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有利条件,以及高校开发体育产业的可行性,提出了构建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校体育产业;模式
1 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以及全民健身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改革特别是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及体育产业发展已提到议事日程上,如何面向社会开展有偿服务,以补充社会体育场馆的不足,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高校体育产业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发展模式较封闭,形不成规模效益。高校体育的组织形式仅限于本校的师生员工,缺乏与社会交流合作,其功能远没得到充分发挥。第二目标单一,組织混乱。高校体育产业开发模式单一,路子窄,办法少体育竞赛等体育产业的很多方面还未起步。第三缺乏经营市场开拓性人才,阻碍了高校体育产业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发展要求,要充分利用现有硬件和软件条件,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积极进行产业开发,把能够纳人市场的经营成分推向市场,进行综合性开发,发挥现有体育设施的最大潜力,避免大量设备闲置,造成资源性浪费。
2 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2.1 高校体育产业有稳定的消费群体
据目前调查,高校体育人口占全国体育人口的31.4%,研究生占6.1%,大学生占32.1%,体育人口增长越来越快,这对体育消费的拉动作用就加大。高校体育消费的主体是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他们的体育消费意识强。在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花钱买健康”、“自我投资、自我受益、早投资、早受益”的超前体育消费意识。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为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环境
2.2 高校具有人才优势
高校体育教师都有教学、训练、健身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学术带头人和理论家,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有对体育产业.健身运动处方等研究的专家,他们可以为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出谋献策。而且还能创办信息咨询市场,为体育市场提供较为完善的有偿信息服务,发挥人才优势,高校体育产业将会出现良好势头。
2.3 高校活动场所设施比较完备
对于体育消费者来说,高校不仅在环境上吸引人,而且有更多的是场地、器材、及完善的健身设备。据第4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我国现拥有615693个场馆。这其中大部分是分布在各省市的高校里,作为运动训练、教学以及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催化作用下,许多高校体育场馆建造业又有了新突破。为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 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3.1 创建体育俱乐都
有关文献调研表明:“95%以上的大学生有参加群众性体育俱乐部的需求及意愿,这为高校课外体育运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以会员制的形式参加体育惧乐部向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提出挑战。体育俱乐部创建原则以尊重学生意愿,个体差异为主。体育为学生公共必修课,设定学分。上体育课时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课外活动学生以会员制的身份参加惧乐部。体育俱乐部创建要求以教学为中心,抓改革、促发展、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培养与开发市场,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优化课外活动,吸引广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3.2 根据市场的需求开放场馆,提高利用率
有关调查显示,有44.29%的居民因为场馆距离远或没有适合自己的消费项目而影响了体育消费支出。因此,高校的体育场馆在保证教学、训练的正常运作的基础上,应根据社会需要开放体育场馆。,营造“以场养场,以馆养馆”,使场馆的维修费得以保证外,还延长场馆的使用寿命,这同时要求高校必须对现有体育设施进行科学化管理,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对有限的场地设施进行合理安排,调剂好开放时间,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3.3 校企联台方式兴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
争取企业赞助,提高专业水平许多高校因经费短缺,每年用于比赛的款项实在有限,使其不得不放弃一些赛事,因此自身的专业水平就难得以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只有利用体育的无形资产,积极争取企业出资赞助。同样,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可以争取企业赞助,如“可口可乐杯”足球赛,大学生“百事可乐杯”篮球赛等,争取费用的另一渠道可以通过某些项目的“造血”功能,如参加企业单位的文娱联欢表演,诸如健美操、武术、体育舞蹈表演的酬费,这样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又能集资, 要取得企业单位的资助,专业水平是前提。
3.4 举办各种运动训练和裁判员培训班等服务
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利用节假日定期开办培训班,对象可以是学生、教师以及其他社会成员。内容可以是消费者喜欢的健身、减肥、形体训练的健美形体班,愉悦身心的体育舞蹈班,以及各种竞技技术的提高班,各种项目(篮球、排球、乒乓球)的裁判学习班等。也可以向社会提供有偿咨询服务:如体育场地规划、设计、体育广告创意、健美、健康指导等。
3.5 成立体育开发和体育用品销售机构,发展体育咨询服务业
高校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成立体育开发修建公司,如华师大的体育开发公司,专门承接中小型运动场地的开发设计、修建。高校拥有最大的体育消费群体,同时也带旺体育用品的销售,如运动服装、器材(球拍、乒乓球)、运动鞋、袜子和运动饮料等。此外,成立体质测试中心,对社会全方位开放,可以定期提供体质测试、体育咨询服务等。例如,定期免费给师生提供体质测试,将某些项目的测试结果输入计算机,通过分析,直接得出测试结果。
4 结论
4.1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学校的类型特点,学生的体育消费潜在能力和最大承受能力等等具体情况,结合该模式并相互融合,再在学校体育产业经营中加以应用。
4.2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必须建立起完整、系统的学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加以保证。
4.3充分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作好应付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
4.4高校体育产业经营,经济利益并不是唯一的追求目标,还应包含有对社会公众利益和对人类社会价值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王斌.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现状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2
[2] 曲小锋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体育产业 体育学刊1997.2
[3]徐持忍等. 培养与开拓高校体育市场的可行性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12
[4] 陈小蓉 大学体育教育惧乐部的改革尝试 中国学校体育,1996.3
[5]吴晓强. 21世纪初我国体育教育产业化的战略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3
作者简介:
