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节是构成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特征的最小组成单位,也是表现事物各种感性特征的最小的材料。新闻作品要描摹人情事态和叙事状景,离不开细节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细节是新闻的血肉。好的细节描写,往往使一篇新闻报道更加鲜活、精彩。英国有一句著名的谚语:“魔鬼藏于细节之中(Dev· ils are in the details)。”这里的“魔:鬼”是魅力的同义语,生动的细节描写使新闻作品别具魅力。
一、细节增强阅读美感
一些新闻作品往往在写作上存在一个通病,就是用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枯燥、呆板的套话来叙述新闻事件或人物活动的过程,因而唤不起受众阅读的美感和兴趣。缺乏细节描写是这些新闻作品可读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精彩的细节描写,往往能使一篇新闻作品鲜活起来,读之趣味盎然。我们来看获得2003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现场报道《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中的场面细节描写:
6时左右,有人喊起来:“看,天上有颗星在飞!”搜救人员纷纷下车,在-4℃旷野上抬头仰望。只见一颗明亮的“流星”正从月亮边划过。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与返回舱分离后的轨道舱在运行,减速制动后的返回舱马上就要进入大气层了!” 6时07分,一团火球在西南方的天空向我们飞近,那是进入稠密大气层的返回舱,正在与大气摩擦燃烧中飞来。6时12分,空中传来“嘭”的一声震响,表明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主降落伞已打开。人们更加急切地向空中眺望。“来了,来了!在那儿!”6时17分,一个黑点在已泛出曙光的东方天空出现,并且越来越大。“杨利伟回来啦!”大家旋即跳上车,向返回舱飘落的方向追去。降落伞悬挂着返回舱,在我们的车头前缓缓飘落。记者抬腕看表,正是6时23分。①
这篇报道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精彩的场面细节描写。当时报道中国载人飞船胜利归来的新闻很多,但目击飞船着陆的文字新闻独此一家。这篇作品真实地记录了飞船成功着陆的历史瞬间,生动、细致、准确地描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很好地烘托了飞船着陆瞬间的现场气氛。从“天上有颗星在飞”到“一颗明亮的‘流星’正从月亮边划过”,再到“一团火球在西南方的天空向我们飞近”,直到“空中传来‘嘭’的一声震响”和“一个黑点在已泛出曙光的东方天空出现”,最后到“降落伞悬挂着返回舱,在我们的车头前缓缓飘落”。这些精彩的场面细节,把我们带进飞船归来的现场。伴随着记者现场描写的推进,我们也经历了从凝神屏息以待到飞船成功着陆时的欢呼雀跃。细审《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这篇报道,应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着重点是杨利伟凯旋和飞天壮举的重大意义;后一部分是倒叙,补叙杨利伟飞天归来的历史瞬间,而这一部分正是这篇报道的独到之处。大量精彩的场面细节,使整篇报道更加厚实丰盈,引人人胜,令人叫绝。
二、细节深化报道主题
王国维《人间词话》谓:“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②。其实,新闻作品的一个精彩细节,也可以使整篇报道“境界”全出,精彩纷呈,有效地起到点化主题、挖掘主题的作用。我们看《袁院士,请您坐中间》这篇会议新闻的细节描写:
“让我们请袁隆平院士坐中间。”今天下午,省政府隆重召开袁隆平院士获世界粮食奖庆功大会,周伯华省长走上主席台时发现袁院士的座位未在中间,马上亲自动手把写有“袁隆平”之字的座位牌放到主席台正中,并恭请袁院士入座。看到这一幕开场插曲,会场上响起了热烈掌声。③
