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执笔人:陈伯清,福建省核学会理事长
[摘要]福建一次能源短缺,又远离煤、气产地,客观上存在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核电建设步伐,建立水、火、核“三源互补、三足鼎立”的电源结构,对于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福建经济与环境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高温气冷堆是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先进堆型,它在安全、高效、经济等方面的技术经济优势和在未来核能制氢新兴清洁能源工业中的发展前景,应引起我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键詞]核电 经济 可持续发展 高温气冷堆 核能制氢
1 前言
福建核电前期工作始于1983年秋,至今已走过24年的坎坷历程。不久前,福建宁德、福清核电项目已先后进入前期工程的实施阶段,这意味着福建核电建设开始有了突破性进展。可以相信,宁德、福清核电站建成投产后,对优化福建电力结构,促进电力工业与环境、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地发展福建经济,必将发挥巨大作用和产生深远影响。
我省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核电前期工作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是否应该从福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认识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长期困惑福建核电前期工作顺利开展的重大问题,这也是我省核电前期工作起步很早,但进展迟缓、步履艰难的原因所在。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对上述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近年来,国家对核电技术产业政策从适度建设转为积极发展的方针,反映了国家对能源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而福建省又是一次能源缺乏、远离煤炭产地的缺能省份,客观上存在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国家积极发展核电的方针为福建发展核电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中共福建省委高瞻远瞩,早在几年前就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与发展战略。“海峡西岸”是融政治区和经济区于一体的一个特殊区域,并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我省地处“海西”经济区中心位置,中央将会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支持,为福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为此,加快电力结构调整优化步伐,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保持电力与经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已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我省能源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创新思维和对行业发展方向的前瞻性。因此,重新认识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将核电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项目列入我省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对火(煤电、气电)、核电在建项目在电源布局、建设时序上实行统一规划、有序建设,为我省的核能工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2 福建省的能源资源状况与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全国角度看,核电仅是电力的一种补充。但对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对于福建这样一个缺煤无油、无气,又远离煤、气产地的缺能省份,在建设火电的同时,加快核电建设进程无疑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核电还应该逐步发展成为我省中远期的主力电源之一。它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保证福建能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1 发展核电是解决福建一次能源短缺的基本出路
福建煤炭储量不丰,而且品种单一,98%属无烟煤,大型火电燃煤完全依赖外省调入。近几年来,由于燃煤发电机组的快速发展,我省的煤炭需求量也大幅增长。据统计,2005年全省能源消耗达6157万吨标煤,当年从省外购进煤炭约2900万吨。其中,用于大型火电燃煤机组发电耗煤就达1336万吨以上。到2010年,预计全省能源消耗量将达到8326万吨标煤,全省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左右,其中燃煤火电机组约1800万千瓦,约需消耗煤炭4000万吨。考虑到全省能源消耗需求,预计2010年除了本省自产1500万吨无烟煤外,还需从省外购进煤炭5000万吨以上。从目前电力发展的态势来看,若不加快进行能源结构,尤其是电力结构调整,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福建省需从省外购入煤炭1亿吨以上,这无论从煤炭来源还是运输、生态环境压力来看都是个沉重的负担。
核电不仅是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从核燃料运输的角度看,一座100万千瓦核电站年均消耗核燃料只需30吨,仅为同容量燃煤火电机组煤炭运输量的十万分之一。因此,只有加快核电建设,逐步实行“以核代煤”,才是解决福建一次能源短缺的基本出路。
2.2 发展核电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2.1 化石燃料的污染与“温室效应”的压力
化石燃料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而煤在化石燃料中乃占主要地位。煤的大量燃烧不仅造成严重的重金属和放射性污染,而且释放出强致癌物质苯并芘及二氧化硫、氧化氮等,产生酸雨。实际上,煤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要比核反应堆及其核燃料循环系统严重得多。
煤燃烧释放出的污染物与煤种及其产地有很大关系。一座100万千瓦燃煤电站每年会释放出75吨砷、25吨鎘、30吨铜、30吨铅、0.3吨水银、0.68克鐳、4.3吨钍、2吨铀、215吨锌等重金属污染环境;1吨煤还会产生强致癌物质苯并芘约0.3克,危害建康。
现代大型燃煤电站虽然都增设了除硫设施,但一座100万千瓦燃煤电站每年要排放出大约700万吨二氧化碳。大量燃烧煤炭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少地球向宇宙空间辐射的热量损失,导致地球温度缓慢上升,即所谓的“温室效应”。而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一系列难以逆转的灾难性后果。因此,发展核电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据统计,全省污染物排放中,煤的污染排放占有重要份额。2005年,我省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例为59.8%,比2000年上升6.6%。火电快速增长,使煤烟型污染进一步加剧。据福建省环保状况公报:2005年SO2排放量46.12万吨,比2000年的22.4万吨增加1.05倍,大大超过“十五”控制指标21万吨/年;全省23个城市中,21个城市出现酸雨。可见,“十一五”期间减排任务繁重,除了要严格控制能源消耗过快增长外,还应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放缓火电建设速度,加快核电进程。
