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一”部署要求构建减污降碳协同的制度体系

来源 :环境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t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抓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四个一”制度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本文通过总结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制度体系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最低成本代价实现最优效果的重要作用,论证了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制度体系的必要性.通过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科学基础、协同管理经验的总结,分析了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制度体系的可行性,进一步从环境法规政策体系、环境标准体系、统一监测、统一环评源头预防、纳入排污许可、实施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统一监管与执法和统一考核七方面明确了协同制度体系的具体内容并提出下一步对策建议,为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以高水平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其他文献
基于“双碳”目标,阐述了京津冀城市群现状及其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碳排放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的特征及其在低碳转型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探索了京津冀城市群低碳经济转型与微观主体驱动融合机理,构建了京津冀城市群低碳经济转型基础模型和微观主体驱动下京津冀城市群低碳经济转型模型,并将基于Agent建模与投入产出相结合,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混合建模技术,为“双碳”目标下京津冀城市群低碳经济转型问题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建筑部门碳排放总量大、增速快,在我国“碳达蜂、碳中和”目标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建筑部门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有助于识别各区域建筑部门碳减排的重点,进而设计精准化的减排政策.本文系统核算了2000-2017年各省份的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情况,从碳排放总量、碳排放结构、人均碳排放等角度阐述了建筑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总结了建筑碳排放的基本规律.以碳中和为目标,提出了“需求适度、规划合理、技术先进、生活方式低碳”的建筑碳减排路径.在此基础上,以人均GDP和人均建筑碳排放指标为切入点,分析了不同区域的碳减排路径.
我国政府已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虽任务艰巨,但意义重大,突显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与勇气.电力行业既是碳排放的主要行业,又是碳减排的重要领域.经过多年发展,电力行业在供给低碳化、消费电气化、技术降碳化、体制促碳化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碳削减效能不断提高.为落实“双碳”目标,电力行业低碳发展路径总体可划分为平台期、稳中有降、加速下降3个阶段;电力低碳发展需综合考虑安全、低碳、技术、经济等关键因素,通过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发电、推动煤电高质量发展、提高
分别采用新型化学气相沉积(CVD)硫化金属Mo的方法以及传统CVD硫化MoO3的方法制备了MoS2薄膜,对其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探究了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表征结果显示:蒸镀Mo 5 min制备的MoS2薄膜具有多个晶面生长方向,其形貌多为完整的棒状;蒸镀Mo 1 min制备的MoS2多为棒状碎片;硫化MoO3法制备的MoS2形貌为在片状结构聚集体中分布少量的三角结晶
构建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相适的城市交通结构,是实现交通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本文以济南市为例,基于绿色交通理念,构建了城市交通结构优化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运用满意度函数,量化了当前济南市四种机动化交通工具的最优交通出行结构.结果 发现:(1)地面公交、出租车、私家车、轨道交通最优比例分别为45.63%、11.63%、20.60%、22.14%.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出租汽车,并限制私家车出行是推动济南市绿色交通发展的必由之路;(2)当前济南市城市交通结构的资源环境负外部性较大,碳排放、道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已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启动了全球最大碳市场上线交易,积极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可以说,中国正全力以赴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9月21日召开的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再一次欠强调要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期刊
采用一系列(8种)中链支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长链碳酰基-L-苯丙氨酸单甲基聚乙二醇酯(记为Rn-L-MPEGm,n为烷基碳数,m为合成时所用聚乙二醇单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清洗石油污染土壤。清洗实验结果表明,R12-L-MPEG1000的清洗性能最佳。含油率20.35%土壤的最佳清洗条件为:R12-L-MPEG1000加入量2.5%(w),固液比1∶4,50℃下以400 r/min的转速搅拌水洗40 min。在此条件下,除油率可达92.29%,土壤残油率仅为1.57%。通过研究原油乳化性能和原油吸附热力
2021年8月9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正式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报告凸显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及对于全球1.5℃和2℃温升控制前景的严峻性,明确要求全球在未来几十年大幅减排温室气体并在2050年前后实现二氧化碳(CO2)净零排放.报告警示全球应迅速采取并强化行动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也将助推气候多边进程聚焦1.5℃温升控制目标并呼吁各国进一步提高减排力度.中国应结合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动向,积极解读IPCC报告,加强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为后
能源绿色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电力系统将呈现“双高”(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特征,并逐渐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实现能源电力与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的更深度耦合,需要建立新的价值评估体系.为了全面评估高比例清洁能源接入对新能源开发、电力生产和布局调整、运行特性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结合能源技术经济模型,设计了电力系统多维场景;运用能源技术模型、能源技术模型和环境排放估算技术,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能源电力系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维度构建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
第1部分机动车排放情况rn机动车产销量情况rn2020年,全国汽车产销量1分别为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下降2.0%和1.9%;汽车出口108万辆,同比下降13.2%,汽车进口93万辆,同比下降11.4%.其中,重型货车销售162.3万辆,同比增长38.2%.rn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6.6万辆和136.7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10.5万辆和111.5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6.0万辆和25.1万辆.不同类别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见图1.201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