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a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选择新颖的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新知识,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
  一、精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和挖掘,吸收和引进与现代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充实到教学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赋予传统教学内容以新的活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我提出问题:在一个长50m、宽30m的矩形荒地上要设计建造花坛,要求花坛所占面积恰好为荒地的一半,试给出设计图,并根据图形列方程求解。这种答案不唯一的开放型问题,打破了“陈规旧习”的束缚,适合各种层次学生的发展,调动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唤醒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有的学生利用矩形的轴对称性进行设计,有的学生利用三角形与矩形等底、等高关系进行设计。有的学生选择圆形花坛,有的学生选择菱形花坛,有的学生选择矩形花坛,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解决问题,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脑思考、动手解决,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问题难易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注意,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习、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创新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学中教师应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教师应把生活中美的图形引入教学,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使学生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利用数学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数学家的故事,像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这样,既可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三、创设“质疑”的课堂空间使学生敢说
  语文教学注重学生说的训练,但数学教师却往往忽视了这一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只会做题,而不会讲理由。因此数学教学也应重视学生“说”的训练,针对某一问题要允许学生争论,允许他们讲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要置学生于主体地位,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宽松的环境。教师要训练学生运用变化的观点,从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打破思维定势,让学生的思维向多方位发散。教师设置的提问、例题和练习,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设置的题目要适度,处于“跳一跳,够得到”的状况。这样学生就会调动已有知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组、再造形成新知,这便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物。
  1.精心组织提供讨论质疑的课堂空间。
  组织课堂讨论是启迪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方式。所讨论的问题,可以是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由于不受约束,就会发言大胆,思维活跃。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出发点关键是培养学生“质疑”,而“讨论式”教学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讨论质疑的课堂空间,有利于学生质疑问难。
  2.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进行提问。
  实施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善于使学生处于“想求明白而不得,想说出来却不能”的状态,然后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发现,使他们成为知识形成过程的“参与者”和“发现者”。在仔细分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引导、启发学生质疑问难。“疑”可以是教师精心设置,也可以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教材,去讨论、分析、研究,教师可巡视、参与其中,与学生一道讨论解决办法,同时进行学法指导。对学生理解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地方,教师则根据学生“错误”之所在,提出补充问题,点拨学生深入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适当利用一题多问,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精心設计发散思维的练习。
  有些数学题的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的,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发散性的练习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去理解和思考,从而找到不同的答案。
  总之,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和独创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思考的机会。教师还要注重知识间的正迁移,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鼓励学生的反向思维,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重视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一篇文章,构思巧妙,立意深远,但是如果没有文采,也只能“有如一个面貌丑陋而心灵却伟大的女人,可以对她敬仰,但要喜欢她是不可能的。”作文在追求文章内容深度的基础上,还应
李德生,1916年4月出生在河南新县陈店乡李家洼村,自幼丧母,给人家放牛为生,1930年2月不到14岁的他就参加了红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李德生当过7年战士,尔后从排长到军长,担任
期刊
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宋初词坛沿袭唐末五代的婉约词风,“花间派”风靡一时.与欧阳修、晏殊同时的柳永,用毕生精力投入词的创作,是第一位专力写词的杰出作家,在词的语言
目的 应用床旁护理日志表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护理,研究其康复情况及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19年5月31日于某院行胃癌根治术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教学切入是课堂教学过程的起点,是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美国教育学家加涅基于“为学习设计教学”的核心,提出了“九大教学事件”——引起注意,告知目标,刺激回
新课改的目的不只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师在平时的备课和教学环节中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教学结果,更是要
为获得超临界CO2条件下温度对5种典型钢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提高输送超临界CO2管道的腐蚀防护效果,利用高温高压釜,采用挂片试验方法,借助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不
所谓高效课堂,我认为就是高效的“教”和高效的“学”,最终落脚是学生的学会,即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多的能力、情感等等.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高效,其实最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新生儿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某院收治的382例新生儿,分析其中191例新生儿获得性肺炎
当代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强调指出“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就是要善于解题,不仅要善于解一些标准的题目,而且要解一些要求独立思考,思路合理、见解独到和发明创造的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