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会有“密集恐惧症”?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matr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有密集恐惧倾向
  在热门微博中常能看到有人发布满密密麻麻东西的照片,并写着“密集恐惧症”人慎看,然后很多人评论表示看完“整个人都不好了”。小仙就是其中的一员,每次她看完类似的图片都会觉得非常不舒服,甚至忍不住想去卫生间呕吐。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付瑶说:密集恐惧症,又称密集物体恐惧症,是常见的恐惧症的一种,主要是对密集排列的相对小的事物很敏感。其实,人们会对密集物体发生本能的恐惧心理,所谓的莲蓬图正是利用这一点吓到不少人,图片本身并不恶心,只是一种心理反应而已,类似于有人恐高症,有人有尖锐物体恐惧症等。我个人认为,即使自身并没有意识到,但每个人其实都有密集恐惧倾向。事实上,即使对多孔的照片不害怕的人,在观看这些图片的时候也会觉得很不舒服。
  极端情况下或能致癫痫
  同样都是密集的堆积,为什么我们不会对米饭恶心呢?付瑶说:因为千百年来“米饭”已作为“安全认证密集物”刻入我们大脑系统。而诸如细小的珠子等密集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虫卵”等,自然觉得无比恶心。因此,密集物恐惧症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导致的。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上说,我们的祖先在不断地进化过程中,在我们的身体里留下了很多信息。比如对有毒生物视觉特征的反应。对有毒生物视觉特征的不适感,有利于我们的祖先及时发现和逃避有毒动物的侵害,并通过遗传固定在我们人类的大脑深处。经研究一些有毒动物,例如蓝环章鱼、巴西游走蛛、内陆太攀蛇、眼镜王蛇以及石头鱼等等有毒的动物图片,和密集恐惧症患者所惧怕的图片或物品在空间频率的对比度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由此,密集恐怖症最根本的原因是对有毒生物视觉特征的趋避反应。
  如果密集恐惧倾向人人都可能有,那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患有密集物体恐惧症?付瑶说:密集恐怖症患者一般是有过对密集物体不愉快的体验而导致主观上对这种刺激过分敏感。患有密集恐惧症的人,在看到肥皂泡、充气巧克力或其它有洞的物体或身处类似环境时,会产生偏头痛、惊慌、出汗和心跳加速等症状。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诱发偏头疼以至癫痫的产生。
  用更强的心理暗示去克服
  很多人并没有出现上述严重的症状,应该如何克服对密集物体的恐惧?付瑶说:如果只是对这样图片感觉不太舒服,那么克服它很简单,就是解析密集物图片的合成图层,运用更强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它们的无害性。首先,反复的适应密集图片。这种所谓的“暴露疗法”,还是比较适合密集恐怖症特别轻微的群体,但要注意需要循序渐进的慢慢适应。然后就是要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接受和服从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它能最终打破神经质病人的精神交互作用。而要做到顺其自然就要求患者正视消极体验,接受各种症状出现,把心思放在应该去做的事情上。这样,心里的动机冲突就排除了,痛苦就减轻了。
  付瑶也强调,密集恐惧症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治疗,因为这是人类的普遍反应,而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不太可能会经常接触到类似“莲蓬乳”之类的东西,所以无需恐慌。但如果实在反应过敏影响太大并且伴有偏头疼、心慌等躯体症状最好还是找专业人士咨询。
其他文献
江苏嘉力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 宜兴 214203  【摘 要】如今,城市高层建筑林立,各具特色的摩天大楼,相互映衬,提高了城市化建筑水平。高楼大厦的主体结构不断趋向多功能、多样化。如何达到高层的现代化建设标准,以适应多功能分区运用。在进行上下层间的施工作业时,科学地实施用转换层技术,在不同程度上,大大提高了高楼主体结构层的质量与效益。  【关键词】城市高层建筑;主体结构;转换层;设计和施工  一
我今年39岁,未婚。跟男友相处了一段时间了,本来觉得我们个性相合,在一起也很开心,可他心里总觉得各方面配不上我,有时对我无意中说的话都特别敏感,渐渐地我也开始犹豫开始思考:我们是不是真不般配?我是因为迫于剩女的压力无形中降低了自己的标准吗?选择婚姻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大连:刘彤  前段时间一个话题在微信刷爆,就是关于中国男人到底配不配得上中国女人?一场又一场的唇枪舌战,似乎谁都没有拿出让众人信服
在人类语言里,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对这些词语存在认知差异,赋予了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因此汉蒙颜色词对比研究对跨文化交流
马尔库塞的浪漫美学思想不仅是对传统美学的承继、改造和突破,也是对整个西方文化历史发展和现实的把握。回忆和想象作为马尔库塞浪漫美学的两个核心范畴,始终贯穿于他的整个美
在新时期作家群中,毕淑敏虽是80年代后期才登上文坛的作家,但初露头角,便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创作格调.阅读她的作品,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家如地母般的慈爱和悲悯、宽厚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