可以说,这篇报道中的“让我们请袁隆平院士坐中间”这一言谈细节使全篇皆活、满篇生辉。这一细节加上周伯华省长“亲自动手把写有‘袁隆平’之字的座位牌放到主席台正中,并恭请袁院士入座”这一动作细节,彰显了作为湖南省一省之长的周伯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礼待贤能的优良品德,也很好地烘托出文章报道的主题。我们知道,无论大会小会,按惯例坐在主席台正中间的必定是最高领导。湖南省这次表彰大会,显然也是让主要领导即省长的座位安排在主席台正中间。如果这次表彰会主席台上人员最后都是按照预先的安排落座,似乎也不会引起太大的非议。而当周伯华省长准备入座时,发现了袁隆平院士的座位不在主席台中间位置,便有了把自己的正中间位置让给袁院士的“让座”礼节。记者恰恰抓住了“省长让座”这一礼节,使之变成新闻报道中的精彩细节,成为深化主题的点睛之笔。据了解,当时湖南省有多家媒体报道了省政府为袁隆平院士召开庆功表彰会,几乎都是按部就班地报道会议消息,平铺直叙,流于平庸。而独有《三湘都市报》这篇报道敏锐地捕捉到了“省长让座”这一细节,并作为文章主标题,加以渲染突出。而且这一精彩细节,凸显出湖南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的“科技兴国”意识,也昭示湖南省也将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可以说“省长让座”这一细节,胜过那些关于这一会议众多平庸报道的千言万语。“省长让座”这一精彩细节,言简义丰、托兴遥远、寄寓深刻,可谓“含不尽之意,见之言外,然后为至矣!”④
三、细节凸显表现力
一篇新闻,如果只有事实的陈述而缺乏细节的描写,就好似一幅画只有远景而没有中景和近景。内容再好,也只能像雾中的花、远处的山,似乎是隔了一层似的,难以吸引、打动、感染受众。而有了精彩的细节描写,就可以把发生新闻事实时的场面、情景、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受众面前,并牵引着受众的情感随新闻事件的发展而跌宕起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申奥现场发回的《漫长的瞬间》现场报道,就成功地运用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增强了新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把听众真切地带进了申奥现场:
听众朋友:现在第二轮投票结果已经出来了。经过几位监票人的签字、认定,这个结果将要装到信封里。到底是封口不封口,我们现在来看一下。我想,全国的亿万听众、海内外的同胞,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个时刻的到来。
啊,我们看到,他把信拿起来,现在要折叠成比它(原来)小一点。这是最后的结果?还是不是最后的结果呢?我们再看,他在认真地审视着这张票上边的每一个数字,把它叠起来。啊,要装信封了,一个蓝色的信封。装进去!封口吗?我们看看他封不封口。封口啦,封口啦!是封口啦?呵,他把它叠起来,揣在怀里。这次是要很郑重地……从(往)他的西装的右乎的内侧的兜里面(揣进去)。这位委员,通过长长的通道,多么漫长的通道啊,走到(萨马兰奇)主席的前面。⑤
在这篇报道中,记者通过“拿起”、“折叠”、“审视”、“叠”、“装”、“封口”、“揣”、“走”等一连串动作性细节描写,把申奥现场的紧张气氛和人们期待、渴望、紧张的心态惟妙惟肖地勾勒出来。细节的丰富使报道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并使报道牢牢地抓住了听众。虽然是广播报道,但是由于记者运用了丰富的细节和对细节细致人微的描摹,增强了广播的可视性,使听众眼前浮现出申奥现场的一幅幅画面,并恍然置身于现场之中,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如面其人之感。这篇报道获2001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消息类一等奖,其丰富的细节运用应该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闻细节的作用,即细节可以增强新闻作品阅读的美感,可以深化报道主题,也可以凸显新闻的表现力。既然细节的描写和运用能极大地提高新闻报道的效果,那么,我们在新闻写作时就要注重运用鲜活、生动的细节。只要我们进一步提高新闻敏感和观察力,我们就一定能够练就捕捉新闻细节的真功夫。
注 释:
①范炬炜、孙阳、唐振宇:《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
②《蕙风词话·人间词话》,第19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③李贵洪、王静:《袁院士,请您坐中间》,《三湘都市报》,2004年11月8日。
