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操作”教学的理念作为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教学原则,已经走进了小学数学的课堂。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式参与假性“操作”较多。所谓假性“操作”就是教学主导代替了教学主体,使主体得不到真正“操作”和在“操作”中受益,也就是教师“包办代替”的伪“操作”。假性“操作”往往表现为以教师的教学展演代替学生的合作交流,用现成的结论来代替学生求知的探索。假性“操作”实际是博取一场热闹,不能体现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差异。那么,小学数学“操作”教学应该如何科学地进行呢?我认为: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摒弃“包办代替”等假性“操作”,让学生多“动”、多“想”、多“说”、多“表现”,使学生在真性“操作”中数学素质得到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让学生多“动”——熟能生巧。
所谓多“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去体会“操作”的实质,从而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在教学“认识倍数和因数”时,我先引导学生参与“操作”教学活动:用12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然后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类似的操作活动在推导长方形的面积时已经积累了一些活动经验。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再一次有意识地感受,1和12、2和6、3和4这几组数与12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因数和倍数意识,再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表示操作结果,并结合算式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抽象的概念因操作活动而具体可感,“操作”成为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的重要前提,学生操作的目的越明确,准确性程度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
二、让学生多“说”——培养良好的数学语言
所谓多“说”是指在“操作”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多提供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看法的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语言。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学生的语言得到有效地发展才能逐步摆脱动作和表象的束缚,使学生从想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人的一切思维都是通过有声或无声的语言来进行和完成的。因此,数学操作教学中,加强学生“说”的训练十分重要。根据不同的操作内容确定“说”的内容和“说”的形式,可,以采用操作前说、操作时说、操作后说,可以采用个别说、集体说、同桌互相说等,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针对不同的操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学会用语言表述清楚,进而通过语言交流,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
三、让学生多“想”——养成思考的习惯
所谓多“想”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他们独立探索与发现。“操作”是要动脑的,“想”是动脑思维的具体表现。如果我们始终只是停留于实际操作的层面,而未能在头脑中实现必要的重构或认识的重组,就根本不可能发展起任何真正的数学思维。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我让学生用小正方形摆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面积后,我又设计了以下两个层次的操作:(1)摆不满,要求学生用手中的12个小正方形摆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摆不满,就会主动去寻找长方形(正方形)的长宽与小正方形的关系;(2)不好摆,我个别提问学生:你能知道一个长6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吗?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这无法通过摆小正方形来解决问题。我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必要的内容重组,从而发现和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两个层次的设计,使学生将操作一步步内化为数学的思维,从“操作”到“想”,最终概括和推导出公式,并充分理解。
四、让学生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所谓多“看”,并不是让学生当观众,看老师表演,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观察,自己得出结论,主动地构建知识。如教学“奇妙的图形密铺”时,学生通过观察课本的插图,了解到正六边形、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砖铺地面或墙面时比较美观,即无空隙又不重叠,从而理解密铺的概念,然后进行思考: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圆和正五边形能不能进行密铺?由于有课本插图提示(等腰梯形能密铺、圆不能密铺),因而学生大多是这样猜测的: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和正五边形是能够密铺的。学生通过操作进行验证时,发现把3个正五边形放在一起时出现缝隙,因此,正五边形不能密铺。学生通过“操作”经历了图形的密铺过程,或发现自己猜测中的错误,或验证了自己的猜测。
五、让学生多“表现”——培养自信
小学生年龄小,特别在意来自于老师的奖励和同学的认可,在操作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爱动、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适当地创设一些让学生通过“操作”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操作,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唤起和满足学生心理上的成就感。如我在教学“14—8”时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你能想出多少种算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千方百计地通过操作演示来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然后由教师点名展示“操作”过程和方法,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总之,假性“操作”忽视操作教学主体的主动性,忽视内容的探索性,忽视操作过程的开放性,忽视操作体验的经历性等,使得“操作”活动被限制、被包办,课堂上操作意识不强烈、“操作”思维不活跃、个性“操作”不丰富、创新“操作”精神得不到充分展现。所以我们在数学“操作”教学中,应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尽可能多“说”、多“想”、多“看”、多“表现”。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能够通过“操作”探索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决不暗示,更不“包办代替”,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操作”的时间,多一点“操作”的余地,多一点“操作”的体会,多一点“操作”成功的体验。在重视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重视教学主体,摒弃假性“操作”,从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责编 钟园娴)
