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全媒体时代,综艺节目的多样态传播不仅满足了受众需求,而且具有引导、参与和互动的功能,成为众多媒介扩大受众群的重要方式。随着《中餐厅》《向往的生活》等注重情感体验、节奏轻松愉悦、强调合作精神的生活类综艺节目火爆荧屏,慢综艺逐步成为近年流行的综艺节目业态。文章基于传播学5W理论,分析《中餐厅》的传播策略,并对快节奏时代慢综艺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 键 词】快节奏;慢综艺;传播策略;《中餐厅》
【作者单位】沈浩,陕西科技大学;贺凯歌,陕西科技大学。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24.022
2017年9月30日,一档全新的美食户外真人秀《中餐厅》登陆湖南卫视。节目由五位合伙人经营一家中餐厅,相互合作彼此学习,推广中华优秀美食文化,至今已成功播出了三季。其中,《中餐厅》第二季湖南卫视联合芒果TV+、腾讯视频多平台播放渠道,播放量累计突破25亿。《中餐厅》第三季自2019年7月26日开播以来,一直占据综艺网络播放量排行榜榜首,并斩获全国城、52网收视率双第一,以及微博综艺话题榜、热播榜双第一的喜人成绩。
一、传播主体:嘉宾选择兼具话题性与影响力
傳播主体是实现传播效果的前提和保障,一档成功的电视综艺节目离不开优质用心的制作。
从传播题材看,《中餐厅》集青春、体验、经营等多重定位于一体,让观众产生焕然一新的感觉。嘉宾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陶尔米纳小镇开一家中餐馆,制作和分享自己家乡的传统美食,比如辣子鸡、煎饼等,具有美食元素;节目在美丽的西西里岛录制,风景如画,大量空镜头拍摄风景以及记录嘉宾空闲时间的娱乐消遣,极具旅游元素;餐厅由五位嘉宾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具有创业元素。《中餐厅》将当下时尚的多种综艺元素——大牌明星、生活技能、实景体验等融为一体,大大提升了节目的感染力和可观性。
在嘉宾选择上,节目组煞费苦心。店长黄晓明拥有众多微博粉丝,是第一季的老成员,其独特而具争议性的人设和处事方式,使网上迅速掀起“明学”热门话题。店员王俊凯拥有稳定的年轻受众群,长期居于微博明星势力榜前十名,以其青春阳光的人设俘获各个年龄层的观众。杨紫则因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人气大涨,其甜美可爱的形象成为《中餐厅》的又一传播砝码。这些明星的粉丝都是现成的有力传播者,对节目影响力扩散形成一定的聚合效应[1]。《中餐厅》第三季之所以能够保持前两季的热播态势,在于其强调嘉宾之间的化学反应,这也是《中餐厅》第三季在嘉宾定位上的创新。如性格直爽的影后秦海璐主管财务收支,林述巍则是《中餐厅》邀请的首位素人国宴厨师,二者对经营餐厅存在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一个精打细算、一个精益求精,两人的矛盾与冲突成为节目的看点。
二、传播内容:以弘扬中华美食文化为主线,满足受众审美与精神双重需求
与强调竞争、节奏明快的快综艺不同,慢综艺让节目嘉宾回归更贴近实际的日常生活,虽然没有紧张刺激的任务关卡设置,却饱含温馨感人的生活细节。浪漫格调、中华美食文化以及精细化的内容制作,使《中餐厅》成为慢综艺的代表,赢得了受众的广泛好评。
1.深谙中华美食元素,贴近受众生活
《中餐厅》打破了《天天饮食》《厨王争霸》等在摄影棚中录制美食节目的束缚,在《舌尖上的中国》《十二道锋味》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让中华美食文化搭载“一带一路”的顺风车走向世界。如每期《中餐厅》的片头都是一道菜的制作流程,并附有详细的文字说明,使大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能掌握烹饪技巧,寓教于乐。这个制作方式类似《舌尖上的中国》,在剪辑上下足功夫。
