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重大创新的“四项基础制度”,作为其关键的便民服务制度,正日渐成为周口百姓议论的温暖话题。
“乡级便民服务平台”搭建百姓“连心桥”
上午10时,淮阳白楼镇群众工作中心,十几个乡镇工作人员正在忙碌,每一个服务窗口前面,都时不时有办事的群众走来。问题咨询、解答讲解、填写材料、认真记录……在乡镇,这样井井有条、热情周到的服务场景,让人耳目一新。
这个大约1500平方米的服务大厅,按照开放式办公的理念进行设计,全透明、低柜台,内设民政、计划生育、国土资源等19个涉农服务窗口。这里俨然是一个政府的“小超市”,不但能办事,还能帮问事;不但能调解纠纷,还能宣传政策。
“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是白楼镇群众工作中心的服务宗旨,在这里,真正实现了阳光办公,彻底杜绝了以前那种办事要送礼、找熟人的问题。
为了把“服务”二字做实做细,除了硬件设施建设外,白楼镇还在工作理念上对各部门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规定接待群众要“一张笑脸相迎、一句甜语暖心、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解渴、一声慢走道别”;提出“不让事情在我这里中断、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出现、不让群众在我这里遭冷落、不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在我这里受损害”。
服务理念的转变,使办事人切实感到进门有亲切感,咨询有信任感,服务有优越感,出门有满意感。在淮阳,像白楼镇这样的群众工作中心,每个乡镇都有,他们的另一个称号是“乡级便民服务平台”,是淮阳县构建“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最为重要的环节。
“在许多地方,办事难是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特别是在基层乡村,‘办事摸不着门,办事找不着人,不知事咋办,常常受刁难’的情况很严重。”淮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飞介绍,如何建立起一个有效载体和常态化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服务群众,成了淮阳县委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从2013年开始,经过一番考察学习、调研论证后,一座座“涉农站所全入驻,服务内容全公开,受理事务全程办,工作过程全监督”的群众工作中心在各个乡镇相继落成。
如今,群众工作中心已经成为党员干部亲民、爱民、便民、富民、安民的“连心桥”,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化解基层矛盾,畅通群众诉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村务日”:走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不仅是乡镇群众工作中心,村级便民服务平台也是淮阳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淮阳,每月的农历初六、十六、二十六被称为“村务日”。这三天,群众都可以来到村里的便民服务中心“有事说事”,把自己的实际困难当面反映给基层干部。与此同时,各驻村工作队员、驻村警务人员、乡镇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以及村里的党员和群众代表也要走进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事”。
“去年,省委提出四项基础制度后,在淮阳县,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已经落实到了乡里,如何有效解决村一级服务成了难事。”李飞说,“考察发现,村干部‘集中办事’的方法不错,结合别人的经验和淮阳农村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村务日’。”
以前,群众办事去村干部家,总觉得不能空着手,或者拿包烟或者拿些东西。村干部给办的话,说明是送东西起了作用,不给办就觉得是故意刁难。现在有事都在“村务日”办理,有了“村务日”这个载体,“4+2”工作法、“一事一议”、矛盾调解化解等农村工作的推进效果越来越好。
15时左右,城关镇从庄村便民服务站门口已经来了好几名群众,他们都是赶着前来“说事”的。
“这不,一位群众需要办准生证,我们已经给办好了。”指着桌子上的记录本,村委委员孔运中高兴地说。在这个记录本上,详细地记录着每一件村民反映的和已经解决的事情。
王店乡的刘庄村经济较为落后,虽然村委大院破旧,但村支部书记刘沿里今天同样忙得不亦乐乎,记录本上记录的村民事务一点也不少。
“现在,‘村务日’已经在淮阳农村扎下了根。”李飞说,在他看来,“村务日”体现出来的更大意义,还在于“一线工作法”,就是把农村问题解决在基层了,就能为上一级政府省下精力处理更多事情。
“社区就是同心圆,把群众的心串起来”
“周口难在财政,弱在城区。从去年开始,作为唯一的市辖区,川汇区克服重重阻碍,实现了便民服务的重大突破。”尚未到达目的地,周口市委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宋阳的介绍,就给人一种想先睹为快的感觉。
说话间,道路变宽了,人也多了起来。前面,一栋米黄色二层楼房,便是川汇区服务功能最强大的荷花办事处前王营社区。
宽敞的服务大厅内,民政、财务、计划生育等便民服务窗口一字排开,前来办事的群众很多,但秩序井然。大厅东侧,设有党员活动室、矛盾调解室、红白理事会、衣物捐助室、远程教育室等。相较于大厅内部,外面的服务设施更为丰富多样,健身广场、棋牌室、警务室、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院等应有尽有。
“街区一体化是前王营社区的主要特点,不出社区,办事、购物、娱乐、健身等就能全部实现。”川汇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显学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民、便民、利民、护民,力求达到“群众找党组织,有求必应;党组织找群众,一呼百应”的目标。
