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累进治学法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i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专题累进治学法的性质和意义
  专题累进治学法,就是以系列专题研究的方式,先将治学总课题分而治之,再按照总课题固有的内外部联系,逐步向广度和深度推进,以求达到远大的治学目的,获取巨大的治学成果,做出重要的学术贡献的治学方法。我国当代著名数学家王梓坤曾说:“先集中精力,打破一个缺口,建立一块或几块根据地,然后乘胜追击,逐步扩大研究领域,这种学习方法,对于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也是行之有效的。”若用王梓坤先生讲的军事比喻来诠释专题累进治学法,也是十分精彩的。因为王氏所讲的这种学习方法与专题累进治学法的神髓其实是相通的。具体来讲,专题累进,一般分横向累进和纵向累进。所谓横向累进就是由点到面的研究,就是由某些课题分题点的研究扩展到整个课题面的研究。所谓纵向累进就是由点或面到线的研究,就是由课题分题点或课题面的研究,循着历史发展线索,向纵深延伸的历史研究。进一步而言,专题累进研究是横向累进和纵向累进研究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点面贯通、纵横联结、表里融合的课题研究系统。这种治学方法跟我讲的“点面线结合读书法”基本上是相通的。若将二者结合起来学习和掌握是很有好处的。专题累进治学法,是攀登学术高峰的重要治学方法,是新兴的科学研究学必会采用的治学方法。
  对于专题累进治学法的重要意义,可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其一,有利于专深与精细相结合,做出很有价值的学术贡献。著名学者李泽厚说:“搞细致的精深的问题,……也可以做出很有价值的贡献,现在更应该提倡一下这种细致的专题研究。”显然,若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一个层次,逐个进行解剖式的研究,自然会产生细致而精深的学术效果,毫无疑问,这样的专题研究自然是具有学术含量的有价值贡献。那种泛论式的、蜻蜓点水式的平庸专题研究,无法与之相比。难怪很多学术大师经常教导说:学术研究要“以小见大”,要“小题大作”。其二,有利于汇成巨大而独特的学术景观。假若细致的专题研究按照特有的内在联系,从平面研究向立体研究深化、从封闭式研究向开放式研究转变、从单向研究到多向研究开拓、从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发展,累进的学术成果就会总汇成巨大而独特的学术景观,为学术财富积累做出更大的杰出贡献。
  2 专题累进治学法的特点
  综合考察大量的专题学术研究,可以总括出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其一,精当的选题,专深的研究。这是所有专题学术研究,应该具备的特点。所谓“精当”是指选题不是一般的,可此可彼的,而是在若干个选题中最具学术性、最具学术生长力和影响力的。所谓“专深”是指研究不是泛泛的、缺少学术品性的,而是具有浓重的专业理论色彩的、学术创新品格的、学术个性特征的。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专题学术研究。比如,195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莱德伯格的两次“冲刺”研究。他经过全方位实验研究,发现了改变细菌基因组合的第一种方式——“接合”和第二种方式——“转导”,“因其有关细菌的基因重组和遗传物质方面的发现”而获得两项诺贝尔奖。他的“冲刺”专题研究,取得了举世关注的伟大成果。
  其二,累进的专题研究大都呈系统化研究格局。只要仔细考察,几乎所有的专题研究,总是跟系统化研究密切相关。即使是单篇专题论文,也是大都具有系统特点。比如,《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这部编著,它是刘坚主编,由十九个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分支研究简史组成,如《二十世纪的汉语文字学》等,由24位各分支领域的资深专家分别撰写,如唐作藩、裘锡圭、宗廷虎、冯志伟等。全书约70万字。统而观之,它是一部专题史研究总汇,是一部系统反映整个中国语言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史著。又如,朱崇才的《词学十问》一文,该文系统评介洛地先生的一系列词学研究。文章主要说:洛地先生以“文体决定乐体”为核心的一系列词学观,从“词本、词乐、词作、词源、词唱、词谱、词体、词调、词情、词史”等十个方面,对20世纪以来主流词学界的相应观点展开了旗帜鲜明的批判。尽管该文提出的十个“问题”,只是学术争鸣的十个问题,但是该文的十个“问题”是具系统性的,因此,它会将讨论引向全面深入,并将推动词学系统研究的全面发展。
  其三,常采用“由小而大”和“以大统小”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模式。这里“由小而大”,指专题研究由小题目到大题目,逐层逐级递进,由专、细、深推进到博、广、多;“以大统小”,指将专题研究纳人课题整体内在结构体系,以博、广、多的知识理论体系统率各分专题研究,这是由博、广、多统领专、细、深。两者有机结合,则其研究既能扎实有力,又会高屋建瓴,既如精巧的别致的庭院,又似宏大的规整的大观园。综观成功的专题学术研究,无不循着具有如此鲜明构图的思路和模式。