2.2.2 核电是安全、清洁的能源,是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选择
核电站的安全性是社会上广泛关注的问题。为了保证核电站的绝对安全,做到“万无一失”,核电站从选址、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安装到建成运行都采取了一系列安全保障措施,主要是:
(1)在设计上为了防止放射性外逸,从燃料芯块到安全売采取了四道屏障;为保证核电站运行的可靠性,防止可能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情况出现,对一切重要设备都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如独立的双系统设计;对于核电可能出现的极端事故,核电站还采取了专门安全设施。核电站对核安全的严格要求是造成核电高投资的重要因素。
(2)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从选址、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到运行等各个阶段的每项具体活动都有单项的质量保证大纲。另外,还实行内部和外部监督制度,以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贯彻执行。
(3)建立国家核安全监机构----国家核安全局,依法对民用核设施实行独立的安全审评和监督;制定和完善核安全防护法规体系;实行核设施安全许可证制度,运营单位只有获得安全许可证书后才能开展相应的工作。
由于核电站在技术上和行政监管上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其放射性排放不会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建康造成不利的影响。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规定,居民每年允许剂量为5毫希,而我国对核电站管理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对周围居民的照射不得超过0.25毫希沃特/年。
实际上,自然界里就有70多种放射性同位素存在于江河湖海中,并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生物圈和人体。一个人即使与反应堆完全无关,一年受到的体内外的放射性照射也有2毫希左右。煤炭中也含有微量的铀、钍、镭等放射性核素,燃煤电站由于煤的呑吐量大,燃烧后形成的煤渣和烟尘中含有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难以实行隔离防护措施,所以燃煤电站排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要比同功率核电站大好几倍,但它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核电是利用铀-235裂变释放出巨大能量加热水(或其他工质)产生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的,不存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1克铀-235完全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吨标煤。一座100万千瓦核电站其年负荷因子按80%计算,每年可以减排二氧化碳约1000万吨,5.8万吨二氧化硫。根据我国已经建成运行多年的广东大亚湾、岭澳核电站和浙江秦山核电站的环境监测数据,并没有发现周边环境放射性本底出现升高的现象。因此,发展核电可以大幅度减轻我省污染排放的压力,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能源建设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选择。
2.2.3 核电是经济能源,对降低社会耗能成本,提高经济活力将发挥积极作用
从全国看,目前核电上网电价还不具备与燃煤电站平等竞争的能力。但我省地处煤炭运输的末端,远离煤、气产地,随着电煤价格与市场价格逐步并轨和煤炭市场价格的逐年攀升(关于国内煤炭价格的变化趋势将在下文分析),根据秦山、大亚湾核电站近年来的上网电价分析,福建发展核电相对于除硫燃煤电站可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加快核电建设不仅可以改善我省电力结构,还可以改善我省电力成本结构,为福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稳定的廉价电力,改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提高经济竞争力,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2.4 核电将带动抽水蓄能工业的发展,并成为福建新的经济增长点
福建有非常丰富的抽水蓄能资源,总装机容量可达3045万千瓦,是很好的调峰电源。然而,开发抽水蓄能资源需要有大量的廉价电力作为后盾。发展核电可以为开发和利用我省的抽水蓄能资源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抽水蓄能水电的发展又为核电站基荷运行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证,发挥“水、火、核”互补的功能。因此,发展核电对于促进福建电力结构调整和良性互动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它还将拉动机电、建材、建筑、旅游、三产、IT产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核电将成为福建的一个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综上所述,发展核电不仅是解决福建一次能源短缺的基本出路,更是保证福建能源与经济、环境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3 发展核电是福建电力结构调整优化的必然选择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省内有关部门即已提出调整电力结构,当时的工作重心在于发展火电,改变“水重火轻”的电力格局,扭转“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并没有从长远发展和战略需要出发,把发展核电纳入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在这样的电力发展技术思路的影响下,有几次发展核电的机遇与福建擦肩而过,延误了福建核电进程。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还没有从电力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战略高度认识福建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1 我省电力结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福建电力工业逐步加快了发展步伐。
1978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只有128.8万千瓦。其中,水电90.4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70.2%;火电38.4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9.8%。2006年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2204.72万千瓦,增长17.1倍。其中水电装机895.69万千瓦,火电装机1300.13万千瓦,风电装机8.9万千瓦。1978年至2006年电力发展情况如表1:
3.1.1 煤电发展将受到煤炭来源与运输、环境容量、煤炭价格逐年攀升的三重压力