④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圣俞语,见《六一诗话·白石诗说·滹南诗话》,第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⑤陈建奇:《漫长的瞬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1年7月13日。
(作者单位:马鞍山市广播电台)
一、细节增强阅读美感
一些新闻作品往往在写作上存在一个通病,就是用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枯燥、呆板的套话来叙述新闻事件或人物活动的过程,因而唤不起受众阅读的美感和兴趣。缺乏细节描写是这些新闻作品可读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精彩的细节描写,往往能使一篇新闻作品鲜活起来,读之趣味盎然。我们来看获得2003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现场报道《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中的场面细节描写:
6时左右,有人喊起来:“看,天上有颗星在飞!”搜救人员纷纷下车,在-4℃旷野上抬头仰望。只见一颗明亮的“流星”正从月亮边划过。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与返回舱分离后的轨道舱在运行,减速制动后的返回舱马上就要进入大气层了!” 6时07分,一团火球在西南方的天空向我们飞近,那是进入稠密大气层的返回舱,正在与大气摩擦燃烧中飞来。6时12分,空中传来“嘭”的一声震响,表明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主降落伞已打开。人们更加急切地向空中眺望。“来了,来了!在那儿!”6时17分,一个黑点在已泛出曙光的东方天空出现,并且越来越大。“杨利伟回来啦!”大家旋即跳上车,向返回舱飘落的方向追去。降落伞悬挂着返回舱,在我们的车头前缓缓飘落。记者抬腕看表,正是6时23分。①
这篇报道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精彩的场面细节描写。当时报道中国载人飞船胜利归来的新闻很多,但目击飞船着陆的文字新闻独此一家。这篇作品真实地记录了飞船成功着陆的历史瞬间,生动、细致、准确地描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很好地烘托了飞船着陆瞬间的现场气氛。从“天上有颗星在飞”到“一颗明亮的‘流星’正从月亮边划过”,再到“一团火球在西南方的天空向我们飞近”,直到“空中传来‘嘭’的一声震响”和“一个黑点在已泛出曙光的东方天空出现”,最后到“降落伞悬挂着返回舱,在我们的车头前缓缓飘落”。这些精彩的场面细节,把我们带进飞船归来的现场。伴随着记者现场描写的推进,我们也经历了从凝神屏息以待到飞船成功着陆时的欢呼雀跃。细审《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这篇报道,应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着重点是杨利伟凯旋和飞天壮举的重大意义;后一部分是倒叙,补叙杨利伟飞天归来的历史瞬间,而这一部分正是这篇报道的独到之处。大量精彩的场面细节,使整篇报道更加厚实丰盈,引人人胜,令人叫绝。
二、细节深化报道主题
王国维《人间词话》谓:“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②。其实,新闻作品的一个精彩细节,也可以使整篇报道“境界”全出,精彩纷呈,有效地起到点化主题、挖掘主题的作用。我们看《袁院士,请您坐中间》这篇会议新闻的细节描写:
“让我们请袁隆平院士坐中间。”今天下午,省政府隆重召开袁隆平院士获世界粮食奖庆功大会,周伯华省长走上主席台时发现袁院士的座位未在中间,马上亲自动手把写有“袁隆平”之字的座位牌放到主席台正中,并恭请袁院士入座。看到这一幕开场插曲,会场上响起了热烈掌声。③
可以说,这篇报道中的“让我们请袁隆平院士坐中间”这一言谈细节使全篇皆活、满篇生辉。这一细节加上周伯华省长“亲自动手把写有‘袁隆平’之字的座位牌放到主席台正中,并恭请袁院士入座”这一动作细节,彰显了作为湖南省一省之长的周伯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礼待贤能的优良品德,也很好地烘托出文章报道的主题。我们知道,无论大会小会,按惯例坐在主席台正中间的必定是最高领导。湖南省这次表彰大会,显然也是让主要领导即省长的座位安排在主席台正中间。如果这次表彰会主席台上人员最后都是按照预先的安排落座,似乎也不会引起太大的非议。而当周伯华省长准备入座时,发现了袁隆平院士的座位不在主席台中间位置,便有了把自己的正中间位置让给袁院士的“让座”礼节。