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互联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对共青团组织在互联网领域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掌握新媒体发展规律和特点,增强网络舆论斗争意识,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和思想引导,既是共青团组织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信息格局、服务党政中心任务的现实需求,又是扩大工作覆盖面、提升工作影响力的迫切需要。
一、新媒体已经融入了青年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
当代青年是“网络的一代”,新媒体对青年思想观念、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都带来了深刻影响。据权威机构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4.1%,网民规模达到5.91亿,其中,10—39岁的青少年网民约有4.66亿,占全体网民数的78.8%。调查显示,未成年人互联网触网率达到97.2%,第一次触网年龄在10岁以前的占到61.8%。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经成为当下很多青年的“标配”,青年在新媒体上徜徉的时间比线下还要多,与其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属于年轻人,不如说年轻人更加需要新媒体。
新媒体开辟了青年了解世界的新途径。有报道称,青年人正在快速远离传统媒体,美国35岁以下青年人近9成不看报纸,迫使不少纸媒关停或裁员,甚至享誉全球的《福布斯》杂志也在求售,新媒体正在成为传统媒体人心中一处不断增长的痛。中国也不例外,随着微博、微信等应用的兴起,网民接触新闻的渠道增多、内容丰富,手机客户端的推送也使更多的手机网民被动阅读了大量新闻,应用网络新闻的网民规模已达4.61亿,通过新媒体进行碎片化时间阅读新闻已成为青年网民的日常的主要活动之一。
新媒体为青年提供了多彩的个人空间。如果想了解今天的青年,互联网是最好的观察室。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上微博、发微博、聊微博成为当代青年的一种时尚,一条条微博与一个个青年生活的改变相连,数万条微博与一代人的青春交织,基于互联网光纤传递的不仅是信息更是力量,不仅是文字更是可期待的未来。在互联网时代,青年可能不跟父母交流,不与朋友分享,不记日记,不读报纸,但要登陆一下他们的个人空间或微博,你会发现他们的世界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要五彩斑斓。
新媒体将助推青年实现就业创业梦想。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促使移动支付、移动购物快速增长,推动了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目前,我国网络购物网民规模已达到近3亿人,使用网上支付的网民规模达到2.5亿左右。网购市场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网络经济的高速增长,催生了大批互联网新兴职业。中国就业促进会的相关调查显示,中国网络经济平均增速达30%,累计创造的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超过1000万。未来5—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网络创业将促进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据预测,到2015年以淘宝网为代表的部分网络零售平台将覆盖5亿消费者,交易额有望超2万亿元,带动直接及间接就业3000万人,物流仓储人员、网店客服、职业代拍人、网店职业经理人等一系列互联网新兴职业将有力地助推当代青年实现就业创业梦。
二、新媒体给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一是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信息发布传播的门槛低,大量的信息呈爆炸性涌现,伴随而来的也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充斥着暴力、色情甚至反动言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千方百计地利用互联网在青年中造谣惑众,恶意炒作,制造混乱,青年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二是新媒体具有隐匿性,昵称、虚拟ID取代了社会人的特征,为青年的交往和交流提供了更加自由便捷的选择,越来越多的青年组织开始朝着多样化和虚拟化方向发展,其中一些不健康的、不利于青年成长的网络虚拟组织对团组织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三是新媒体具有快捷性,信息可以裂变式地瞬间传递,打破了传统社会中有限的人际交往范畴,青年更热衷于参与互联网上自发组织发动的各类活动,因为长期生活在虚拟空间,使得他们社会交往变得冷漠,甚至于角色出现错位。如何利用新媒体抢占网络舆论主阵地、加强青年思想引导,创新团的组织模式、实现对青年的广泛联系和有效覆盖,增强组织动员能力、提高共青团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搭建工作平台、提升服务青年的工作水平,成为共青团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新媒体的发展也给青年工作带来了新机遇,一方面,随着网络应用的快速增长,网络互动交流日趋活跃,网络正能量也在不断地推动社会进步,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党团主张等正面信息可以快速传递到青年,共青团可以突破时空局限,搭建起思想引导、学习就业、婚恋交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网络服务平台,更好地凝聚吸引青年。