2006年全省累计发电装机2204.72万千瓦,发电量904.25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16.2%;用电量866.84亿千瓦时,比增14.6%。福建省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地带,今后若干年我省经济可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2007至2015年电力年需求增长量将在120-150亿千瓦时左右,累计需要增加1000亿千瓦时以上,新增发电装机2000万千瓦以上。目前,宁德、福清核电一期项目(400-600万千瓦)虽然已进入前期工程的实施阶段,预计要到2013至2016年相继建成投产;水电装机已占可开发资源量近85%;液化天然气(LNG)一期工程总规模387.52万千瓦,预计2009-2011年建成投产。因此,到2015年乃至2020年前,福建电力增长需求将主要依赖建设燃煤电站的状况已成定局。预计到2015年大型燃煤机组发电用煤将达到5000万吨以上。届时,煤炭的来源与运输,尤其是环境容量将会给煤电后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近年来,煤炭市场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且逐年震荡攀升。其主要原因是:①国内冶金、电力等行业对煤的需求不断增长;②国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且不断攀升,拉动煤价上扬;③国家关停大量中小煤矿,导致市场短期供应紧张;④国家实施的煤炭资源有偿使用政策,进一步增加了煤炭生产成本。
上述因素在近期内不会改变,因此,煤炭价格逐年攀升的趋势也不会改变。据有关网站报导,2007年4月末,发热量5500大卡/千克的优质动力煤,在上海或宁波港的提货价为575-585元/吨(折标煤约840元/吨),与2006年同期华东地区沿江电厂煤炭平仓接收价(约415-425元/吨)相比上涨约38%。目前与煤价水平与相对应的发电成本,对于燃煤电厂的上网电价还是可以承受的。但我们很难预测2015年或2020年时国内煤炭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总之,煤的来源和运输、环境容量和不断攀升的煤炭市场价格将成为制约煤电发展的瓶颈。
3.1.2 气电(LNG)需要承受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及气源供给安全的风险。
气电具有发电效率高、污染排放少、运行灵活、调峰能力强等优点,相对于煤电是较为清洁的能源。但气源受制于国外,气价受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从能源供给安全性的角度看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加快上涨,从2003年每桶30美元上升到目前的90美元左右,仅用了4年时间。其中,油价从每桶60美元涨至每桶90美元只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油价上涨幅度达到约30%。巨大的市场需求、日益减少的商业库存、人为炒作、美元持续眨值、敏感地绝缘政治以及气候变化等是导致油价大幅走高的主要因素。华尔街策略公司高级分析师康尼•特纳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认为:“国际油价上涨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因为推动油价上涨的因素没有丝毫改变”,原油价格突破每桶100美元已指日可待。国际油价不断攀升必将拉动气价上涨。因此,大规模地发展(LNG)气电必须承受一定的风险并推动福建电力成本上移。但从福建电力结构调整、减轻污染排放、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角度看,适当发展气电也是十分必要的。
3.1.3 水电资源已所剩无几,增加水电开发只是杯水车薪,水电工业的发展方向是依拓核电开发抽水蓄能资源。
3.1.4 风电作为可再生的绿色能源,由于单机造价高,年利用小时低,经济性较差,还需要财政政策支持,从长远看只能作为电力的补充。
3.2 积极发展核电,建立水、火、核“三源互补、三足鼎立”的电力结构应作为我省电力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和方向
目前,福建电源结构可谓“水、火”两条腿。其中,水电资源已基本开发殆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只能通过发展煤电和气电来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上文分析,煤电发展不仅将受到煤炭来源与运输、环境容量的制约,还要承受逐年攀升的煤炭价格带来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天然气价格也将水涨船高,气电虽是较为清洁的能源,但也是一种高价电源。因此,“水、火”两条腿的电源结构,不仅会使福建电力发展陷入窘境,还将不断抬高社会能耗成本,影响我省经济竞争力。
世界上有10多个国家核发电量超过总发电量的20%,这无疑证明,在很多国家中核电是有经济竞争力的。这也可以从我国已经建成运行多年的广东大亚湾、秦山核电站的运行实践获得验证。大亚湾核电站1994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后,截至2006年1月,已累计偿还基建贷款本息53.81亿美元,占还本付息总额的94.9%。期间于1997年5月还筹资开工建设岭澳一期2×1000MWe核电站,说明核电具有自我滚动发展的能力;秦山二期核电站是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设的核电站,设备国产化率55%,上网电价0.414元/Kwh,与沿海地区除硫燃煤电站比较有一定的经济可比性。
随着核电自主化进程的实现,将会进一步降低造价,提高其经济性。可以预期,核电对稳定电网电价将能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每100万千瓦核电可以减排约1000万吨CO2,5.8万吨SO2。因此,发展核电可以大幅减排有害气体和大量的固体废弃物,不仅能改善区域性生态环境,还可为煤电建设腾出容量空间,为开发抽水蓄能资源提供大量稳定的廉价电力,改善电网调度条件,形成水、火、核三源互补、良性互动的格局。
综上所述,从我省能源资源状况和电源结构的现状出发,积极发展核电,建立水、火、核“三源互补、三足鼎立”的电源结构,应作为我省电力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和方向。鉴于今后若干年内必须依赖发展火电解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的状况已成定局,实现上述目标还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
4 关注高温气冷堆的开发进展,开拓核能制氢新兴清洁能源工业
高温气冷堆以其安全、高效、经济的技术优势引起国内外业内同行的广泛关注。它是世界上第四代核能系统的首选堆型之一,并且是唯一可以在2020年前实现产业化运行的第四代核能系统。
我国高温气冷堆已有20多年的研发历史,1992年作为新能源重点攻关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2000年12月,10MWt高温气冷实验堆在清华大学建成并投入运行,现已进入产业化、商用化开发阶段。2004年12月,中国华能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清华大学在京正式签订《关于共同合作建设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HTR-PM)投资协议》;2006年12月25日上述投资方又在北京签订《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投资协议书》,这标志着我国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已正式启动。HTR-PM的主要任务是验证大容量高温气冷堆技术的成熟性和经济性。今后在氦气透平技术成熟后,HTR-PM核岛可以直接与氦气透平连接,以实现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核能水解制氢。
4.1 高温气冷堆的主要技术优势
(1)安全。俗称“傻瓜堆”。即在任何事故工况下,包括丧失所有冷却的情况下,不采取任何人为的和机器的干预,反应堆都能保持安全状态,是具备“固有安全”特性的新的先进堆型。这在2004年9月30日清华大学核能院对10MWt高温气冷实验堆进行的固有安全性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2)高效。高温气冷堆采用超临界透平发电系统和不停堆装卸料技术,发电效率、负荷因子高,经济性好。高温气冷商用堆发电热效率可达43-47%(压水堆一般为33-35%)。根据南非国家电力公司(ESKOM)提供的117Mwe高温气冷商用堆PBMR设计性能参数,其设备年利用率可达98.6%(压水堆一般约为80%)。
