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系名将李石愚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桂系领袖李宗仁在1921年间,由于在广东与粤军作战失利,败退回广西,曾一度落魄在玉林之兴业境内,依仗六万大山作隐蔽,养精蓄锐伺机。在这一时期,李宗仁得到了当地不少人的帮助,也招揽了大量人才到麾下。其中最出名的有黄旭初、黄绍竑、白崇禧、俞作柏、李明瑞……这些人日后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多见于诸经传及史资。然而,历史的记载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人物。此人胸怀抱负,文武全才,是李宗仁麾下前期中最为倚重的将领之一。由于他作战负伤后不幸早死,人们对他知之甚少,这位将领就是和林虎、蔡锷相交甚厚的李石愚。
  
  李石愚的身世和青年时期
  
  李石愚又名仲承,生于光绪十四年,祖居兴业县石南镇枫睦村,父亲李缉庭与兄李伯筹皆是前清秀才。
  李石愚为人慷慨豪爽,性格好动,幼年时懒于攻书,常偷出学堂到山野外骑牛玩耍,学唱山歌。时常被其父严加管督,石愚即以厌倦八股旧学为由作答,弄得其父十分气恼,训斥他不以学业安身立命,将来何以报国?石愚即以如今清廷腐败,立文无从救国辩解。李缉庭虽怒子懒于习文,也暗中惊奇李石愚的爱国之心和少年奇志。当下,李缉庭只作大声训斥道:“不管你将来何以为业,学好文章才是根本,才是一切事业的基础,你既有救国之心,为何少小不努力?”石愚在其兄劝导下,接受父亲的训导,遂发奋攻书习文,不久,学有所得,诗文书法大大长进。特别是写得一手好的书法,坚挺犹劲,功力驾于兄长李伯筹之上。
  光绪三十一年(1901年)清廷推行新政,废除了旧科举。李石愚之兄也受了新学影响,跑到桂林进新学堂去了,李石愚对习文又产生厌倦。李缉庭对国政的骤变也彷徨疑惑起来,他不再对李石愚强加管束,让儿子好好的思考前途之路。
  宣统三年,身在桂林的大哥李伯筹突然给李石愚来信,谓当今巡抚张鸣岐推崇新政,举办陆军学堂,贤弟既不好文,那就到桂林报考军校吧……
  这一提议,正中李石愚下怀,他大为喜悦,马上向父母禀明意向,并言就是上山砍柴出卖也要凑足旅费赴桂林考军校。父母深受儿子坚心所动,虽然当时家庭经济已十分拮据,但也尽量凑了一点路费给李石愚。族中人闻讯后又热心发起一个“充钱会”,大家凑钱给李石愚以支持。大约在1909年至1910年间,李石愚到了桂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陆军讲武学堂(后来改为陆军干部学堂)。
  这所陆军讲武学堂是由林虎负责筹划管理的,与李宗仁就读的陆军小学都先后由蔡锷担任总办和教官,只是讲武学堂属高级班,陆军小学属低级班。
  林虎是广西民国时期一代儒将,对清朝统治十分不满,有新潮革命思想,与总办教官蔡锷志趣十分相投。他本人书法、诗词、绘画造诣也很深。在众多新生中,他特觉李石愚和自己志趣十分相近,是可以造就的将才,加上李石愚老家与他老家陆川同居玉林五属,他就将李石愚另眼看待,并郑重托付蔡锷重点培养。蔡锷对书画也十分酷爱,因而对李石愚十分看重,他们的师生关系非同一般。李石愚、林虎课余后常到漓江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到大酒楼去大嚼出名的桂林马肉米粉,畅谈当今革命形势和爱国青年的出路。在这一时期,李石愚受林虎和蔡锷灌注了不少孙中山推翻清朝的革命思想,也认识了一些革命党人,不久,他就在这间军校里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参加辛亥革命与南京之战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前夕,桂林陆军讲武学堂改成了陆军干部学堂,林虎积极响应革命,遂将学生组成学生军开往广州集结,李石愚为其中之一。
  7、8月间,学生军到达广州,林虎将李石愚推荐给粤军第一师师长陈之骥。陈之骥是林虎密友,他知道李石愚是林虎和蔡锷一手培养的得意门生,见李石愚英姿勃勃,相貌堂堂,心里十分器重,当下,将李石愚任命为麾下第一团见习连长。
  10月,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各省一下子独立了大半,清廷的统治摇摇欲坠。而这时,忠于清廷的张勋却率着“辫子军”在南京拼命顽抗。国民革命军令讨伐张勋,李石愚所部首当其冲,开赴南京,攻击守卫在雨花台的“辫子军”。
  战斗一开始,李石愚就身先士卒,他挥着驳壳枪,冒着枪林弹雨向清军冲杀,由于张勋下了死命令,“辫子军”拼命抵抗,战斗万分激烈,双方交火,从早上一直打到下午,李石愚部几乎全军覆没,阵地上一片尸体狼藉,情景十分惨烈……
  当李石愚满身血污从死尸堆里爬出时,他只剩下了孤身一人,与师部完全失去了联系,他偷偷换上了便装,巧妙地躲过了敌军的搜索,跑到江边,爬上了一艘邮轮逃到了上海。
  在上海,李石愚举目无亲,他踯躅在外滩码头,望着滔滔的黄浦江水发愁。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这不是仲承吗?”李石愚回头一望,不由惊喜万分,原来是到上海投亲的恩师蔡锷。两人相见,悲喜交集,李石愚向蔡锷汇报了南京之战的惨况,蔡锷也向李石愚相告了自己到上海的动机。当下,蔡锷安慰李石愚不要对前途灰心,并让他先躲进其表姑家。蔡锷分析了当前形势,主张李石愚还是先回广州找林虎。
  次日,蔡锷草拟了一封书,让李石愚带上,交代了林虎在广州的地址,取出几十块银圆相赠,让李石愚买船票南归。
  


