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NBI—ME)在慢性平坦糜烂型胃炎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mon2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NBI-ME)在平坦糜烂型胃炎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10月在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符合样本的平坦糜烂型胃炎患者186例,随机分成3组,普通内镜+活检组70例,NBI-ME+活检组62例,NBI-ME组54例,比较三组的萎缩与肠化检查结果。结果:与普通内镜+活检比较,NBI-ME组在胃镜检查中能很好的发现平坦糜烂型胃炎中的萎缩与肠化,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I结合放大内镜在基层医院中诊断平坦糜烂型胃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窄带成像; 放大内镜; 慢性; 平坦糜烂型; 萎缩; 胃炎; 肠化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narrow band imaging combined with magnifying endoscopy(NBI-ME) apply in the clinic about chronic flat erosive gastritis.Method:186 patients with chronic flat erosive gastritis in our hospital who accord the diagnosis of endoscopic samples were selected from April 2013 to October 2014,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ordinary endoscopy+biopsy group for 70 cases,NBI-ME+biopsy group for 62 cases and NBI-ME group for 54 cases, the atrophy and intestinal metaplasia of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diagnosis result of chronic plainness erosive gastritis with atrophy and intestinal metaplasia in NBI-ME group was better than endoscopy+biopsy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NBI combined with magnifying endoscopy in flat erosive gastritis at basic hospital has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Narrow band imaging; Magnifying endoscopy; Chronic; Flat; Erosive; Gastritis intestinal metaplasia; Atrophy
  First-author’s address:Sanhe Hospital of Huiyang,Huizhou 51621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8.040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是癌前疾病[1-2]。为了更好、快捷地诊断慢性平坦糜烂型胃炎中的萎缩与肠化,避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漏诊与误诊,本研究主要通过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NBI-ME)对胃小凹的形态变化对慢性平坦糜烂型胃炎中的萎缩与肠化进行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3年4月-2014年10月间内镜下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患者186例,年龄22~79岁,平均(52±4)岁,男111例,女75例,排除胃十二指肠溃疡、肿瘤等疾病。其临床表现大体相同,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无规律性疼痛、嗳气、反酸、腹胀等症状,病史反复2年以上。所有收集的病例均由有经验的医师(高年资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操作完成。忽略性别、年龄、职业、籍贯等情况,将患者分为三组,按照检查前登记的先后顺序分别给予白光+活检、NBI-ME、NBI-ME+活检进行检查,观察组NBI-ME组54例,其中男31例、女23例,平均(52.2±5.6)岁;两组对照组,普通内镜+活检组70例,其中男40例、女30例,平均(51.4±2.2)岁及NBI-ME+活检组62例,其中男40例、女22例,平均(52.3±0.4)岁。
  1.2 方法 用本院消化内镜中心的设备Olympus-H260z放大内镜,该设备可以通过按键进行白光与NBI模式转换,同时通过按键进行放大,最大为80倍。用内镜放大时在胃镜前端按上一个黑帽,便于放大时靠近胃黏膜并有固定作用,使图像更清晰,对胃黏膜观察可以通过普通白光、窄带成像(NBI)结合放大内镜,并行组织活检的胃镜检查,在NBI-ME中观察胃小凹的形态改变,主要是指胃小凹的C、D、E三型为萎缩与肠化改变[3-6]。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肠化的致病因子,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均给予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7 d,停药一个月后,做14 C呼气试验均达到阴性结果;不同程度肠化的患者,根据郑元裕等[7]的治疗,给予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治疗与胃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治疗,改善患者的腹胀与腹痛等不适,均取得很好的疗效;无萎缩中有不同的睡眠障碍、腹胀、早饱、乏力等不适,内镜下表现糜烂的患者均给予黛力新联合奥美拉唑与铝碳酸镁合用,均明显改善症状,取得良好疗效。
