国电影凯撒奖。1957年拍摄《风筝》时,27岁的他跟着一支十几人的队伍来到了中国,与中方人员的合作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皮埃尔·洛姆有两位中方助理。虽然语言交流并不畅通,但他们常常以彼此微笑来表示默契。有关摄影机的操作,比个手势大家就明白了。有一次我们摄影机的一个零件出现了问题,这是一个很难找到的小零件,问题很麻烦,但是助手告诉我,没关系会解决的。第二天一早,他们就拿着零件来了,这是他们一晚上工作的成果。要知道如果他们不能解决,我们就只有从法国运来这个零件了。這是一个专业人士送给专业人士的礼物。
电影拍摄结束的时候,两位中国助手与皮埃尔依依不舍,大家都哭了。50多年后,皮埃尔·洛姆在接受专访的时候,提起此情此景,还是湿润了眼眶。除了工作,那段时间在北京城的所见所感也让他极为难忘,他说,初到中国“ 对于一个来自欧洲的人,是一个巨大的震撼”,当时他完全被中国吸引了。
《风筝》在中法两国上映后,反响都很热烈。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评价道:“这是一部富于幻想、充满友情的影片,不仅能吸引住儿童,也抓住了成人,它通过儿童的眼睛,让人们看到了北京和巴黎的诗意。”
《风筝》曾经连续30 多年进入法国学校,成为一代又一代法国人了解中国的第一扇窗。法国著名影星樊尚·佩雷来中国宣传他主演的影片《郁金香芳芳》时曾说,他对中国的最初印象,就是电影《风筝》。“看过之后对自己说,一定要去这片神奇的土地看看。”
《风筝》造成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致于成为象征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一个符号,后来在历次外交活动和民间联谊活动中,《风筝》都屡屡被当作开场电影,或者被做成相关礼物互相赠送。只要一提到这部电影,两国人就立刻找到了共同话题。《风筝》在打动观众的同时,也成功地完成了它文化传播的使命。
60年后的重逢
在这部电影放映60周年之际,一支中国的纪录片团队开始了对《风筝》主创人员的寻访之旅。
为了找到当年的小演员,导演辛少英和许峰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通过电视台公开寻找,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旅法华人的圈子来传播消息。功夫不负有心人,混血小女孩周佩琴的饰演者华卫民很快就联系到了,不久,“ 消失了”几十年的小妹妹尼可儿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而在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某派出所通过排查名字找到了刘祥生,他在影片中扮演的是法国兄妹越过千山万水寻找的中国朋友、风筝的主人宋小青。 于是,纪录片《风筝·风筝》创造了一次跨世纪的重逢。
得知摄制组赴法国拍摄的意图之后,刘祥生决定订做一只孙悟空风筝,造型和60年前的风筝道具一样。但是这次,跟影片中的飞行路线相反,他要带着孙悟空去一趟法国。
2019年3月24日,“光影流年—中法友好故事会”在巴黎举行,扮演尼可儿的西尔维娅娜走到台上说:“我想在这个场合,寻找我60年前的中国朋友。我仍然记得热情友好的中国人民,仍然记得当时和我拍摄电影的小演员们。有一个小朋友,每次我累的时候,他都会把我背在身上。有一个会说法语的小姑娘,总是陪在我身边,帮我做翻译……我很想见到他们,因为已经60年了,我非常思念他们。”
经常把尼可儿背在身上的刘祥生,和陪在尼可儿身边做翻译的华卫民,都已成为年逾古稀的老人,鬓发斑白的他们从观众席中走上台与西尔维娅娜相见,三人跨越时空的重逢令人动容。
纪录片摄制组跟随刘祥生拜访了西尔维娅娜的家,看到了她珍藏的海报、照片。她把法文版《风筝》的影片放给拍摄团队看,自己看着看着就流下泪水。西尔维娅娜带着大家一起重游影片在巴黎的拍摄场地— 蒙马特高地,在那里和刘祥生一起放飞了风筝。
刘祥生说,他长大后也曾想过寻找当年的小伙伴,但是太难了,没有头绪。这个情结一直在,他后来还是去了一趟法国,实地感受了法国的风土人情,他由衷地认为,法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一样,都是非常伟大的文化。
