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一课”活动对促进教育教学变革影响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一师一课"活动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全局性规划和重大决策。文章选取了2019年张掖市域内评选的"县级优课"为研究对象,以课堂实录资源的应用为切入口,研究利用数字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做法,为同行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背景下,财经院校教材建设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改革建设教材内容,为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学科学习基础内容,强调教材应用的实效性。文章以信息技术一体化和校企合作为核心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教师的任务不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
通过总结二十世纪初外国题材戏剧在中国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分析社会环境与戏剧的相互影响,探求社会变革时期,集外来思想、艺术、文化、生活表现于一体的外国题材戏剧的作用。选
我国现有的大学生心理评估方式缺乏有效信息整合,且无法应对年轻人心理动态变化的高时变性的特点。AI(人工智能)技术的个性化、动态特征刚好满足大学生心理评估的某些需求:第
安徽各地种子植物分布型的统计结果显示其植物区系基本属于温带性质,地理联系广泛,与东亚关系密切。通过对大别山不同区域3个山头(天堂寨、多枝尖和陀尖)的种子植物数目和结
MOOC在全国高校逐渐普及化,传统课堂浓缩为线下课堂,如何构建线下课堂教学内容和平衡讲授教学与自主学习成为了重要问题。文章在SPOC教学模型的基础上,从线下课频率、教学内
为了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针对电子信息类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按照现代企业和新兴行业对电子信息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新需求,从新工科对学生个人效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丰富的社会性交互活动有助于在线学习的开展。文章以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的《微课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期了解综合
校本(school-based)理念源于欧美,其目的在于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性。围绕这一理念,产生了校本课程、校本教材、校本科研、校本培训等一系列相关形式,其根本符合“因地制宜,因