毛永(1965-),男,红河学院体育学院 副教授, ,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校体育产业;模式
1 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以及全民健身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改革特别是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及体育产业发展已提到议事日程上,如何面向社会开展有偿服务,以补充社会体育场馆的不足,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高校体育产业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发展模式较封闭,形不成规模效益。高校体育的组织形式仅限于本校的师生员工,缺乏与社会交流合作,其功能远没得到充分发挥。第二目标单一,組织混乱。高校体育产业开发模式单一,路子窄,办法少体育竞赛等体育产业的很多方面还未起步。第三缺乏经营市场开拓性人才,阻碍了高校体育产业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发展要求,要充分利用现有硬件和软件条件,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积极进行产业开发,把能够纳人市场的经营成分推向市场,进行综合性开发,发挥现有体育设施的最大潜力,避免大量设备闲置,造成资源性浪费。
2 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2.1 高校体育产业有稳定的消费群体
据目前调查,高校体育人口占全国体育人口的31.4%,研究生占6.1%,大学生占32.1%,体育人口增长越来越快,这对体育消费的拉动作用就加大。高校体育消费的主体是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他们的体育消费意识强。在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花钱买健康”、“自我投资、自我受益、早投资、早受益”的超前体育消费意识。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为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环境
2.2 高校具有人才优势
高校体育教师都有教学、训练、健身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学术带头人和理论家,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有对体育产业.健身运动处方等研究的专家,他们可以为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出谋献策。而且还能创办信息咨询市场,为体育市场提供较为完善的有偿信息服务,发挥人才优势,高校体育产业将会出现良好势头。
2.3 高校活动场所设施比较完备
对于体育消费者来说,高校不仅在环境上吸引人,而且有更多的是场地、器材、及完善的健身设备。据第4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我国现拥有615693个场馆。这其中大部分是分布在各省市的高校里,作为运动训练、教学以及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催化作用下,许多高校体育场馆建造业又有了新突破。为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 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3.1 创建体育俱乐都
有关文献调研表明:“95%以上的大学生有参加群众性体育俱乐部的需求及意愿,这为高校课外体育运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以会员制的形式参加体育惧乐部向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提出挑战。体育俱乐部创建原则以尊重学生意愿,个体差异为主。体育为学生公共必修课,设定学分。上体育课时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课外活动学生以会员制的身份参加惧乐部。体育俱乐部创建要求以教学为中心,抓改革、促发展、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培养与开发市场,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优化课外活动,吸引广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3.2 根据市场的需求开放场馆,提高利用率
有关调查显示,有44.29%的居民因为场馆距离远或没有适合自己的消费项目而影响了体育消费支出。因此,高校的体育场馆在保证教学、训练的正常运作的基础上,应根据社会需要开放体育场馆。,营造“以场养场,以馆养馆”,使场馆的维修费得以保证外,还延长场馆的使用寿命,这同时要求高校必须对现有体育设施进行科学化管理,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对有限的场地设施进行合理安排,调剂好开放时间,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3.3 校企联台方式兴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
争取企业赞助,提高专业水平许多高校因经费短缺,每年用于比赛的款项实在有限,使其不得不放弃一些赛事,因此自身的专业水平就难得以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只有利用体育的无形资产,积极争取企业出资赞助。同样,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可以争取企业赞助,如“可口可乐杯”足球赛,大学生“百事可乐杯”篮球赛等,争取费用的另一渠道可以通过某些项目的“造血”功能,如参加企业单位的文娱联欢表演,诸如健美操、武术、体育舞蹈表演的酬费,这样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又能集资, 要取得企业单位的资助,专业水平是前提。
3.4 举办各种运动训练和裁判员培训班等服务
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利用节假日定期开办培训班,对象可以是学生、教师以及其他社会成员。内容可以是消费者喜欢的健身、减肥、形体训练的健美形体班,愉悦身心的体育舞蹈班,以及各种竞技技术的提高班,各种项目(篮球、排球、乒乓球)的裁判学习班等。也可以向社会提供有偿咨询服务:如体育场地规划、设计、体育广告创意、健美、健康指导等。
3.5 成立体育开发和体育用品销售机构,发展体育咨询服务业
高校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成立体育开发修建公司,如华师大的体育开发公司,专门承接中小型运动场地的开发设计、修建。高校拥有最大的体育消费群体,同时也带旺体育用品的销售,如运动服装、器材(球拍、乒乓球)、运动鞋、袜子和运动饮料等。此外,成立体质测试中心,对社会全方位开放,可以定期提供体质测试、体育咨询服务等。例如,定期免费给师生提供体质测试,将某些项目的测试结果输入计算机,通过分析,直接得出测试结果。
4 结论
4.1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学校的类型特点,学生的体育消费潜在能力和最大承受能力等等具体情况,结合该模式并相互融合,再在学校体育产业经营中加以应用。
4.2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必须建立起完整、系统的学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加以保证。
4.3充分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作好应付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
4.4高校体育产业经营,经济利益并不是唯一的追求目标,还应包含有对社会公众利益和对人类社会价值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王斌.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现状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2
[2] 曲小锋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体育产业 体育学刊1997.2
[3]徐持忍等. 培养与开拓高校体育市场的可行性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12
[4] 陈小蓉 大学体育教育惧乐部的改革尝试 中国学校体育,1996.3
[5]吴晓强. 21世纪初我国体育教育产业化的战略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3
作者简介:
毛永(1965-),男,红河学院体育学院 副教授, ,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