《风筝》之外的“风筝”
从策划到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创作历时一年半,先后多次到法国采访拍摄,足迹遍及巴黎、马赛、里昂、阿维尼翁等,在国内的拍摄地包括北京、长春、潍坊、上海、广州、西安、昆明、西双版纳等……行程數万公里。
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旅程。除了几位演员,摄制组还采访到了《风筝》的中方导演王家乙的女儿王晓莲、法方编剧安东尼·杜达尔的女友薇薇安,孙悟空的饰演者张春华的儿子张小华以及著名的猴戏演员六小龄童。
此外,摄制组还一路拍到了很多有趣的人物,比如创作乐曲《风筝》的二胡演奏家果敢、绘制风筝主题系列画作的留法艺术家王涵、改革开放后首位获邀在中国举行大型演出的西方音乐家让— 米歇尔·雅尔、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介绍开幕影片《风筝》的苏菲·玛索…… 纪录片最终呈现了20多位精彩的人物,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阐释了“风筝”这个文化符号,体现了中法两国数十年来的民间文化交流。
这部纪录片在记录人物的同时,也带出了中法两国的崭新风貌。回望60年前,《风筝》的剧情中虽然有奇思妙想的成分,但拍摄的场景却非常生活化。影片中不仅展现了故宫、北海、景山等中国古典景观,还随着比埃罗和尼可儿的探寻之旅,展现了1950 年代北京城街头巷尾人们朴素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向西方展示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
而今,纪录片在跨越多个城市的旅程中所呈现出的,也是当代典型的人情与风物,再加上探访过程中的文化交汇,为两国观众提供了认识对方国度的另一次机会。
导演许峰说,《风筝·风筝》这部纪录片,展现的是深藏在中法人民之间的友谊。这种友谊跨越山海,至今延绵不断。
2021年6月1日,纪录电影《风筝·风筝》在中国公映,又有更多的观众,深入了解“风筝”背后这段中法之间跨越时空的交往故事。
沟通之旅
当时只有5岁的西尔维娅娜·罗森伯格在1957年中法合拍的电影《风筝》中扮演男主角比埃罗的妹妹尼可儿。时隔多年,这位小演员早已远离公众视线。发出这则寻人启事的是中国纪录片《风筝·风筝》摄制组的编导,他们打算对电影《风筝》的主创人员进行一次重访。
有趣的是,当年电影《风筝》的法方导演罗吉·比果(RogerPigaut)为了物色影片里的两个小演员,也是通过在电台发布招募启示的办法。选角标准说得特别具体,男孩比埃罗的扮演者,要求年纪10岁左右,脸上要有雀斑。结果当罗吉·比果出门的时候,门口聚集了100多个十岁左右的男孩,脸上都长着雀斑。最终扮演比埃罗的帕特里克·德·巴尔地纳(PatrickdeBardine)就是从这群孩子中脱颖而出的。
在《风筝》的幕前幕后,“寻找”始终是一个关键词。事实上,这部电影本身就是讲述两个法国孩子在孙悟空的帮助下,寻找风筝的主人—中国男孩宋小青的梦幻经历。
而另外一个关键词,则是“友谊”。1957年,新中国成立不到10年,中法两国尚未建交。电影中法国小男孩比埃罗和妹妹尼可儿从巴黎飞越到北京的寻人之旅,某种程度上也象征着西方与新中国的一次沟通之旅。这部电影在1958年、1959年先后在法国和中国公映。1964年,中法正式建交。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中国后表示:“艺术和电影实际上推动了外交,中法合拍的《风筝》在中法两国之间建立起深厚的人文交流。”
法国导演罗吉·比果曾是法国共产党党员,同时也是法中友协电影委员会委员。他一直希望创作一部中法合拍的儿童电影,用一个风筝连接巴黎和北京两个时空,展现中法儿童之间的友谊。1955年,他写信给中国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表达了合作拍片的意图,得到王阑西局长的支持。周总理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说一定要拍好这部影片。
