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民商法中的均衡应用分析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weitao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维护人们合法权益的重要准则,民商法是我国的重要法律,主要指民法与商法,具有维护社会上各成员关系均衡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不公平、失衡问题日益突显,在法治社会建设中,我国也应对民商法进行适当调整,使其均衡功能得以充分运用,以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本文就现代民商法中的均衡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现代民商法;均衡;应用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9-0180-02
  作者简介:李维(1990-),女,江苏常州人,常州维冠翻译有限公司。
  经济水平的提升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使一些隐藏在社会中的矛盾问题愈发显现。例如贫富差距、社会分化等。而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国家与社会的健康发展。现代民商法中有很多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部分,强调个体与公众利益的均衡。因此,相关专家学者也加强了对民商法均衡方面理论的研究,并力求实现有效运用。
  一、现代民商法及均衡概述
  (一)现代民商法概述
  现代民商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由民法和商法构成。其中,民法中包含债权法等,而商法则包含企业法等,两者都属于私法。在实际运用中,能够一同实现对商品经济关系的调整。这也使民商法起到了维护市场整体平等性、调节社会与经济关系等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发挥的关键,就是保持均衡。民商法原理的表述中认为,社会主体皆为平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主体力量强弱不一,民商法的实行过程中,必须对不同的主体力量进行适当调节,从而确保社会力量均衡。例如在面对不同的社会主体时,应对较弱的一方进行适当扶持,对较强的一方进行适当约束,从而实现社会力量的有效调节。
  (二)民商法中均衡的解读
  在我国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中,贫富差距问题日益显露,并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种情况的产生,直接就造成了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地位及力量的差距[1]。据历史经验证明,这种不平等情况是社会问题的主要诱因之一,因而,为了实现“人人平等”的理念,我国必须对民商法进行适当调整,使其均衡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而民商法中的均衡,实质上就是对社会主体强弱关系的调节,实现对经济利益、主体权益等的优化,确保社会平等。也就是对当前社会均衡情况进行分析,对于不均衡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从而达到平等的目的。
  二、现代民商法中的均衡应用
  (一)民商法立法中对均衡的应用
  民商法最初的立法目的就是维护社会健康发展,消除不公平部分,为摄湖中一些弱势群体提供法律保障。民商法中包含民法与商法两部分,二者虽然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也能够相辅相成。
  例如民法中更加注重个体的权益,但是若一味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则与当前我国社会公平公正的追求并不相符。而商法能够对民法进行适当的补充,针对个体之间的商事进行适当处理,从而维护各方权益。由此可见,民商法实质上就是以均衡为基准进行立法的。
  再例如合同法的发展中,也体现了均衡的运用。合同就是契约,契约法历经了一段长期的发展,在最初立法阶段,法律的设立与社会实际情况十分相符,维护契约当事人自由订立契约的权利。而在我国当前的合同法中,则是使契约当事人即使在不平等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自身自由契约权利的实行,从而对不公平情况进行限制,实质上也是民商法中均衡作用的展现。
  (二)侵权法中对均衡的应用
  侵权法在发展过程中,有众多学者指出其与现阶段社会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例如某位美国学者,对侵权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认为侵权法责任已经陷入没落,正面临着严重威胁。而这也体现了对侵权法尽快进行调整的急迫要求。
  侵权责任的拓展,实质上是其原则的调整。例如“过错推动”,就是这一情况的具体体现之一[2]。虽然能够为原告消减一部分举证的负担,而相应的,过错责任也在适当的减少,在法治社会的建设中,这种情况明显产生了减轻因果关系要求的作用。
  同时,在具体司法实践过程中,侵权责任的拓展也得以体现。例如现阶段,法官也不再在司法实践中,单纯的罗列相应的法律条文,而是将实际案例的列举运用其中,实现了法律的灵活运用。而民商法中的均衡,在侵权法中的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例如权利的类型不断增多,侵权诉讼及赔偿金额在也随之增加,对受害人及行为人的能力能够实现全面的考量,增加了对受害人权益的保护,充分展现了当前对侵权法的有效完善以及均衡作用发挥的良好效果,也体现了我国民商法法律体系的进一步优化。
  另外,在具体法律制度上,也体现了对侵权责任的拓展。例如2009年,我国通过了侵权责任法,在人身及财产损失的计算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力求有效维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并在其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在人身损害赔偿中,不仅包含了医疗费用、康复治疗费用等,还增加了因误工而损失的收入,从而减少受害人的经济损失。且在造成人身残疾或是死亡的情况下,还会增加一定的费用。在财产损失方面的法律规定上,同样应用了民商法中的均衡原理,都是根据受害方损失情况,结合当时市场价格等进行计算,既避免了赔偿过少,无法补偿受害方损失,也能够有效防止受害方漫天要价,从而确保赔偿的公平合理,有效实现了侵权责任法及民商法的优化完善。同时,现阶段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及人们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我国在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法律中,也实现了均衡的运用。例如“七天无理由退货等”,充分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