(3)经济。高温气冷堆系统简单,不必设置压水堆核电厂中的堆芯应急冷却系统和安全壳等安全工程设施;采用模块化标准设计,可大幅缩短工期并适合群堆建设,降低后续工程的建设费用。由于高温气冷堆的一回路出口温度可达900℃以上并采用不仃堆装缷料技术,因此,其发电效率和年均负荷因子可分别比压水堆高10%和15%以上;核燃料的燃耗比压水堆高1倍以上,从而可降低核电站的折旧成本和燃料成本,大幅提高了核电站的经济性。
(4)用途广泛。一次工质温度可达700-1000℃是高温气冷堆的一大特点和技术优势,它不仅可用于高效率发电,还可以作为高温工艺热的核热源,用于煤的气化、液化、水解制氢等工艺。
4.2 前景展望
高温气冷堆将成为我国第四代核能系统的首选堆型之一。除了其独特的固有安全特性外,还具有发电效率、负荷因子高和一次投入小、工程造价低以及发电成本低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因此,高温气冷堆将成为我国未来核电发展除了压水堆以外的一个重要堆型。
在石油、天然气日益紧缺的今天,用氢做燃料是被科学家们普遍看好的清洁能源。但由于制氢所需要的巨大能量而使其成本太高。由于水在800℃以上可裂解为H2和O2,而高温气冷堆的一次工质可达900℃以上,能以很低的成本提供巨大的核热源,大幅降低制氢成本。核能制氢有可能成为未来生产清洁能源极具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综上所述,高温气冷堆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新的先进堆型,其商用示范电站作为由国务院领导亲自牵头的重大专项已经正式启动的时候,我省应择机在沿海交通干线附近选择厂址,开展前期技术论证,引进战略投资者,待商用电站实现标准化设计时,建设我省首座高温气冷堆群堆电站,为开拓核能制氢新兴清洁能源工业创造条件。
5 关于发展核电的技术政策与建议
5.1 合理规划核电业发展
应将核电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项目列入我省电力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对水、火、核在建项目在电源布局、在建时序上实行统一规划,有序建设,并在电力市场容量上给核电未来的建设预留必要的发展空间。在建设容量规模上由当前的以火电为主逐步过渡到火、核并进,再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最终过渡到以核电为主、水火为辅的良性互动的发展轨道。按我省核电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宁德、福清核电站有望“十一五”期间先后开工建设,预计2013-2016年将相继建成投产400-600万千瓦。在“十二五”末或“十三”初,除了宁德、福清核电站开展二期续建工程外,在沿海地区再争取新建一个核电厂(惠安或莆田),这样才有可能实现2020年投产1000万千瓦核电的目标。届时,核电年发电量可达700亿千瓦时,约占当时全省总发电量的20%左右,从而初步实现水、火、核“三源互补、三足鼎立”电力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
5.2 保护核电厂址应纳入法制化轨道
出于核安全方面的考虑,选择核电厂址条件十分苛刻。要确认一个厂址的可行性,不仅要经过几年时间投入大量财力完成必要的前期工作,还要通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查。但由于核电项目起动程序复杂,周期较长,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核电厂址要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通过法制化途径落实到所在地区区域发展规划中,从长远的和全局的观点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效益。
惠安山前核电厂址保护曾经走过“失而复得”的艰难历程。自1994年冬出现由若干国内知名人士署名要求另择厂址的风波后,引起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1995年3月,省政府召开“惠安山前核电厂址与泉州发展规划专题协调会”,会议传达了当时李鹏总理在福建视察期间关于加快我省核电建设步伐的指示,要求在发展规划问题上要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1995年4月,福建省核电办根据省政府指示,在泉州召开“福建惠安核电站建设座谈会”。会后由省核电办与泉州市政府联合签发了座谈会简报,共同表示“要抓紧惠安核电站的各项前期工作……力争列入国家‘九五’开工计划”。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种种原因,当我国核电的春天来临的时候,惠安核电却错失良机。
笔者认为,惠安核电厂址条件优越,又地处闽东南负荷重心,建设惠安核电站不仅是建设“海西”和福建经济发展大局的需要,对推动泉州区域经济发展也将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应作为我省今后新开工核电项目的首选厂址。
5.3 研究制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训计划
核电站与常规电站在监督管理上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国家对核电站实行安全许可证制度,运营单位只有获得安全许可证书后才能开展主体工程开工、设备安装调试、核装料、试运行到商业运行,并且从建造到运行的各个阶段实施安全许可证制度。培养建设完备的核电建设运行技术队伍是获取核电运营资质的必备条件。而核电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和核电站运营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又需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方可完成。目前,宁德、福清核电站已进入前期工程的实施阶段,不久将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后将陆续建成投产。因此,着手研究制定并实施技术人才队伍的培训计划,以适应我省核电工业发展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
6 结语
从福建能源资源和电力结构状况出发,福建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毋庸置疑。加快核电建设步伐,建立水、火、核“三源互补、三足鼎立”的电源结构,不仅可以实现电力结构调整优化,而且对于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福建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海西”建设将发挥长远的积极影响,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现。
高温气冷堆是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先进堆型,它在安全、高效、经济等方面的技术经济优势以及在核能制氢方面广阔发展前景已经引起国内外业内同行的广泛关注。核热高温裂解制氢后乃可实现高效发电,这将大大提高电站的热工效率和经济效益。以国务院领导亲自牵头的国家新能源重点攻关项目——山东荣成市石岛湾高温气冷堆商用示范电站已正式启动。我省应抓住契机,开展必要的前期工作,力争在山东示范电站投入商业运行后,选择滨海厂址建设高温气冷堆群堆电站,在提供电力的同时,也为开拓我省核能制氢新兴清洁能源工业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朝柱,节能减排即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战略要务[J]. 能源与环境,2007(5)
[2]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福建电力统计[M].2006, 12
[3] 吴宗鑫 ,张作义. 先进核能系统和高温气冷堆[M]. 2004,10
[4] 郭星渠.核能——现实与未来的选择[M]. 中信出版社,1990,8
[5] 国际油价是否会持续攀升. 新华网,2007,10
