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药品检验实训是药物制剂专业中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针对技工院校教学要求,作者结合教学工作经验,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同时,尝试在药品检验实训中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全面考察教学质量,为学生今后进入药品检验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药品检验;实训教学;评价体系
1.前言
近几年来,社会对技工院校的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综合职业技能。本校药物制剂专业中开设药品检验实训,正是为适应这种社会需求,针对药物检验工而设立的综合性实训课程。在实训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查阅实验资料、自行准备试验、进行试验、正确分析结果的能力。由于技工院校的学生存在分析问题能力弱的缺点,因此在实训过程中加强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根据作者从事药品检验实训教学的经验,指出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暴露出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2.药品检验实训教学中常见问题分析
2.1 基本操作不规范
2.1.1 玻璃仪器洗涤方面
仪器清洁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它是容量分析中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1]。因此,玻璃仪器在每次使用前后都必须清洁,要求器皿清洁程度达到冲洗后器壁均匀润湿而无條纹和水珠。技工院校实训室利用率高,人员流动性大,加上仪器数量有限,不可能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专用仪器,都是交替使用,因此学生往往嫌麻烦,没有按照要求严格清洗玻璃仪器,造成试剂间的交叉污染,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甚至造成玻璃仪器无法正常使用,比如:造成玻璃旋塞不能正常旋转、磨口瓶塞不能打开等。
2.1.2 药品取用方面
药品的取用要根据具体药品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称量方法。由于事先不了解所用化学试剂及药品的性质,学生往往会采用错误的称量方法,如易吸潮且与空气中各组分发生作用的固体试样用小烧杯称取,造成试样受潮甚至变质。又如出现“精密量取”时,使用量筒、量杯等量器,而不用移液管或吸量管,引起较大体积偏差。
药品取用过程中,分析天平是必不可少的精密仪器,如果天平使用不准确,即使以后的分析操作都很正常,其最后结果也不可能是准确的[2]。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 称重前,忽略天平的水平调节或不会调节水平。称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天平移动,水平破坏。
② 称重过程中,取放物品,动作过大过重。物品未放于托盘中间区域。
③ 称量后,未及时清理天平,或者在未关闭天平的情况下清理。
2.1.3 溶液配制方面
配制溶液,要根据实际要求选择仪器。若操作步骤中出现“定容至XXml”、“稀释至XXml”等,应选用容量瓶,但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会在烧杯或量杯中配制。此外,学生在使用容量瓶时还容易出现:溶解或稀释试样用的小烧杯和玻璃棒洗涤不干净,溶液转移不彻底;定容时蒸馏水超过或不到刻度线;振摇次数不够,溶液浓度不均匀等问题。
2.1.4 滴定操作方面
学生不能正确区分酸式滴定管与碱式滴定管及其性能。使用过程中往往将酸式滴定管与碱式滴定管混用,这样一来,酸式滴定管的活塞由于受到碱液腐蚀而不能转动,碱式滴定管的橡皮管被酸性或氧化性溶液腐蚀。滴定过程中,还往往出现滴定速度过快,使溶液成流水状放出,甚至接近终点时,滴定速度也不减慢,致使滴定过终点造成检验误差。此外,学生在读数时,不使眼睛的视线和滴定管内溶液凹月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造成体积误差。
2.1.5 纠正措施
学生要掌握好药品检验技术,必须要扎实打好基本功。结合作者教学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加强教学。
① 加强操作训练,加大实训课的课时量,实施差别化教学,力求人人过硬,项项过关,规范操作。我校药品检验实训课目前采用一体化教学,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学生操作练习的机会,同时每项操作都进行考核,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② 加强教师责任,多做操作示范,勤巡查,细观察,发现学生的操作错误及时给予纠正,不能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习惯随意去做。
③ 加强课程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增加与实习单位的信息反馈渠道。通过学生参加生产一线实习反馈情况,纠正学生使用仪器时的错误操作习惯。
④ 举行操作竞赛,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我校每年都进行技能运动会,通过运动会的集中训练及比赛,高效率地提高了学生检验操作水平。
