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别采取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呼吸功能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平均用力呼气量、平均肺活量和平均潮气量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气道峰压值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舒适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164-02
笔者结合多年护理经验,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形成了一套可行的舒适护理模式,在改善患者心理和生理状态以及护理配合方面有很好的效果,现对其临床优势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92例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学》[1]呼吸衰竭相关诊断标准;②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且伴有或不伴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③有机械通气插管指征。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难以耐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者;②无插管指征者;③合并严重呼吸系统感染者;④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舒适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为36~78岁,平均年龄为(54.72±4.71)岁;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4.05±2.33)d;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为35~78岁,平均年龄为(53.88±4.82)岁;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4.02±2.29)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吸痰护理以及并发症预防等。实验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即以常规护理模式为基础进行整体性和个体性优化,具体如下:①患者入ICU后即对其个人资料、营养状态、意识状况、社会及家庭背景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②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包括轻声慢语、手机静音、控制温度湿度、调节日间阳光照射量和夜间灯光刺激、定时消毒灭菌等;③改变交流沟通方式。采取手势、图画、写字板等其他交流方式代替语言交流,加强护患交流,尽量满足患者个人需求[2];④体位护理。患者因需长期卧床治疗,可使用气垫床代替普通病床,每日交替充气、放气增加患者体位舒适度。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摆放舒适体位,定时为患者翻身、改换体位,同时配合按摩,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⑤吸痰护理。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咳嗽动作,配合吸痰操作,同时使用气管套管内吸痰,降低对患者气道黏膜的刺激,提高耐受性;⑥心理护理。患者意识清醒时,可通过多种交流方式给予患者鼓励和心理疏导,定时播放音乐舒缓患者心情,为患者讲解各种成功案例,提高患者治疗信心[3]。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经有效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呼吸功能(用力呼气量、肺活量、气道峰压、潮气量)及住院时间,并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不记名调查,内容包括:入院健康宣教、护士服务态度、护士沟通交流能力、护士专业技术技能、护士对病情了解度、住院期间知识讲解、解决问题能力、对责任病房的管理8项问题,每项总分10分,按照患者个人主观意愿进行评分。总分>60分为满意,40~60分为较满意,<4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病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HTSS](例)
组别口鼻粘膜损伤声带损伤呼吸机相关肺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n=46)10002.17*
对照组(n=46)430219.5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比较[HTSS](例)
组别[]例数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
实验组[]462816295.65*
对照组[]4618141469.5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及住院时间比较实验组患者平均用力呼气量、平均肺活量和平均潮气量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气道峰压值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及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例数[]
呼吸功能
平均用力呼气量(%)平均肺活量(L)平均气道峰压(cmH2O)平均潮气量(ml)
平均住院时间(d)
实验组[]4688.28±6.52*3.74±0.23*24.54±2.37*538.22±77.19*8.25±3.37*
对照组[]4663.62±6.683.07±0.1228.95±3.05420.44±81.1013.44±5.5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多处于意识清醒状态,长期治疗易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加之不能通过语言表达个人需求,导致患者消极面对治疗、配合度差[4]。笔者通过优化常规护理模式形成了一套可行的舒适护理模式,在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舒适度和配合度方面显示出了明显优势。其中入ICU后调查基本情况,是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基础,为舒适护理的人性化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则能够消除患者住院的紧张感和陌生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和睡眠环境,利于患者康复;改变交流沟通方式彻底颠覆了以往的护理交流模式,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护患交流,使护理人员随时掌握患者的不适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提高舒适护理的实施效果[5];体位护理则是针对患者插管后引起的不适症状以及长期受压导致的痛苦,对提高患者舒适度有重要意义;吸痰护理能够有效避免吸痰操作时引起的呼吸道刺激,提高吸痰效果;此外,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则能够疏导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配合度[6]。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平均用力呼气量、平均肺活量和平均潮气量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气道峰压值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舒适护理在促进患者护理功能恢复以及缩短康复时间上有明显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舒适护理对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和技巧,还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和组织经验交流,不断优化护理内容,提高护理质量。
总之,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王汝琨. 西医诊断学[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214-215.
[2] 孙小丽. 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清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22(10):166-167.
[3] 杨艳. 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加强人文关怀护理体会[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4, 4(10):127-128.
[4] 徐小欣, 张锦丽, 仇柯柯. 舒适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 18(4):14-17.
[5] 游芸芸. 舒适护理在ICU呼衰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3):712-713.
[6] 黄妮娜, 刘爱侠, 卢嫦清, 等. 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10(22):34-35.