  3 专题累进治学法的形成基础
  对于专题累进治学法的形成基础,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逐层深入考察,并作理论总结:
  其一,当代筹划学的“渐进定律”是其最直接的、最现实的、最基本的理论指导思想。筹划学指出,要完成一项新任务,必须基于过去的基础和经验。一件事情的完成只能是一步一步渐进式的,而不会是飞跃式的。因此,新旧要素之间要有个合理的比例关系。据筹划学中的“渐进定律”,新旧要素之间的比例应当在10%——15%之间最为恰当,若在15%——20%之间,完成任务就相当吃力,若大于20%完成任务就不可能了,或多半要失败。综而观之,完成一个任务,办成一件事情,无不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筹划学的“渐进定律”。自然,专题累进治学,也是在“渐进定律”指导下,自觉地开展的循序渐进的研究。企图不遵循“渐进定律”,而要获取学术研究的飞跃式成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可以说认识的“渐进定律”是专题累进治学法不可须臾违背的指导思想。
  其二,各学科本身具有的严密的逻辑系统联系是专题累进治学法的客观依据。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专题累进治学都是依据各学科本身固有的内在关系和外部联系。这是其严密性的结构基础,科学性的根本保证。综观成功的专题累进治学成果,我们都会清理出一个或现或隐的结构线索,而这个结构线索则跟各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具有某种相谐调的特征。因此,其研究明显带有某种学科的结构体系色彩。比如,王培基的《修辞学专题研究》的十几个专题的研究,基本上是循着修辞学理论体系的组成要目展开的,两者的结构对应联系十分鲜明。这在有关修辞学的专题文集中,也是相当突出的。   其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专题累进治学法的哲学基础。具体地说,系统论是其哲学基础。前面讲,渐进定律是其认识指导思想;若进一步而言,渐进定律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其基础的;再进一步而言,渐进认识规律的贯彻又是以各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依据的。众所周知,不论是什么知识,都是反映错综复杂的客观世界的产物。因此,专题累进治学法归根结底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其哲学基础的,是以系统论为其哲学基础的。这是无法辩驳的,也是无法否认的。
  4 专题累进治学法的应用
  成功应用专题累进治学法,应注意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其一,要不断加强专题意识培养。前面已经从两方面谈到,专题研究对于学术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专题意识培养,遂成为关涉专题研究成败的基本的科研修养任务。为此,一要不断加强专题敏锐性和预见性。这里,所谓的敏锐性是指对专题学术价值的识别眼力;所谓的预见性是指对专题学术发展路向的判断意向。二要不断加强专题研究的理论修养,将专题意识提升到理论高度,加以锻炼。
  其二,要注意选择研究课题。选择研究题目,从浅层次的技术层面讲,就要题目大小适中。如果先搞大而空的题目,如“论文学”、“鲁迅论”之类,就无力驾驭,往往半途而废;如果先搞小而当的题目,如“XX治学方法”、“季羡林治学经验研究”等,就利于专深而细致的研究。选择研究题目,从深层次的学术价值层面讲,就要题目有创意,有学术眼光,有学术前景。总而言之,选题要在前面讲的“精当”上下功夫。王培基的《修辞学专题研究》的专题选定,就具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在该专题研究的“后记”中曾做如下总结:“对现代汉语修辞学的研究史实,分专题进行再研究,这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看了前人的脚迹,实可省却我们自辟蹊径的烦劳。’(陈望道语)本书所选择的十多个‘脚迹’,大都是较深较大的‘脚迹’,它们或是地位重要的环节,或是成果突出的领域,或是论争较多的课题。”由于王著的专题研究比较成功,王著被称为“中国大陆修辞学史研究的最大成果——十部专门的著作”之一。
  其三,要注意逐个突破,逐步拓展。对整个研究课题,要开展系统研究,最要紧的是要按照研究课题固有的知识体系,先订出具体的专题研究计划。对于专题研究计划,应根据研究的进行情况,认识的不断深化,经常进行调整。进行专题研究时,要用广角度、大视野来逐个观照研究对象,绝不可“就事论事”,以求其研究专深而不艰深,细致而不零碎。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拓展研究,以求其研究汇成专题研究的蔚为大观。王培基的《修辞学专题研究》,就具有明显的逐个突破、逐步深入拓展的结构特点。为此,学者要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将“专深”和“广博”有机结合。否则,专题累进研究很难取得成果。
其他文献