相较于综合服务能力强的前王营社区,城南办事处联盟新城社区的特点则体现在全面健身方面。“社区小天地,民生大舞台”,从悬挂在便民服务中心门头的几个大字就可以看出,这里是一个让人“狂欢”的地方。站在便民服务中心门前观望,偌大的广场一眼望不到边。“这里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体育运动场所。晚上,居民可以在广场跳舞、看露天电影。”社区负责人介绍说。
“社区就是同心圆,要把群众的心串起来”。在七一路办事处文明社区,这句话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沿着美丽的文化长廊向便民服务中心走去,未到门口,悠扬的歌声便从里面传来。放声唱歌的是社区的长青艺术团,由30多人组成,全是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平均年龄70岁。看到这群精神焕发的可爱老人,梁显学当即表态要想法从党费中拿出1万元钱,帮助他们定制统一服装,并希望他们今后能多到其他社区交流,用歌声宣传好党的政策。
由于离办事处较远,为了充分为居民做好服务,文明社区提出了“走千家门,见万口人,串千家门,办百家事”,要求社区工作者多串串门,多为居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想吃汉堡”“我想要一副老花镜”“天热了我想要个电风扇”……你相信这些愿望能够通过一张小纸片来实现吗?在文明社区,答案是肯定的,帮你实现愿望的是“微心愿”。“微心愿”是文明社区一项温暖人心的便民服务活动。你有什么愿望,可以写在小纸片上,张贴在社区一角的“微心愿”墙上,如果哪个党员干部能帮你实现,就会认领走。
“代办制”是人和办事处的特色,该办事处一共有9个社区,每个社区都安排一名代办员。在人口较少的庆丰社区,李根就是这里的代办员。30岁出头的他,待人热心,工作细致。
“目前,我们代办的对象主要是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和一部分有急事的群众。”指着桌上的记录本,社区负责人介绍说,考虑到代办的效率,每个社区服务站都配置一辆便民服务车。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根已经为群众代办事情40多件,结果全部满意。“李根啊,我给你总结一下,你的个人价值会在服务中彰显,个人形象将在代办中升华。”在庆丰社区服务站,宋阳这句半开玩笑的话,引起大家一片开心的笑声。
“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就是要求党组织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去年以来,周口就一直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服务群众的有效路径,从目前情况来看,效果显著,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足可以作为弥足珍贵的便民服务样本,供参照与借鉴。
“乡级便民服务平台”搭建百姓“连心桥”
上午10时,淮阳白楼镇群众工作中心,十几个乡镇工作人员正在忙碌,每一个服务窗口前面,都时不时有办事的群众走来。问题咨询、解答讲解、填写材料、认真记录……在乡镇,这样井井有条、热情周到的服务场景,让人耳目一新。
这个大约1500平方米的服务大厅,按照开放式办公的理念进行设计,全透明、低柜台,内设民政、计划生育、国土资源等19个涉农服务窗口。这里俨然是一个政府的“小超市”,不但能办事,还能帮问事;不但能调解纠纷,还能宣传政策。
“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是白楼镇群众工作中心的服务宗旨,在这里,真正实现了阳光办公,彻底杜绝了以前那种办事要送礼、找熟人的问题。
为了把“服务”二字做实做细,除了硬件设施建设外,白楼镇还在工作理念上对各部门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规定接待群众要“一张笑脸相迎、一句甜语暖心、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解渴、一声慢走道别”;提出“不让事情在我这里中断、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出现、不让群众在我这里遭冷落、不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在我这里受损害”。
服务理念的转变,使办事人切实感到进门有亲切感,咨询有信任感,服务有优越感,出门有满意感。在淮阳,像白楼镇这样的群众工作中心,每个乡镇都有,他们的另一个称号是“乡级便民服务平台”,是淮阳县构建“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最为重要的环节。
“在许多地方,办事难是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特别是在基层乡村,‘办事摸不着门,办事找不着人,不知事咋办,常常受刁难’的情况很严重。”淮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飞介绍,如何建立起一个有效载体和常态化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服务群众,成了淮阳县委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从2013年开始,经过一番考察学习、调研论证后,一座座“涉农站所全入驻,服务内容全公开,受理事务全程办,工作过程全监督”的群众工作中心在各个乡镇相继落成。