另一方面,新媒体中活跃着很多实体性或者虚拟性青年组织,组织动员成本低、效率高、影响大,共青团可以联系和利用好网上青年组织,依托网络扩大对青年的联系和覆盖,为解决团员青年流动加快、青年自组织无法覆盖等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在新媒体世界中可以平等交流,青年的思想观念、社会认知和利益诉求都可以充分表达,为青年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给共青团组织了解青年提供了新渠道,共青团收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因此,新媒体的发展也为共青团提供了有效的工作载体,为引导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搭建了新平台,有利于实现共青团工作与青年的良性互动,提升共青团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用新媒体的影响力提升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力
新媒体对于共青团不仅是显微镜更是麦克风,不仅是新阵地更是新手臂。能否有效利用这条手臂,夯实这块阵地,联系组织好青年,教育引导好青年,服务维护好青年,已成为新时期新挑战下,衡量共青团组织能否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有效履行工作职能的标尺之一。
打造网络舆论阵地,加强青年思想引导。要加强新媒体阵地建设,推动团属网站的升级和管理,建设干干净净的“绿色网站”和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红色网站”,提升团属官方微博运用水平和活动层次,强化手机报、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有效使用,逐步构建起“小型化、分散化、社区化”的宁夏共青团新媒体阵地,丰富传播内容、提升传播速度、拓展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范围,积极抢占新兴舆论阵地,增强共青团在新媒体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要打造团组织新媒体人才队伍,吸引、凝聚和培养一批为共青团所用,能用善用新媒体的优秀人才,通过沙龙、微博达人俱乐部等形式,加强对他们的联系、服务和引导,建立包括团学骨干、青年意见领袖、专业媒体力量、社会知名人士在内的团属新媒体人才队伍。要提升网络宣传引导能力,一手抓思想引导,一手抓舆论斗争,旗帜鲜明地在网上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各类“最美人物”、青年典型,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并积极主动地开展网络舆论斗争,利用团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对网上模糊认识进行引导,对网上错误言论进行驳斥,对网络谣言进行澄清。 创新工作活动载体,扩大工作有效覆盖。要创新组织动员载体,将“网上”联络与“网下”聚集相结合,探索网站建团、论坛建团、即时通讯群组建团等网络建团模式,团结凝聚经常活跃在网上的青年,通过网络团组织派生出公益类、志愿类、兴趣类等实体化青年组织,以活动为纽带,实现线上线下的良好互动,最大限度地扩大对青年的覆盖。要创新教育引导载体,运用微博、微信、论坛以及网络视频等构建共青团新媒体教育引导工作新渠道,自主开发和筛选推荐符合共青团工作规律和青年特点的网络游戏、动漫、微电影等各类新媒体产品,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教育引导青年。要创新服务帮教载体,依托团组织门户网站、官方微博、QQ群、网络社区以及论坛等,积极搭建学习教育平台、就业创业平台、社会参与平台以及休闲娱乐平台等,尽可能满足各领域青年的多种利益诉求。2013年7月,自治区团委联合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新浪微博共同开展了“青春约你看宁夏”微博达人主旨论坛、微博达人宁夏行、“你说我说新宁夏”微访谈和青年博主评选等系列活动,共有近5000余万人次关注,发布原创微博5000余条,转发评论60000多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参与活动的青年普遍反映活动形式新颖、主题突出,汇集了宣传宁夏、赞美宁夏、热爱宁夏的青春正能量,这是新媒体工作一次很好的尝试与实践,凝聚了一大批线上线下的团员青年,扩大了团组织的影响力。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工作整体活跃。要建立健全活动策划机制,重点抓住重大契机和时间节点,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社会舆论热点、青年关心的问题等,精心策划形式新颖活泼、青年参与程度高、社会反响好的科学理论宣传普及、发展成就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等主流思想网络宣传活动,增强共青团新媒体工作的活力。要建立健全多方协作机制,善于“眼睛向外”“借船出海”,加强与自治区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等的联系沟通,借助社会知名互联网公司、通讯运营商的技术优势和强大渠道,加强信息互动和工作协作,凝聚支持共青团新媒体工作的外力。要建立健全上下联动机制,牢固树立全团一盘棋的思想,充分调动各级团组织、团干部运用新媒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新媒体工作制度,加大团干部培训力度,强化区市县互联互通,形成层层联动,放大活动效应,形成新媒体工作的整体推动力。目前,自治区、市、县三级团委、团干部已全部开通了新浪、腾讯官方和个人认证微博,在微博平台上实现了大“团聚”。自治区团委已累计推送每周一期的宁夏共青团手机报67期,覆盖全区团员青年10余万人次,灵武市、同心县以及北方民族大学等24个基层团组织也开通了本级共青团手机报。近期,自治区团委与宁夏电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议定,双方在未来三年将围绕举办“青春约你看宁夏”微博系列活动、“与信仰对话,飞YOUNG中国梦名家报告进校园”和“青春宁夏大讲堂”活动、建设共青团智慧办公系统、建设“青年就业创业实习基地”、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开展“天翼与你同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信息化)“三下乡”活动等6个方面整合资源、相互配合、加强合作,这是团组织联合通信运营商在利用新媒体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创新工作格局、推动事业发展方面的又一尝试。