  1.3 观察标准 胃镜诊断标准:按《2012年慢性胃炎诊疗指南》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慢性胃炎胃小凹的变化根据国内外采用的Sakaki标准进行分型。组织活检取5块(胃窦4块、胃角1块),病理观察慢性胃炎内容包括5项组织学变化(炎症、活动、肠化、萎缩、非典型增生)和4个分级(0级、1级、2级、3级)来表示炎症、活动、肠化、萎缩、非典型增生的严重程度即:0级(-)、1级(+)、2级(++)、3级(+++)。阳性率=(1级例数+2级例数+3级例数)/总例数×100%。分别统计NBI-ME组、普通内镜+活检组、NBI-ME+活检组,忽略年龄、性别、职业、籍贯的变化下的萎缩、肠化患者的数量,来判断慢性平坦糜烂型胃炎中的萎缩与肠化。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内镜下发现萎缩与肠化,NBI-ME组阳性率为96.3%与91.94%,NBI-ME+活检组阳性率为92.59%与95.16%,明显高于普通内镜+活检组的65.71%与8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BI-ME组与NBI-ME+活检组的萎缩与肠化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萎缩与肠化的严重程度方面,NBI-ME组、NBI-ME+活检组主要在1级与2级间,而普通内镜+活检组主要在2级与3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BI-ME组与普通内镜+活检组萎缩与肠化的轻度、中重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NIB-ME能很好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慢性平坦糜烂型胃炎中的萎缩与肠化,普通内镜检查普通内镜易造成慢性平坦糜烂型胃炎中萎缩的误诊及漏诊且发现萎缩与肠化时,病情已达到中重度,见表1~2。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癌前疾病,一般认为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约为0.5%~1.0%。目前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主要采用内镜胃黏膜活检的方法。普通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伴有黏膜颗粒状或结节状等表现。普通内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误诊或漏诊的原因有:(1)普通内镜由于受图像清晰度和放大倍数的限制,常难以发现较轻的萎缩病变;(2)萎缩性病变呈散在性、灶性分布,局部取材活检也难以反映全貌;(3)受组织切片方向的影响,以致诊断的准确性不高。徐园园等[6]研究特殊模式对典型胃黏膜形态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种模式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率。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观察胃小凹形态,根据国内外采用的Sakaki标准,胃小凹共分为5型,即:A型呈点状;B型呈线形;C型呈稀疏而粗大的线状;D型呈斑块状或网格状;E型呈绒毛状和黏膜嵴(淡蓝色斑)改变;其中C、D、E为萎缩及肠化表现[8-10]。通过观察本研究NBI-ME组与NBI-ME+活检组及普通内镜+活检组对慢性平坦糜烂型胃炎中186例患者的萎缩与肠化,内镜下发现萎缩与肠化,NBI-ME组阳性率为96.3%与91.94%,NBI-ME+活检组阳性率为92.59%与95.16%明显高于普通内镜+活检组的65.71%与8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BI-ME组、NBI-ME+活检组主要在1级与2级间,而普通内镜+活检组主要在2级与3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BI-ME组与普通内镜+活检组在萎缩与肠化的轻度、中重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郑丰平等[4]通过观察胃小凹的形态分成A、B、C、D、E五型,诊断萎缩性胃炎的敏感性(88.14%)、特异性(85.48%)、阳性预测值(98.11%)、阴性预测值(33.33%)。NBI-ME能很好地观察胃小凹的形态及黏膜嵴的改变,诊断萎缩与肠化来区别慢性平坦糜烂型胃炎中的萎缩与肠化,避免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的漏诊与误诊[11-13]。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NBI-ME)在胃镜检查中值得在基层医院特别是缺乏病理检查的医院推广应用[14-15]。
  参考文献
  [1]文秀保.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5):85-86.
  [2]房静远,刘文忠,李兆申,等.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上海)[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6(7):5-16.
  [3]杨建荣,吴进峰.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胃小凹形态观察的临床价值[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1):25-27.
