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幼儿园新进了7名青年教师,按照以往的惯例,每位青年教师都要进行规定领域的教学活动展示。这次的活动领域设定为故事教学,7名教师在精心准备了一个多星期后,除一名教师选择了传统的故事教学外,其余6名教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绘本作为教学载体。然而在展示的过程中,虽然各自选取的绘本内容不同,但都不约而同采取了运用多媒体课件,逐页细致解读等绘本教学模式。在这番热热闹闹的故事教学展示结束后,我不禁对园内这种绘本教学产生了一些疑虑,下面仅以本次活动中的教学内容《爷爷一定有办法》为例,阐述活动中的共性误区:
误区一:绘本教学等同于故事教学
本次活动已然规定领域为故事教学,但大部分教师包括作为师傅的老教师都将绘本教学片面理解为故事教学,这不得不说是大家对绘本教学理解的偏差,是教学目标的严重偏移。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出绘本教学和故事教学在目标上的不同:
由此可见,绘本虽然包含了故事内容,但两者的教学目标及重点是迥然不同的。故事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听觉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绘本教学则更注重幼儿对画面的理解,寻找画面中的隐蔽细节,推测图书情节的发展,它不仅仅表现在语言的表述,更是表现幼儿对画面的认知,让幼儿学会观察、想象、推理。可见绘本教学,包含故事内容,但又不等同于故事教学,它是建立在欣赏画面的基础上,教会幼儿会看,会用正确方法看是绘本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简单地说,故事教学是以听觉为主要感官,以语言发展为目标;而绘本教学除了体现语言的价值,更是美术的欣赏,注重理解的过程。在这次故事教学活动结束之后,通过幼儿的反馈,我们也发现正因为教师对本次活动领域的理解不够透彻,对活动教学目标的模糊概念,将绘本教学定位于故事教学,致使大部分幼儿在课后无法完整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作为故事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率极低。教师只有在正确认识绘本教学,理解绘本教学与其他教学的区别,才能避免教学活动走入误区。
误区二:细致密集型提问,力求面面俱到
在绘本教学中,分析画面,解读细节似乎成了约定俗成的模式。在活动中,为了体现绘本的充分利用,每个老师几乎都会在绘本翻页之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它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这么做?”等等,用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分析画面细节,从而加深幼儿对绘本的理解。然而这种密集的提问方式,完全打断了绘本阅读的节奏,更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加了心理负担。试想,一名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总在想老师下面会提出什么问题,他怎么会对绘本产生兴趣,产生好感呢?
一本优秀的绘本中通常会蕴含大量的细节元素,有主线,有次主线,有明线,有暗线,以《爷爷一定有办法》为例(见表二)
误区一:绘本教学等同于故事教学
本次活动已然规定领域为故事教学,但大部分教师包括作为师傅的老教师都将绘本教学片面理解为故事教学,这不得不说是大家对绘本教学理解的偏差,是教学目标的严重偏移。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出绘本教学和故事教学在目标上的不同:
由此可见,绘本虽然包含了故事内容,但两者的教学目标及重点是迥然不同的。故事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听觉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绘本教学则更注重幼儿对画面的理解,寻找画面中的隐蔽细节,推测图书情节的发展,它不仅仅表现在语言的表述,更是表现幼儿对画面的认知,让幼儿学会观察、想象、推理。可见绘本教学,包含故事内容,但又不等同于故事教学,它是建立在欣赏画面的基础上,教会幼儿会看,会用正确方法看是绘本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简单地说,故事教学是以听觉为主要感官,以语言发展为目标;而绘本教学除了体现语言的价值,更是美术的欣赏,注重理解的过程。在这次故事教学活动结束之后,通过幼儿的反馈,我们也发现正因为教师对本次活动领域的理解不够透彻,对活动教学目标的模糊概念,将绘本教学定位于故事教学,致使大部分幼儿在课后无法完整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作为故事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率极低。教师只有在正确认识绘本教学,理解绘本教学与其他教学的区别,才能避免教学活动走入误区。
误区二:细致密集型提问,力求面面俱到
在绘本教学中,分析画面,解读细节似乎成了约定俗成的模式。在活动中,为了体现绘本的充分利用,每个老师几乎都会在绘本翻页之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它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这么做?”等等,用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分析画面细节,从而加深幼儿对绘本的理解。然而这种密集的提问方式,完全打断了绘本阅读的节奏,更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加了心理负担。试想,一名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总在想老师下面会提出什么问题,他怎么会对绘本产生兴趣,产生好感呢?
一本优秀的绘本中通常会蕴含大量的细节元素,有主线,有次主线,有明线,有暗线,以《爷爷一定有办法》为例(见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