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位于东海之滨、闽浙交界,古称“沙关雄镇”,全镇22个村(居),总人口3.75 万。这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闽东乃至福建最美的海滨乡镇之一。她控扼著名天然深水良港——沙埕港的入海口,曾是我国东南沿海海关重地,是福建最早的中国海关办事处之一。  沙埕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条件良好。港湾的四周多丘陵岩岸,港域曲折而广阔,港的入口处,由北岸沙埕半岛和南岸南镇半岛构成一双由山峦连成的“
期刊
“东海蓬莱岱山岛,神仙逍遥好地方”。岱山,这座傲立于东海波涛之中的岛国城市,共有404个岛屿和126个海礁,是全国岛礁最多、最集中的海岛县。  岱山兼有山海之胜,拥有众多秀丽、雄浑而独特的自然景观。山上铺就翠绿,海里涌动金色,靠岸怪石嶙岣,近海沙滩平缓,海上突兀奇礁,空中时现海磁。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曾泛舟揽胜,纵情于山水之间,写下了“兰山摇动秀山舞”的优美诗句。岱山县是“海中之洲”,独特的地理位置使
期刊
长汀,古称汀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明清古街店头街,是长汀四大历史传统街区之一,是古汀州城最早的商业街区,也是长汀的核心组成部分。古街前店后宅,下店上宅,集传统行业于一街市,保存丰富的历史建筑,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格局和独特的历史风貌,基本维持其原有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文化活动。  半个多世纪前,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曾发出感叹:“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一个是湖南凤凰,一个是福建长汀。”多年以后
期刊
在福建省福州市,有一片叫“三坊七巷”的古老街区,当地流行着一句“三坊七巷,出将入相”的俗语。千百年来,这里汇聚无数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既有“紫禁城中策马扬鞭”的帝师,又有“五子登科六子科甲”的世族,显赫高官,饱学宿儒,商界巨子,比比皆是。随意走进三坊七巷的哪一条坊巷,都能感受其中卧虎藏龙的独特魅力。那么,这一栋栋豪门深院的背后,究竟藏有怎样的玄机,让地灵人杰的奇迹如此完美演绎?  三坊七巷
期刊
福州上下杭曾聚集260多家商行,还保存着众多富豪的大宅院。清代中期至民国初年,这里是辐射全省、沟通海外的商品集散地,见证了福州商贸文化的历史变迁。  因“航”得名的福州市上下杭,自明清始便为福州的商业中心和客运码头,行商坐贾聚集于此,船舶马帮川流不息,闽商以此名扬中外。  福州市决定将上下杭改造成以“商会文化”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街区,与三坊七巷的“士人文化”遥相呼应,成为福州另一张地理名片。  据《
期刊
1.引言  社会的发展促使了语言的演变与发展,如今网络传播的大众化与快捷化更是使得语言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些演变和发展可以表现在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上。近来,一个由“传”字所构成的新兴句式频频出现在大众媒体之上,它们大多是新闻的标题。例:  (1)传迪士尼项目获批,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否认(新华网2009年11月24日)  (2)传天然气价改已报国务院,或明年1月出台(人民网2009年11月24
期刊
1.中国地名单一罗马化的历史回顾  1976年以前:非自主阶段  地名的单一罗马化实际上是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国际惯例。某一国家的地名在国际间使用时,采取:“专名转写+通名英译”的办法,实现完全罗马(拉丁)字母表达。例如对于俄文(阿文,……)地名,其专名部分用一种机械地转写法由俄文(阿文,……)字母串转写为拉丁字母串,其通名部分则按意译翻译成英文。这就完成了俄文地名的罗马字母表达。由于中国的汉字
期刊
偏居东南一隅的福州,2200年来从未像中原王朝的都城那样,在历史上轰轰烈烈地上演过无数的悲喜剧,它僻处海陬,不显山露水,这倒使其成了中原板荡、天下扰攘之时世家大族避乱南迁的世外桃源。经过千百年的风雨变迁,使得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更加深厚。  福州古城6次变迁  根据目前可查的最早史料记载,公元前202年,闽越王无诸在冶山周围建汉冶城,作为闽越国王都。《史记》上写道:“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
期刊
我們熟悉的“in”是一个介词,但是在下面的句子中它却让我們感觉有点儿陌生:  (1)扮靓教程:3款最IN发型DIY(TOM 2009—8—30 08:48)(说明:本文例证均取自google搜索引擎的新闻标题)  (2)爱不释手盘点2010春夏时装周最in手袋(YOKA时尚网2009—11—18 10:16)  (3)粗棒针围巾最IN搭配(华声国际传媒网2009—11—12 09:40)  (4)
期刊
近日,武汉举行第十五届中国美食节,6位师傅共同炸制出一根长达3.732米长的油条,打破最长油条吉尼斯世界纪录,游客们分食了这根油条。此前,世界上最长的油条是3.39米,在上海诞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