2.2 独立检验能力薄弱
由于学校实训教学多以练习为主,实训所用仪器、试剂基本都由实验老师事先配制准备好,学生只需拿来用就可,因此,学生往往缺乏独立开展实验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① 仪器选择能力欠佳。
由于学生不熟悉各种量器的容量允差和标准容量等级,并且不注重仪器设备的识别和比较,造成仪器的滥用、错用,实验结果中往往引入因选择量器不当而造成的误差甚至错误。比如:通常要求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时,应采用移液管和吸量管,而不能用量筒、量杯等其他量具。
② 标准文献查阅能力薄弱。
药品检验主要在药典及相关标准的指导下进行,但由于学生习惯于“老师准备好实验,自己只要跟着老师做”这样一种实验模式,学生缺乏查阅文献的意识,因此今后工作中学生一旦独立接到检验任务,可能会陷入无从下手的尴尬境地。
③ 文献理解能力薄弱。
检验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药典及相关标准进行,包括所用仪器、试剂、乃至结果判断标准。而由于学校实训教学所用仪器、试剂都是事先准备就绪的,因此造成学生无法理解标准内容,不能正确地按照标准进行检验,造成检验任务的失败、甚至出现错误的结论。比如:药典要求稀释至100ml,应该要选用100ml的容量瓶,而不能用100ml的烧杯。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结合作者教学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① 将仪器的识别作为每次实训的必需环节,反复强调各仪器使用的条件,加强学生的印象。
② 实训内容开设前,布置查阅药典的作业,让学生懂得每次检验工作都是从查阅文献资料开始的,在学习查阅药典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加理性地认识药典布局及内容。
③ 加强药典专业术语的讲解,将常用的仪器与药典中的专业术语对应起来,培养学生能按照药典内容选择仪器,进行检验。
2.3 实验记录不规范
实验记录关系到药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及可追溯性,但往往学生缺乏必要的重视,实验数据记录习惯较差,比如:觉得自己脑子好使,没有把数据及时记录,到最后数据整理时往往出现数据遗忘的现象;得到的数据没有第一时间记在实验记录纸上,而是随便找个地方记;数据记录错误,胡乱涂改;报告结果结论描述不规范。
要纠正学生这些问题,首先要培养学生严谨仔细的工作作风,让每个学生意识到实验记录的重要性,避免检验过程中的弄虚作假。其次,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检验要求进行示教,指导学生时必须严格要求。再次,在批改或检查学生实验报告时,如有错误,必须及时跟学生沟通,既要指出错误更要指明如何才是正确的,比如:数据记录错误需要更改,只能用一~二横线划去,再在边上把正确的写上去;结果主要描述试验的现象和数据,而结论主要说明通过结果可以得到的论断。
2.4 实训操作评价体系的建立
教学评价类型主要由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3]。目前,很多学校教学普遍采用总结性评价,作者所教授的药品检验实训课也曾采用这一评价模式。但这一模式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有:
① 期中期末进行测试,由于场地及时间的限制,只能对学生某一项药品检验技能进行考察,具有片面性,无法了解学生对药品检验技能的总体掌握情况。
② 由于采用期中期末测试这种考试模式,部分学生寄希望于在期中期末前集中突击练习,平时教学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仅停留于“会”,而不是“精”。
③ 由于仅仅进行某一技能的考察,因此无法全面帮助老师改进或优化教学方式。
针对这些不足的地方,作者嘗试采用形成性评价,在平时的实训过程中加入考核环节,把评分标准(操作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准确性)印制成表,发给学生,使学生的操作有章可循,每一个实训项目对于学生来讲都是一次小的达标,每一次成绩都登记在册,纳入期末实训考核总成绩。形成性评价可以弥补总结性评价的缺点,一来由于每个实训项目训练结束后都要进行测试,可以调动学生在训练阶段的积极性,二来弥补了总结性评价的片面性,通过每个项目的考核,老师对学生每项操作的掌握情况有更深的了解,再则通过每次考核,可以帮助老师认识到每个项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
3.小结
药品检验实训课程主要帮助学生树立药品质量安全意识,培养药品检验技能,使学生将来能较快地胜任药品检验岗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和严谨的作风,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严格要求,细心指导,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以纠正,同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药品检验实训才能真正成为一门实用的,学生受益匪浅的实训课程。
参考文献:
[1] 田艳茹, 魏丽红. 产品质量检验中玻璃仪器使用错误分析[J]. 质量天地, 2003(8): 53.
[2] 吴昊, 刘光荣, 曹德森. 电子天平检定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医学装备, 2006, 3(6): 28-30.