[摘要]福建一次能源短缺,又远离煤、气产地,客观上存在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核电建设步伐,建立水、火、核“三源互补、三足鼎立”的电源结构,对于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福建经济与环境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高温气冷堆是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先进堆型,它在安全、高效、经济等方面的技术经济优势和在未来核能制氢新兴清洁能源工业中的发展前景,应引起我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键詞]核电 经济 可持续发展 高温气冷堆 核能制氢
1 前言
福建核电前期工作始于1983年秋,至今已走过24年的坎坷历程。不久前,福建宁德、福清核电项目已先后进入前期工程的实施阶段,这意味着福建核电建设开始有了突破性进展。可以相信,宁德、福清核电站建成投产后,对优化福建电力结构,促进电力工业与环境、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地发展福建经济,必将发挥巨大作用和产生深远影响。
我省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核电前期工作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是否应该从福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认识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长期困惑福建核电前期工作顺利开展的重大问题,这也是我省核电前期工作起步很早,但进展迟缓、步履艰难的原因所在。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对上述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近年来,国家对核电技术产业政策从适度建设转为积极发展的方针,反映了国家对能源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而福建省又是一次能源缺乏、远离煤炭产地的缺能省份,客观上存在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国家积极发展核电的方针为福建发展核电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中共福建省委高瞻远瞩,早在几年前就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与发展战略。“海峡西岸”是融政治区和经济区于一体的一个特殊区域,并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我省地处“海西”经济区中心位置,中央将会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支持,为福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为此,加快电力结构调整优化步伐,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保持电力与经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已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我省能源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创新思维和对行业发展方向的前瞻性。因此,重新认识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将核电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项目列入我省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对火(煤电、气电)、核电在建项目在电源布局、建设时序上实行统一规划、有序建设,为我省的核能工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2 福建省的能源资源状况与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全国角度看,核电仅是电力的一种补充。但对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对于福建这样一个缺煤无油、无气,又远离煤、气产地的缺能省份,在建设火电的同时,加快核电建设进程无疑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核电还应该逐步发展成为我省中远期的主力电源之一。它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保证福建能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1 发展核电是解决福建一次能源短缺的基本出路
福建煤炭储量不丰,而且品种单一,98%属无烟煤,大型火电燃煤完全依赖外省调入。近几年来,由于燃煤发电机组的快速发展,我省的煤炭需求量也大幅增长。据统计,2005年全省能源消耗达6157万吨标煤,当年从省外购进煤炭约2900万吨。其中,用于大型火电燃煤机组发电耗煤就达1336万吨以上。到2010年,预计全省能源消耗量将达到8326万吨标煤,全省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左右,其中燃煤火电机组约1800万千瓦,约需消耗煤炭4000万吨。考虑到全省能源消耗需求,预计2010年除了本省自产1500万吨无烟煤外,还需从省外购进煤炭5000万吨以上。从目前电力发展的态势来看,若不加快进行能源结构,尤其是电力结构调整,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福建省需从省外购入煤炭1亿吨以上,这无论从煤炭来源还是运输、生态环境压力来看都是个沉重的负担。
核电不仅是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从核燃料运输的角度看,一座100万千瓦核电站年均消耗核燃料只需30吨,仅为同容量燃煤火电机组煤炭运输量的十万分之一。因此,只有加快核电建设,逐步实行“以核代煤”,才是解决福建一次能源短缺的基本出路。
2.2 发展核电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2.1 化石燃料的污染与“温室效应”的压力
化石燃料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而煤在化石燃料中乃占主要地位。煤的大量燃烧不仅造成严重的重金属和放射性污染,而且释放出强致癌物质苯并芘及二氧化硫、氧化氮等,产生酸雨。实际上,煤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要比核反应堆及其核燃料循环系统严重得多。
煤燃烧释放出的污染物与煤种及其产地有很大关系。一座100万千瓦燃煤电站每年会释放出75吨砷、25吨鎘、30吨铜、30吨铅、0.3吨水银、0.68克鐳、4.3吨钍、2吨铀、215吨锌等重金属污染环境;1吨煤还会产生强致癌物质苯并芘约0.3克,危害建康。
现代大型燃煤电站虽然都增设了除硫设施,但一座100万千瓦燃煤电站每年要排放出大约700万吨二氧化碳。大量燃烧煤炭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少地球向宇宙空间辐射的热量损失,导致地球温度缓慢上升,即所谓的“温室效应”。而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一系列难以逆转的灾难性后果。因此,发展核电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据统计,全省污染物排放中,煤的污染排放占有重要份额。2005年,我省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例为59.8%,比2000年上升6.6%。火电快速增长,使煤烟型污染进一步加剧。据福建省环保状况公报:2005年SO2排放量46.12万吨,比2000年的22.4万吨增加1.05倍,大大超过“十五”控制指标21万吨/年;全省23个城市中,21个城市出现酸雨。可见,“十一五”期间减排任务繁重,除了要严格控制能源消耗过快增长外,还应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放缓火电建设速度,加快核电进程。
