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熊”共舞60年:以艺术取代政治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do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电影人在柏林电影节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从一个侧面讲述了华语电影在全球化时代下的成长故事。
  
  2010年2月21日,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华丽落幕。和往年的情形相似,本年度柏林金熊奖得主再度爆冷,土耳其导演塞米赫·卡普兰奥卢执导的影片《蜂蜜》一举夺魁,而评委会大奖也被授予了罗马尼亚年轻导演弗洛林-赛尔班执导的处女作《想吹就吹,吹得亮》,再度彰显出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的热度。而除了21部参与竞赛单元的各国影片之外,本届电影节真正的重头戏,更在于人们对柏林电影节60年来的沧桑记忆。
  15000部曾经在这里展映的电影片名,构成了第60届柏林电影节的宣传海报,也营造出一个在时代的变迁中异彩缤纷的影像世界。
  
  冷战产物变“热”
  
  与创办于二战前后的威尼斯和戛纳电影节不同,柏林电影节是冷战时代的文宣产物,和两大阵营在意识形态上的角力息息相关。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政治便是其压倒性的主题。在战争的废墟中挣扎起身的西德电影人,寄望于用繁花似锦的国际电影盛会唤起东、西柏林民众的热情,成为昭示西欧政治与文化优越性的文艺桥头堡。
  在美国驻德机构的资助之下,第一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6月拉开帷幕。因陋就简的组织者举行了露天放映、明星巡游以及民众投票评奖等亲民路线的电影节活动,为生活窘迫的德国观众带来节日的欢乐气氛,给这座在战火中千疮百孔的城市增添了几分明媚的希望。而一只憨态可掬的金熊,也成为这场电影盛会奉献给第七艺术女神的最高荣誉。
  1956年,柏林电影节被国际制片人协会评为A类国际电影节,与欧洲的老牌电影节戛纳、威尼斯并列,而它在国际影坛的权威性也逐渐被确立起来。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很多富于艺术才华和创新精神的电影导演,都是从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得荣耀,开始了他们终生不辍的光影旅程。
  1957年,美国导演西德尼·吕美特执导的电影《十二怒汉》摘捧了最佳电影金熊奖。这部讲述正义的陪审员力排众议,为被告洗清冤屈的电影,至今仍被奉为美国法庭片的不朽经典。
  1958年,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携电影《野草莓》参与柏林国际电影节,《野草莓》那梦幻与现实交织、洋溢着人生思考与岁月情怀的艺术气质,征服了评委们的心,让伯格曼这位北欧哲人成为第八届柏林电影节当之无愧的王者。
  在世界电影史上,1959年是一个值得记忆的年份。一群年轻的法国人掀起了划时代的新浪潮电影运动,这场电影界的革命风潮在柏林电影节率先得到热情的响应。法国导演克劳德-夏布洛尔的作品——也是新浪潮时代的第一部代表作——《表兄弟》,摘捧了当年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大奖。这部影片讲述了两名出身于巴黎和法国外省的表兄弟不同的人生态度以及由此酿成的伦常悲剧,显示出新浪潮电影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批判立场。在夏布洛尔的引领之下,一批年轻的法国导演成为柏林电影节的座上贵宾。
  1960年,有着“新浪潮电影旗手”称号的让·吕克·戈达尔赢得了第十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而他的获奖作品则是被誉为“现代电影艺术分水岭”的《精疲力尽》。这部影片用革命性的视听语言,展现出新浪潮一代藐视权威、自由不羁的艺术精神,为戈达尔本人的电影事业以及他所代表的新电影运动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随后一年的柏林电影节上,戈达尔执导的影片《女人就是女人》再度赢得评委会特别奖,但本届电影节的大赢家,却是意大利著名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他的电影代表作《夜》为他带来了金熊奖殊荣,也向全世界的艺术电影观众展现了这位现代主义电影大师对人性悲观而深刻的影像洞察力。
  在20世纪60至70年代这一电影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柏林国际电影节先后推举了一大批引领风潮、成就斐然的电影艺术家。无论是在佛朗哥的独裁统治下艰难从事电影创作的西班牙导演卡洛斯·绍拉,还是在法国巴黎展开其电影艺术生涯的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无论是饱受争议、用电影的刀锋刺痛社会神经的意大利导演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还是行走在好莱坞边缘地带的美国“电影手艺人”罗伯特·奥特曼,都曾在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聚光灯下,展示了他们独到的艺术魅力。
  由于柏林处于冷战时代的核心地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柏林国际电影节都没有向社会主义国家敞开大门。直到1969年,南斯拉夫电影《开始工作》始获金熊奖,才开始了两大阵营之间的艺术交流。
  1975年,民主德国电影《撒谎者雅各布》在柏林电影节赢得一尊最佳男演员奖,获奖演员弗拉基米尔·布罗德斯基饰演了一名二战期间生活在波兰犹太隔离区的男子,靠善意的谎言鼓舞挣扎在纳粹铁蹄下的同胞,带给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
  直到今天,这尊第2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银熊奖,还陈列在波茨坦市的一家电影博物馆内,记述着德国统一之前的一段电影佳话。
  1989年,随着柏林墙成为历史记忆,柏林国际电影节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影展主会场搬到富于象征色彩的波茨坦广场,标志着这一两德分裂时期诞生的电影盛会终于成长为世界电影交相辉映的舞台。
  
