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
——欧阳修《六一诗话》
古今之变
与其他古法菜肴相比,河豚料理古今最大的变化不在于烹法,而在于食材。野生河豚已难得一见,就算在春季时令时有,每斤价格也在万元上下,现在应用的主要是养殖河豚。不幸之处是少了鲜美,野生河豚的活动范围大,活动量大,其肉质比养殖河豚更加鲜嫩;好处是理论上养殖河豚无毒,人们通过改变河豚的生存环境,不让其接触、觅食有毒物质。但正因为无毒,也降低了河豚的鲜美程度,正是这些有毒藻类富含的多种矿物质可以丰富河豚鱼肉味型。
无论古今,烹饪河豚的讲究,全在“细心”二字。下刀前先观察河豚是否新鲜,若死亡时间过长,内脏融化,毒性就会蔓延到鱼肉中,所以活鱼最好。下刀时需很有准头,将有毒部分与无毒部分完整剥离,不能划破剧毒的肝和卵巢。宰杀后的边角料需土中掩埋,烹饪后需消毒双手,现代用肥皂,从前用碱。每逢做河豚时,必先打扫厨房卫生,尤其不能留蜘蛛昆虫。宰杀河豚的刀具、厨具事后都需放滚水里煮,水不能随便乱倒,一切井然有序,有如仪式。
Q=《天下美食》
A=陆军
陆军:来自江苏镇江,北京56号院私房菜总厨,在全国多地与人合作推广河豚料理。河豚制作证书编号001,在河豚烹饪方面,许多人管他叫:第一号。
Q:古人是怎么烹饪河豚的?
A:中国古代吃河豚的食俗主要在长江下游,尤以江苏一带最为著名,吃法是奶汤或红烧。传统认为江苏最早吃河豚,事实上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的先民也吃,方法比较原始,主要是用萝卜炖煮。从前只有野生河豚,江南一带只在春季能吃到。人们会用莼菜、秧草加上霜打过的青菜来炖煮,配料还有芦笋,就是古人说的荻芽,都是春季食材。红烧做法比奶汤更见风味,当地有句老话:烹饪河豚,一斤青菜一斤油。过去饮食清淡油水少,所以做大菜时油都多,放那么多青菜也是为了吸油。顺序上先煮河豚,再放入青菜小火慢炖,所以青菜往往比鱼更好吃,因为吸足了河豚鲜味,为食家所追捧。
Q:除了传统的红烧和奶汤,你有没有挖掘出其他古法?
A:没有。河豚鱼本身就很鲜美,对这种食材,烹饪手法上越简单越好,别去破坏食材的本味。技法上或配料上复杂了,反而不美。除了中国传统的两种吃法,另一种著名的方法就是鲜鱼刺身,为日本古人所发明,但他们用的是日本沿海的红鳍东方豚,肉质较松,腥味较小,适合做刺身。中国沿海的暗纹东方豚肉质紧,更鲜嫩,但相对较腥,不是很适合做刺身。至于河豚切片炒、涮火锅的吃法,应该是现代人所发明。多年来我致力的还是红烧和奶汤两种古法烹饪,希望在细节上反复推敲使其更完美。
Q:古人烹食河豚,是怎样处理掉其毒性的?
A:李时珍在《本草集解》中说道:“河豚,水族之奇味,世传其杀人……但用菘菜、蒌蒿、荻芽三物煮之,亦未见死者。”古人认为加入白菜(或青菜)、芦蒿、芦笋一起烹煮,就去河豚毒;殊不知真正起作用的,在于“煮”字。简而言之,就是分步骤加热。河豚之毒主要集中在肝脏和卵巢中,眼睛和血液是微毒,鱼肉是无毒的。历史中,人们慢慢发现,宰杀河豚后加热河豚有毒的部分,即可去除毒素;于是采取先加热肝脏、卵巢、鱼眼,再与鱼肉等部分一起加热的烹饪方法。如此既能去毒,又不使鱼肉过老。听起来简单,其实很可怕,前人为试验出烹饪河豚的方法,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价?
Q:如此看来河豚有风险,要吃需谨慎。现在养殖河豚普及,应该说食客更安全了?