2.2.2 核电是安全、清洁的能源,是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选择
核电站的安全性是社会上广泛关注的问题。为了保证核电站的绝对安全,做到“万无一失”,核电站从选址、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安装到建成运行都采取了一系列安全保障措施,主要是:
(1)在设计上为了防止放射性外逸,从燃料芯块到安全売采取了四道屏障;为保证核电站运行的可靠性,防止可能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情况出现,对一切重要设备都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如独立的双系统设计;对于核电可能出现的极端事故,核电站还采取了专门安全设施。核电站对核安全的严格要求是造成核电高投资的重要因素。
(2)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从选址、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到运行等各个阶段的每项具体活动都有单项的质量保证大纲。另外,还实行内部和外部监督制度,以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贯彻执行。
(3)建立国家核安全监机构----国家核安全局,依法对民用核设施实行独立的安全审评和监督;制定和完善核安全防护法规体系;实行核设施安全许可证制度,运营单位只有获得安全许可证书后才能开展相应的工作。
由于核电站在技术上和行政监管上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其放射性排放不会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建康造成不利的影响。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规定,居民每年允许剂量为5毫希,而我国对核电站管理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对周围居民的照射不得超过0.25毫希沃特/年。
实际上,自然界里就有70多种放射性同位素存在于江河湖海中,并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生物圈和人体。一个人即使与反应堆完全无关,一年受到的体内外的放射性照射也有2毫希左右。煤炭中也含有微量的铀、钍、镭等放射性核素,燃煤电站由于煤的呑吐量大,燃烧后形成的煤渣和烟尘中含有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难以实行隔离防护措施,所以燃煤电站排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要比同功率核电站大好几倍,但它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核电是利用铀-235裂变释放出巨大能量加热水(或其他工质)产生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的,不存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1克铀-235完全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吨标煤。一座100万千瓦核电站其年负荷因子按80%计算,每年可以减排二氧化碳约1000万吨,5.8万吨二氧化硫。根据我国已经建成运行多年的广东大亚湾、岭澳核电站和浙江秦山核电站的环境监测数据,并没有发现周边环境放射性本底出现升高的现象。因此,发展核电可以大幅度减轻我省污染排放的压力,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能源建设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选择。
2.2.3 核电是经济能源,对降低社会耗能成本,提高经济活力将发挥积极作用
从全国看,目前核电上网电价还不具备与燃煤电站平等竞争的能力。但我省地处煤炭运输的末端,远离煤、气产地,随着电煤价格与市场价格逐步并轨和煤炭市场价格的逐年攀升(关于国内煤炭价格的变化趋势将在下文分析),根据秦山、大亚湾核电站近年来的上网电价分析,福建发展核电相对于除硫燃煤电站可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加快核电建设不仅可以改善我省电力结构,还可以改善我省电力成本结构,为福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稳定的廉价电力,改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提高经济竞争力,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2.4 核电将带动抽水蓄能工业的发展,并成为福建新的经济增长点
福建有非常丰富的抽水蓄能资源,总装机容量可达3045万千瓦,是很好的调峰电源。然而,开发抽水蓄能资源需要有大量的廉价电力作为后盾。发展核电可以为开发和利用我省的抽水蓄能资源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抽水蓄能水电的发展又为核电站基荷运行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证,发挥“水、火、核”互补的功能。因此,发展核电对于促进福建电力结构调整和良性互动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它还将拉动机电、建材、建筑、旅游、三产、IT产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核电将成为福建的一个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综上所述,发展核电不仅是解决福建一次能源短缺的基本出路,更是保证福建能源与经济、环境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3 发展核电是福建电力结构调整优化的必然选择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省内有关部门即已提出调整电力结构,当时的工作重心在于发展火电,改变“水重火轻”的电力格局,扭转“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并没有从长远发展和战略需要出发,把发展核电纳入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在这样的电力发展技术思路的影响下,有几次发展核电的机遇与福建擦肩而过,延误了福建核电进程。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还没有从电力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战略高度认识福建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1 我省电力结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福建电力工业逐步加快了发展步伐。
1978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只有128.8万千瓦。其中,水电90.4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70.2%;火电38.4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9.8%。2006年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2204.72万千瓦,增长17.1倍。其中水电装机895.69万千瓦,火电装机1300.13万千瓦,风电装机8.9万千瓦。1978年至2006年电力发展情况如表1:
3.1.1 煤电发展将受到煤炭来源与运输、环境容量、煤炭价格逐年攀升的三重压力