  管窥东方文化的桥梁
  
  在传统的欧美电影版图之外,柏林国际电影节还将橄榄枝伸向遥远的东方,先后将金熊奖或最佳导演银熊奖的桂冠授予了日本导演黑泽明、今井正与印度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等亚洲影人,让电影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亚洲电影与众不同的美学风格和意境深远的独特韵味,也為柏林国际电影节带来了别样的艺术风情。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人逐渐成为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重要参与者。1982年,中国动画片《三个和尚》在柏林影展首映,获得了短片竞赛单元的最佳编剧奖,但真正在柏林上空掀起中国旋风的电影,还是张艺谋在1988年荣获最佳影片金熊奖的《红高粱》。这部“酒神精神”浓烈的影片让初出茅庐的中国“第五代”导演成为国际电影舞台上的宠儿,柏林国际电影节似乎也和中国电影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9年,吴子牛导演执导的《晚钟》获得了评委会特别奖,1990年,谢飞导演的作品《本命年》在柏林电影节首捧杰出个人成就奖;1992年,香港女演员张曼玉由于在影片《阮玲玉》中的出色表现摘捧柏林影后桂冠。1993年,再度登上柏林领奖台的谢飞导演和来自中国台湾的李安导演共同分享了最佳影片金熊奖,谢飞执导的《香魂女》展现出中国女性在传统社会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生活变迁,李安执导的《喜宴》则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华人移民的文化冲突与伦理危机。
  1996年,李安作品《理智与情感》二度荣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香港导演严浩也以影片《太阳有耳》赢得最佳导演银熊奖。
  进入21世纪之后,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左右》、顾长卫《孔雀》、李扬《盲井》和王全安《图雅的婚事》等一批中国电影导演,也先后在柏林电影宫收获荣誉和掌声,延续着中国电影在这一国际电影艺术盛典上的常胜纪录。
  2010年,众多与柏林电影节情缘深厚的中国电影人故地重游,庆祝这个国际顶级电影节的60周年华诞。中国女演员余男应邀担任电影节评委会成员,王全安导演的新作《团圆》更成为本届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并最终赢得了最佳编剧银熊奖。
  全球电影人也在这个时刻重逢聚首。最早以中国人身份在柏林电影节赢得大奖的张艺谋,也在仳离多年之后回归于此,以一部中国西部风情的《三枪拍案惊奇》参与角逐。
  中国电影人在柏林电影节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从一个侧面讲述了华语电影在全球化时代下的成长故事。
  在为期十天的电影节活动期间,柏林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浓郁的怀旧气息,上世纪20年代的德国电影佳作《大都会》在柏林市区重新上映,藉此缅怀德国电影的流金岁月。满头白发的德国电影前辈汉娜·许古拉和沃尔夫冈·库尔哈斯接受了电影节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世界各地的电影工作者透过视频短片,表达他们对柏林电影节的生日祝福。在柏林苍穹下,美丽、庄严的电影之光映照着这座欧洲大都会的前世与今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