  [4]郑丰平,陶力,林显芝,等.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诊断慢性胃炎胃黏膜改变的临床价值[J].中国消化内镜杂志,2011,28(6):330-333.
  [5]周平红,姚礼庆.消化内镜切除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51-53.
  [6]徐园园,刘希双,夏頔,等.EPK-i对慢性胃炎镜下黏膜形态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68-69.
  [7]郑元裕,周子杰.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46-47.
  [8]姚凡保,马海生,谢春松,等.窄带成像内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6(4):221-223.
  [9]马桂凤,张国梁,华建平,等.窄带成像(NBI)对癌前病变肠上皮化生是诊断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2):305-307.
  [10]庄坤,宋英,余剑华,等.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应用价值[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4(5):389-391.
  [11]刘丽娜,狄建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分析[J].甘肃医药,2013,32(10):773-774.
  [12]潘利珍.黛力新在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69-70.
  [13]吴国荣,陈昱宇,江小娟.窄带光谱成像技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诊断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1):137-139.
  [14]雷练昌.腹腔镜下胃周血管结扎治疗出血性胃炎[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66-67.
  [15]陈娟娟,张刚锋.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应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3,35(6):477-480.
  (收稿日期:2015-02-05) (本文编辑:周亚杰)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了解老年体检人群主要慢性病患病现状及营养状况,为改善老人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老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主要慢性疾病患病及服药情况调查表、简易营养评价量表(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77名体检老人中,未罹患任何疾病者114人(13.0%)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青中年脑梗死患者病后抑郁和认知障碍的发生及综合治疗。方法:选择2003年3月-2013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青中年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药物联合心理治疗8周;对照组未接受上述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Zung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简易智能状态评分MMSE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抑郁和认知障碍发生
期刊
【摘要】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接受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IPPO组和ORIF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PPO组手术时间短于ORIF组,切口长度小于OR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RIF组,骨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桥式交叉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小腿以远胫血管损伤的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9例小腿以远胫血管损伤的复合组织缺损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采用桥式交叉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损伤。结果:术后4周断蒂,随访6~24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外形、色泽、质地满意,患肢恢复负重功能。结论:桥式交叉游离背阔肌皮瓣,切取范围大,血供可靠,可改善受区局部血
期刊
【摘要】 目的:对Wistar大鼠骨髓源神经干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观察其生长方式和分化特征。方法:运用无血清培养基对Wistar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培养,对分离获得的悬浮生长的神经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33和Nestin表达情况。用血清诱导其分化,分化7 d后,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分化后GFAP、Map2、β-tubulin Ⅲ、Galc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骨髓基质细胞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远程无线血糖监护系统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远程无线血糖监护系统进行血糖监护。对照组按照患者平时的生活习惯进行治疗观察。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谱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6个月及1年后,治疗组FBG、2 h PG、HbA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士长执行力评价工具。方法:在初步拟定的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确立指标体系,运用优序图法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专家评定法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结果:构建了一个包括8项一级指标(理解任务能力、分解任务能力、授权能力、过程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执行责任感、评价考核能力)和41项二级指标及权重的指标体系。结论:两轮咨询结果具有可靠性,所构建的指标体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催产素是否能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的引产。方法:收集自2012年2月-2014年  3月于本院就诊并住院分娩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842例,观察催产素引产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安全性。结果:瘢痕子宫组孕妇接受催产素引产治疗,发生产后出血3例,发生率为6.52%,无产褥感染情况,无新生儿转入NICU,住院时间2~9 d,平均(4.24±2.05)d,与非瘢痕子宫组比较差异均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  1月-2014年1月本社卫中心辖区内居家康复中心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1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后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6%,明显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颌骨骨折托槽牵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7月-2014年  7月收治的31例儿童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托槽牵引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治疗后患者的菌斑指数、软垢指数、牙龈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和咬合错乱等,经随访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发育受限和继发畸形等现象。结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