2006年全省累计发电装机2204.72万千瓦,发电量904.25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16.2%;用电量866.84亿千瓦时,比增14.6%。福建省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地带,今后若干年我省经济可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2007至2015年电力年需求增长量将在120-150亿千瓦时左右,累计需要增加1000亿千瓦时以上,新增发电装机2000万千瓦以上。目前,宁德、福清核电一期项目(400-600万千瓦)虽然已进入前期工程的实施阶段,预计要到2013至2016年相继建成投产;水电装机已占可开发资源量近85%;液化天然气(LNG)一期工程总规模387.52万千瓦,预计2009-2011年建成投产。因此,到2015年乃至2020年前,福建电力增长需求将主要依赖建设燃煤电站的状况已成定局。预计到2015年大型燃煤机组发电用煤将达到5000万吨以上。届时,煤炭的来源与运输,尤其是环境容量将会给煤电后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近年来,煤炭市场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且逐年震荡攀升。其主要原因是:①国内冶金、电力等行业对煤的需求不断增长;②国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且不断攀升,拉动煤价上扬;③国家关停大量中小煤矿,导致市场短期供应紧张;④国家实施的煤炭资源有偿使用政策,进一步增加了煤炭生产成本。
上述因素在近期内不会改变,因此,煤炭价格逐年攀升的趋势也不会改变。据有关网站报导,2007年4月末,发热量5500大卡/千克的优质动力煤,在上海或宁波港的提货价为575-585元/吨(折标煤约840元/吨),与2006年同期华东地区沿江电厂煤炭平仓接收价(约415-425元/吨)相比上涨约38%。目前与煤价水平与相对应的发电成本,对于燃煤电厂的上网电价还是可以承受的。但我们很难预测2015年或2020年时国内煤炭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总之,煤的来源和运输、环境容量和不断攀升的煤炭市场价格将成为制约煤电发展的瓶颈。
3.1.2 气电(LNG)需要承受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及气源供给安全的风险。
气电具有发电效率高、污染排放少、运行灵活、调峰能力强等优点,相对于煤电是较为清洁的能源。但气源受制于国外,气价受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从能源供给安全性的角度看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加快上涨,从2003年每桶30美元上升到目前的90美元左右,仅用了4年时间。其中,油价从每桶60美元涨至每桶90美元只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油价上涨幅度达到约30%。巨大的市场需求、日益减少的商业库存、人为炒作、美元持续眨值、敏感地绝缘政治以及气候变化等是导致油价大幅走高的主要因素。华尔街策略公司高级分析师康尼•特纳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认为:“国际油价上涨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因为推动油价上涨的因素没有丝毫改变”,原油价格突破每桶100美元已指日可待。国际油价不断攀升必将拉动气价上涨。因此,大规模地发展(LNG)气电必须承受一定的风险并推动福建电力成本上移。但从福建电力结构调整、减轻污染排放、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角度看,适当发展气电也是十分必要的。
3.1.3 水电资源已所剩无几,增加水电开发只是杯水车薪,水电工业的发展方向是依拓核电开发抽水蓄能资源。
3.1.4 风电作为可再生的绿色能源,由于单机造价高,年利用小时低,经济性较差,还需要财政政策支持,从长远看只能作为电力的补充。
3.2 积极发展核电,建立水、火、核“三源互补、三足鼎立”的电力结构应作为我省电力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和方向
目前,福建电源结构可谓“水、火”两条腿。其中,水电资源已基本开发殆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只能通过发展煤电和气电来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上文分析,煤电发展不仅将受到煤炭来源与运输、环境容量的制约,还要承受逐年攀升的煤炭价格带来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天然气价格也将水涨船高,气电虽是较为清洁的能源,但也是一种高价电源。因此,“水、火”两条腿的电源结构,不仅会使福建电力发展陷入窘境,还将不断抬高社会能耗成本,影响我省经济竞争力。
世界上有10多个国家核发电量超过总发电量的20%,这无疑证明,在很多国家中核电是有经济竞争力的。这也可以从我国已经建成运行多年的广东大亚湾、秦山核电站的运行实践获得验证。大亚湾核电站1994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后,截至2006年1月,已累计偿还基建贷款本息53.81亿美元,占还本付息总额的94.9%。期间于1997年5月还筹资开工建设岭澳一期2×1000MWe核电站,说明核电具有自我滚动发展的能力;秦山二期核电站是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设的核电站,设备国产化率55%,上网电价0.414元/Kwh,与沿海地区除硫燃煤电站比较有一定的经济可比性。
随着核电自主化进程的实现,将会进一步降低造价,提高其经济性。可以预期,核电对稳定电网电价将能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每100万千瓦核电可以减排约1000万吨CO2,5.8万吨SO2。因此,发展核电可以大幅减排有害气体和大量的固体废弃物,不仅能改善区域性生态环境,还可为煤电建设腾出容量空间,为开发抽水蓄能资源提供大量稳定的廉价电力,改善电网调度条件,形成水、火、核三源互补、良性互动的格局。
综上所述,从我省能源资源状况和电源结构的现状出发,积极发展核电,建立水、火、核“三源互补、三足鼎立”的电源结构,应作为我省电力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和方向。鉴于今后若干年内必须依赖发展火电解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的状况已成定局,实现上述目标还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
4 关注高温气冷堆的开发进展,开拓核能制氢新兴清洁能源工业
高温气冷堆以其安全、高效、经济的技术优势引起国内外业内同行的广泛关注。它是世界上第四代核能系统的首选堆型之一,并且是唯一可以在2020年前实现产业化运行的第四代核能系统。
我国高温气冷堆已有20多年的研发历史,1992年作为新能源重点攻关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2000年12月,10MWt高温气冷实验堆在清华大学建成并投入运行,现已进入产业化、商用化开发阶段。2004年12月,中国华能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清华大学在京正式签订《关于共同合作建设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HTR-PM)投资协议》;2006年12月25日上述投资方又在北京签订《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投资协议书》,这标志着我国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已正式启动。HTR-PM的主要任务是验证大容量高温气冷堆技术的成熟性和经济性。今后在氦气透平技术成熟后,HTR-PM核岛可以直接与氦气透平连接,以实现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核能水解制氢。
4.1 高温气冷堆的主要技术优势
(1)安全。俗称“傻瓜堆”。即在任何事故工况下,包括丧失所有冷却的情况下,不采取任何人为的和机器的干预,反应堆都能保持安全状态,是具备“固有安全”特性的新的先进堆型。这在2004年9月30日清华大学核能院对10MWt高温气冷实验堆进行的固有安全性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2)高效。高温气冷堆采用超临界透平发电系统和不停堆装卸料技术,发电效率、负荷因子高,经济性好。高温气冷商用堆发电热效率可达43-47%(压水堆一般为33-35%)。根据南非国家电力公司(ESKOM)提供的117Mwe高温气冷商用堆PBMR设计性能参数,其设备年利用率可达98.6%(压水堆一般约为80%)。