“民以食为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基于这一重要传播价值,《中餐厅》以最贴近群众日常生活的美食为突破口,让观众跟随嘉宾体验油盐酱醋、酸甜苦辣的生活,响应以“一带一路”促进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重要内涵,以五千年的中华美食文化为桥梁,将中国与世界联通,并将餐厅直接取名为《中餐厅》,突出中华元素,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2.拍摄场地选择到位,追求实景体验
与以往真人秀不同,《中餐厅》的大众参与度极高。在节目中,明星作为中餐厅工作人员从事日常经营活动,整个过程无竞争挑战情节或游戏环节,所有的菜品样式、客人诉求都非刻意安排,从而增加了节目的戏剧性和猎奇性。这种贴近生活的原生态传播方式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从而最大限度实现节目的预期传播效果。
在拍摄地的选取上,节目组选择意大利西西里岛的陶尔米纳小镇,这个小镇虽面积不大,却是历史上众多名流青睐的度假胜地,是一座历史与自然完美融合的静谧小镇,具备旅游胜地该有的必备条件,能保证食客上座率。同时,在这个小镇里,中餐馆基本处于空白区域,为深度传播中华饮食文化奠定了基础,促使中国美食文化与意式浪漫风情碰撞出文化融合的火花。
3.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软性植入中国元素
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构成,能指是符号元素的表现形式,由声音和图像构成;所指是符号元素所代表和反映的内涵和意义。从此视角来反观《中餐厅》第三季的制作和对外传播,我们可以发现,其通过对视听语言元素的再现、选取、转化,巧妙建构出中式传播情境,形成独特的节目特色,具象化呈现视听符号的深层含义。
《中餐厅》第三季营造了真实的中国韵味情境。节目中,店长黄晓明会给来到餐厅的外国食客或周围邻居赠送具有中国符号的礼物,如脸谱玩偶、月饼、折扇等。某期节目里,为了给外国新人办好订婚晚宴,餐厅的现场布置、节目编排和菜品安排都包含丰富的中国元素,如沈梦辰带来的“枣生桂子”、中国剪纸以及为新人准备的中式礼服,使观众和现场的外国友人共同感受到浓郁的中国风和中国文化魅力,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以软性方式逐步融入世界[2]。 此外,《中餐厅》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采用真人秀形式,使《中餐厅》先入为主进入受众市场,获得稳定的粉丝群,为节目宣发奠定了传播基础。在全民娱乐、大众参与的时代,邀请普通民众成为现场嘉宾,与明星共同完成现场录制,能促使节目的核心价值得到有效传播。
三、传播方式:三网联动,新旧媒体融合创造话题效应
传播方式是传播内容的重要载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的传播效果。《中餐厅》通过湖南卫视+芒果TV+腾讯视频三重渠道进行共享传播,并将菜品信息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分流传播,使节目中出现的菜品很快就被受众快速转发分享,从而最大限度达到节目的预期目标。
《中餐厅》第三季还借助社交媒体制造话题和卖点。第一,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官方推介会吸引观众注意力,进行人气预热,接档《向往的生活》成功抓住观众眼球。第二,利用各种社交软件促成节目信息二次传播。《中餐厅》官方微博拥有80多万粉丝,每期节目开播前,官方微博、贴吧都会推出节目预告海报,使节目话题讨论人气持续上升。这种宣发形式让《中餐厅》持续第一、二季的人气,取得三网收视第一。第三,把节目中最具议论性、矛盾性、话题性的卖点片段剪成短视频,在抖音、微信平台、视频网站上推广,引发网友广泛参与和热烈讨论。
四、传播受众:贴合年轻受众收视习惯,抓住受众观看心理
受众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传播主体能否达到预期传播效果取决于受众的满意度和体验感。当前,电视观众严重趋向老龄化,电视媒体需要生产制作出更多优质综艺以吸引年轻受众群体。从这个角度来看,《中餐厅》系列无疑对综艺市场做出了增量贡献。