  夜色匆匆,李石愚戴上礼帽,巧妙化装,告别了蔡锷,他搭上了往南的火轮,顺利回到了广州,并很快找到了林虎住的广州文德路56号三楼。
  在这一段日子里,李石愚通过林虎的推荐和安排,先是在吕沦隐部任警卫营长,后又任林虎自己部队的第一营营长。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总统后,他又被推荐任国民革命军警卫营营长。接着,在随后的好几年中,李石愚跟着林虎,参加了护国、护法诸大战役,东征西讨,屡立战功;他率所部先后在广东的新会、江门、开平、阳江等地驻防;又在水东、梅录等地就任统领之职。在新会时,他支持李宗仁清除了当地李耀汉的势力;在梅录他又为地方做了不少好事,特别是救济饥民一事,深受地方赞赏,地方百姓曾赠牌匾一方,上书:“花村雨露”,颂赞了他的政绩。
  袁世凯复辟失败死后,孙中山为了纪念二次革命两次战役及表彰辛亥革命有功之士,在广州举行了一次追悼烈士和表彰功臣活动。孙中山对一些将士举行了授勋,在这次授勋典礼上,李石愚得到了孙中山的嘉奖,会上,孙中山将一把指挥剑授给李石愚,剑上一面刻着:“辛亥革命,孙中山赠”,另一面刻着“李石愚同志”。这把剑一直保管在李石愚家中,解放后在“文革”期间不幸失落。
  
  隐居故里,受李宗仁顾请出山辅佐
  
  1920年,以陈炯明为首的粤军与桂军闹矛盾,粤军提出“粤人治粤”口号,企图将陆荣廷在粤的势力赶出广东,时林虎部是桂军主力,李石愚任林虎副官。粤、桂摩擦至当年8月,战争终于爆发。过了一段时间,林虎看不惯时局,遂辞去军职,憩息林泉。李石愚与林虎一样,也对背叛孙中山革命的上层不满,同时也辞职,解甲归田,他回到生养他的故乡兴业石南老家,不久,即碰上粤、桂第二次战争失利从广东高州败回兴业的李宗仁。
  李石愚在新会时就大力支持过李宗仁剪除李耀汉的势力,帮助他捕杀了新会县长何瑞珊。在那个时候因林虎的关系,李石愚和李宗仁就很相熟。他们在林虎军部经常见面,两人在军校时的教官又同为蔡锷,加上,李宗仁除去何瑞珊后,任命的新县长黎仲丹又是李石愚的姑表亲戚,所以,当李宗仁败回兴业,找到也辞职在家的黎仲丹求助时,黎仲丹第一个要求就请李宗仁去向李石愚求援。当时李宗仁正不愿随长官黄业兴西逃灵山,要在兴业的六万山隐藏,屯兵易帜,他这时身边只剩下不到一千人马,几百条枪,无钱无粮,人生地不熟,十分窘迫,迫切需要能帮助他的人才。当黎仲丹向李宗仁提出李石愚后,李宗仁高兴得连连大呼:“着,着,我怎么竟忘了他……想不到,在此却遇见他,是天助我也!”
  


