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日俄战争后,日本出于侵略东北的需求,积极发展所谓满洲学.金毓黻受此风影响,开始东北史地研究.九一八事变后,金毓黻困守东北,与日本学者频繁往来,问道学术,促使其东北史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俄战争后,日本出于侵略东北的需求,积极发展所谓满洲学.金毓黻受此风影响,开始东北史地研究.九一八事变后,金毓黻困守东北,与日本学者频繁往来,问道学术,促使其东北史研究日益精进.1936年,金毓黻逃离伪满,抗战全面爆发后流寓四川,在国家危难和故土沦亡的双重刺激下,出版《东北通史》,建构了本土的东北学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金毓黻与日本满洲学的关系,从初步了解、深受影响再到与之争锋,寄寓着发展本国史学的强烈诉求,可以看作民国时期“夺回汉学中心”这场声势浩大运动的注脚.
其他文献
在近代学术史上清学研究比较盛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与外在环境的变化和学术内在发展相关,更与学者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以学者群体为本位,来探究近代清学热的原因,不仅能清
麦田怪圈(crop circle),是在麦田或其他农田上,借助某种力量把农作物压平而产生出几何图案的现象,主要出现在欧洲和北美洲。在英國(UK)的巨石阵(Stonehenge)、汉普郡和威尔特郡一带屡屡发现怪圈,而且大多是在麦田,所以将怪圈命名为“麦田圈”。麦田怪圈是如何形成的?这至今仍是个谜,而且已经成为最经典的地球谜团之一,人类探求麦田怪圈的兴趣从它出现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减弱过。接下来,我们来了
以实践为核心、中介理解人与以语言为核心、中介理解人,是现代哲学重构主体价值的两种重要路径.以实践为中心的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各自的代表分别是马克思和福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