对综艺节目而言,竞争最激烈的档期是周五晚间,这一时段收视主力是女性观众和年轻观众,因此年轻观众成为《中餐厅》的收视主力军。节目在推广中华美食文化的前提下,有意为中华传统美食、优秀传统文化增添年轻的色彩元素[3],实现了精准定位。作为慢综艺代表的《中餐厅》,契合当下快时代人们的慢心理需求,去掉了复杂守旧的游戏挑战环节,去掉了互相PK的紧张气氛,去掉了胜负排名的对抗,去掉了明星的光环和包袱,展现了淳朴悠闲而又真实清新的录制风格,在人间烟火中勾勒出繁华都市人心里寻而难得的酒和故事、诗与远方,给受众提供了一种正面、舒适、自然的拟态环境,起到心理代偿与情感安抚的作用,让受众在焦虑、紧张的工作生活中找回追求美好生活的初心,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
五、传播效果:构建多级化、参与性传播
传播效果是评判某一传播行为是否成功的核心标准。以《中餐厅》为代表的慢综艺让中华美食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不仅展现了中华美食文化在文化输出战略上的成功探索,而且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民心相通,多级化、参与性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4]。
1.与受众“零距离”接触
以《中餐厅》为代表的慢综艺从观众视角另辟蹊径,改变了以往节奏紧凑、情节起伏的快综艺模式。节目组基本不会干预节目正常流程和情节发展走向,没有角色预设,也没有关卡任务,甚至没有人为矛盾的预设,对每日营业额、菜单设计等不做任何要求,让明星嘉宾充分发挥自主性,录制团队只是将内容传递给观众。在这样的拟态环境中,明星嘉宾呈现空前放松的状态,也更容易展示他们在生活中的真实面貌,引发观众的兴趣和共鸣。五位合伙人拿着开业启动资金和日常花销所需零花钱,在最真实、最简单的状态下完成餐饮创业。节目组的“放养”模式,让观众看到走出荧屏的青春合伙人最直接、真实的行为、反应和情绪,从荧屏中的闪耀形象转变为日常生活状态。不预设、不做作、不紧凑,成为《中餐厅》的圈粉利器。
2.多重传播效应并存
中华传统美食文化鲜活强劲的魅力,加上嘉宾自带的粉丝效应,使《中餐厅》在播出之初就具有良好的受众基础。节目充分利用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特点,如《中餐厅》第一季邀请泰国明星助阵,充分发挥当地明星的大众传播效应,带动当地食客纷纷慕名而来;同时以顾客口碑宣传和推广《中餐厅》,使节目实现线下消费和线上收视率双丰收,使《中餐厅》成为文化传播与沟通的桥梁,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3.客观反映,引发情感共鸣
节目还体现了极强的参与性。如《中餐厅》的发展情节都在一间预设好场景的中餐厅内,在无剧本状态下,每一个人的话语、行为、表情等信息符号,以及餐厅的经营定位、营销模式,甚至菜单的安排、菜价的设定都关系到节目传播效果[5]。换言之,《中餐厅》的每一个明星都在为自己代言、为节目代言,他们的一举一动、每日的经营状态、食客的真实反馈等,都会成为节目收视率高低的决定要素。正因为节目情节的客观性,《中餐厅》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众多美食综艺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以推广中华饮食文化为主旨的《中餐厅》,在依托明星资源为主要看点的传统真人秀模式中,凸显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精髓,以传播中餐文化为主线,采用互动性、参与性较强的无剧本合作模式,让我们看到慢综艺在快节奏时代下的鲜活生命力[5]。在真人秀充斥电视荧屏的当下,《中餐厅》把握核心传播价值,坚守文化底蕴,既现实了经济效益,又在宏观维度上促进了文化交流,成為慢综艺开拓受众市场的优秀案例。
|参考文献|
[1]姚瑶. 传播学视域下的慢综艺节目“走红”现象[J]. 新闻传播,2017(21).
[2]刘威,范子谦. 略论真人秀节目《中餐厅》的传播价值[J]. 当代电视,2017(11).
[3]熊仁国. 我国慢生活综艺的现状与思考[J]. 出版广角,2018(19).