在中国,风筝不仅仅是怡情养性的玩具,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文化意象,有探索高远、连通未知的寓意。清末画家吴友如有题图诗:“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罗吉·比果也是依靠一只风筝,找到了连结中法电影人的“青云之路”。
冷战时期,艺术演出往往会起到民间外交的作用。1950年代,京剧武丑名家张春华曾经两度到欧洲巡回演出,其中的《三岔口》和《猴戏》在法国深受欢迎。罗吉·比果正是张春华巡演时的观众之一,他也是由此第一次见识了孙悟空的本事。
罗吉·比果的朋友、著名纪录片导演伊文思从1955年到1957年多次来华拍片,据说他从中国带回了一只孙悟空风筝,这再次启发了罗吉·比果。因此,孙悟空最终成为影片《风筝》当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本身带有浓烈的东方传统色彩,却又作为一条引线将中国的崭新面貌呈现在西方面前。
质朴而成功的文化传播样本
影片《风筝》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儿童故事片,也是新中国第一部中外合拍电影,它成为中国电影人开启与外界合作交流的密钥。
《风筝》在当年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都获得了奖项。影片的副摄影师皮埃尔·洛姆日后也成为法国著名电影摄影师。他以代表作《罗丹的情人》和《大鼻子情圣》,两次荣获法国电影凯撒奖。1957年拍摄《风筝》时,27岁的他跟着一支十几人的队伍来到了中国,与中方人员的合作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皮埃尔·洛姆有两位中方助理。虽然语言交流并不畅通,但他们常常以彼此微笑来表示默契。有关摄影机的操作,比个手势大家就明白了。有一次我们摄影机的一个零件出现了问题,这是一个很难找到的小零件,问题很麻烦,但是助手告诉我,没关系会解决的。第二天一早,他们就拿着零件来了,这是他们一晚上工作的成果。要知道如果他们不能解决,我们就只有从法国运来这个零件了。這是一个专业人士送给专业人士的礼物。
电影拍摄结束的时候,两位中国助手与皮埃尔依依不舍,大家都哭了。50多年后,皮埃尔·洛姆在接受专访的时候,提起此情此景,还是湿润了眼眶。除了工作,那段时间在北京城的所见所感也让他极为难忘,他说,初到中国“ 对于一个来自欧洲的人,是一个巨大的震撼”,当时他完全被中国吸引了。
《风筝》在中法两国上映后,反响都很热烈。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评价道:“这是一部富于幻想、充满友情的影片,不仅能吸引住儿童,也抓住了成人,它通过儿童的眼睛,让人们看到了北京和巴黎的诗意。”
《风筝》曾经连续30 多年进入法国学校,成为一代又一代法国人了解中国的第一扇窗。法国著名影星樊尚·佩雷来中国宣传他主演的影片《郁金香芳芳》时曾说,他对中国的最初印象,就是电影《风筝》。“看过之后对自己说,一定要去这片神奇的土地看看。”
《风筝》造成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致于成为象征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一个符号,后来在历次外交活动和民间联谊活动中,《风筝》都屡屡被当作开场电影,或者被做成相关礼物互相赠送。只要一提到这部电影,两国人就立刻找到了共同话题。《风筝》在打动观众的同时,也成功地完成了它文化传播的使命。
60年后的重逢
在这部电影放映60周年之际,一支中国的纪录片团队开始了对《风筝》主创人员的寻访之旅。