[3] 劳凯声. 教育学[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375-377.
【关键词】药品检验;实训教学;评价体系
1.前言
近几年来,社会对技工院校的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综合职业技能。本校药物制剂专业中开设药品检验实训,正是为适应这种社会需求,针对药物检验工而设立的综合性实训课程。在实训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查阅实验资料、自行准备试验、进行试验、正确分析结果的能力。由于技工院校的学生存在分析问题能力弱的缺点,因此在实训过程中加强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根据作者从事药品检验实训教学的经验,指出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暴露出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2.药品检验实训教学中常见问题分析
2.1 基本操作不规范
2.1.1 玻璃仪器洗涤方面
仪器清洁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它是容量分析中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1]。因此,玻璃仪器在每次使用前后都必须清洁,要求器皿清洁程度达到冲洗后器壁均匀润湿而无條纹和水珠。技工院校实训室利用率高,人员流动性大,加上仪器数量有限,不可能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专用仪器,都是交替使用,因此学生往往嫌麻烦,没有按照要求严格清洗玻璃仪器,造成试剂间的交叉污染,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甚至造成玻璃仪器无法正常使用,比如:造成玻璃旋塞不能正常旋转、磨口瓶塞不能打开等。
2.1.2 药品取用方面
药品的取用要根据具体药品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称量方法。由于事先不了解所用化学试剂及药品的性质,学生往往会采用错误的称量方法,如易吸潮且与空气中各组分发生作用的固体试样用小烧杯称取,造成试样受潮甚至变质。又如出现“精密量取”时,使用量筒、量杯等量器,而不用移液管或吸量管,引起较大体积偏差。
药品取用过程中,分析天平是必不可少的精密仪器,如果天平使用不准确,即使以后的分析操作都很正常,其最后结果也不可能是准确的[2]。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 称重前,忽略天平的水平调节或不会调节水平。称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天平移动,水平破坏。
② 称重过程中,取放物品,动作过大过重。物品未放于托盘中间区域。
③ 称量后,未及时清理天平,或者在未关闭天平的情况下清理。
2.1.3 溶液配制方面
配制溶液,要根据实际要求选择仪器。若操作步骤中出现“定容至XXml”、“稀释至XXml”等,应选用容量瓶,但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会在烧杯或量杯中配制。此外,学生在使用容量瓶时还容易出现:溶解或稀释试样用的小烧杯和玻璃棒洗涤不干净,溶液转移不彻底;定容时蒸馏水超过或不到刻度线;振摇次数不够,溶液浓度不均匀等问题。
2.1.4 滴定操作方面
学生不能正确区分酸式滴定管与碱式滴定管及其性能。使用过程中往往将酸式滴定管与碱式滴定管混用,这样一来,酸式滴定管的活塞由于受到碱液腐蚀而不能转动,碱式滴定管的橡皮管被酸性或氧化性溶液腐蚀。滴定过程中,还往往出现滴定速度过快,使溶液成流水状放出,甚至接近终点时,滴定速度也不减慢,致使滴定过终点造成检验误差。此外,学生在读数时,不使眼睛的视线和滴定管内溶液凹月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造成体积误差。
2.1.5 纠正措施
学生要掌握好药品检验技术,必须要扎实打好基本功。结合作者教学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加强教学。
① 加强操作训练,加大实训课的课时量,实施差别化教学,力求人人过硬,项项过关,规范操作。我校药品检验实训课目前采用一体化教学,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学生操作练习的机会,同时每项操作都进行考核,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② 加强教师责任,多做操作示范,勤巡查,细观察,发现学生的操作错误及时给予纠正,不能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习惯随意去做。
③ 加强课程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增加与实习单位的信息反馈渠道。通过学生参加生产一线实习反馈情况,纠正学生使用仪器时的错误操作习惯。
④ 举行操作竞赛,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我校每年都进行技能运动会,通过运动会的集中训练及比赛,高效率地提高了学生检验操作水平。
2.2 独立检验能力薄弱
由于学校实训教学多以练习为主,实训所用仪器、试剂基本都由实验老师事先配制准备好,学生只需拿来用就可,因此,学生往往缺乏独立开展实验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① 仪器选择能力欠佳。