  (三)合同法中对均衡的应用
  从上世纪后期,合同法中便出现了禁止权力滥用的原则[3]。在当时时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逐渐向垄断方向发展,使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都发生了动荡,禁止滥用全力原则便是在这一情况下,对个人及社会利益起到了协调作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个体能力也随之增强,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社会利益的破坏,并逐渐强调对私权的保护。而从另一方面看,民主主体包含普通及特殊主体两种,一种是法律直接规定的,一种是通过特殊登记程序所获取的。一些学者力求运用这一原则取代公序良俗原则,实质上不过是与诚实信用原则相同的,对最原本原则的一种补充。
  (四)民商法中的均衡发展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商法中均衡的应用问题也将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例如当前民商法中存在着众多的空白,需要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实现进一步的完善。当前民商法体系协调性不足,存在对某一民事关系的反复重复,需要进行适当的删除及优化。
  同时,当前民商法中的一些法律制度已经满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加。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网络消费相关法律条款的增设,正好与当前社会中网上消费的热潮相符,充分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三、结论
  民商法是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法律,对经济关系具有关键的系统调作用,其均衡功能能够实现对不公平现象的有效解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增加,民商法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完善及调整,实现其均衡作用的有效发挥,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成宸.试分析现代民商法中的均衡问题[J].商,2016,7(21):247-248.
  [2]黄清华.现代民商法文化的品质与中国梦的实现[J].社会科学论坛,2014,10(10):175-187.
  [3]黄清华.论现代民商法文化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4):45-54.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探讨了湖南农村职业教育的环境优化与机制创新。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 环境优化 机制创新    当前湖南农村职业教育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农村职业教育环境的不协调和机制欠合理所致。湖南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环境优化包含社会外部环境和学校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外部环境主要指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的政策、观念、体制等;内部环境指职业学校本身的教育观念、办学模式、教育模式
摘要:刑法指的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法的法律。刑法是用刑法规定的惩罚条例与一切违法犯罪作斗争。刑法的主要任务有两个:其一以惩罚犯罪为手段,其二以保护人民为目的。根据刑法的主要任务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刑法和民法等法律一样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本文较为简单的介绍深入生活的一些刑法,使大家的通俗易懂了解刑法,提高人民的法律常识,明确法律体系当中的权利与义务的划分和界定。  关键词:刑法;日常生活;权利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型号的数控机床逐渐涌现出来.西门子840D数控机床是一种具备强大功能、灵活方便且技术先进的加工机床,本身存在的故障比较多,为此及时诊断故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86例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5%)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竞争机制的强化,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文章论述心理关爱是心理关怀的组成部分,情感融通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德育工作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我国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进行探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法律制度改进方法,希望能够有效的促进银行业的发展以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银行消费者;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2.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9-0175-02  作者简介:孙萍(1981-),汉族,天津人,天津市宝坻区法律援助中
摘要:在现代社会当中,越来越多的人被“买房”这一生活问题所困扰。房价的宏观调控,一直是我国政府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在对房价进行宏观调控的同时,政府也在同银行进行合作,制定各种购房政策。在这种背景下,期房按揭贷款制度应运而生。然而,在这一制度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因素带来的风险,需要银行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防范。本文将阐述期房按揭贷款的法律定义和相关法律关系,分析由于各种因素带来的风险,提出具体
长效德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批判能力是长效德育的突破口.道德批判能力是依靠道德主体所具有的判断、选择、创新能力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