(作者系自治区团委书记)
责任编辑:王亚兰
一、新媒体已经融入了青年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
当代青年是“网络的一代”,新媒体对青年思想观念、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都带来了深刻影响。据权威机构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4.1%,网民规模达到5.91亿,其中,10—39岁的青少年网民约有4.66亿,占全体网民数的78.8%。调查显示,未成年人互联网触网率达到97.2%,第一次触网年龄在10岁以前的占到61.8%。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经成为当下很多青年的“标配”,青年在新媒体上徜徉的时间比线下还要多,与其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属于年轻人,不如说年轻人更加需要新媒体。
新媒体开辟了青年了解世界的新途径。有报道称,青年人正在快速远离传统媒体,美国35岁以下青年人近9成不看报纸,迫使不少纸媒关停或裁员,甚至享誉全球的《福布斯》杂志也在求售,新媒体正在成为传统媒体人心中一处不断增长的痛。中国也不例外,随着微博、微信等应用的兴起,网民接触新闻的渠道增多、内容丰富,手机客户端的推送也使更多的手机网民被动阅读了大量新闻,应用网络新闻的网民规模已达4.61亿,通过新媒体进行碎片化时间阅读新闻已成为青年网民的日常的主要活动之一。
新媒体为青年提供了多彩的个人空间。如果想了解今天的青年,互联网是最好的观察室。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上微博、发微博、聊微博成为当代青年的一种时尚,一条条微博与一个个青年生活的改变相连,数万条微博与一代人的青春交织,基于互联网光纤传递的不仅是信息更是力量,不仅是文字更是可期待的未来。在互联网时代,青年可能不跟父母交流,不与朋友分享,不记日记,不读报纸,但要登陆一下他们的个人空间或微博,你会发现他们的世界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要五彩斑斓。
新媒体将助推青年实现就业创业梦想。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促使移动支付、移动购物快速增长,推动了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目前,我国网络购物网民规模已达到近3亿人,使用网上支付的网民规模达到2.5亿左右。网购市场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网络经济的高速增长,催生了大批互联网新兴职业。中国就业促进会的相关调查显示,中国网络经济平均增速达30%,累计创造的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超过1000万。未来5—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网络创业将促进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据预测,到2015年以淘宝网为代表的部分网络零售平台将覆盖5亿消费者,交易额有望超2万亿元,带动直接及间接就业3000万人,物流仓储人员、网店客服、职业代拍人、网店职业经理人等一系列互联网新兴职业将有力地助推当代青年实现就业创业梦。
二、新媒体给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一是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信息发布传播的门槛低,大量的信息呈爆炸性涌现,伴随而来的也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充斥着暴力、色情甚至反动言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千方百计地利用互联网在青年中造谣惑众,恶意炒作,制造混乱,青年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二是新媒体具有隐匿性,昵称、虚拟ID取代了社会人的特征,为青年的交往和交流提供了更加自由便捷的选择,越来越多的青年组织开始朝着多样化和虚拟化方向发展,其中一些不健康的、不利于青年成长的网络虚拟组织对团组织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三是新媒体具有快捷性,信息可以裂变式地瞬间传递,打破了传统社会中有限的人际交往范畴,青年更热衷于参与互联网上自发组织发动的各类活动,因为长期生活在虚拟空间,使得他们社会交往变得冷漠,甚至于角色出现错位。如何利用新媒体抢占网络舆论主阵地、加强青年思想引导,创新团的组织模式、实现对青年的广泛联系和有效覆盖,增强组织动员能力、提高共青团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搭建工作平台、提升服务青年的工作水平,成为共青团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新媒体的发展也给青年工作带来了新机遇,一方面,随着网络应用的快速增长,网络互动交流日趋活跃,网络正能量也在不断地推动社会进步,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党团主张等正面信息可以快速传递到青年,共青团可以突破时空局限,搭建起思想引导、学习就业、婚恋交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网络服务平台,更好地凝聚吸引青年。另一方面,新媒体中活跃着很多实体性或者虚拟性青年组织,组织动员成本低、效率高、影响大,共青团可以联系和利用好网上青年组织,依托网络扩大对青年的联系和覆盖,为解决团员青年流动加快、青年自组织无法覆盖等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在新媒体世界中可以平等交流,青年的思想观念、社会认知和利益诉求都可以充分表达,为青年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给共青团组织了解青年提供了新渠道,共青团收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因此,新媒体的发展也为共青团提供了有效的工作载体,为引导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搭建了新平台,有利于实现共青团工作与青年的良性互动,提升共青团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用新媒体的影响力提升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力