A:但某种意义上看,也少了些许刺激和神秘。我是镇江人,从小就接触河豚菜,那时候吃河豚比现在有意思多了,都是野生河豚,没有听说过养殖的。不上馆子吃,而是在家里做。请客吃河豚时,不会明着向你发出邀请,而是会说“今天我家烧河豚。”意思是我给你留一份了,想来就来,怕中毒的话就别勉强了。客人到点就上门来,主人需先吃河豚以示无毒,饭后客人会留下三五分钱,以示这河豚是自己买的,万一不幸中毒,也与主人无尤。我爷爷常请人吃河豚,他当大厨,我打下手。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全家去吃河豚,父亲很担心,怕万一中毒,全家人都交代在一桌上啦。即便如此有风险,人们还是爱吃,就因为河豚实在太鲜美,如果你吃过野生的,就一辈子都忘不掉这味道。
——欧阳修《六一诗话》
古今之变
与其他古法菜肴相比,河豚料理古今最大的变化不在于烹法,而在于食材。野生河豚已难得一见,就算在春季时令时有,每斤价格也在万元上下,现在应用的主要是养殖河豚。不幸之处是少了鲜美,野生河豚的活动范围大,活动量大,其肉质比养殖河豚更加鲜嫩;好处是理论上养殖河豚无毒,人们通过改变河豚的生存环境,不让其接触、觅食有毒物质。但正因为无毒,也降低了河豚的鲜美程度,正是这些有毒藻类富含的多种矿物质可以丰富河豚鱼肉味型。
无论古今,烹饪河豚的讲究,全在“细心”二字。下刀前先观察河豚是否新鲜,若死亡时间过长,内脏融化,毒性就会蔓延到鱼肉中,所以活鱼最好。下刀时需很有准头,将有毒部分与无毒部分完整剥离,不能划破剧毒的肝和卵巢。宰杀后的边角料需土中掩埋,烹饪后需消毒双手,现代用肥皂,从前用碱。每逢做河豚时,必先打扫厨房卫生,尤其不能留蜘蛛昆虫。宰杀河豚的刀具、厨具事后都需放滚水里煮,水不能随便乱倒,一切井然有序,有如仪式。
Q=《天下美食》
A=陆军
陆军:来自江苏镇江,北京56号院私房菜总厨,在全国多地与人合作推广河豚料理。河豚制作证书编号001,在河豚烹饪方面,许多人管他叫:第一号。
Q:古人是怎么烹饪河豚的?
A:中国古代吃河豚的食俗主要在长江下游,尤以江苏一带最为著名,吃法是奶汤或红烧。传统认为江苏最早吃河豚,事实上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的先民也吃,方法比较原始,主要是用萝卜炖煮。从前只有野生河豚,江南一带只在春季能吃到。人们会用莼菜、秧草加上霜打过的青菜来炖煮,配料还有芦笋,就是古人说的荻芽,都是春季食材。红烧做法比奶汤更见风味,当地有句老话:烹饪河豚,一斤青菜一斤油。过去饮食清淡油水少,所以做大菜时油都多,放那么多青菜也是为了吸油。顺序上先煮河豚,再放入青菜小火慢炖,所以青菜往往比鱼更好吃,因为吸足了河豚鲜味,为食家所追捧。
Q:除了传统的红烧和奶汤,你有没有挖掘出其他古法?
A:没有。河豚鱼本身就很鲜美,对这种食材,烹饪手法上越简单越好,别去破坏食材的本味。技法上或配料上复杂了,反而不美。除了中国传统的两种吃法,另一种著名的方法就是鲜鱼刺身,为日本古人所发明,但他们用的是日本沿海的红鳍东方豚,肉质较松,腥味较小,适合做刺身。中国沿海的暗纹东方豚肉质紧,更鲜嫩,但相对较腥,不是很适合做刺身。至于河豚切片炒、涮火锅的吃法,应该是现代人所发明。多年来我致力的还是红烧和奶汤两种古法烹饪,希望在细节上反复推敲使其更完美。
Q:古人烹食河豚,是怎样处理掉其毒性的?
A:李时珍在《本草集解》中说道:“河豚,水族之奇味,世传其杀人……但用菘菜、蒌蒿、荻芽三物煮之,亦未见死者。”古人认为加入白菜(或青菜)、芦蒿、芦笋一起烹煮,就去河豚毒;殊不知真正起作用的,在于“煮”字。简而言之,就是分步骤加热。河豚之毒主要集中在肝脏和卵巢中,眼睛和血液是微毒,鱼肉是无毒的。历史中,人们慢慢发现,宰杀河豚后加热河豚有毒的部分,即可去除毒素;于是采取先加热肝脏、卵巢、鱼眼,再与鱼肉等部分一起加热的烹饪方法。如此既能去毒,又不使鱼肉过老。听起来简单,其实很可怕,前人为试验出烹饪河豚的方法,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价?
Q:如此看来河豚有风险,要吃需谨慎。现在养殖河豚普及,应该说食客更安全了?
A:但某种意义上看,也少了些许刺激和神秘。我是镇江人,从小就接触河豚菜,那时候吃河豚比现在有意思多了,都是野生河豚,没有听说过养殖的。不上馆子吃,而是在家里做。请客吃河豚时,不会明着向你发出邀请,而是会说“今天我家烧河豚。”意思是我给你留一份了,想来就来,怕中毒的话就别勉强了。客人到点就上门来,主人需先吃河豚以示无毒,饭后客人会留下三五分钱,以示这河豚是自己买的,万一不幸中毒,也与主人无尤。我爷爷常请人吃河豚,他当大厨,我打下手。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全家去吃河豚,父亲很担心,怕万一中毒,全家人都交代在一桌上啦。即便如此有风险,人们还是爱吃,就因为河豚实在太鲜美,如果你吃过野生的,就一辈子都忘不掉这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