(3)经济。高温气冷堆系统简单,不必设置压水堆核电厂中的堆芯应急冷却系统和安全壳等安全工程设施;采用模块化标准设计,可大幅缩短工期并适合群堆建设,降低后续工程的建设费用。由于高温气冷堆的一回路出口温度可达900℃以上并采用不仃堆装缷料技术,因此,其发电效率和年均负荷因子可分别比压水堆高10%和15%以上;核燃料的燃耗比压水堆高1倍以上,从而可降低核电站的折旧成本和燃料成本,大幅提高了核电站的经济性。
(4)用途广泛。一次工质温度可达700-1000℃是高温气冷堆的一大特点和技术优势,它不仅可用于高效率发电,还可以作为高温工艺热的核热源,用于煤的气化、液化、水解制氢等工艺。
4.2 前景展望
高温气冷堆将成为我国第四代核能系统的首选堆型之一。除了其独特的固有安全特性外,还具有发电效率、负荷因子高和一次投入小、工程造价低以及发电成本低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因此,高温气冷堆将成为我国未来核电发展除了压水堆以外的一个重要堆型。
在石油、天然气日益紧缺的今天,用氢做燃料是被科学家们普遍看好的清洁能源。但由于制氢所需要的巨大能量而使其成本太高。由于水在800℃以上可裂解为H2和O2,而高温气冷堆的一次工质可达900℃以上,能以很低的成本提供巨大的核热源,大幅降低制氢成本。核能制氢有可能成为未来生产清洁能源极具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综上所述,高温气冷堆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新的先进堆型,其商用示范电站作为由国务院领导亲自牵头的重大专项已经正式启动的时候,我省应择机在沿海交通干线附近选择厂址,开展前期技术论证,引进战略投资者,待商用电站实现标准化设计时,建设我省首座高温气冷堆群堆电站,为开拓核能制氢新兴清洁能源工业创造条件。
5 关于发展核电的技术政策与建议
5.1 合理规划核电业发展
应将核电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项目列入我省电力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对水、火、核在建项目在电源布局、在建时序上实行统一规划,有序建设,并在电力市场容量上给核电未来的建设预留必要的发展空间。在建设容量规模上由当前的以火电为主逐步过渡到火、核并进,再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最终过渡到以核电为主、水火为辅的良性互动的发展轨道。按我省核电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宁德、福清核电站有望“十一五”期间先后开工建设,预计2013-2016年将相继建成投产400-600万千瓦。在“十二五”末或“十三”初,除了宁德、福清核电站开展二期续建工程外,在沿海地区再争取新建一个核电厂(惠安或莆田),这样才有可能实现2020年投产1000万千瓦核电的目标。届时,核电年发电量可达700亿千瓦时,约占当时全省总发电量的20%左右,从而初步实现水、火、核“三源互补、三足鼎立”电力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
5.2 保护核电厂址应纳入法制化轨道
出于核安全方面的考虑,选择核电厂址条件十分苛刻。要确认一个厂址的可行性,不仅要经过几年时间投入大量财力完成必要的前期工作,还要通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查。但由于核电项目起动程序复杂,周期较长,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核电厂址要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通过法制化途径落实到所在地区区域发展规划中,从长远的和全局的观点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效益。
惠安山前核电厂址保护曾经走过“失而复得”的艰难历程。自1994年冬出现由若干国内知名人士署名要求另择厂址的风波后,引起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1995年3月,省政府召开“惠安山前核电厂址与泉州发展规划专题协调会”,会议传达了当时李鹏总理在福建视察期间关于加快我省核电建设步伐的指示,要求在发展规划问题上要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1995年4月,福建省核电办根据省政府指示,在泉州召开“福建惠安核电站建设座谈会”。会后由省核电办与泉州市政府联合签发了座谈会简报,共同表示“要抓紧惠安核电站的各项前期工作……力争列入国家‘九五’开工计划”。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种种原因,当我国核电的春天来临的时候,惠安核电却错失良机。
笔者认为,惠安核电厂址条件优越,又地处闽东南负荷重心,建设惠安核电站不仅是建设“海西”和福建经济发展大局的需要,对推动泉州区域经济发展也将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应作为我省今后新开工核电项目的首选厂址。
5.3 研究制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训计划
核电站与常规电站在监督管理上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国家对核电站实行安全许可证制度,运营单位只有获得安全许可证书后才能开展主体工程开工、设备安装调试、核装料、试运行到商业运行,并且从建造到运行的各个阶段实施安全许可证制度。培养建设完备的核电建设运行技术队伍是获取核电运营资质的必备条件。而核电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和核电站运营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又需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方可完成。目前,宁德、福清核电站已进入前期工程的实施阶段,不久将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后将陆续建成投产。因此,着手研究制定并实施技术人才队伍的培训计划,以适应我省核电工业发展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
6 结语
从福建能源资源和电力结构状况出发,福建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毋庸置疑。加快核电建设步伐,建立水、火、核“三源互补、三足鼎立”的电源结构,不仅可以实现电力结构调整优化,而且对于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福建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海西”建设将发挥长远的积极影响,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现。
高温气冷堆是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先进堆型,它在安全、高效、经济等方面的技术经济优势以及在核能制氢方面广阔发展前景已经引起国内外业内同行的广泛关注。核热高温裂解制氢后乃可实现高效发电,这将大大提高电站的热工效率和经济效益。以国务院领导亲自牵头的国家新能源重点攻关项目——山东荣成市石岛湾高温气冷堆商用示范电站已正式启动。我省应抓住契机,开展必要的前期工作,力争在山东示范电站投入商业运行后,选择滨海厂址建设高温气冷堆群堆电站,在提供电力的同时,也为开拓我省核能制氢新兴清洁能源工业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朝柱,节能减排即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战略要务[J]. 能源与环境,2007(5)
[2]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福建电力统计[M].2006, 12
[3] 吴宗鑫 ,张作义. 先进核能系统和高温气冷堆[M]. 2004,10
[4] 郭星渠.核能——现实与未来的选择[M]. 中信出版社,1990,8
[5] 国际油价是否会持续攀升. 新华网,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