如今,群众工作中心已经成为党员干部亲民、爱民、便民、富民、安民的“连心桥”,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化解基层矛盾,畅通群众诉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村务日”:走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不仅是乡镇群众工作中心,村级便民服务平台也是淮阳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淮阳,每月的农历初六、十六、二十六被称为“村务日”。这三天,群众都可以来到村里的便民服务中心“有事说事”,把自己的实际困难当面反映给基层干部。与此同时,各驻村工作队员、驻村警务人员、乡镇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以及村里的党员和群众代表也要走进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事”。
“去年,省委提出四项基础制度后,在淮阳县,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已经落实到了乡里,如何有效解决村一级服务成了难事。”李飞说,“考察发现,村干部‘集中办事’的方法不错,结合别人的经验和淮阳农村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村务日’。”
以前,群众办事去村干部家,总觉得不能空着手,或者拿包烟或者拿些东西。村干部给办的话,说明是送东西起了作用,不给办就觉得是故意刁难。现在有事都在“村务日”办理,有了“村务日”这个载体,“4+2”工作法、“一事一议”、矛盾调解化解等农村工作的推进效果越来越好。
15时左右,城关镇从庄村便民服务站门口已经来了好几名群众,他们都是赶着前来“说事”的。
“这不,一位群众需要办准生证,我们已经给办好了。”指着桌子上的记录本,村委委员孔运中高兴地说。在这个记录本上,详细地记录着每一件村民反映的和已经解决的事情。
王店乡的刘庄村经济较为落后,虽然村委大院破旧,但村支部书记刘沿里今天同样忙得不亦乐乎,记录本上记录的村民事务一点也不少。
“现在,‘村务日’已经在淮阳农村扎下了根。”李飞说,在他看来,“村务日”体现出来的更大意义,还在于“一线工作法”,就是把农村问题解决在基层了,就能为上一级政府省下精力处理更多事情。
“社区就是同心圆,把群众的心串起来”
“周口难在财政,弱在城区。从去年开始,作为唯一的市辖区,川汇区克服重重阻碍,实现了便民服务的重大突破。”尚未到达目的地,周口市委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宋阳的介绍,就给人一种想先睹为快的感觉。
说话间,道路变宽了,人也多了起来。前面,一栋米黄色二层楼房,便是川汇区服务功能最强大的荷花办事处前王营社区。
宽敞的服务大厅内,民政、财务、计划生育等便民服务窗口一字排开,前来办事的群众很多,但秩序井然。大厅东侧,设有党员活动室、矛盾调解室、红白理事会、衣物捐助室、远程教育室等。相较于大厅内部,外面的服务设施更为丰富多样,健身广场、棋牌室、警务室、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院等应有尽有。
“街区一体化是前王营社区的主要特点,不出社区,办事、购物、娱乐、健身等就能全部实现。”川汇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显学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民、便民、利民、护民,力求达到“群众找党组织,有求必应;党组织找群众,一呼百应”的目标。
相较于综合服务能力强的前王营社区,城南办事处联盟新城社区的特点则体现在全面健身方面。“社区小天地,民生大舞台”,从悬挂在便民服务中心门头的几个大字就可以看出,这里是一个让人“狂欢”的地方。站在便民服务中心门前观望,偌大的广场一眼望不到边。“这里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体育运动场所。晚上,居民可以在广场跳舞、看露天电影。”社区负责人介绍说。
“社区就是同心圆,要把群众的心串起来”。在七一路办事处文明社区,这句话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沿着美丽的文化长廊向便民服务中心走去,未到门口,悠扬的歌声便从里面传来。放声唱歌的是社区的长青艺术团,由30多人组成,全是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平均年龄70岁。看到这群精神焕发的可爱老人,梁显学当即表态要想法从党费中拿出1万元钱,帮助他们定制统一服装,并希望他们今后能多到其他社区交流,用歌声宣传好党的政策。
由于离办事处较远,为了充分为居民做好服务,文明社区提出了“走千家门,见万口人,串千家门,办百家事”,要求社区工作者多串串门,多为居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想吃汉堡”“我想要一副老花镜”“天热了我想要个电风扇”……你相信这些愿望能够通过一张小纸片来实现吗?在文明社区,答案是肯定的,帮你实现愿望的是“微心愿”。“微心愿”是文明社区一项温暖人心的便民服务活动。你有什么愿望,可以写在小纸片上,张贴在社区一角的“微心愿”墙上,如果哪个党员干部能帮你实现,就会认领走。
“代办制”是人和办事处的特色,该办事处一共有9个社区,每个社区都安排一名代办员。在人口较少的庆丰社区,李根就是这里的代办员。30岁出头的他,待人热心,工作细致。
“目前,我们代办的对象主要是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和一部分有急事的群众。”指着桌上的记录本,社区负责人介绍说,考虑到代办的效率,每个社区服务站都配置一辆便民服务车。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根已经为群众代办事情40多件,结果全部满意。“李根啊,我给你总结一下,你的个人价值会在服务中彰显,个人形象将在代办中升华。”在庆丰社区服务站,宋阳这句半开玩笑的话,引起大家一片开心的笑声。
“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就是要求党组织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去年以来,周口就一直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服务群众的有效路径,从目前情况来看,效果显著,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足可以作为弥足珍贵的便民服务样本,供参照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