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政府主导设立的政策性纾困基金可帮扶化解民营企业的流动性危机,在后疫情时代具有特殊价值.然而,面对基金被误投至非适格主体、基金被内部人侵蚀、基金难正常退出等风险,理应发挥规制功效的法律规范却遭遇着大范围供给不足的窘境.对此,前述风险本质来源于公益性风险转嫁行为的不良激励,而多重代理关系中高额代理成本进一步放大了风险显现的可能.为回应针对性规制风险的法治诉求,地方政府不仅需要配套法律规范,更应在规制框架上做出合理设计.一方面,借鉴风险救助基金规范等范本,建构明确的对象筛选机制和基金退出机制;另一方面,围绕基
在测度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依据2011—2019年中国出口至33个国家的服务贸易数据,运用动态系统GMM估计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对中国服务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产生的“成本降低效应”和“市场需求效应”能够促进中国服务出口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的贸易促进作用存在基于文化距离的单门槛效应,当文化距离跨越门槛值后,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对中国服务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
今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刺激政策生效和供应链修复缓慢,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胀迅速升温并屡超预期.美欧主要央行行长们几乎一有机会就会提示,通胀是“暂时性”的.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反复的作用下,通胀压力变得更加难以判断.rn全球通胀的原因及特点rn首先,本轮全球通胀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是能源.rn伴随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的推进,新冠肺炎疫情有所缓解,全球经济生产处于复苏阶段.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央行长期维持量化宽松政策,有力助推了实体经济的复苏.然而在流动性异常宽松的环境下,需求推动的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