[4]殷俊,刘瑶. “慢综艺”:电视综艺节目的模式创新[J]. 新闻与写作,2017(11).
[5]王春晓. 情感类慢综艺的创作策略与文化价值传播[J]. 新闻知识,2019(20).
【关 键 词】快节奏;慢综艺;传播策略;《中餐厅》
【作者单位】沈浩,陕西科技大学;贺凯歌,陕西科技大学。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24.022
2017年9月30日,一档全新的美食户外真人秀《中餐厅》登陆湖南卫视。节目由五位合伙人经营一家中餐厅,相互合作彼此学习,推广中华优秀美食文化,至今已成功播出了三季。其中,《中餐厅》第二季湖南卫视联合芒果TV+、腾讯视频多平台播放渠道,播放量累计突破25亿。《中餐厅》第三季自2019年7月26日开播以来,一直占据综艺网络播放量排行榜榜首,并斩获全国城、52网收视率双第一,以及微博综艺话题榜、热播榜双第一的喜人成绩。
一、传播主体:嘉宾选择兼具话题性与影响力
傳播主体是实现传播效果的前提和保障,一档成功的电视综艺节目离不开优质用心的制作。
从传播题材看,《中餐厅》集青春、体验、经营等多重定位于一体,让观众产生焕然一新的感觉。嘉宾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陶尔米纳小镇开一家中餐馆,制作和分享自己家乡的传统美食,比如辣子鸡、煎饼等,具有美食元素;节目在美丽的西西里岛录制,风景如画,大量空镜头拍摄风景以及记录嘉宾空闲时间的娱乐消遣,极具旅游元素;餐厅由五位嘉宾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具有创业元素。《中餐厅》将当下时尚的多种综艺元素——大牌明星、生活技能、实景体验等融为一体,大大提升了节目的感染力和可观性。
在嘉宾选择上,节目组煞费苦心。店长黄晓明拥有众多微博粉丝,是第一季的老成员,其独特而具争议性的人设和处事方式,使网上迅速掀起“明学”热门话题。店员王俊凯拥有稳定的年轻受众群,长期居于微博明星势力榜前十名,以其青春阳光的人设俘获各个年龄层的观众。杨紫则因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人气大涨,其甜美可爱的形象成为《中餐厅》的又一传播砝码。这些明星的粉丝都是现成的有力传播者,对节目影响力扩散形成一定的聚合效应[1]。《中餐厅》第三季之所以能够保持前两季的热播态势,在于其强调嘉宾之间的化学反应,这也是《中餐厅》第三季在嘉宾定位上的创新。如性格直爽的影后秦海璐主管财务收支,林述巍则是《中餐厅》邀请的首位素人国宴厨师,二者对经营餐厅存在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一个精打细算、一个精益求精,两人的矛盾与冲突成为节目的看点。
二、传播内容:以弘扬中华美食文化为主线,满足受众审美与精神双重需求
与强调竞争、节奏明快的快综艺不同,慢综艺让节目嘉宾回归更贴近实际的日常生活,虽然没有紧张刺激的任务关卡设置,却饱含温馨感人的生活细节。浪漫格调、中华美食文化以及精细化的内容制作,使《中餐厅》成为慢综艺的代表,赢得了受众的广泛好评。
1.深谙中华美食元素,贴近受众生活
《中餐厅》打破了《天天饮食》《厨王争霸》等在摄影棚中录制美食节目的束缚,在《舌尖上的中国》《十二道锋味》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让中华美食文化搭载“一带一路”的顺风车走向世界。如每期《中餐厅》的片头都是一道菜的制作流程,并附有详细的文字说明,使大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能掌握烹饪技巧,寓教于乐。这个制作方式类似《舌尖上的中国》,在剪辑上下足功夫。
“民以食为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基于这一重要传播价值,《中餐厅》以最贴近群众日常生活的美食为突破口,让观众跟随嘉宾体验油盐酱醋、酸甜苦辣的生活,响应以“一带一路”促进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重要内涵,以五千年的中华美食文化为桥梁,将中国与世界联通,并将餐厅直接取名为《中餐厅》,突出中华元素,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2.拍摄场地选择到位,追求实景体验