一、让学生多“动”——熟能生巧。
所谓多“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去体会“操作”的实质,从而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在教学“认识倍数和因数”时,我先引导学生参与“操作”教学活动:用12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然后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类似的操作活动在推导长方形的面积时已经积累了一些活动经验。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再一次有意识地感受,1和12、2和6、3和4这几组数与12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因数和倍数意识,再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表示操作结果,并结合算式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抽象的概念因操作活动而具体可感,“操作”成为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的重要前提,学生操作的目的越明确,准确性程度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
二、让学生多“说”——培养良好的数学语言
所谓多“说”是指在“操作”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多提供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看法的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语言。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学生的语言得到有效地发展才能逐步摆脱动作和表象的束缚,使学生从想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人的一切思维都是通过有声或无声的语言来进行和完成的。因此,数学操作教学中,加强学生“说”的训练十分重要。根据不同的操作内容确定“说”的内容和“说”的形式,可,以采用操作前说、操作时说、操作后说,可以采用个别说、集体说、同桌互相说等,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针对不同的操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学会用语言表述清楚,进而通过语言交流,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
三、让学生多“想”——养成思考的习惯
所谓多“想”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他们独立探索与发现。“操作”是要动脑的,“想”是动脑思维的具体表现。如果我们始终只是停留于实际操作的层面,而未能在头脑中实现必要的重构或认识的重组,就根本不可能发展起任何真正的数学思维。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我让学生用小正方形摆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面积后,我又设计了以下两个层次的操作:(1)摆不满,要求学生用手中的12个小正方形摆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摆不满,就会主动去寻找长方形(正方形)的长宽与小正方形的关系;(2)不好摆,我个别提问学生:你能知道一个长6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吗?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这无法通过摆小正方形来解决问题。我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必要的内容重组,从而发现和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两个层次的设计,使学生将操作一步步内化为数学的思维,从“操作”到“想”,最终概括和推导出公式,并充分理解。
四、让学生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所谓多“看”,并不是让学生当观众,看老师表演,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观察,自己得出结论,主动地构建知识。如教学“奇妙的图形密铺”时,学生通过观察课本的插图,了解到正六边形、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砖铺地面或墙面时比较美观,即无空隙又不重叠,从而理解密铺的概念,然后进行思考: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圆和正五边形能不能进行密铺?由于有课本插图提示(等腰梯形能密铺、圆不能密铺),因而学生大多是这样猜测的: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和正五边形是能够密铺的。学生通过操作进行验证时,发现把3个正五边形放在一起时出现缝隙,因此,正五边形不能密铺。学生通过“操作”经历了图形的密铺过程,或发现自己猜测中的错误,或验证了自己的猜测。
五、让学生多“表现”——培养自信
小学生年龄小,特别在意来自于老师的奖励和同学的认可,在操作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爱动、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适当地创设一些让学生通过“操作”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操作,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唤起和满足学生心理上的成就感。如我在教学“14—8”时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你能想出多少种算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千方百计地通过操作演示来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然后由教师点名展示“操作”过程和方法,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总之,假性“操作”忽视操作教学主体的主动性,忽视内容的探索性,忽视操作过程的开放性,忽视操作体验的经历性等,使得“操作”活动被限制、被包办,课堂上操作意识不强烈、“操作”思维不活跃、个性“操作”不丰富、创新“操作”精神得不到充分展现。所以我们在数学“操作”教学中,应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尽可能多“说”、多“想”、多“看”、多“表现”。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能够通过“操作”探索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决不暗示,更不“包办代替”,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操作”的时间,多一点“操作”的余地,多一点“操作”的体会,多一点“操作”成功的体验。在重视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重视教学主体,摒弃假性“操作”,从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责编 钟园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