(收稿日期:2015.02.17)
【关键词】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舒适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164-02
笔者结合多年护理经验,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形成了一套可行的舒适护理模式,在改善患者心理和生理状态以及护理配合方面有很好的效果,现对其临床优势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92例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学》[1]呼吸衰竭相关诊断标准;②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且伴有或不伴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③有机械通气插管指征。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难以耐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者;②无插管指征者;③合并严重呼吸系统感染者;④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舒适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为36~78岁,平均年龄为(54.72±4.71)岁;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4.05±2.33)d;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为35~78岁,平均年龄为(53.88±4.82)岁;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4.02±2.29)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吸痰护理以及并发症预防等。实验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即以常规护理模式为基础进行整体性和个体性优化,具体如下:①患者入ICU后即对其个人资料、营养状态、意识状况、社会及家庭背景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②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包括轻声慢语、手机静音、控制温度湿度、调节日间阳光照射量和夜间灯光刺激、定时消毒灭菌等;③改变交流沟通方式。采取手势、图画、写字板等其他交流方式代替语言交流,加强护患交流,尽量满足患者个人需求[2];④体位护理。患者因需长期卧床治疗,可使用气垫床代替普通病床,每日交替充气、放气增加患者体位舒适度。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摆放舒适体位,定时为患者翻身、改换体位,同时配合按摩,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⑤吸痰护理。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咳嗽动作,配合吸痰操作,同时使用气管套管内吸痰,降低对患者气道黏膜的刺激,提高耐受性;⑥心理护理。患者意识清醒时,可通过多种交流方式给予患者鼓励和心理疏导,定时播放音乐舒缓患者心情,为患者讲解各种成功案例,提高患者治疗信心[3]。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经有效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呼吸功能(用力呼气量、肺活量、气道峰压、潮气量)及住院时间,并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不记名调查,内容包括:入院健康宣教、护士服务态度、护士沟通交流能力、护士专业技术技能、护士对病情了解度、住院期间知识讲解、解决问题能力、对责任病房的管理8项问题,每项总分10分,按照患者个人主观意愿进行评分。总分>60分为满意,40~60分为较满意,<4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病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HTSS](例)
组别口鼻粘膜损伤声带损伤呼吸机相关肺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n=46)10002.17*
对照组(n=46)430219.5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比较[HTSS](例)
组别[]例数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
实验组[]462816295.65*
对照组[]4618141469.5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及住院时间比较实验组患者平均用力呼气量、平均肺活量和平均潮气量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气道峰压值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及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例数[]
呼吸功能
平均用力呼气量(%)平均肺活量(L)平均气道峰压(cmH2O)平均潮气量(ml)
平均住院时间(d)
实验组[]4688.28±6.52*3.74±0.23*24.54±2.37*538.22±77.19*8.25±3.37*
对照组[]4663.62±6.683.07±0.1228.95±3.05420.44±81.1013.44±5.5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多处于意识清醒状态,长期治疗易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加之不能通过语言表达个人需求,导致患者消极面对治疗、配合度差[4]。笔者通过优化常规护理模式形成了一套可行的舒适护理模式,在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舒适度和配合度方面显示出了明显优势。其中入ICU后调查基本情况,是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基础,为舒适护理的人性化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则能够消除患者住院的紧张感和陌生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和睡眠环境,利于患者康复;改变交流沟通方式彻底颠覆了以往的护理交流模式,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护患交流,使护理人员随时掌握患者的不适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提高舒适护理的实施效果[5];体位护理则是针对患者插管后引起的不适症状以及长期受压导致的痛苦,对提高患者舒适度有重要意义;吸痰护理能够有效避免吸痰操作时引起的呼吸道刺激,提高吸痰效果;此外,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则能够疏导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配合度[6]。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平均用力呼气量、平均肺活量和平均潮气量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气道峰压值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舒适护理在促进患者护理功能恢复以及缩短康复时间上有明显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舒适护理对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和技巧,还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和组织经验交流,不断优化护理内容,提高护理质量。
总之,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王汝琨. 西医诊断学[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214-215.
[2] 孙小丽. 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清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22(10):166-167.
[3] 杨艳. 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加强人文关怀护理体会[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4, 4(10):127-128.
[4] 徐小欣, 张锦丽, 仇柯柯. 舒适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 18(4):14-17.
[5] 游芸芸. 舒适护理在ICU呼衰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3):712-713.
[6] 黄妮娜, 刘爱侠, 卢嫦清, 等. 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10(22):34-35.
(收稿日期:201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