与以往真人秀不同,《中餐厅》的大众参与度极高。在节目中,明星作为中餐厅工作人员从事日常经营活动,整个过程无竞争挑战情节或游戏环节,所有的菜品样式、客人诉求都非刻意安排,从而增加了节目的戏剧性和猎奇性。这种贴近生活的原生态传播方式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从而最大限度实现节目的预期传播效果。
在拍摄地的选取上,节目组选择意大利西西里岛的陶尔米纳小镇,这个小镇虽面积不大,却是历史上众多名流青睐的度假胜地,是一座历史与自然完美融合的静谧小镇,具备旅游胜地该有的必备条件,能保证食客上座率。同时,在这个小镇里,中餐馆基本处于空白区域,为深度传播中华饮食文化奠定了基础,促使中国美食文化与意式浪漫风情碰撞出文化融合的火花。
3.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软性植入中国元素
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构成,能指是符号元素的表现形式,由声音和图像构成;所指是符号元素所代表和反映的内涵和意义。从此视角来反观《中餐厅》第三季的制作和对外传播,我们可以发现,其通过对视听语言元素的再现、选取、转化,巧妙建构出中式传播情境,形成独特的节目特色,具象化呈现视听符号的深层含义。
《中餐厅》第三季营造了真实的中国韵味情境。节目中,店长黄晓明会给来到餐厅的外国食客或周围邻居赠送具有中国符号的礼物,如脸谱玩偶、月饼、折扇等。某期节目里,为了给外国新人办好订婚晚宴,餐厅的现场布置、节目编排和菜品安排都包含丰富的中国元素,如沈梦辰带来的“枣生桂子”、中国剪纸以及为新人准备的中式礼服,使观众和现场的外国友人共同感受到浓郁的中国风和中国文化魅力,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以软性方式逐步融入世界[2]。 此外,《中餐厅》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采用真人秀形式,使《中餐厅》先入为主进入受众市场,获得稳定的粉丝群,为节目宣发奠定了传播基础。在全民娱乐、大众参与的时代,邀请普通民众成为现场嘉宾,与明星共同完成现场录制,能促使节目的核心价值得到有效传播。
三、传播方式:三网联动,新旧媒体融合创造话题效应
传播方式是传播内容的重要载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的传播效果。《中餐厅》通过湖南卫视+芒果TV+腾讯视频三重渠道进行共享传播,并将菜品信息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分流传播,使节目中出现的菜品很快就被受众快速转发分享,从而最大限度达到节目的预期目标。
《中餐厅》第三季还借助社交媒体制造话题和卖点。第一,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官方推介会吸引观众注意力,进行人气预热,接档《向往的生活》成功抓住观众眼球。第二,利用各种社交软件促成节目信息二次传播。《中餐厅》官方微博拥有80多万粉丝,每期节目开播前,官方微博、贴吧都会推出节目预告海报,使节目话题讨论人气持续上升。这种宣发形式让《中餐厅》持续第一、二季的人气,取得三网收视第一。第三,把节目中最具议论性、矛盾性、话题性的卖点片段剪成短视频,在抖音、微信平台、视频网站上推广,引发网友广泛参与和热烈讨论。
四、传播受众:贴合年轻受众收视习惯,抓住受众观看心理
受众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传播主体能否达到预期传播效果取决于受众的满意度和体验感。当前,电视观众严重趋向老龄化,电视媒体需要生产制作出更多优质综艺以吸引年轻受众群体。从这个角度来看,《中餐厅》系列无疑对综艺市场做出了增量贡献。