记者恰恰抓住了“省长让座”这一礼节,使之变成新闻报道中的精彩细节,成为深化主题的点睛之笔。据了解,当时湖南省有多家媒体报道了省政府为袁隆平院士召开庆功表彰会,几乎都是按部就班地报道会议消息,平铺直叙,流于平庸。而独有《三湘都市报》这篇报道敏锐地捕捉到了“省长让座”这一细节,并作为文章主标题,加以渲染突出。而且这一精彩细节,凸显出湖南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的“科技兴国”意识,也昭示湖南省也将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可以说“省长让座”这一细节,胜过那些关于这一会议众多平庸报道的千言万语。“省长让座”这一精彩细节,言简义丰、托兴遥远、寄寓深刻,可谓“含不尽之意,见之言外,然后为至矣!”④
三、细节凸显表现力
一篇新闻,如果只有事实的陈述而缺乏细节的描写,就好似一幅画只有远景而没有中景和近景。内容再好,也只能像雾中的花、远处的山,似乎是隔了一层似的,难以吸引、打动、感染受众。而有了精彩的细节描写,就可以把发生新闻事实时的场面、情景、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受众面前,并牵引着受众的情感随新闻事件的发展而跌宕起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申奥现场发回的《漫长的瞬间》现场报道,就成功地运用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增强了新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把听众真切地带进了申奥现场:
听众朋友:现在第二轮投票结果已经出来了。经过几位监票人的签字、认定,这个结果将要装到信封里。到底是封口不封口,我们现在来看一下。我想,全国的亿万听众、海内外的同胞,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个时刻的到来。
啊,我们看到,他把信拿起来,现在要折叠成比它(原来)小一点。这是最后的结果?还是不是最后的结果呢?我们再看,他在认真地审视着这张票上边的每一个数字,把它叠起来。啊,要装信封了,一个蓝色的信封。装进去!封口吗?我们看看他封不封口。封口啦,封口啦!是封口啦?呵,他把它叠起来,揣在怀里。这次是要很郑重地……从(往)他的西装的右乎的内侧的兜里面(揣进去)。这位委员,通过长长的通道,多么漫长的通道啊,走到(萨马兰奇)主席的前面。⑤
在这篇报道中,记者通过“拿起”、“折叠”、“审视”、“叠”、“装”、“封口”、“揣”、“走”等一连串动作性细节描写,把申奥现场的紧张气氛和人们期待、渴望、紧张的心态惟妙惟肖地勾勒出来。细节的丰富使报道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并使报道牢牢地抓住了听众。虽然是广播报道,但是由于记者运用了丰富的细节和对细节细致人微的描摹,增强了广播的可视性,使听众眼前浮现出申奥现场的一幅幅画面,并恍然置身于现场之中,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如面其人之感。这篇报道获2001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消息类一等奖,其丰富的细节运用应该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闻细节的作用,即细节可以增强新闻作品阅读的美感,可以深化报道主题,也可以凸显新闻的表现力。既然细节的描写和运用能极大地提高新闻报道的效果,那么,我们在新闻写作时就要注重运用鲜活、生动的细节。只要我们进一步提高新闻敏感和观察力,我们就一定能够练就捕捉新闻细节的真功夫。
注 释:
①范炬炜、孙阳、唐振宇:《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
②《蕙风词话·人间词话》,第19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③李贵洪、王静:《袁院士,请您坐中间》,《三湘都市报》,2004年11月8日。
④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圣俞语,见《六一诗话·白石诗说·滹南诗话》,第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⑤陈建奇:《漫长的瞬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1年7月13日。
(作者单位:马鞍山市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