  李宗仁即付以行动,率着俞作柏、何武等人,骑着马,亲到枫睦村求见已是一介村民的李石愚,并说出要请他出山相助。
  起先,李石愚因已十分厌倦时局,对李宗仁的相请只是待以盛宴,给以赠金,出山之事作婉意推辞。李宗仁不死心,遂两次三番,真诚恳请,并说出易帜屯兵养锐,伺机的目的是统一广西,继承孙中山的愿望,进行北伐,铲除军阀。李石愚的革命雄心本还未泯,见李宗仁十分挚诚,一番审时度势后,遂答应出山相佐,并向李宗仁建议了以六万山为屯兵之地,利用兴业和玉林的地博物丰,民风熏治的优势,迅速壮大队伍的策略。
  翌日,李石愚即投入李宗仁军旅。李宗仁如鱼得水,似虎添翼,立即任命他为支队司令兼屯兵总指挥,位置只在李宗仁一人之下,这在当时李宗仁麾下已是最高的待遇。
  李石愚深受李宗仁厚待,自然十分卖力于军务,他努力整顿军纪,并利用自己在本地的声望,很快取得地方势力的支持,如兴业富绅黎春三、梁权、吴祖谋、梁昆南等人的经济资助;梁伯霭等将才的加入及武器弹药捐助;接着他又利用黎仲丹熟悉六万大山匪首中的一些人的关系,着力收编地方土匪武装……经过一番惨淡经营,认真整训,李宗仁这支败军成了一支新旅。在六万山屯兵期间,经李石愚协助指挥,李宗仁部队和粤军作战曾打了两次漂亮的胜仗——
  一次是驻兵玉林的粤军陈炯光部曾派兵试图进犯六万山前沿的小镇城隍。李石愚指挥俞作柏、何武等人率部在镇外十里处一要隘埋伏。当陈炯光先头部队的一个连神气十足的进入埋伏圈时,四面枪声大作,两面山头伏兵齐起,大家一齐呐喊开火,陈部被打得措手不及,一连人马当场击毙数十人,连长被擒,陈炯光本人被吓得面黄耳白,掉转马头仓皇逃回玉林,从此再也不敢进犯六万山。
  第二次胜仗是次年的4月间,当时陈炯明已进军南宁,他欲叛变孙中山,遂令在桂的粤军撤回广东。撤退的部队从南宁经灵山往玉林的通州大道缓缓地走,李石愚所辖的俞作柏、李明瑞部即率精兵在兴业城东十多里处,一地名为黑石岭细水坡地方设伏,袭击东撤粤军的后续辎重部队。一阵枪声大作之后,粤军不知底细,四散逃窜。这一仗结果粤军大败,押队司令丘耀西被击毙轿中,俞作柏、李明瑞部夺得粤军械弹辎重不少。
  
  受令治理玉林,成为李宗仁得力臂膀
  
  1923年,李宗仁接受陈炯明的收编,从玉林移师桂平驻防。经李宗仁两年惨淡经营的玉林成为他的经济大支柱。主力撤走后,为了巩固这个“大本营”,玉林成立“玉林五属警备司令部”,司令官即是李石愚。
  李宗仁将这一重担交给李石愚,自然有他的策略用心,但最重要的是李宗仁看到了李石愚的治军、治郡才能,他对李石愚十分倚重,可以说,他分给李石愚的权力,比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俞作柏、何武、伍廷飏等人还要重。
  李石愚整治玉林十分出色,他甩开肩膀,大力发展玉林的经济,兴办了一些企业,也发展了一些商业,做出了不少为人称道的政绩。在这段时间经他举办的企业除一些纱厂、布厂外,最有影响的是振华电力公司的兴办,在这以前,玉林几乎还没有一间像样的电业公司,可以说是给玉林的电力业开拓了一个新纪元。
  另一件颇受当地百姓称道的政绩是经他倡导修建的一条从玉林通兴业至贵县的“贵兴玉汽车公路”。这是二十年代第一条在玉林五属中较有规模的交通要道,在这以前,玉林五属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汽车通道。“贵兴玉汽车公路”的修通,大大促进了玉林的商业和各行业的经济发展,因而也大大促进李宗仁军事实力的壮大和巩固。这时的李宗仁已由原来败退六万山时的几百条枪变成了好几个纵队成千上万人马,在此影响下,原和他是军校同学的黄旭初先来投靠,接着在桂北一带发展失利的黄绍竑、白崇禧等人也率部来联合,这样,新桂系的势力终于形成,为日后扼唐(继尧),讨沈(鸿英),大败陆荣廷、进攻南宁、统一广西打下了基础。
  李石愚当玉林五属司令还为李宗仁物色和扶植了一批治理人才,如玉林知事梁焕功,北流知事李伯筹,陆川知事黎仲丹,统税局长黎协嘉,盐税局长黎拱光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李宗仁统一广西后遍布广西各地的治理人才,在广西全省各地起了不小作用。
  李石愚的墓碑上刻着……治军十余年,真诚报国,宽以驭众,尊贤礼士,勤政恤民,历职至少将衔中将,民国十二年,提倡兴办汽车路,工未及而内战起……
  