对综艺节目而言,竞争最激烈的档期是周五晚间,这一时段收视主力是女性观众和年轻观众,因此年轻观众成为《中餐厅》的收视主力军。节目在推广中华美食文化的前提下,有意为中华传统美食、优秀传统文化增添年轻的色彩元素[3],实现了精准定位。作为慢综艺代表的《中餐厅》,契合当下快时代人们的慢心理需求,去掉了复杂守旧的游戏挑战环节,去掉了互相PK的紧张气氛,去掉了胜负排名的对抗,去掉了明星的光环和包袱,展现了淳朴悠闲而又真实清新的录制风格,在人间烟火中勾勒出繁华都市人心里寻而难得的酒和故事、诗与远方,给受众提供了一种正面、舒适、自然的拟态环境,起到心理代偿与情感安抚的作用,让受众在焦虑、紧张的工作生活中找回追求美好生活的初心,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
五、传播效果:构建多级化、参与性传播
传播效果是评判某一传播行为是否成功的核心标准。以《中餐厅》为代表的慢综艺让中华美食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不仅展现了中华美食文化在文化输出战略上的成功探索,而且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民心相通,多级化、参与性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4]。
1.与受众“零距离”接触
以《中餐厅》为代表的慢综艺从观众视角另辟蹊径,改变了以往节奏紧凑、情节起伏的快综艺模式。节目组基本不会干预节目正常流程和情节发展走向,没有角色预设,也没有关卡任务,甚至没有人为矛盾的预设,对每日营业额、菜单设计等不做任何要求,让明星嘉宾充分发挥自主性,录制团队只是将内容传递给观众。在这样的拟态环境中,明星嘉宾呈现空前放松的状态,也更容易展示他们在生活中的真实面貌,引发观众的兴趣和共鸣。五位合伙人拿着开业启动资金和日常花销所需零花钱,在最真实、最简单的状态下完成餐饮创业。节目组的“放养”模式,让观众看到走出荧屏的青春合伙人最直接、真实的行为、反应和情绪,从荧屏中的闪耀形象转变为日常生活状态。不预设、不做作、不紧凑,成为《中餐厅》的圈粉利器。
2.多重传播效应并存
中华传统美食文化鲜活强劲的魅力,加上嘉宾自带的粉丝效应,使《中餐厅》在播出之初就具有良好的受众基础。节目充分利用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特点,如《中餐厅》第一季邀请泰国明星助阵,充分发挥当地明星的大众传播效应,带动当地食客纷纷慕名而来;同时以顾客口碑宣传和推广《中餐厅》,使节目实现线下消费和线上收视率双丰收,使《中餐厅》成为文化传播与沟通的桥梁,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3.客观反映,引发情感共鸣
节目还体现了极强的参与性。如《中餐厅》的发展情节都在一间预设好场景的中餐厅内,在无剧本状态下,每一个人的话语、行为、表情等信息符号,以及餐厅的经营定位、营销模式,甚至菜单的安排、菜价的设定都关系到节目传播效果[5]。换言之,《中餐厅》的每一个明星都在为自己代言、为节目代言,他们的一举一动、每日的经营状态、食客的真实反馈等,都会成为节目收视率高低的决定要素。正因为节目情节的客观性,《中餐厅》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众多美食综艺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以推广中华饮食文化为主旨的《中餐厅》,在依托明星资源为主要看点的传统真人秀模式中,凸显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精髓,以传播中餐文化为主线,采用互动性、参与性较强的无剧本合作模式,让我们看到慢综艺在快节奏时代下的鲜活生命力[5]。在真人秀充斥电视荧屏的当下,《中餐厅》把握核心传播价值,坚守文化底蕴,既现实了经济效益,又在宏观维度上促进了文化交流,成為慢综艺开拓受众市场的优秀案例。
|参考文献|
[1]姚瑶. 传播学视域下的慢综艺节目“走红”现象[J]. 新闻传播,2017(21).
[2]刘威,范子谦. 略论真人秀节目《中餐厅》的传播价值[J]. 当代电视,2017(11).
[3]熊仁国. 我国慢生活综艺的现状与思考[J]. 出版广角,2018(19).
[4]殷俊,刘瑶. “慢综艺”:电视综艺节目的模式创新[J]. 新闻与写作,2017(11).
[5]王春晓. 情感类慢综艺的创作策略与文化价值传播[J]. 新闻知识,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