为了找到当年的小演员,导演辛少英和许峰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通过电视台公开寻找,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旅法华人的圈子来传播消息。功夫不负有心人,混血小女孩周佩琴的饰演者华卫民很快就联系到了,不久,“ 消失了”几十年的小妹妹尼可儿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而在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某派出所通过排查名字找到了刘祥生,他在影片中扮演的是法国兄妹越过千山万水寻找的中国朋友、风筝的主人宋小青。 于是,纪录片《风筝·风筝》创造了一次跨世纪的重逢。
得知摄制组赴法国拍摄的意图之后,刘祥生决定订做一只孙悟空风筝,造型和60年前的风筝道具一样。但是这次,跟影片中的飞行路线相反,他要带着孙悟空去一趟法国。
2019年3月24日,“光影流年—中法友好故事会”在巴黎举行,扮演尼可儿的西尔维娅娜走到台上说:“我想在这个场合,寻找我60年前的中国朋友。我仍然记得热情友好的中国人民,仍然记得当时和我拍摄电影的小演员们。有一个小朋友,每次我累的时候,他都会把我背在身上。有一个会说法语的小姑娘,总是陪在我身边,帮我做翻译……我很想见到他们,因为已经60年了,我非常思念他们。”
经常把尼可儿背在身上的刘祥生,和陪在尼可儿身边做翻译的华卫民,都已成为年逾古稀的老人,鬓发斑白的他们从观众席中走上台与西尔维娅娜相见,三人跨越时空的重逢令人动容。
纪录片摄制组跟随刘祥生拜访了西尔维娅娜的家,看到了她珍藏的海报、照片。她把法文版《风筝》的影片放给拍摄团队看,自己看着看着就流下泪水。西尔维娅娜带着大家一起重游影片在巴黎的拍摄场地— 蒙马特高地,在那里和刘祥生一起放飞了风筝。
刘祥生说,他长大后也曾想过寻找当年的小伙伴,但是太难了,没有头绪。这个情结一直在,他后来还是去了一趟法国,实地感受了法国的风土人情,他由衷地认为,法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一样,都是非常伟大的文化。
《风筝》之外的“风筝”
从策划到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创作历时一年半,先后多次到法国采访拍摄,足迹遍及巴黎、马赛、里昂、阿维尼翁等,在国内的拍摄地包括北京、长春、潍坊、上海、广州、西安、昆明、西双版纳等……行程數万公里。
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旅程。除了几位演员,摄制组还采访到了《风筝》的中方导演王家乙的女儿王晓莲、法方编剧安东尼·杜达尔的女友薇薇安,孙悟空的饰演者张春华的儿子张小华以及著名的猴戏演员六小龄童。
此外,摄制组还一路拍到了很多有趣的人物,比如创作乐曲《风筝》的二胡演奏家果敢、绘制风筝主题系列画作的留法艺术家王涵、改革开放后首位获邀在中国举行大型演出的西方音乐家让— 米歇尔·雅尔、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介绍开幕影片《风筝》的苏菲·玛索…… 纪录片最终呈现了20多位精彩的人物,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阐释了“风筝”这个文化符号,体现了中法两国数十年来的民间文化交流。
这部纪录片在记录人物的同时,也带出了中法两国的崭新风貌。回望60年前,《风筝》的剧情中虽然有奇思妙想的成分,但拍摄的场景却非常生活化。影片中不仅展现了故宫、北海、景山等中国古典景观,还随着比埃罗和尼可儿的探寻之旅,展现了1950 年代北京城街头巷尾人们朴素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向西方展示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
而今,纪录片在跨越多个城市的旅程中所呈现出的,也是当代典型的人情与风物,再加上探访过程中的文化交汇,为两国观众提供了认识对方国度的另一次机会。
导演许峰说,《风筝·风筝》这部纪录片,展现的是深藏在中法人民之间的友谊。这种友谊跨越山海,至今延绵不断。
2021年6月1日,纪录电影《风筝·风筝》在中国公映,又有更多的观众,深入了解“风筝”背后这段中法之间跨越时空的交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