由于学生不熟悉各种量器的容量允差和标准容量等级,并且不注重仪器设备的识别和比较,造成仪器的滥用、错用,实验结果中往往引入因选择量器不当而造成的误差甚至错误。比如:通常要求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时,应采用移液管和吸量管,而不能用量筒、量杯等其他量具。
② 标准文献查阅能力薄弱。
药品检验主要在药典及相关标准的指导下进行,但由于学生习惯于“老师准备好实验,自己只要跟着老师做”这样一种实验模式,学生缺乏查阅文献的意识,因此今后工作中学生一旦独立接到检验任务,可能会陷入无从下手的尴尬境地。
③ 文献理解能力薄弱。
检验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药典及相关标准进行,包括所用仪器、试剂、乃至结果判断标准。而由于学校实训教学所用仪器、试剂都是事先准备就绪的,因此造成学生无法理解标准内容,不能正确地按照标准进行检验,造成检验任务的失败、甚至出现错误的结论。比如:药典要求稀释至100ml,应该要选用100ml的容量瓶,而不能用100ml的烧杯。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结合作者教学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① 将仪器的识别作为每次实训的必需环节,反复强调各仪器使用的条件,加强学生的印象。
② 实训内容开设前,布置查阅药典的作业,让学生懂得每次检验工作都是从查阅文献资料开始的,在学习查阅药典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加理性地认识药典布局及内容。
③ 加强药典专业术语的讲解,将常用的仪器与药典中的专业术语对应起来,培养学生能按照药典内容选择仪器,进行检验。
2.3 实验记录不规范
实验记录关系到药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及可追溯性,但往往学生缺乏必要的重视,实验数据记录习惯较差,比如:觉得自己脑子好使,没有把数据及时记录,到最后数据整理时往往出现数据遗忘的现象;得到的数据没有第一时间记在实验记录纸上,而是随便找个地方记;数据记录错误,胡乱涂改;报告结果结论描述不规范。
要纠正学生这些问题,首先要培养学生严谨仔细的工作作风,让每个学生意识到实验记录的重要性,避免检验过程中的弄虚作假。其次,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检验要求进行示教,指导学生时必须严格要求。再次,在批改或检查学生实验报告时,如有错误,必须及时跟学生沟通,既要指出错误更要指明如何才是正确的,比如:数据记录错误需要更改,只能用一~二横线划去,再在边上把正确的写上去;结果主要描述试验的现象和数据,而结论主要说明通过结果可以得到的论断。
2.4 实训操作评价体系的建立
教学评价类型主要由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3]。目前,很多学校教学普遍采用总结性评价,作者所教授的药品检验实训课也曾采用这一评价模式。但这一模式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有:
① 期中期末进行测试,由于场地及时间的限制,只能对学生某一项药品检验技能进行考察,具有片面性,无法了解学生对药品检验技能的总体掌握情况。
② 由于采用期中期末测试这种考试模式,部分学生寄希望于在期中期末前集中突击练习,平时教学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仅停留于“会”,而不是“精”。
③ 由于仅仅进行某一技能的考察,因此无法全面帮助老师改进或优化教学方式。
针对这些不足的地方,作者嘗试采用形成性评价,在平时的实训过程中加入考核环节,把评分标准(操作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准确性)印制成表,发给学生,使学生的操作有章可循,每一个实训项目对于学生来讲都是一次小的达标,每一次成绩都登记在册,纳入期末实训考核总成绩。形成性评价可以弥补总结性评价的缺点,一来由于每个实训项目训练结束后都要进行测试,可以调动学生在训练阶段的积极性,二来弥补了总结性评价的片面性,通过每个项目的考核,老师对学生每项操作的掌握情况有更深的了解,再则通过每次考核,可以帮助老师认识到每个项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
3.小结
药品检验实训课程主要帮助学生树立药品质量安全意识,培养药品检验技能,使学生将来能较快地胜任药品检验岗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和严谨的作风,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严格要求,细心指导,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以纠正,同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药品检验实训才能真正成为一门实用的,学生受益匪浅的实训课程。
参考文献:
[1] 田艳茹, 魏丽红. 产品质量检验中玻璃仪器使用错误分析[J]. 质量天地, 2003(8): 53.
[2] 吴昊, 刘光荣, 曹德森. 电子天平检定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医学装备, 2006, 3(6): 28-30.
[3] 劳凯声. 教育学[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37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