  柳州作战负伤,住院猝死成谜团
  
  1925年春,云南军阀唐继尧乘孙中山北上京都之机,为了占据两广,争夺广州大元帅宝座,借口假道广西,率滇军大举入侵广西,矛头直指柳州。
  在此情况下,李宗仁当然不让,他一则要保护广东革命根据地,二则也要保护广西地盘。因此,李宗仁遂调动部属抗拒唐继尧的入侵。这时,李石愚所部刚刚攻克韩彩凤等人占据的柳州,他奉命正进驻在柳州城中。唐继尧的大军所指,李石愚是首当其冲。李宗仁为表示拒唐的决心,连夜下令任李石愚为前敌总指挥,责令他无论如何要顶住唐继尧的矛头所向。
  由于滇军是突然性的大举入侵,李宗仁虽已下死令给李石愚,但他的其他部队还在别处作战。一时还无法调集支援柳州,李石愚只得孤军作战。
  交战一开始,滇军攻势很猛,李石愚率部拼死抵抗,双方交战了一天一夜,滇军还是无法攻下柳州城,负责攻城的唐继虞部暂停进攻,欲进行重新部置,李石愚乘这一空隙,作巡视城防工事,就在这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他在城墙上走动的身影被敌方用望远镜发现,敌方用几支枪同时瞄准他,一阵枪声响后,李石愚当场倒下……
  李石愚受伤后,部属将其抢救包扎,很快的取道运回梧州一家外国人办的思达医院救治。据陪医的家属后来回忆,李石愚在抢救之下,当时并没有马上死去,而是一度好转过来,接着,伤口又渐渐愈合,将告痊愈的样子,医师曾高兴地祝贺他不久即可出院。
  就在这个时候,一天,李石愚的同僚,一个高级将领到医院来探视他,这将领寒暄过后说:“现省内大局已定,不久即可肃清敌军残余,省政府即将成立,省长人选,同仁皆以兄台最为合适,今见兄台即快愈,请专心调养,早日出院赴任。”
  李石愚当时即谦逊作答:“鄙人才疏,不足胜任,且这伤势未知今后还能工作否?”
  这将领辞去后,法籍某医生来给李石愚打针,就在这时候,奇特的事情发生了,好端端的李石愚,十多分钟后,突然病情骤变,大汗淋漓,脸色铁青,最终逐渐昏迷过去。医院当即马上紧急抢救,最终回天无术,一代战将遂猝死于思达医院。时为1925年5月3日,享年38岁。
  李石愚的突然猝死,正在和唐继尧和沈鸿英混战中的李宗仁只道是阵上受伤送医院不治而亡。他无暇去细查过问李石愚的死因,只是一直陪在李石愚身边的母亲和兄长李伯筹对猝死一直不解,他们多方奔走咨询,最终也无法了解真相。李石愚,一个东征西战,对辛亥革命有功的将领,他的死,至今还是一个谜。
  李石愚死后,李宗仁从优厚恤,给予毫银二万元买舟扶棺回兴业老家治丧,指令由军需官黄逊智治理后事。李石愚的“玉林五属”警备司令官则由曾其新接替,不久又改换黄旭初接任。
  李石愚在李宗仁败走兴业时是李宗仁辅佐起家的得力副手,对李石愚的逝去,李宗仁自然十分伤感和惋惜,他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就这样写着:“……李石愚为人豪爽有侠气,骁勇善战,讨陆讨沈,无役不与,威名赫赫,劳苦功高,不竟于广西统一之时,竟于柳州殉职……”
  李石愚死后,膝下遗有三子三女。他的墓地葬在兴业县东平村的后山盆罗山。高高的拜台可以看到远处的文笔山和兴业县城的石嶷古塔。每逢清明,家人都来拜祭英灵。
  1996年年底,本地地方政府为了缅怀先烈,拨款重修了李石愚将军墓,新立了一座墓碑。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