新媒体对于共青团不仅是显微镜更是麦克风,不仅是新阵地更是新手臂。能否有效利用这条手臂,夯实这块阵地,联系组织好青年,教育引导好青年,服务维护好青年,已成为新时期新挑战下,衡量共青团组织能否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有效履行工作职能的标尺之一。
打造网络舆论阵地,加强青年思想引导。要加强新媒体阵地建设,推动团属网站的升级和管理,建设干干净净的“绿色网站”和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红色网站”,提升团属官方微博运用水平和活动层次,强化手机报、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有效使用,逐步构建起“小型化、分散化、社区化”的宁夏共青团新媒体阵地,丰富传播内容、提升传播速度、拓展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范围,积极抢占新兴舆论阵地,增强共青团在新媒体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要打造团组织新媒体人才队伍,吸引、凝聚和培养一批为共青团所用,能用善用新媒体的优秀人才,通过沙龙、微博达人俱乐部等形式,加强对他们的联系、服务和引导,建立包括团学骨干、青年意见领袖、专业媒体力量、社会知名人士在内的团属新媒体人才队伍。要提升网络宣传引导能力,一手抓思想引导,一手抓舆论斗争,旗帜鲜明地在网上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各类“最美人物”、青年典型,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并积极主动地开展网络舆论斗争,利用团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对网上模糊认识进行引导,对网上错误言论进行驳斥,对网络谣言进行澄清。 创新工作活动载体,扩大工作有效覆盖。要创新组织动员载体,将“网上”联络与“网下”聚集相结合,探索网站建团、论坛建团、即时通讯群组建团等网络建团模式,团结凝聚经常活跃在网上的青年,通过网络团组织派生出公益类、志愿类、兴趣类等实体化青年组织,以活动为纽带,实现线上线下的良好互动,最大限度地扩大对青年的覆盖。要创新教育引导载体,运用微博、微信、论坛以及网络视频等构建共青团新媒体教育引导工作新渠道,自主开发和筛选推荐符合共青团工作规律和青年特点的网络游戏、动漫、微电影等各类新媒体产品,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教育引导青年。要创新服务帮教载体,依托团组织门户网站、官方微博、QQ群、网络社区以及论坛等,积极搭建学习教育平台、就业创业平台、社会参与平台以及休闲娱乐平台等,尽可能满足各领域青年的多种利益诉求。2013年7月,自治区团委联合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新浪微博共同开展了“青春约你看宁夏”微博达人主旨论坛、微博达人宁夏行、“你说我说新宁夏”微访谈和青年博主评选等系列活动,共有近5000余万人次关注,发布原创微博5000余条,转发评论60000多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参与活动的青年普遍反映活动形式新颖、主题突出,汇集了宣传宁夏、赞美宁夏、热爱宁夏的青春正能量,这是新媒体工作一次很好的尝试与实践,凝聚了一大批线上线下的团员青年,扩大了团组织的影响力。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工作整体活跃。要建立健全活动策划机制,重点抓住重大契机和时间节点,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社会舆论热点、青年关心的问题等,精心策划形式新颖活泼、青年参与程度高、社会反响好的科学理论宣传普及、发展成就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等主流思想网络宣传活动,增强共青团新媒体工作的活力。要建立健全多方协作机制,善于“眼睛向外”“借船出海”,加强与自治区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等的联系沟通,借助社会知名互联网公司、通讯运营商的技术优势和强大渠道,加强信息互动和工作协作,凝聚支持共青团新媒体工作的外力。要建立健全上下联动机制,牢固树立全团一盘棋的思想,充分调动各级团组织、团干部运用新媒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新媒体工作制度,加大团干部培训力度,强化区市县互联互通,形成层层联动,放大活动效应,形成新媒体工作的整体推动力。目前,自治区、市、县三级团委、团干部已全部开通了新浪、腾讯官方和个人认证微博,在微博平台上实现了大“团聚”。自治区团委已累计推送每周一期的宁夏共青团手机报67期,覆盖全区团员青年10余万人次,灵武市、同心县以及北方民族大学等24个基层团组织也开通了本级共青团手机报。近期,自治区团委与宁夏电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议定,双方在未来三年将围绕举办“青春约你看宁夏”微博系列活动、“与信仰对话,飞YOUNG中国梦名家报告进校园”和“青春宁夏大讲堂”活动、建设共青团智慧办公系统、建设“青年就业创业实习基地”、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开展“天翼与你同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信息化)“三下乡”活动等6个方面整合资源、相互配合、加强合作,这是团组织联合通信运营商在利用新媒体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创新工作格局、推动事业发展方面的又一尝试。
(作者系自治区团委书记)
责任编辑:王亚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